APP下载

安倍朝着“司令塔”体制疾行

2016-09-02王家曦

南风窗 2016年18期
关键词:朋美石原东京都

王家曦

在保守主义和改革派思潮的共同作用下,“安倍体制”借内阁改组得以确立。现在修宪是“安倍体制”划定的阶段性目标,在野党不能改变,公明党不能改变,天皇退位也不能改变。

随着首相官邸8月4日公布新内阁成员名单,“第三届安倍内阁”成立两年来的又一次内阁改组宣告完成。根据日经新闻网的民调数据,内阁改组一周后,安倍支持率达到58%,与5月和7月下旬调查时的水平相当。

这次事先张扬的大规模人事调整,可以视作“安倍体制”全面确立的标志;在可以预见的自民党执政期间,日本政府将在“安倍体制”的轨道上前进。一般认为,现在修宪是“安倍体制”划定的阶段性目标,无论国会还是内阁,都已经不存在实质性的约束力量了,在野党不能改变,公明党不能改变,天皇退位也不能改变。

安倍2012年12月组建第二届内阁后,在起初617天内没有更换一名成员,创下纪录,之后在政权改组中起用了数名女性阁僚,但其中的经济产业大臣小渊优子(前首相小渊惠三的次女)不久就因卷入公款私用丑闻而辞职。

2014年12月安倍组建第三届内阁后,为“求稳”仅在次年10月对内阁做了小调整。而本次内阁改组发生在今年7月参议院选举自民党大胜的背景下,变动规模大(19名阁僚中仅8人留任)且颇能体现首相的个人意志,故吸引了朝野的广泛关注。在正式名单公布前,每隔几天就有阁僚变动的小道消息流出。

此次留任的阁僚中,76岁的财相麻生太郎是最早被披露并敲定的。这与麻生对安倍经济学的深刻理解和全力支持不无关系。作为大账房,麻生太郎是安倍经济学的第一批决策者和执行者。今年8月初,日本政府公布了新一轮大规模经济刺激计划,结合了被经济学界戏称为“直升机撒钱”的定向刺激政策和继续维持-0.1%的负利率政策,需要麻生继续发挥作用。同时,曾任首相的麻生也是自民党内的派系大佬,继续拉拢他有助于安倍政权的稳定和在众议院维持优势地位。

59岁的岸田文雄得以留任做了4年的外相,体现了安倍对其忠实执行首相路线的肯定。岸田从给参议员父亲做秘书开始涉足政界,曾被小泉任命为文部科学副大臣,随后被福田康夫委任为冲绳和北方四岛特命担当大臣,并在2006年安倍第一届内阁中获得留任,全程参与了同俄罗斯就北方四岛问题(新任俄总统办公厅主任瓦伊诺曾供职于驻日大使馆,日本也对他充满期待)和与美国就冲绳普天间基地搬迁事宜的相关交涉,在解禁集体自卫权和修宪等问题上主动向安倍看齐。此外,岸田是自民党派阀“宏池会”的现任会长,与已经隐退的前任会长、自民党大佬古贺诚关系密切,而古贺诚曾任极右翼团体“日本遗族会”的会长,与安倍的右翼朋友们私交甚密。

2016年8月15日,在日本东京武道馆,日本首相安倍晋三(左)从明仁天皇夫妇身旁走过。

留任的经济再生担当大臣石原伸晃也颇值一提。这位石原慎太郎的长子现年59岁,是“石原二代目”中从政经历最丰富、官阶最高的。从1990年当选众议员以来,石原伸晃在小泉、安倍内阁中数次入阁,担任过国土交通大臣、环境大臣等职。靠着父亲前后13年在4届东京都知事任内打下的基础,石原伸晃还兼任着自民党最重要的地方选举支部—东京都联会的会长。

