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建本科院校趋同发展的新制度主义分析
——以山西省12所新建本科院校为例
2016-09-02郭芳芳牛源渊郎永杰
郭芳芳,牛源渊,郎永杰
(山西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山西太原030006)
·方略·
新建本科院校趋同发展的新制度主义分析
——以山西省12所新建本科院校为例
郭芳芳,牛源渊,郎永杰
(山西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山西太原030006)
基于新制度主义中分析组织趋同的合法性机制框架,运用内容分析法,对山西省12所新建本科院校的发展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合法性机制的驱动下,处于组织环境中的新建本科院校遵守政策制度规定,模仿和学习那些公认的理念和实践。这使其在快速获得合法性的同时也走上了趋同发展的道路。虽然对于新建本科院校而言,趋同现象有其存在的必然性,然而长期过度的趋同,不仅会给新建本科院校的自身发展带来危害,也将影响整个高等教育的组织生态群,进而影响整个社会的人才结构。
新建本科院校;趋同发展;合法性机制;模仿趋同;制度环境
一、引言
新建本科院校是在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诞生的一种高校类型①。目前,新建本科院校已占全国高校总量的1/3,成为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和主要力量。客观地讲,虽然这类院校形式上已是本科院校,但实质上大多数并没有达到本科教育的内在要求,比如师资力量薄弱、专业结构不合理、特色缺失、发展趋同等。近年来,随着高等教育转型发展的呼声越来越高以及第四次工业革命的到来,新建本科院校如何更好地发展,能否承担起应用技术型人才的培养重任成为高等教育界乃至其他社会各界的一个热点话题。2014年4月,为落实国务院常务会议做出的“引导部分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技术型高校转型”战略部署,在河南省驻马店召开了第一届产教融合发展战略国际论坛,共同探讨“部分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②和“中国特色应用技术大学建设之路”。至此,新建本科院校的内涵式转型发展正式拉开序幕。从组织社会学的视角来看,新建本科院校在设立和初长成的过程中很可能会出现与其他类似组织在结构与实践上的相似性,这种现象叫做组织趋同。然而,就目前新建本科院校所处的发展阶段来看,这种组织趋同化现象的弊大于利。因此,新建本科院校转型发展既是国家社会经济发展和高等教育体系多样化的外部客观需求,也是学校自身生存发展的内生性需求。
国外在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成立的本科层次的新建大学主要有美国的州立大学、赠地学院和英国的新大学。因为国情不同,有关新建本科院校发展的国外研究更多关注其教师的满意度、学生的学习质量与满意度等[1-2]。因为要遵循市场化逻辑,国外新建大学的办学使命、特色和定位等必须符合社会各界的需求,否则就难以生存[3],所以,政策介入等对新建本科院校转型发展的影响就非常有限。学校自身就要努力去寻求自己的特定办学使命、特色发展路径,去满足学生的需求,去招揽优秀的师资[4]。相比较而言,国内关于新建本科院校发展的研究有以下几个特点:首先更多关注其理念合理性,比如新建本科院校的本质内涵、办学定位、发展模式等[5-6];其次从实践层面分析新建本科院校转型发展的问题与困境,比如新建本科院校的经费不足、师资水平较低、学科结构不合理等[7-8];再次是介绍新建本科院校转型发展的经验[9]。
总体上,国外研究侧重于院校实际发展中微观具体问题的分析,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国内研究则更多关注转型发展中宏观理念问题的讨论。另外,国内学者的研究大都是对经验进行归纳总结,缺乏一定理论视角下的实证研究。本研究拟在吸取国内外研究经验的基础上,试将山西省12所新建本科院校作为组织群,以新制度主义为理论基础对新建本科院校的趋同发展进行深度分析,为新建本科院校的转型发展提供理论与实证依据。
二、研究设计
山西省新建本科院校在发展过程中存在哪些趋同行为?为什么会出现这些趋同行为?如何转型解决?
