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聚焦行业首部标准化专项规划:立足大交通 贯穿全链条

2016-09-01祁娟

运输经理世界 2016年5期
关键词:标准化规划标准

文/本刊记者 祁娟

聚焦行业首部标准化专项规划:立足大交通 贯穿全链条

文/本刊记者 祁娟

中国的交通领域正迎来“智慧时代”。从交通运输部近期连续发布的多个专项规划来看,引领行业创新,聚焦中国智慧交通的升级换代,成为交通运输部工作的另一场重头戏。而标准化作为交通运输行业发展的技术性基础工作,其重要性不言自明。

“十三五”时期是我国交通运输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从发展机遇看,总体需求依然旺盛,发展空间不断拓展,动力转换逐步加快,改革红利持续释放。同时,面临的风险和挑战日益增多,转型发展任重道远。在攻坚克难的关键时期,如何从政策规划上更好地助推交通运输行业的科学发展?

近期,交通运输部相继印发《交通运输信息化“十三五”发展规划》、《交通运输科技“十三五”发展规划》、《交通运输标准化“十三五”发展规划》等多部专项规划,据悉,这是“十三五”时期,推进交通运输信息化发展、加强科技创新和完善标准化体系建设的纲领性文件,将有力支撑实现“十三五”期交通运输的发展目标任务,促进行业提质增效、健康发展。

其中,作为行业首部标准化专项规划——《交通运输标准化“十三五”发展规划》(简称《标准化规划》),立足“大交通”视角编制,涵盖了铁路、公路、水运、民航和邮政各种运输方式,对行业标准化工作“全链条”、“全方位”进行了整体设计。其对于深入贯彻落实国家和行业标准化工作战略部署,提高行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促进综合交通运输科学发展都具有重要作用。那么,《标准化规划》重点关注哪些方面?未来将如何保障其落地并实现预期目标?

行业现状:标准体系仍需健全

“十二五”期,交通运输标准化工作深入贯彻国家和行业标准化工作战略部署,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在规范市场秩序、提升工程、产品和服务质量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全面促进了交通运输业持续快速发展。

一是标准化管理体系基本建立。成立了交通运输部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构建了26个覆盖交通运输主要领域的标准化专业技术组织。制定了较为全面的铁路、公路、水运、民航和邮政领域的标准化管理制度。

二是技术标准体系逐步完善。发布了综合交通运输、交通物流、信息化、工程建设、道路运输、城市客运等重点标准体系。在高速铁路、公路工程、水运工程、城市客运、运输服务、邮政快递、安全应急、节能环保等领域,现行有效标准达到3200余项,满足了行业发展的迫切需求。

三是质量保障体系得到加强。在工程建设资质管理、项目审查、质量监督、工程验收等环节,通过标准实施效果评估、工程及产品质量监督抽查等手段,强化了现行有效标准实施。发布了重点监督管理产品目录。成立了国家道路与桥梁工程检测设备计量站、国家水运工程检测设备计量站和国家船舶舱容积计量站等,初步形成了行业计量传溯源体系。

四是标准国际化工作得到推进。积极参加国际标准化组织(ISO)等国际标准化活动,主持制定国际标准20余项。组织编译出版110余本交通运输标准规范外文版,并在海外工程项目中使用,推进了交通运输标准“走出去”。组织编译出版《国外道路最新技术与标准规范译丛》,为国内企业引进、消化、吸收国外先进技术与规范提供了重要样本。

尽管成绩可喜,但要加快综合运输体系的建设,推动行业的转型升级,实现交通可持续发展,必然要求更好地发挥标准化工作的规制作用,这就使得“十三五”时期交通运输标准化工作更加迫切和重要。交通运输部科学研究院副总工程师徐萍也坦言,“整体上来讲,标准体系有待进一步健全,标准总量、质量尚不满足行业发展需求,综合交通运输等重点领域标准制修订亟需加快”。

行业标准化工作必须主动适应“四个交通”建设发展的需要,推动交通运输转型发展

突出特点:“四个结合”增强指导性操作性

据了解,此次《标准化规划》的总体框架可概括为:突出一条主线、坚持四项原则、聚焦六大领域、部署八大任务。所谓“一条主线”就是以交通运输发展需求为主线,统筹推进标准、计量、质量监督体系建设;坚持“四项原则”就是改革引领、突出重点、系统推进、开放融合;“六大领域”是指标准制修订的重点领域,包括综合交通运输、安全应急、运输服务、工程建设与养护、节能环保和信息化;“八大任务”包括管理制度机制建设、强制性标准制修订、推荐性标准制修订、标准国际化、标准实施、计量体系建设、工程产品和服务质量监督、标准化基础能力建设等。

对此,交通运输部科技司副司长洪晓枫表示,《标准化规划》首次从综合交通运输角度,制定标准化规划,归纳了行业发展对标准化工作的需求,对今后交通运输标准化工作进行布局,在编制思路上把握了“四个结合”——

一是问题导向与需求导向相结合。《标准化规划》注重落实国务院深化标准化改革工作要求,聚焦行业标准化工作的突出问题,立足交通运输提质增效升级的现实需求,从理顺综合交通运输标准化工作机制、强化标准制修订工作、推动标准实施和监督评估、加强标准化技术支撑机构和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专家队伍建设等方面,设置发展目标、提出重点任务、落实保障措施、解决关键问题。