2016年上半年,当选东京都知事不满两年的舛添要一,因东京奥运筹办不力和政治献金丑闻而被迫辞任。在补选中有创纪录的21人参加角逐,石原伸晃掌握的自民党东京都联会支持无党派的增田宽也参选。然而在最终投票中,增田宽也(得票率27.4%)大幅落后于自行宣布参选都知事的自民党籍众议员小池百合子(得票率44.49%)。就在留任经济再生担当大臣的消息传出后,石原伸晃决定辞去会长一职,以为此次败选担责。

2016年8月16日,日本东京,行人经过日经指数行情电子显示屏。东京都的政局变化,不啻给“安倍经济学”投下不信任票。

从安倍内阁的权力结构来看,留任石原伸晃既是为了保持经济政策的延续性,也是对地方派系的顺水人情。在日本的政治体制中,地方拥有高度的自治权,如果地方行政首脑拒绝配合,则中央政策最终落地也将大打折扣。典型的案例就是安倍首相与冲绳县知事翁长雄志之间的长期对立,演变为美日普天间基地搬迁问题中的最大障碍。反观石原伸晃,在辞去东京都联会会长后,能够留任阁僚,意味着安倍向以石原家族为代表的各个地方派阀释出了足够的善意,对未来中央施政和地方自治之间关系的理顺会有所裨益。

派阀和右倾是安倍执政以来始终存在的问题。在新内阁名单中,最受海外关注的当属新任防卫大臣稻田朋美,她被视为安倍属意的右翼“接班人”。

57岁的稻田朋美是自民党内的一颗政治新星。与岸田文雄一样,她也是毕业于早稻田大学法学部,且比岸田早一年毕业。在担任律师期间,她代理了南京大屠杀中进行杀人竞赛的两名日军少尉—野田毅、向井敏明的后人起诉《朝日新闻》的案件,否定“百人斩”杀人竞赛的真实性,并向当年为《朝日新闻》撰写报道的记者本多胜一提起侵犯名誉权诉讼,引发轩然大波。虽然此案中原告方最终败诉,稻田朋美就此案在自民党本部发表演讲时却引起了安倍的注意,并最终被安倍吸收进了自己的派阀。

2005年,稻田朋美在安倍邀请下,被时任首相小泉纯一郎作为狙击反对派的“美女刺客”投入选举,成功步入政坛,之后力挺麻生太郎当选党总裁。2009年大选自民党惨败,稻田成为仅有的数名成功连任的议员“一期生”之一,后当上影子内阁法务大臣。2012年9月,稻田朋美参加联署支持安倍晋三参选党总裁,同年12月进入安倍内阁担任行政改革担当大臣,不到两年即转任自民党政务调查会会长。其以如此简单的政治履历,获任有“影子首相”之称的执政党政调会长,在日本战后政治史上都是十分罕见的。

稻田朋美反对“零核电政策”,对日本发展核武态度暧昧,曾表示“应当根据今后的国际形势予以适当应对”。8月4日她在防卫省接受日媒采访时表示,在历史认识问题上,她与安倍去年发表的战后70周年谈话的认识一致。关于对中日战争等认识,她表示“是否属于侵略是评价的问题,无法一概而论”。当天《读卖新闻》发布的舆论调查显示,民众对安倍内阁的支持率有2%的微幅回升,达到55%;对留任官僚的满意度为53%,大幅超过28%的不满意度;但对稻田朋美出任防卫相的满意度仅为32%,不满意度则高达41%。

在日本当防卫大臣,是个高风险的工作。2007年第一届安倍内阁时期,首任防卫大臣久间章生在演讲中称美国在广岛投下原子弹是“无奈之举”,引发日本舆论的强烈抨击,被迫辞职。之后到2009年自民党下台,短短两年多就有小池百合子、高村正彦、石破茂等5任防卫相,最短的任期仅一个月。民主党执政3年多,也有北泽俊美等4任防卫相。安倍重新上台至今,也已产生小野寺五典、江渡聪德等4任防卫相。