针对这三个研究问题,本研究选取山西省12所新建本科院校③(见表1)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定性研究中的内容分析法进行分析。内容分析法是一种对信息内容进行系统、客观和量化描述的研究方法,它适用于对一切可以记录与保存并且有价值的文献进行研究。本研究的数据主要包括:山西省各新建本科院校官网公布的资料;国家关于新建本科院校发展的相关政策文本;山西省各新建本科院校的调研报告。
表1 研究对象的基本信息
本研究采用新制度主义中分析组织趋同的合法性机制框架。该框架尤为适用于学校、医院等公益性组织的研究[10]。组织趋同(isomorphism)是指组织间在结构与实践上的相似,是组织内部理性和组织环境协调的产物[11]。组织环境包括技术环境和制度环境[12]。技术环境要求组织有效率,即按照利益最大化原则组织生产;制度环境则要求组织遵守由国家政府、市场和社会等各利益相关者提供的规范、价值和信念等[13]。“合法性机制”是驱使组织不断接受环境建构起来的具有合法性的形式与做法,在某种程度上既是环境对组织的社会期望,也是组织的一种义务或者典范[14]。相似作为组织趋同的表现和结果主要是由于组织在“合法性机制”的驱使下出现的模仿行为④。组织自身受制度环境和技术环境的影响,为规避当下的风险,获得暂时的合法性,一般采用模仿行为[15]。尤其是当组织的目标模糊时,或当环境产生象征性的不确定时,组织就会依据其他组织来塑造自身[16]。帕梅拉基于实证研究又将模仿行为划分为三类:基于特征的模仿、基于结果的模仿和基于频率的模仿[17]。
三、研究发现
(一)合法性表征形式:山西省新建本科院校趋同发展的现状考察
1.模仿层面
模仿是组织获得合法性的主要渠道,也是组织在理念层面和实际操作层面趋同的主要行为方式之一[10]。模仿的前提是组织目标的模糊性和所处环境的不确定性。笔者基于内容分析法的结果发现:目前山西省新建本科院校所处环境的不确定性较高,院校自身的发展目标比较模糊。因此,其趋同相似主要体现为理念上办学目标与定位的模仿,实践中学科与专业设置的模仿。表2所示为山西省新建本科院校的办学目标与定位的分析结果。首先,从办学目标与定位的陈述和关键词的分析来看,虽然12所高校既有综合类的也有行业类的,但是其办学目标与定位却很相似。其中,有9所院校都提出了或培养应用型人才,或建设应用型院校的目标;有6所院校要建设成为高水平地方特色鲜明的本科院校。其次,从办学目标与定位的具体用词来看,无论是综合类还是行业类院校,对于定位的用词都比较模糊,没有鲜明的特色。虽然9所院校都提出应用型发展目标,但是除去长治医学院指出要“培养高素质实用型医学人才”之外,其他8所特别是其中的6所综合性院校均没有界定其“应用型”为何意。再次,几乎每一所院校都认为自己可以建成“特色鲜明、水平较高、国内知名”的院校,但是何种特色以及水平高低的标准存在模糊性,且没有阶段性目标的设置使得这只能沦为一种“高大上”的口号和标语。
在实践层面,因为教育部明文规定了成立普通本科学校应具备的学科和专业数量⑤,所以新建本科院校在成立之初不是基于自身情况开设相关专业,而是不断扩大学科覆盖面,增加专业设置数。现阶段,无论是在师范、医学、传媒等行业类的院校还是在综合类的院校发展规划中,增加学科与专业的数量仍是最基本的办学思路。截至2014年底,山西省12所新建本科院校的学科涵盖情况如图1所示。其中,4所综合类高校的学科涵盖面为9个;单科行业类高校学科覆盖面最多达到8个。从表3可以看出除了2013年升为本科的山西传媒学院以外,其他5所本应该开设行业性专业的单科院校都不同程度地开设了非行业性的专业。师范类院校开设非行业专业数量比例高达61%。表4说明综合类院校中单独开设特色专业的数量很少,而重复开设院校间相同专业的比率居高不下。从中可以看出综合类和师范类院校特色专业的缺失和追求多科并举、盲目求全的办学行为。
表2 对新建本科院校办学目标与定位的分析
图1 山西省12所新建本科院校学科覆盖图
2.模仿分类
