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分层、城乡二元与高等教育入学机会分化
——基于福建省的实证分析
2016-09-02谭敏
谭敏
(福建省社会科学院,福建福州350001)
·方略·
社会分层、城乡二元与高等教育入学机会分化
——基于福建省的实证分析
谭敏
(福建省社会科学院,福建福州350001)
基于对福建省六类高校大一新生的问卷调查,本研究分析了不同家庭背景城乡子女的高等教育入学机会差异。结果发现,高等教育机会获得受社会分层与城乡二元结构的双重制约。城乡高等教育入学机会存在显著差异,农村子女相对更难进入大学;城乡不同家庭背景的子女获得高等教育的数量和质量均存在差异,家庭所处阶层越优越,其子女越易获得高等教育机会;父母职业地位不高、文化程度较低、家庭经济状况不佳的农村子女不仅在高等教育入学方面处于最不利的地位,对就读高校的选择上也面临诸多障碍。
社会分层;城乡二元;高等教育入学机会
在我国长期的城乡二元结构体制下,城乡子女接受高等教育机会的不均等现实由来已久。据相关研究,在1975-1979年出生人口中,城市人上大学的机会是农村人的3.4倍,而在1980-1985年出生的人当中,这个数字扩大为5.5倍。[1]城乡结构在高等教育机会的竞争过程中“再现”或“维系”,这种格局似乎没有因教育规模的扩大而被打破,而且在院校类型等深层次的入学质量竞争中愈加明显。此外,随着当前中国各阶层之间的流动速度明显减慢,社会阶层的代际传递逐渐固化,使得城乡低阶层子女的教育之路愈加坎坷。在高等教育对于阶层流动仍有较大意义的情况下,有必要以实证的方法全面地了解社会分层与城乡二元结构下各类群体的高等教育机会状况,并为改善不利群体的高等教育状况提供参考。
一、理论探讨与相关研究
教育机会均等,是社会平等的基本条件和重要表现。高等教育机会分化是纷繁复杂的社会生活折射于教育领域的产物。社会层面对高等教育机会的影响突出地表现为社会结构,特别是阶层结构、城乡结构、区域结构等因素的强力渗透。高等教育机会分化正是在这种交织的作用力中形成并加剧的。对于教育社会学来说,最感兴趣的研究仍主要是个人的社会、经济地位以及文化背景等因素对教育获得以及过程的不平等影响。[2]也就是说,个人社会经济文化背景成为社会学研究城乡高等教育机会分化的主要关注点。
个人所处的社会阶层集中体现为家庭背景及其内部运作方式。“家庭”是社会的基本分子,作为一种结构化的组织,它一方面集中反映着社会变迁与社会结构的脉络,另一方面将身份、地位等社会化标签赋予碎片化的社会成员,对家庭成员产生隐性而强烈的作用力。我国农村家庭不仅在接受教育所需的经济资源上处于劣势地位,其可资利用的文化资源、社会资源也相对贫乏,这使得农村家庭的受教育水平普遍低于城镇家庭。同时,无论是城市还是农村家庭,其内部也产生着复杂的分层结构,城乡低阶层子女在高等教育入学竞争中都要面临比中高阶层子女更为严酷的竞争。这种家庭资源的阶层差异与城乡差异对其子女能否接受高等教育以及接受何种高等教育有着重要影响。
从国外的研究来看,尽管许多发达国家也存在城乡教育机会分化问题,但由于它们大多较为迅速地实现了城乡二元向城乡一体的变迁过程,因此问题严峻程度并不像中国这般突出。反映在研究领域中,西方学者更多地关注不同社会阶层子女的教育机会分化问题,较有代表性的是科尔曼和布迪厄的相关理论。1966年,美国著名的《科尔曼报告》提出学生家庭社会经济状况(SES)与学业成绩高度相关这一论点,而传统上认为的学校和教师因素则只有很小的影响,这一研究结果引起的巨大影响力和诸多争议也使众多研究者的关注点从学校投入转向学生家庭背景的影响。科尔曼还着重从“社会资本”的角度论证了其在儿童教育过程中的特殊作用。[3]此后,考察家庭社会经济背景与学业成绩及入学机会之间的关系一直都是教育社会学研究的热点,许多著名学者,如沃尔夫(Wolfle)[4]、特奇曼(Teachman)[5]和西维尔(Sewell)[6]等进行了多项有关社会分层与教育机会的相关研究,使得这一领域的研究走向纵深。布迪厄则认为阶层性的高等教育入学机会差异与各自的文化资本状况有着密切联系,不平等的文化资本的继承与拥有在制度化的学校场域内得到合法确认,使上层阶级子女在考试、学业成绩等方面占据优势,进而实现文化再生产乃至社会再生产。布迪厄的判断也引起了许多研究者的注意,如迪马琪奥(DiMaggio)[7]、阿萨芬伯格(Aschaffenburg)[8]等人的研究。
