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绿色债券风起

2016-09-02赵君

财经国家周刊 2016年15期
关键词:债券绿色金融

赵君

绿色债券发展呈现全方位突破态势,随着国内顶层设计的明晰化,未来几年将迎来发展的黄金期。

7月12日,上海国际金融信息中心3层大厅内气氛热烈,金砖国家新开发银行成立以来第一次在资本市场亮相。在国家大力提倡发展绿色金融的背景下,金砖银行此次“首秀”的主题是“第一期绿色金融债券推介会”。

过去几年里,曾在中国市场较为“罕见”的绿色金融逐步走向前台。绿色债券作为绿色金融的重要组成部分,也获得迅猛发展。2016年中国有望发行3000亿元绿色债券,将成为全球最大的绿色债券市场。

中国人民银行研究局首席经济学家、中国金融学会绿色金融专业委员会主任马骏此前接受《财经国家周刊》记者采访时表示:“绿色金融体系已经成为国家战略,即将启动的金融业发展与改革‘十三五规划,绿色金融是其中重要内容。规划中将明确相关政策支持绿色金融发展,会涉及进一步完善绿色债券市场,规范第三方评级标准等。”

要让民问资本在绿色产业中大有可为,关键在于科学的金融和体制安排。

多位中国金融学会绿色金融专业委员会的专家成员在接受采访时均表示,通过参与多轮政策方面的讨论会议,后续有关配套政策出台可能性非常高。绿色债券发展已呈现出从中央到地方各层级政府、金融资本以及国际合作等全方位突破态势,随着国内顶层设计的明晰化,未来几年将迎来发展的黄金时代。

政策红利可期

作为当前国际社会改进发展模式的重要手段,绿色金融在中国本土的发展可谓“含着金钥匙出生”。

2015年9月《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审议通过,首次明确了建立我国绿色金融体系的顶层设计;同年10月,中共十八届五中全会文件提出,要在推动建立绿色低碳循环发展产业体系的基础上发展绿色金融。在绿色债券方面,人民银行、发改委等部门相继发布绿色金融债券公告和《绿色债券发行指引》。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绿色金融对于‘一带一路投资建设、地方经济产业结构调整、新型城镇化发展以及棚户区改造都具有重大意义。”中国社科院金融研究所副研究员安国俊接受《财经国家周刊》记者采访时表示。

“以发改委为例,绿色企业债是发改委监管下的企业债创新品种,都是国家发改委办公厅直接下文。绿色债券不受地方国有企业发展指标限制、计算发债额度时,可不考虑已发行尚未偿还的票据;如绿色项目周期较长,可以灵活设置还本付息结构,对于不满足公开发行的企业,允许非公开的发行方式。”北京一家大型券商固定收益部门负责人表示,发改委还支持鼓励A股上市公司申报、提出允许企业使用不超过50%的债券资金偿还银行贷款和补充资金等优惠政策。

相关部门多方位推出扶持绿色债券市场的优惠政策。如央行规定允许发行人在闲置时期内投资于信用高、流动性好的非金融企业发行的绿色债券,证监会发文支持鼓励绿色环保产业相关项目通过资产证券化方式融资发展,中央结算公司编制中国首批的绿色系列的债券指数,等等。

除了业已实施的优惠政策之外,更多的配套政策已箭在弦上。

“市场最关心国内进一步的配套政策什么时候出台。现在各省级政府非常积极地响应政策,希望可以建立绿色金融的创新试点。”安永气候变化与可持续发展服务大中华区绿色金融业务总监李菁在接受《财经国家周刊》记者采访时表示,可借鉴的国际经验是,在税赋较高的荷兰,某一个合作产业基金因专职投向绿色债券、绿色资产证券化等相关金融产品,获得减免税率可达到2.5%。如果国内一旦贴息政策或者减税政策实施,此前买入绿色债券投资人也有望一并享受这个优惠政策的。

“我们也在抓紧制订绿色债务融资工具的指引,希望先通过项目试点吸取经验,以期后续的指引制定能更加贴近市场实际需求,同时结合国际核心理念,将指引做得更加扎实。”中国银行间市场交易商协会市场创新部助理主任徐光表示。

“浙江省有望获批成为绿色金融创新试点省份。浙江省已经尝试产业引导基金通过优先、劣后设置方式向绿色产业倾斜,对于如何对地方财政贴息,创新产品以及增信措施优化等方面都展开了探讨。”浙江省金融研究院相关人士透露,目前该院已经接到浙江省政府的有关研究课题,正对相关配套措施建设进行研究,创新试点在地方层面或有更多的灵活性。

民间资本待激活

庞大的中国绿色金融市场将为国际投资者带来巨大机遇。马骏预计,在未来5年内,中国每年将在绿色行业投资至少3200亿美元。而这其中财政资金仅能覆盖10%至15%,如何构建一个绿色金融体系来动员和激励更多的民间资金投入到绿色产业,成为一项重要课题。

“以国际市场经验为鉴,绿色债券期限一般都是超过10年期。对于发行人而言,绿色债券提供了新的融资渠道、降低融资成本同时减少期限错配风险。但如此长期的投资,企业想找到匹配的民间资金是很困难的,民间资金也更为关心的是相关政策的落地情况,特别是一些公共项目的收益和成本共担机制。”上述券商人士表示,目前的优惠政策多是鼓励地方政府通过投资补助、担保补贴、证券贴息等方式支持绿色债券发行和绿色项目的实施,在实操和实施角度来讲,绿色债担保补贴和贴息及政府补助方面尚属空白。

“另一个挑战在于,大部分国家在发展绿色经济政府支出方面是以地方政府支出为主导的模式,如果基于环境无退化或退化较慢,其高额的资金支出将直接影响绿色债券的发行规模。”安国俊表示。

也正是因此,要让民间资本在绿色产业中大有可为,关键在于如何通过金融和各种体制安排。

“短期来讲,优惠政策会比较多,但普惠性的贴息还较难落地,牵涉多个部门的协调沟通。同时有关政策还处于碎片化状态,完整的绿色金融体系建设有待时日。”上述券商人士表示,只有绿色债券所投资的项目具有商业可持续性,通过市场化的方式达到收支平衡,才能推进绿色债券可持续性发展,也才能给予投资人更高的回报。

“海外市场有一部分投资人专注于绿色债券投资,目前绿金委也在与其洽谈,期望通过建立一些投资交易便利引入中国市场,银行间市场对境外投资人开放就是一个很好的契机。解决投资端需求,也就是通过市场化的机制解决持续发展的思路。”央行相关负责人表示。

马骏表示,未来人民银行将研究出台创新性的金融制度安排,激励更多的社会资金投资于绿色产业。

猜你喜欢

债券绿色金融
2020年9月债券型基金绩效表现
2020 年 7 月债券型基金绩效表现
2020年2月债券型基金绩效表现
央企金融权力榜
民营金融权力榜
2016年9月投资人持有债券面额统计
追踪绿色的秘密
多元金融Ⅱ个股表现
再造绿色
金融大海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