(1)模仿老牌院校的发展方式。这是基于特征的模仿,即组织在不确定的环境中会选择模仿具有特定特征的且被广泛认可的实践[16-17]。在国内高等教育的发展过程中,由于政策指导、评估等原因,很多大学,特别是那些“旗舰型的老牌大学”都形成了学科种类齐全、专业设置趋同的办学现状。相当一部分新建本科院校在转型发展中自然而然地选择了以老牌院校作为模仿对象。太原师范学校、忻州师范学院等作为师范类院校定位为建立多科并举的综合性师范院校;运城学院、长治学院、晋中学院、大同大学、吕梁学院、太原学院的升本转型,一方面是将几个不同类型的学校进行了合并,另一方面则只是参照了省内老牌院校中综合类大学的学科与专业设置,虽然设立了很多专业,但是却没有挖掘自身的专业特色,造成院校间专业设置的高度相似。
表3 行业类高校开设非行业的专业情况
表4 综合类高校设置专业情况
(2)模仿新建本科院校中“佼佼者”的发展方式。这是基于结果的模仿,即当发展目标不清晰且为了避免不好的结果时,组织就会模仿先前组织已开展且似乎具有好结果的实践[16-17]。在实践中,新建本科院校选择和自己情况较为相似的院校作为模仿对象,参照其已获得认可的结果性标准,如院校的认可度、专业招生人数等,但是这些标准本身具有不确定性和暂时性。2004年晋中学院最早开设音乐学专业且招生人数居高不下,2010年该校的音乐学专业又被教育部批准为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之后,运城学院、长治学院等先后开设了此类专业。虽然短期内这些院校招收了更多的学生,但是截至目前开设该专业的优势并没有凸显,而且目前这类专业的毕业生需求已经渐趋饱和。在《2014年度麦可思-大学生就业年度指标》报告中,2013年音乐表演专业被列为就业率最低的十个本科专业之一,被亮红牌[18]。另外,这些学校自设立该专业后也没有形成自己的专业与人才培养特色。
(3)模仿大多数新建本科院校的发展方式。这是基于频率的模仿,即当组织发展的目标和采用的方式不匹配,且二者关系不明确时,组织会模仿其他同类组织所采用的实践形式[16-17]。笔者在对山西省各新建本科院校的调研报告进行内容分析时发现,各院校制定的发展规划和转型战略大同小异。长治学院、晋中学院、山西传媒学院等在制定办学目标与定位的时候,都将其定位锁定在立足山西,面向全国层次上;运城学院、太原学院、忻州师范学院等都将多学科发展作为目标。这种新建本科院校的发展模式在被大众认可与选择的过程中,逐渐产生了一种集体无理性,这种集体无理性又在数量不断增多的组织中得到强化。在个体行为逐渐演变为集体行为的过程中,随着更多的高校模仿这种发展模式,其他发展模式就会被自然排除。
(二)合法性力量来源:山西省新建本科院校趋同发展的组织环境
以上分析了山西省新建本科院校在转型发展过程中的模仿趋同行为,接下来将通过分析由政府、市场和社会等各种利益相关者提供的规制、规范和文化认知等形成的组织环境说明其趋同的原因。
1.教育政策与规则一方面给新建本科院校的发展提供了思路,另一方面也使得其画地为牢,抑制了发展的多样性
教育政策与规则作为一种指导性意见,是政府介入、引导和干预的一种外在制度表现。伯顿·克拉克曾指出:“实施高等教育最差的办法,就是把所有的鸡蛋都往一个篮子里装——高等教育最忌讳单一的模式”[19]。国家近年来出台了一系列高等教育发展政策:《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要“重点扩大应用型、复合型、技能型人才培养规模”[20];《国家教育事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指出“地方高等学校以培养应用型、技能型人才为主”[21]。政府制定的政策和规则虽然客观上是要引导新建本科院校的整体良性发展,但是一定程度上又抑制了其发展的多样性。如前述分析,山西省的新建本科院校在政策和规则的指导约束下纷纷提出要建设应用型大学,但是并没有提出明确有操作性的目标和具体的建设方案。另外,长期以来高校的评价体系和指标都主要集中于重点学科建设、科研课题、论文发表、获奖等方面。这在《普通本科学校设置暂行规定》(2006)和新建本科院校合格评估中也得到了充分体现。实际上这些指标更适用于评价研究型大学。可以说,这种略带强制性的政策规定和作为隐形指挥棒的评价指标诱发了新建本科院校转型趋同现象的产生。