相比之下,国内以社会分层或家庭背景为视角探讨教育机会的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但已有相当数量的积累,其中也不乏以城乡视角分析这一问题的专著与论文,但这类研究仍大多停留在理论层面上,其中还有不少仅限于经验性的总结,与国外研究相比缺乏精细的研究设计和可靠的实证依据。近年来一些国内学者已经开始有意识地将国外相关理论模型引入国内,并在中国国情下进行适用性分析和调整,同时开始强调以质与量的调查分析支撑研究结果,特别是以家庭经济社会地位或家庭背景为切入点的探讨,如刘精明、李春玲、李路路、边燕杰、樊明成等人的研究使得城乡高等教育机会分化的研究进一步走向纵深,也为本研究的展开提供了重要借鉴。此外,与福建省高等教育机会分化相关的少量研究则主要集中于教育资源均等化配置的理论探讨,个别实证研究多从某单一维度加以论证,如从分层的视角分析福建各阶层子女的高等教育机会差异[9]。为此,本研究对高等教育入学机会的分析尝试兼顾社会分层与城乡分化两种视角,一方面关注了城乡家庭的高等教育获得差异,另一方面力图了解城乡之间及其内部的分层状况是否也对高等教育机会产生影响。
二、数据与方法
为详尽了解不同阶层的城乡家庭的高等教育机会获得状况,本研究选取了福建省作为个案研究。除了年鉴、政府公报、人口普查等官方统计数据外,研究采用的量化数据主要来源于厦门大学教育研究院负责组建的“中国高等教育研究数据库”中的“大一新生调查问卷”的相关结果。笔者自2007年5月起开始参与了问卷的设计、讨论、修改以及部分调查和数据库建设工作。该调查采用配额抽样法,兼顾不同省份、高校类型与学科专业,共发放问卷55595份,回收48143份,回收率达到86.6%,总有效率约为84.85%。其中本文将提取其中高考地为福建省的样本量,这主要是基于该问卷调查虽然涵盖我国31个省市自治区,但各地区问卷量差异性较大,且许多省份无法涵盖六大类型高校,而福建省有效样本量最为充足,且采样高校类型均匀合理,具有较高的代表性。经统计,福建省样本总数3293份,剔除无效样本后,有效问卷3127份,有效问卷占样本总数的95%,城乡学生的填答率并未发现有显著性差异。在量化研究部分,本文主要运用SPSS19统计软件包以及EXCEL2003的部分统计功能对调查数据进行整理分析,具体使用了列联表卡方检验等描述统计、条件概率计算、辈出率计算及相关检验方法。
三、福建省城乡高等教育入学机会差异的总体状况
表1显示了福建省大学生样本的城乡分布状况。仅从样本上来看,城乡大学生的分布差距并不明显,农村大学生人数略高于城镇大学生。
表1 福建省在校大学生的城乡分布状况
若要比较城乡子女的高等教育入学机会,必须要了解城乡高等教育适龄人口的状况,因此这里引入了辈出率的概念。高等教育机会辈出率指的是某一群体子女在大学生中的比例与该群体人口在同一社会全体人口中所占比例之比。计算公式为:群体A的辈出率=大学生中群体A的子女所占比例/群体A人口占同一社会全体人口的比例。从这个公式来看,辈出率为1时,某群体子女在大学生中所占比例与该群体人口在同一社会全体人口中所占的比例相等,也就是说,该群体的子女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与同一社会全体人口的平均水平相同。如果辈出率超过1,则意味着这个群体的子女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高于全体人口的平均水平;相反,如果辈出率小于1,则意味着这个群体的子女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低于全体人口的平均水平。本文的“群体”特指城镇或农村社会成员。
经估算,抽样年份福建省高等教育适龄人口总数为368.4万,其中城镇为120.1万,农村为248.3万,分别占比32.6%和67.4%。表2对抽样大学生的城乡分布进行了辈出率统计。结果发现,福建省城镇人口的高等教育辈出率为1.52,农村人口的辈出率为0.75,城镇人口的入学概率约为农村人口的2倍,城镇居民的入学机会明显高于农村居民。这表明福建省城乡高等教育入学机会存在不均,农村子女相对更难进入大学。
表2 福建省在校大学生的城乡辈出率
四、社会分层与福建省城乡高等教育机会分化
在我国城乡二元体制下,城乡家庭之间的社会、经济、文化状况发生了巨大分化,这种分化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家庭成员的教养方式、教育水平、学业成就乃至升学状况。本研究将家庭背景作为社会分层的具体表征,着重从家庭背景的角度分析福建省城乡高等教育的差距。
广义的家庭背景实际涵盖了家庭成员承载的所有客观型家庭环境变量,不仅包括父母职业、社会地位、经济收入、受教育水平、家庭人口数量和结构、家庭所在地、种族、民族、户籍、家庭出身等背景因素,还可以囊括家庭内部复杂的环境因素以及家庭外亲友的背景状况。受研究适用性和可行性的限制,我们不可能一一涵盖家庭背景的所有内容,学术界比较常用的方法是用家庭社会经济地位(简称SES)这个客观的指标来描述和衡量。目前得到广泛认可的是布劳、邓肯(Blau&Ducan)1972年提出的以家庭收入、父母受教育程度和父母职业作为SES的三个主要衡量指标。[10]本研究也采用这三大指标分别考量家庭经济、文化和职业阶层背景。