接替中谷元(属谷垣祯一派系)的稻田朋美右翼立场明确,在过去10年几乎每年都会在8月15日参拜靖国神社,且拒绝撤回对历史问题的立场和发言,深为中韩所忌。今年是日本战败71周年,由于防卫相职位太敏感,就连倾向右翼的外相岸田文雄也奉劝稻田不要参拜靖国神社。迫于内外压力,稻田选择在8月13日~16日访问非洲吉布提的日军基地,从而“避免了实际的参拜”。但她明显心有不甘,日后会有什么动作还很难说。

反对稻田朋美参拜的人中,新任自民党干事长二阶俊博可谓举足轻重。77岁的二阶俊博担任过十多届众议员,曾在小泉和福田内阁中两度出任经济产业大臣,是自民党内屈指可数的任职过全部“党四役”(干事长、总务会长、政调会长和选举对策委员长)的干部,还是与中国几代领导核心都有过交往的“知华派”,2015年曾亲率3000人的交流团访华。

安倍起用二阶俊博接替谷垣祯一担任干事长,看重的是二阶管理党务的丰富经验,同时也希望他能为目前自民党的危机解套:由于64岁的小池百合子以独立身份参选东京都知事获胜,党内已有声音要求开除小池和支持她参选的自民党籍众议员若狭胜的党籍,但从施政角度又不能过度打压已经当选都知事的小池。尤其是着眼于2020年东京奥运会的筹备工作,自民党需要修补新任奥运担当大臣丸川珠代与小池的关系。如何处理和平衡东京都知事选举结果造成的党内分裂,是元老二阶俊博新官上任所要面对的一道大考。

8月8日,82岁的明仁天皇在电视讲话中流露出生前退位意向,称“担心自己难以全身心完成天皇的职务”。日本宪法规定天皇不能过问国政,但实现“生前退位”需要修法,天皇只能委婉表达意愿,避免问政的嫌疑。安倍当天表示,将认真考虑明仁视频讲话的内容。

从2013年安倍在终战纪念日和主权恢复纪念日上突然向天皇夫妇三呼“万岁”之后,就有消息称天皇与安倍不和。有论者认为,明仁天皇反对修宪和解禁集体自卫权,也害怕安倍修宪成功后拉大旗作虎皮,把天皇从虚位元首再次抬为国家象征。作为对社会有特殊影响力的人,天皇既不能干政,也没有什么合适的方法传达自己反对修宪、不支持安倍内阁的意图,所以只能用联系NHK发表电视讲话这种方式来表达个人观点。

实际上,即便天皇与安倍之间诸多政治分歧公开化,也谈不上给安倍的修宪之路“踩刹车”。安倍再度执政4年来,以安保体制和经济体制改革为抓手,以小泉纯一郎的改革路径为参照,按部就班地改造日本的政治权力架构,改写了战后日本以分权和制衡为基础的政治体制,逐步构建起一个以首相为核心的“司令塔”体制。在此背景下,安倍修宪应该是个既定事项,天皇突然宣布退位最多也就是延宕一下进程,不可能根本扭转安倍的修宪意图。

根据日本《每日新闻》今年4月的统计,在日本战后31位首相中,安倍晋三以1576天的执政天数位居第五,超过了他那位知名的甲级战犯外祖父岸信介(1241天),也是1989年日本改元“平成”后就任的首相中,仅次于小泉纯一郎(1980天)的“长命首相”。7月参议院选举结束后,自民党在参议院242个席位中掌握121席,在众议院475个议席中掌握291席,“在野党泡沫化、公明党边缘化”的局面逐渐固化。

如今的安倍不仅是国会参众两院第一大党的总裁,同时也是内阁中名副其实的权力中枢。8月的内阁改组中,不仅是权力分配向首相倾斜,阁僚与首相之间的思维模式、政治态度也高度趋同,可以说“安倍体制”已在保守主义和改革派思潮的共同作用下得以确立。一个让首相如臂使指的新内阁,极有可能沦为首相咨议的“军机处”,或者是首相意志的橡皮图章。这将破坏执政联盟的决策机制,扩大国家政权的系统性风险。对此,我们唯有静观其变。

猜你喜欢

朋美石原东京都
倒立
倒立
倒立
石原莞尔军事思想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