2.高校资源配给的"马太效应"限制了新建本科院校的发展路径,使其囿于短期的市场需求而设置同类专业,阻碍了长远发展
新制度主义学者认为,通过影响资源的分配对组织实行激励与惩罚的机制是组织获得合法性的途径,而组织越依赖于某种资源获取途径,就会受该种资源提供市场的支配[16]。从组织生态位视角来看,新建本科院校处于我国本科高校生态群落的边缘,受到众多圈层的挤压,明显处于弱势地位。这种生态群落结构极易形成高校资源分配的“马太效应”[5]。事实上,山西省的新建本科院校获得的财政资源很少,许多院校只能自己筹款。大同大学目前就处于“赤字办学”状态,现有银行贷款高达3.4亿元。在这种情况下,一方面院校会受到错误激励的影响,盲目地追赶老牌院校;另一方面在欠缺资源的条件下,院校只能进行小规模、低成本的应用型专业改造。晋中学院虽然引进沙盘等新型教具为市场营销专业课程的教学创设环境,但是并没有实际建设或者与企业合作建设实习与实训基地。同时,一些新建本科院校为了追求所谓的效率盲目地开设一些热门专业以支撑院校的发展。比如,在目前的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类专业比较热门,为了保证其外部合法性,除山西传媒学院、山西中医学院和长治医学院以外其余9所新建本科院校都开设了经济学、工商管理、市场营销等相关专业。这表明新建本科院校更为关注市场利益,哪些专业需求热就开设相应的专业。如果学校仅凭当下市场和资源的配给预测未来的发展需求,趋同就会抑制而非促进其长远发展。
3.在当前趋同发展的社会风气和文化规范影响下,新建本科院校寄望于不被视为另类而同质性发展
新制度主义学者首先强调认知结构或者图式对个体行为的影响,认为个体之所以做某件事情,只是因为他们觉得“大家都是这样做的”[22]。这与中国传统文化强调的“中庸之道”不谋而合。这种文化强调凡事追求平稳,逐渐强化了“顺大流,不挨揍”的从众心理。山西省新建本科院校趋同发展并导致特色缺失,并不是一个孤独的社会景观,而是一种普遍的社会现象。组织理性与社会理性之间存在着类型的关联,即社会有什么样的理性类型,组织受其影响,就有与之对应的实践理性类型[23]。放眼当下中国的整个社会,经济结构、精神文化、城市建设等都出现了严重的趋同现象。笔者在对新建本科院校的调研过程中发现:山西省有9所院校都表示在朝着应用型的道路发展,但是实际中没有一所院校界定并对应用型进行操作化,均希望省教育厅给出相关界定。由于院校领导与管理层本着这种思想,不求本校的突破性发展,而只求得中规中矩在默会的认知框架下和其他高校寻求相同发展,以不被视为另类。因此,院校在实际的发展过程中就难免走向趋同。但是作为高等教育重要组成部分的新建本科院校不能也不应该单纯地适应和顺应社会风气和文化氛围,而应该逐步引领社会发展的方向,重塑社会的精神内核。
四、讨论与结论
(一)新建本科院校趋同发展的必然性
从组织发展的视角来看,因为合法性机制下的趋同过程是延续性或生存性组织成长的生命周期中伴随效率追求的不可逾越的阶段,所以趋同现象对其而言,有存在的必然性。甚至当组织域成熟之后,不论发生何种变化,都将导致同型性程度的提高[16]。但是“趋同只是一个过程,不是一个单独的终点。虽然当前以一个共同的模式涌现出来,但它肯定且必须会有很多持续不断的变异”[24]。新建本科院校作为一种延续性组织,或者在某种程度上作为生存性组织,在发展初期,遵守政策制度规定,模仿和学习那些公认的实践能够使其快速地获得合法性。然而,长期过度的模仿趋同不仅会给新建本科院校自身发展带来危害,也不利于整个高等教育体系和社会的良性发展。
(二)新建本科院校长期趋同发展的危害
1.组织生态群之间的功能错位
截至2014年底,我国高等院校共有2491所,其中本科院校1170所,新建本科院校728所[25]。这种高等教育组织体系中包含了不同层次的组织生态群,新建本科院校组织群占本科院校的一半以上,对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无论是从高深知识体系、水平结构布局还是从对口需要人群来讲,高等教育机构都应是多元性和异质性的。只有每一个组织生态群合理发展,整个高等教育的组织体系才能合理运转。如果新建本科院校这一次级组织生态群得不到有效发展,就将影响整个高等教育的组织生态群,进而影响整个社会的人才结构,其恶果最终要由整个国家来承担。