由于缺少福建省城乡职业、家庭人均年收入的分段人口基数数据,本文暂时无法采用“辈出率”对城乡不同家庭背景学生的入学机会进行精确统计,但仍可以采用“条件概率”对其分布的差异状况进行比较分析和解释。①
(一)家庭职业阶层背景
国内关于社会阶层的划分尚无权威的标准,但总体来看,近年来大多数国内社会学工作者都试图摆脱传统的、意识形态化的阶级分类模式,并倾向于以职业为基础进行分类。[11]本研究所采用的问卷参照了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当代中国社会阶层结构变迁研究”课题组关于当前中国社会十大阶层划分法,对普通高校在校生父母的职业类型进行了调查。[12]以职业分类为基础的划分方式,可以较清晰地了解处于不同社会经济地位的个人及群体所掌握的经济资源、权力资源及文化资源的差异状况,有利于我们分析各种资源对于城乡不同阶层子女进入高等教育所发挥的作用。
为便于进行更为直观的比较分析,本研究将十个职业阶层合并为三大类型:优势职业阶层(包括国家与社会管理者、经理人员和私营企业主)、中间职业阶层(包括专业技术人员、办事人员、个体工商户)、基础职业阶层(包括商业服务人员、产业工人、农林牧渔从业人员和失业半失业无业人员),然后根据这种划分对样本大学生的家庭职业阶层进行统计处理。
在城乡与家庭职业阶层的列联表中(见表3),农村样本中有93.1%的家庭属于基础阶层,优势职业阶层和中间职业阶层仅占1.9%和5%,而出身优势职业阶层和中间职业阶层的城镇大学生比例分别为12.5%和29%,远高于农村大学生的对应比例。将农村样本与城镇样本进行卡方检验,结果P<0.001,二者的职业阶层状况存在十分显著的差异。
表4进一步统计了不同家庭职业阶层背景的城乡学生在各类型高校分布的条件概率,数据呈现出以下几个特征:第一,不同家庭职业阶层背景的城乡学生在各类型院校的分布经卡方检验,P<0.001,表明此分布存在显著差异;第二,总体上,公办院校,包括“211工程”院校、一般公办本科院校和公办高职高专,为基础职业阶层的农村子女提供了相对多的高等教育机会,而民办院校则为优势职业阶层的农村子女提供了较多机会,具体而言,农村优势职业阶层子女就读独立学院、民办本科和民办高职的条件概率分别为基础阶层子女的1.4倍、2.2倍和2.9倍;第三,与城镇样本比较,农村基础职业阶层子女在“211工程”院校、独立学院、民办本科院校中的条件概率均低于城镇基础职业阶层子女,表明即便同为基础职业阶层,农村学生进入这三类院校的机会均低于城镇学生。
(二)家庭文化背景
目前已有大量的社会学研究证明,家庭背景对子女教育状况的影响除了父母职业的作用外,很大程度上是通过隐性的文化性代际传递实现的。家庭文化背景的优势可以潜移默化地强化子代在教育获得中的学业能力与成就。对于家庭文化背景的考察可以涉及众多要素,但如前所述,学者们普遍采用的最基础指标即是父母的受教育程度。因此,这部分以父母受教育程度作为主要的家庭文化背景指标,进而考察其与城乡子女高等教育获得的关系,其中“父母受教育程度”以父母中教育程度较高的一方为准。基于样本量的考量,本研究将问卷中父母受教育程度的选项合并为“高等教育”“高中或中专教育”“初中及以下教育”三种文化教育程度。
表3 福建省城乡在校大学生的家庭职业阶层结构
表4 不同家庭阶层背景的城乡学生在各类型院校中的条件概率
从表5可以看出,农村在校大学生的父母学历比例由高至低分别为初中及以下教育程度(66.5%)、高中教育程度(30.7%)、高等教育(2.8%)。与此对照的是,城镇在校生的父母教育水平大幅高于农村的相应比例,特别是接受过高等教育的父母比例达到了27.4%,表明了城乡家庭文化背景的显著差异。
出身不同家庭文化背景的城乡子女不仅在总体的入学机会上存在显著差异,这种差异还体现在就读不同类型高校的机会上。卡方检验结果显示,P值均达到显著,表明不同类型高校中城乡学生样本的父母教育程度分布有显著性差异。从表6的数据可以看出,父母受教育程度不同,城乡子女在各类型高校中的构成也有所差异,具体来说:第一,无论城镇还是农村,“211工程”院校中父母受教育程度由低至高,其子女的分布呈倒金字塔状分布,即父母受教育程度越高,其子女所占各自群体总人数的比例也越高;第二,一般公办本科院校的情况刚才相反,呈金字塔状分布,父母为初中及以下教育程度的学生最为集中在该类院校中(农村为42%,城镇为32.7%);第三,独立学院中,父母为高中教育程度的学生比例最高,公办高职高专院校的分布情况与一般公办本科院校类似,民办本科院校情况与“211工程”院校类似;第四,城乡对比来看,父母皆为初中及以下教育程度,农村子女在“211工程”院校、独立学院和民办本科中的分布均低于城镇子女。
