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卫星应用关注度持续升温,低成本和高性价比是关键
——2016小卫星技术与应用研讨会召开
2016-09-01邓薇
小卫星应用关注度持续升温,低成本和高性价比是关键
——2016小卫星技术与应用研讨会召开
2016年5月25日,2016小卫星技术与应用研讨会在北京科技会堂召开,本届研讨会由中国宇航学会卫星应用专业委员会主办,北京和德宇航技术有限公司协办,原总参通信部副部长杨千里任大会主席,航天东方红卫星有限公司张晓敏副总经理和解放军理工大学通信工程学院李广侠教授主持。本次会议主要就小卫星的新业务、新技术及发展趋势,卫星总体管理技术,微小卫星标准化、产品化思路,商业化卫星的供应链管理以及微小卫星电源、姿轨控、电推进等技术方面进行讨论。
国内商业卫星呈现出爆发式增长态势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正在建设0.5m精度商业遥感卫星系统,2022年左右建成“16+4+4+X”,即建成由16颗0.5m分辨率光学卫星、4颗高端光学卫星、4颗微波卫星以及多颗视频高光谱等卫星组成的系统,2016年下半年将发射2颗0.5m分辨率的光学卫星;长光卫星技术有限公司在完成“长光一号”发射后,也提出了宏伟的商业遥感卫星计划;百度公司正在与小卫星制造商论证商业遥感卫星项目,论证卫星规模为百颗量级;科技部“十三五”重点研发项目:“面向遥感应用的微纳卫星平台载荷一体化技术”也在支持为未来实现百颗量级微纳卫星遥感应用进行关键技术攻关。这些都说明了小卫星的发展势头非常强劲,同时小卫星应用的关注度持续升温。
低成本、快速制造是微小卫星产品化发展的要求
上海卫星工程研究所副总师周世宏作了题为《微小卫星产品化发展思路》的报告,他提出了微小卫星产品化的发展思路。微小卫星快速集成技术需加快提升:我国微小卫星技术发展处于跨越阶段,需通过体系研究、新概念验证和数字化设计等加快提升。卫星智能化水平有待提高:传统卫星技术相对成熟,针对微小卫星新的要求,核心技术“三自一高”有待加强和突破,“三自一高”即自主任务规划、自主控制、自主信息传输和高适应能力。满足市场、战场对小卫星的需求。围绕降低成本发展微小卫星技术:技术体系的建设有利于卫星从研制模式向生产模式转化,从而降低成本;快速制造技术的发展可提高效率,降低成本;COTS器件的采用,SoC技术的应用,可大大降低卫星器件成本。微小卫星前沿技术发展需提早布局:利用微小卫星“小、快、灵”的特点,前沿技术发展要提早布局,赶超国际先进水平,在新型卫星技术领域发展上不要输在起跑线上。
微小卫星逐步由“小而弱”变为“精而强”
随着微小卫星逐步由技术试验转向商业应用,以及大批商业公司和资本的涌入,微小卫星呈现出爆发式增长态势,逐步由“小而弱”变为“精而强”。航天东方红卫星有限公司信息工程部副部长刘思远作了题为《微小卫星电子设备及芯片化》的报告,报告讲到了微小卫星发展对星上电子提出的需求,微电子技术发展对星上电子的推动以及微小卫星电子设备及芯片化等三部分内容。他提出未来芯片化设想是:未来微小卫星(几十千克量级)星上电子系统应该是以SoC为核心,即用一片芯片完成卫星绝大多数的管理与控制任务。一方面可以大幅提升小卫星集成化水平,另一方面,在开展小卫星大规模星座化部署任务时,可有效支持卫星批产,进而大幅降低成本。
微小卫星要发展,标准需先行
中国航天标准化研究所副总师周玉霞作了题为《小卫星标准化发展》的报告,主要分享了关于“小卫星标准化”的思考,分析了小卫星国外标准化工作动态,我国小卫星标准现状与需求,最后提出了小卫星标准化工作的建议,开展小卫星标准化工作的目的是促进和规范小卫星发展,而不是成为阻碍。标准化的作用主要体现在如下几点。
简化是在一定范围内缩减对象(事物)的类型数目,使之在一定时间内足以满足一般需要的标准化形式和方法。统一的实质是使对象的形式、功能(效用)或其他技术特征具有一致性,并把这种一致性通过标准确定下来。协调是针对标准系统的,以系统的观点处理标准内部各要素的相互关系;协调标准系统中各相关标准之间的相互关系;以标准为接口协调各部门、各专业、各个环节之间的关系,解决各有关方连接和配合的科学性和合理性,使标准在一定时间保持相对平衡和稳定。其目的是使系统达到最优。
标准化最终目的是要取得最佳效益,是指按照特定的目标,在一定的限制条件下,对标准系统的构成因素及其相互关系进行选择、设计或调整,使之达到最理想的效果,取得最佳效益。
北京遥感信息研究所研究员吴春华作了题为《遥感卫星工程总体管理技术》的报告,她讲到需要采用科学的技术方法管理遥感卫星的应用工程建设,在工程全寿命周期内,有效开展总体方案制定、研制任务组织、星地技术协调、进度控制、资源保障、关键技术攻关等过程管理工作,满足高质量星地协调应用的工程建设要求。
北京和德宇航技术有限公司在线宇航部经理张启亮作了题为《商业化卫星的供应链管理》的报告,他讲到微小卫星商业化的理念是好、快和省。商业化的卫星需要快速制造(批量化生产),快速交付,快速发射,低成本,高性价比以及先进技术的快速更替。
●邓薇_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