2.资源的不合理利用
新建本科院校转型发展的趋同化,使得山西省内新建本科院校的优势专业并没有得到充分资助,反而浪费了大量资源。这种浪费表现在两个方面:在硬件上一味地扩大校区面积,大兴土木;在软件上追求学科专业设置的“大与全”。从晋中学院、大同大学、运城学院等学校的规划文本中可以看出院校并没有意识到这种浪费的存在,还在继续着重复建设。事实上,各个高校应有各自特色的学科专业规划,集中力量重点建设好一批优势学科专业,切忌学科专业在各高校间过度重复建设,造成教育资源与人才的浪费[26]。
3.组织创新意识的欠缺
虽然山西省大多数新建本科院校的基本使命均为“通过应用型、实用型人才的培养和具有地域指向的科学研究为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建设应用型大学……”,但是实践中这些院校对于何谓应用型、实用型的理解却很模糊,更没有相对应的实践思路和对策。从山西省12所新建本科院校的调研报告来看,他们多数希望政府能够提供转型方案和转型所需的政策和资源。也就是说,目前的体制机制让院校习惯了给定的政策、方案,习惯了被动而非主动地去迎接各种改变,其创新意识和活力不仅没有被激活,反而在某种程度上被抑制了。
(三)新建本科院校多元化发展的路径
1.合理定位
新建本科院校独特的办学理念和鲜明的目标定位应该是院校发展最先考虑的问题。院校转向何种类型、采取何种发展模式、局部还是整体转型都需要结合现有办学条件以及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进行战略选择。从横向类型角度来看,可从层次、地域、专业三个方面进行定位。(1)层次定位:山西省新建本科院校应该明确其在省内以及国内高等教育体系中的定位,明确院校发展使命,不要盲目设置过高目标。(2)区域定位:山西省12所新建本科院校中有7所分布在山西省省会城市太原以外的不同地级市,这些院校大部分是综合类院校。学校应该立足城市特色,依托地市经济优势,协同重点建设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高质量学科专业。(3)专业定位:行业性院校应该发扬行业特色,基于行业需求,制定培养标准,培养高质量的专业型人才。比如山西传媒学院目前定位准确,专业设置合理,应该继续其发展道路。从纵向历时角度来看,任何目标的实现都不是一蹴而就的。院校在制定发展战略时,既要了解组织生命周期规律也要定位清楚目前其所处的阶段;既要清楚自身现有的办学条件也要结合高等教育发展趋势;既要制定长期目标也要将目标分解为可操作、可实施的阶段子目标。
2.特色发展
对任何组织来说,资源都是有限的。在一定时空条件下的组织只可能相对把握具有一定优势的资源。对此,有学者提出了“替代增长”的概念,即用有价值的活动取代无价值的活动。对山西省新建本科院校中综合类院校而言,就是要放弃设立最全的学科、建设更多的专业这种发展理念,不盲目跟随市场设置热门专业,不追求暂时的经济利益,从而把节约下来的资源充分用于有特色和发展前景的学科专业建设,规避与其他高校竞争资源,错位谋取学校的特色发展。对新建本科院校中行业类高校而言,一方面要依据院校发展现状,打破原有专业界限,使师资、仪器设备等教育资源实现最大化利用与共享;另一方面要继续凝练特色专业方向,打造优势专业,扩大行业区域发展影响力,实现重点突破。
3.去行政化
前述分析表明,新建本科院校的转型基本上是在政策指令下又受到社会和市场文化裹挟的模仿趋同式发展。因此,为了避免模仿趋同作为院校发展的结果,政府应该减少干预,放权限权,支持院校在发展中去行政化。首先,各政府相关部门应该加快职能转变,推行服务型指导而非指令性行政,如:出台新建本科院校转型的弹性指导方案而非直接下达转型规则,使新建本科院校可以面向社会,拥有更多依法自主办学的权利。这样,新建本科院校在转型过程中才可以放开手脚,进行大胆尝试,转型多元化发展才有可能成功。其次,各政府相关部门需要针对新建本科院校改变既有的评估体系,结合本省新建本科院校发展的实际情况,建构适合其发展的动态性、实用性和应用性以及符合为行业和地方经济发展服务特点的指标体系,并将评估结果运用在对院校后期的资源分配与财政支持上。再次,新建本科院校从成立至今的发展时间最长只有15年,就整个组织发展的生命周期来讲,目前新建本科院校的发展正处于可塑性很强的阶段。因此,院校自身应该积极实施去行政化,采取各种措施激发内部的创新改革意识和活力。