(三)家庭经济背景
经济因素作为影响学生教育成就与教育机会的基础性因素一直备受关注。已有研究表明,来自经济条件较好家庭的子女更有可能取得较高的学业成就。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各群体家庭收入水平都在不断提高,但从横向来看,城乡之间以及城乡内部的收入差距有所扩大。从表7来看,福建省近年来城乡居民收入均有了较大提高,但城乡居民的收入差距却在不断扩大,由1990年的2.3倍扩大至2011年的2.8倍,二者的总量差距更是进一步拉大。从恩格尔系数所反映的生活水平上看,虽然城乡均有改善,但农村家庭的改善速度与程度均比不上城镇。而且城乡的基尼系数都在提高的同时,农村内部的基尼系数提高更快,甚至已经超过城镇,这表明福建省农村家庭经济状况不仅不如城镇家庭,其内部的收入差距也发生了较快的分化。由于高等教育实行收费制,使处于经济不利地位的农村子女的教育权利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而在城市化过程中农村流动人口的教育问题常常被忽视,加之城乡教育资源分配的不均,使得经济条件的落后会直接制约其子女的教育状况,进而影响他们的高等教育机会。
表5 福建省城乡大学生样本的父母教育程度
表6 不同家庭文化背景的城乡学生在各类型院校中的条件概率
我们的问卷对家庭人均年收入的调查分为十档,为了便于统计结果的直观分析,笔者在以家庭人均年收入为指标考察不同家庭经济背景的城乡子女高等教育获得状况时,设定家庭人均年收入在10000元以下的为低收入家庭,高于40000元的为高收入家庭,介于二者之间的为中等收入家庭。从城乡与家庭收入的交叉表中可以分别看到城乡大学生样本的家庭经济状况。表8显示,农村样本中,收入比例最高的为低收入家庭(83.9%),其次为中等收入家庭(13.9%)和高收入家庭(2.2%)。与城镇样本对比后发现,卡方检验结果P<0.001,表明二者之间有非常显著的差异。具体而言,城镇样本中的中等收入家庭和高收入家庭比例均大幅高于农村家庭,即有45.5%的城镇大学生出身于中高收入家庭,而只有16.1%的农村学生出身于此类家庭。
表7 福建省部分年份城乡家庭人均收入状况
表8 福建省在校大学生样本的家庭经济状况
出身不同经济背景的城乡子女在总的高等教育机会方面存在显著差异,这种差异是否还体现在就读不同类型院校的机会上呢?表9统计了六种类型高校中城乡大学生的家庭经济背景,经卡方检验,P值均低于0.001,表明不同家庭背景的城乡大学生在不同类型高校中的分布也有显著性差异。具体的分布状况有这样几个特点:第一,“211工程”院校和一般公办本科院校为农村中低收入家庭子女提供了较多的入学机会,而独立学院、民办本科、民办高职和公办高职为农村高收入家庭子女提供了相对多的入学机会;第二,从城镇样本来看,一般公办本科和民办高职院校为城镇中低收入家庭子女提供了较多入学机会,独立学院、民办本科院校则为城镇高收入家庭子女提供了相对多的入学机会,“211工程”院校为城镇中等收入家庭子女提供了略多的机会,但与其他收入家庭相比优势并不明显;第三,对照城乡样本后发现,农村中低收入家庭子女在“211工程”院校、独立学院中入学的条件概率均低于城镇同类家庭子女。
五、主要结论
从上述分析中,我们至少可以得到两方面的结论:一是福建省城乡高等教育入学机会存在显著差异,农村子女相对更难进入大学;二是城乡不同家庭背景的子女所获得高等教育的数量和质量均存在差异。一般而言,家庭所处阶层越优越,其子女越易获得高等教育机会。具体结论如下:
1.不同家庭职业背景的城乡学生在不同类型高校中的分布差异显著。公办院校为基础职业阶层的农村子女提供了相对多的高等教育机会,民办院校则为优势职业阶层的农村子女提供了较多机会;即便同为基础职业阶层,农村学生进入“211工程”院校、独立学院、民办本科院校的机会均低于城镇学生。
2.不同家庭文化背景的城乡学生在不同类型高校中的分布差异显著。无论城镇还是农村,父母受教育程度越高,其子女进入“211工程”院校和民办本科院校的条件概率越高;父母为初中及以下教育程度的学生最易集中在一般公办本科院校和公办高职高专院校;父母皆为初中及以下教育程度的农村子女在“211工程”院校、独立学院和民办本科中的条件概率均低于城镇子女。
表9 不同家庭经济背景的城乡学生在各类型院校中的条件概率