二是体系建设与重点工作相结合。以《国家标准化体系建设发展规划(2015——2020)》提出的国家标准化体系建设顶层设计为指导,结合综合交通运输标准化实际,提出了交通运输标准化体系框架,将交通运输标准化体系建设归纳为“法规制度体系、技术标准体系、实施监督体系、支撑保障体系和标准国际化工作体系”等“五大体系”。规划围绕“五大体系”布局发展任务和发展目标,是对已发布的《交通运输部关于加强和改进标准化工作的意见》的深化和落实。同时,针对工程建设、安全应急、节能减排等行业发展最为迫切的重点领域,提出了强制性标准和推荐性标准的制修订和研究重点,并以专栏形式加以描述,体现了标准化工作与部重点工作的紧密结合。

三是协调衔接与自身特色相结合。《标准化规划》注重与《综合交通运输“十三五”发展规划》、《交通运输科技“十三五”发展规划》等相关规划协调衔接,参照了《综合交通运输“十三五”发展规划》的体例要求,尽量兼顾了铁路、公路、水路、民航、邮政和城市客运等领域标准化工作。同时,作为行业首次编制的标准化规划,突出了自身特点,统筹标准、计量、质量的体系建设,提出了针对性的发展目标和主要任务,增强了《标准化规划》的指导性。

四是宏观指导和具体落实相结合。《标准化规划》结合了宏观经济形势和行业发展现状,提出了发挥标准在行业发展中的规制作用、杠杆作用、衔接作用和支撑作用,突出标准的战略基础功能。同时,在发展目标中提出了量化指标,并在主要任务中重点突出了标准制修订、标准实施与监督评估、计量能力建设等具体工作,使《标准化规划》落实更有操作性。

推出意义:实现标准化规划零的突破

众所周知,在《标准化规划》之前,国家交通主管部门对标准化工作没有制定专项规划。因此,此次《标准化规划》的推出可谓意义重大。据洪晓枫介绍说,“十三五”期是交通运输转型升级、提质增效的关键期。标准化是交通运输行业发展的技术性基础工作,是实现科学管理的重要手段,是促进技术进步、提高经济效益的有力保障,在服务、支撑和引领行业发展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一是国家基础性制度建设的需要。标准是经济活动和社会发展的技术支撑,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政府实现职能转变、提升服务质量的重要抓手。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首次将标准与战略、规划、政策并提,明确提出政府要加强标准的制定和实施。

二是落实国务院深化标准化改革工作的需要。2015年3月,国务院印发《深化标准化工作改革方案》,提出让标准成为对质量的“硬约束”,推动我国经济迈向中高端水平。交通运输标准化建设加强顶层设计,全面加强标准化管理制度机制、标准制修订、实施监督、国际化等全过程工作,是全面落实《深化标准化工作改革方案》、《贯彻实施〈深化标准化工作改革方案〉行动计划(2015——2016年)》以及国家标准化体系建设相关工作要求的体现。

三是交通运输行业发展的内在需求。行业标准化工作必须主动适应“四个交通”建设发展的需要,完善制度机制,健全标准体系,充分发挥技术支撑和基础保障作用,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提升管理和服务水平,推动交通运输转型发展。

交通运输部将制订完善交通运输行业数据交换共享标准,夯实交通运输大数据发展基础

规划落地:“四步走”完善协调推进机制建立多元化资金渠道

此次《标准化规划》涉及面广、任务量大,对于如何促使其落地并保障有效实施成为关注的焦点。为此,洪晓枫表示,为保障《标准化规划》有效实施,交通运输部将从加强组织领导、完善协调推进机制、建立多元化资金渠道、加强宣传等方面,提出具体措施。

在加强组织领导方面,充分发挥交通运输部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对行业标准化工作的领导和统筹协调作用,理顺综合交通运输标准化工作机制,做好相关专项规划与《标准化规划》的衔接。

在完善协调推进机制方面,加强统筹协调,切实把研究、制定、宣传、实施、监督、创新和国际化作为标准化工作的有机整体,实行全过程管理。加强与相关部门的沟通协调,强化对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的业务指导。建立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与科研机构的协同机制,大力推进科技研发与标准研制一体化。积极创造条件、搭建平台,充分发挥企业、学会协会、科研机构、高校、出版机构各方在标准制修订等工作中的作用,形成标准化工作合力。

在建立多元化资金渠道方面,将国家和行业标准经费,纳入部门预算予以保障;对推荐性地方标准经费,争取地方财政予以保障;对市场自主制定的标准,探索建立市场化、多元化经费投入机制,鼓励、引导社会各界加大投入力度。

在加强宣传方面,充分利用报刊、网络等多种媒体,宣传标准化理念,营造标准化工作的良好氛围。

洪晓枫还透露,交通运输部正在组织编制《关于推进交通运输行业数据资源开放共享实施意见》,以落实国家促进大数据纲要中的任务和要求。同时,交通运输部将制订完善交通运输行业数据交换共享标准,完善部省两级数据资源目录体系,提升行业数据资源开放共享程度,夯实交通运输大数据发展基础。另外,交通运输部还将研究制定开展交通旅游服务大数据行动实施方案,并将“积极吸引社会优质资源,继续推动全国综合交通出行服务信息共享应用示范工程,建立综合交通服务大数据平台”。

此外,交通运输部日前还发布了《交通运输节能环保“十三五”发展规划》,提出要把绿色发展理念融入交通运输发展的各方面和全过程,着力提升交通运输生态环境保护品质,充分发挥企业主体作用,加强公众绿色交通文化培育,加快建成绿色交通运输体系。

猜你喜欢

标准化规划标准
《大众标准化》2022年征稿启事
2022 年3 月实施的工程建设标准
标准化简述
我们的规划与设计,正从新出发!
党支部基本组织制度标准化“三字诀”工作法
忠诚的标准
美还是丑?
规划·样本
规划引领把握未来
快递业十三五规划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