最后,虽然本研究针对新建本科院校的趋同现象提出了合理定位、特色发展和去行政化的建议,但是去行政化需要从组织的内外结构两个方面去考量。本研究只分析了高校的外部制度环境对其发展的影响,在后续研究中还应就院校内部的治理结构对其发展的影响进行深入的案例研究。
注释
①本研究将新建本科院校界定为:自1999年以来为满足国内日益增长的高等教育高层次需求,调整各地区本科教育发展布局,由教育部批准通过对多所单科性院校合并升格,或一所多科性专科院校独立升格成的普通本科高校。
②在此次会议中,鲁昕副部长指出全国1200多所本科院校(含独立学院)至少要有一半院校将向应用技术类或职业教育类转型。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司长葛道凯后续重新作出声明:“媒体对于国家推动600所本科院校的转型是不准确的,转型学校可以是新建学校,也可以是历史悠久的学校;可以是学校里绝大部分专业都转型,也可以是一部分专业转型。对于2000年以后新设的高等学校,鼓励它们转型为应用技术型学校。”可以看出,这里的“部分地方本科高校”基本指向为新建本科院校。
③山西省新建本科院校名单来源于教育部公布的2015年高校名单。其中山西工程技术学院虽然被教育部列为本科院校,但无论从该校的官方网站还是该校的调研报告来看都是一所高职高专院校,故不在本研究范围。
④国内学者周雪光(2006)认为,模仿机制和合法性机制相比其他机制在概念操作化方面发展更为成熟,其可辨性、操作性、分析性更强。另外,“模仿”这一中心概念在迪马吉奥和鲍威尔的文章里有着清楚的操作化定义,很容易应用于组织分析中。同时在国外其他新制度主义的经典实证研究中也被大量选择和运用。参见张永宏编.组织社会学的新制度主义学派分析[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5,67-102,228-253.
⑤教育部在《普通本科学校设置暂行规定》(2006)中明确规定:称为学院的应拥有1个以上学科门类作为主要学科,且拥有能覆盖该学科门类3个以上的专业;称为大学的应拥有3个以上学科门类作为主要学科,每个主要学科门类的全日制本科以上在校生均不低于学校全日制本科以上在校生总数的15%,且至少有2个硕士学位授予点,学校的普通本科专业总数至少在20个以上。
[1]HANLEY L. Academic capitalism in the new university [J]. Radical Teacher, 2005(73):3-7.
[2]SIKES P. Working in a "new" university:in the shadow of the Research Assessment Exercise? [J]. Studies in Higher Education, 2006, 31(05):555-568.
[3]PIDCOCK S. Strategic planning in a new university [J]. Journal of Further and Higher Education, 2011, 25(01):67-83.
[4]DENNING P. Business designs for the new university [J]. Educom Review, 1996, 31(06):20-30.
[5]王玉丰. 中国新建本科院校的兴起、困境与出路[J]. 高等教育研究, 2011(1):53-60.
[6]王洪才. 新建本科院校:转型发展还是跨越发展——兼评顾永安等著《新建本科院校转型发展论》[J]. 黑龙江高教研究, 2013(03):55-57.
[7]谢凌凌. 透视新建本科院校的三重发展困境[J]. 当代教育科学, 2011(15):42-45.