3.不同家庭经济背景的城乡学生在不同类型高校中的分布差异显著。“211工程”院校和一般公办本科院校为农村中低收入家庭子女提供了较多的入学机会,而独立学院、民办本科、民办高职和公办高职为农村高收入家庭子女提供了相对多的入学机会;一般公办本科和民办高职院校为城镇中低收入家庭子女提供了较多入学机会,独立学院、民办本科院校则为城镇高收入家庭子女提供了相对多的入学机会;农村中低收入家庭子女在“211工程”院校、独立学院中入学的条件概率均低于城镇同类家庭子女。
六、社会分层、城乡分化与高等教育入学机会的再思考
文中通过多种量化分析考察了城乡子女的家庭背景与其高等教育入学机会的关系,结果发现高等教育入学机会的差异状况既与城乡二元结构分化有关,也与社会分层结构密不可分。社会分层作为社会学研究的重要领域,主要致力于“描述不平等的轮廓与分布,解释在现代平等主义或反分层化价值观存在的条件下,为什么社会不平等依然存在”。涉及社会分层与高等教育机会的关系时,一个重要的研究维度在于分析高等教育机会在各个阶层之间的分配状况。而在我国当前的国情下,除了传统意义上的社会分层的影响外,城乡二元结构实际上也成为社会分层的一个维度,侧重强调城乡因素的强大作用力,城乡子女在高等教育机会获得的过程中也存在着显著的结构性差异。
从城乡分化的角度来看,我国城乡子女的家庭背景仍有很大差距,无论是父母职业、受教育程度还是家庭收入,总体上城镇家庭要比农村家庭更具优势,并体现在高等教育机会的获得上。从福建省的例证中可以看出,即便在家庭社会经济背景相似的情况下,城乡子女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也存在差异,农村子女较城镇子女更难获得高等教育机会,这是阶层分化与城乡分化双重叠加效果的体现。
从社会分层的角度来看,无论城镇家庭还是农村家庭都存在着内部的层级化结构。以往对农村高等教育的研究总是侧重于和城市的比较,而忽略了二者内部的结构性分层,即城市低阶层家庭子女也面临着较大的高等教育入学困难,农村少数优势阶层家庭子女也能够占据较好的高等教育资源,而那些父母职业地位不高、文化程度较低、家庭经济状况不佳的农村子女在高等教育获得的数量与质量都明显不足,处于最不利的地位。如农村学校与家庭教育资源的严重匮乏使其学业成就难以提高,进而增加了其进入高等学校的难度,特别是以学业成就为标杆的“211工程"院校尤甚。同时,农村低收入家庭子女受制于经济条件的限制,也很难进入收费昂贵的独立学院或民办本科院校。这最终导致农村低阶层子女进入高等学校的难度增加、渠道变窄、质量不高。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尽管当前农村子女在高等教育入学竞争中总体上处于弱势,但仍不能忽略城镇低阶层子女的受教育状况,而对于那些需要面临社会分层与城乡分化双重不利的农村低阶层子女更应引起额外关注。这就需要教育政策应尽快摆脱传统上简单地以城乡作为教育资源分配的划分标准,调整为更为精细化的、有针对性和实效性的教育机会均等化政策。
注释
①条件概率=出身于某类家庭(如低收入家庭)的在某一类型大学就读的大学生/出身于某类家庭(如低收入家庭)的大学生总数。
[1]李春玲. 高等教育扩张与教育机会不平等[J]. 社会学研究,2010(3).
[2]刘精明. 国家、社会阶层与教育[M].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275.
[3]JAMES S. Coleman et al. Equality of Education Opportunity [M]. Washington,DC:Government Printing Office,1966.
[4]WOLFLE D. Educational Opportunity,Measured Intelligence,and Social Background [G]// HASLEY A H,FLOUD J,ANDERSON C A (Eds.). Education,economy and society:a reader in the sociology of education. London:Free Press,1961.
[5]TEACHMAN J D. Family Background,Educational Resources,and Educational Attainment [J].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1987,52(4):548-557.
[6]SEWELL W H,et al,Socioeconomic Status,Intelligence and the Attainment of Higher Education [J]. Sociology of Education,1967,40(1):9.
