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解决好社区“发展起来以后的问题”

2016-09-01上海市静安区静安寺街道党工委

中国民政 2016年6期
关键词:居民区街道群众

上海市静安区静安寺街道党工委

解决好社区“发展起来以后的问题”

上海市静安区静安寺街道党工委

静安寺街道地处上海市中心城区,区域面积小但形态差异大,户籍总量少但人口结构复杂,我们着力解决好“发展起来以后的问题”,让社区成员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加强党建引领,着眼区域统筹提高“思想站位”

2004年,我们在全市率先探索社区党建“1+3”工作模式,并在全市推广。随着社会转型的加快,“三条线”党组织的职责边界已不够清晰,社区党建必须坚持与时俱进:一是理顺组织架构。撤销综合党委、居民区党委,新建社区党委,夯实党建基层基础,推进社区共建共治和居民自治。二是完善党建网络。形成社区党委牵头、社区党建办公室负责、社区党建服务中心运作、居民区党建工作站落实的党建工作网络。三是强化主体责任。针对街道6类党组织负责人或领导干部,分别推出党建责任的“基本、鼓励、负面”清单,针对居民区、非公企业和社会组织党组织制定了差异化服务评估标准,并通过跟踪督查和专项评比,确保责任落实。

改革体制机制,着眼职能转变确保“业务归位”

为落实“公共服务、公共管理、公共安全”职责,我们主要抓了三个方面:一是取消招商引资职能。街道所需的经费由区财政全额保障,让抓民生不必再“找米下锅”。二是优化内设机构设置。围绕治理要求、群众需求,设置了全市统一的六个办公室,并根据实际需要,增设社区人力资源办和社区发展办,统筹管理社区人力资源、推动辖区可持续发展。三是做实做优做强“中心”。按照“尽可能把资源、服务、管理放到基层”的工作要求,街道把服务平台推进到居民身边,加强各“中心”建设,实现机关服务窗口化、平台化。

创新服务管理,着眼问题处置落实“责任到位”

为加强社区服务管理,更好满足群众多样化需求,我们重点抓好三个方面工作:一是以“重心下移”做好秩序管理。街道建立网格化中心,同时集结区六方派驻机构的力量,成立居民区网格化工作站。运行以来,中心接单当日解决率接近98%,居民区书记明显感到派驻机构“指挥得动了,叫得到人了”。二是以“资源下沉”做好为老服务。完善“1+6+2”的居家养老体系,1个枢纽受理、分派各类为老服务信息;6个站点就近提供助餐、助浴、助购等“十助”服务;2家日间照料中心响应托老需求。占街道人口1/3的老年人年受惠突破71万人次。三是以“力量下倾”做好法律服务。充实队伍力量,整合部门职能,打造“一站式”法律服务中心,维护群众合法权益。

协同社会参与,着眼激发活力引导“多元补位”

为了在社区治理中引导各方力量、整合各种资源、协同处理事务,我们从三个方面着手:一是完善平台载体,推动社区单位参与。建立“同心家园共建理事会”,凝聚78家成员单位,设立文化、教育、医卫、经济和城市管理等五个专委会;落实1000多个社会性、群众性、公益性项目,让单位接地气,群众得实惠;完善评价激励机制,探索社区单位社会责任“双向报告”制度。二是突出培育扶持,促进社会组织参与。重点培育四类社会组织,近三年共计14个社会组织承接了近70个政府购买服务项目,资金额超过900万元,覆盖80%以上的社区人群。三是强化指导引导,支持专业社工参与。街道设立社区社会工作指导中心统筹专业社工,年均开展30余个社会工作项目,通过社工、义工联动,带动1300余名志愿者参与社区治理。

落实基层自治,着眼夯实基础推动“主体换位”

为推动广大居民主动参与社区治理的意识,街道努力做到:一是在组团式服务中贴近群众。将辖区划分成95个服务群众责任区,广泛动员党员干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楼组长、群团负责人、志愿者,业委会主任、执业律师等力量,在普遍走访中建立“民情日记”制度。二是在民主协商中组织群众。建立完善议事协商、协调推进、监督保障三类平台,围绕公共议题,讨论、议事、决策、执行、监督、评议。经居民协商共制定各类规约200余种。三是在项目化落实中赢得群众。围绕社区公共利益的自治议题,引导群众有序参与。楼道爱心椅、安全防盗链、公共晾衣架等居民十分关切的小项目受到了广泛好评。街道还在条件成熟的居民区,按照“三个一点”的路径设立社区自治金,有序拓展自治参与渠道。

提高队伍保障,着眼提升能力明确“身份定位”

为加强社区工作者队伍建设,街道努力改善社区工作环境,逐步提升社区工作岗位吸引力:一是让年轻干部多磨练快成长。将一批80后的优秀干部调整至科级领导岗位,让他们当主官、挑大梁;将新进的年轻干部调整至矛盾突出、困难较多的部门,让他们学会“抗压成长”。同时,完善“导师带徒”制度。二是让“班长队伍”有人才有活力。探索居民区书记队伍职业化发展、专业化培养、规范化管理的“全周期”培养模式,设置“五阶式”职业晋升通道,呈现出“在职百分百、退休零返聘、60后和70后为主体”的显著特点。三是让社区工作吸引人留住人。凡符合条件并连续任满两届的居民区书记使用事业编制,其余享受同等薪酬福利待遇。提高社区工作者收入,年均从4~7万元增至6~8万元,提高了社区工作者的岗位吸引力,招录比例从改革前的1∶5上升到1∶9。

猜你喜欢

居民区街道群众
多让群众咧嘴笑
热闹的街道
街道生活
情牵群众美好生活新期待
“熊”视眈眈
“群众来求助”等十六则
为群众美好生活执着追求
集萌社
风居住的街道
是谁让危险品企业埋伏居民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