[8]魏小琳. 新建本科院校的转型发展[J]. 教育发展研究, 2011(23):19-22.
[9]王玉丰. 常熟理工学院转型发展研究——基于院校研究视角[J]. 常熟理工学院学报(教育科学), 2009(12):16-20.
[10]KATZ M. Class, Bureaucracy, and Schools:The Illusion of Educational Change in America [M].New York:Praeger, 1971:175-186.
[11]MEYER J, ROWAN B. Institutionalized organizations:formal structure as myth and ceremony[J]. 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 1977, 83(2):340-363.
[12]MEYER J, SCOTT W. Organizational Environments:Ritual and Rationality[M]. Beverly Hills:Sage, 1983:129.
[13]周雪光. 组织社会学十讲[M]. 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3:72-73.
[14]CAMIC C, GORSKI P, TRUBEK D. Max Weber's Economy and Society:A Critical Companion[M]. Pato Alto: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5:313.
[15][美]马可·奥鲁,尼科尔·温斯利. 东亚的组织同形[G]// 沃尔特·鲍威尔, 保罗·迪马吉奥, 编, 姚伟, 译. 组织分析的新制度主义.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8:385-416.
[16]DIMAGGIO P, POWELL W. The Iron Cage Revisited:Institutional Isomorphism and Collective Rationality in Organizational Fields[J]. 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 1983, 48(2):147-160.
[17]HAUNSCHILD P, MINER A. Modes of Interorganizational Imitation:The Effects of Outcome Salience and Uncertainty[J]. Administrative Science Quarterly, 1997, 42(3):472-500.
[18]麦可思研究院. 2014年度麦可思-大学生就业年度指标[EB/OL]. [2015-3-6]. http://www.eol.cn/html/c/2014jylps.
[19][美]伯顿·克拉克.高等教育系统——学术组织的跨国研究[M]. 杭州:杭州大学出版社, 1994:307.
[20]教育部.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EB/OL]. [2015-5-10]. http://www.gov.cn/jrzg/2010-07/29/content_ 1667143.htm.
[21]教育部. 国家教育事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EB/OL]. [2015-5-10]. http://www.edu.cn/zong_he_870/20120723/t20120723_813704.shtml.
[22]柯政. 学校变革困难的新制度主义解释[J].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2007(01):44-53.
[23]赵孟营. 现代社会中组织与社会的联结:理性的类型关联[J]. 宁夏社会科学, 2006(6):74-79.
[24][美]克拉克·克尔.高等教育不能回避历史21世纪的问题[M]. 王承绪, 译.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 2001:100.
[25]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高等教育学校(机构)数[EB/OL]. [2015-6-3]http://www.moe.gov.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 moe/s8493/201412/182068.html.
[26]李雄鹰. 高校趋同化发展的风险与规避[J].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06):148-151.
Isomorphous Development of Newly-Established Colleges with the Perspective of New Institutionalism:The Cases of 12 Newly-Established Colleges in Shanxi Province
GUO Fang-fang,NIU Yuan-yuan,LANG Yong-jie
(Institute of Higher Education,Shanxi University,Taiyuan 030006,Shanxi,China)
This study takes 12 newly-established colleges in Shanxi Province as example to examine the isomorphous development of newly-established colleges with the content analysis based on the framework of organizational isomorphism and legitimacy mechanism of new institutionalism.The results show that driven by legitimacy mechanism,newly-established colleges could obtain legitimacy though abiding by policies,and imitating and learning acknowledged ideas and practices.Therefore,the phenomenon of organizational isomorphism is inevitable for newly-established colleges.However,excessive isomorphism will not only lead to damages for newly-established colleges,but also impact the whole organizational ecology of higher education.
Newly-Established College;Isomorphous Development;Legitimacy Mechanism;Mimetic Isomorphism;Institutional Environment
2015-07-07
山西省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项目“山西省新建本科院校转型发展研究”(项目批准号:2014310)
郭芳芳,1981年生,女,山西晋城人,山西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讲师,教育学博士;牛源渊,1992年生,女,山西晋城人,山西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教育科学学院硕士研究生;郎永杰,1972年生,男,山西五台人,山西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所长,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