[7]DIMAGGIO P,MOHR J. Culture Capital,Educational Attainment and Marital Selection [J]. 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1985,90(6):1231-1259.
[8]ASCHAFFENBURG K,MAAS I. Cultural and educational careers:the dynamics of social reproduction [J]. 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1997,62 (4):573-587.
[9]王伟宜. 高等教育入学机会研究——社会阶层的视角[M]. 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
[10]BLAU P M,DUCAN O D. The American Occupational Structure [M]. New York:Free Press,1967.
[11]李春玲. 断裂与碎片:当代中国社会阶层分化实证研究[M]. 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89.
[12]陆学艺. 当代中国社会阶层研究报告[M]. 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8-9.
Social Stratification,Urban-Rural Dualistic Structure and Access to Higher Education:An Empirical Analysis of Fujian Province
TAN Min
(Fujian Academy of Social Sciences,Fuzhou 350001,Fujian,China)
Based on a sub-data questionnaire drawing from"Research Database of Higher Education in China",the paper examines the differences in access to higher education between children from rural area and those from urban area with different family background in Fujian.The results show that access to higher education is restricted by social stratification and urban-rural dualistic structure.Rural students are relatively more difficult to enter universities;there exists remarkable disparity of access to higher education between urban and rural students with different family background;students with good background are more likely to be admitted by good universities;rural students hold less-quantity and lower-quality opportunities to receive higher education;it is more difficult for rural students with lower social background to be admitted by key universities and non-state-run colleges.
Social Stratification;Urban-Rural Dualistic System;Access to Higher Education
2015-06-25
福建省社会科学规划课题“城镇化背景下福建农村子女高等教育机会问题研究”(FJ2015B163)
谭敏,1982年生,女,吉林白山人,博士,福建社会科学院社会学所副研究员,研究方向为教育社会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