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2014年瑞士女排精英赛中国女排接应二传扣球效果对比分析

2016-09-01元,张

运动 2016年10期
关键词:号位扣球中国女排

李 元,张 明

(北京体育大学,北京 100084)



2014年瑞士女排精英赛中国女排接应二传扣球效果对比分析

李元,张明

(北京体育大学,北京 100084)

本文以2014年瑞士女排精英赛中国女排接应二传与巴西、俄罗斯、德国和瑞士4支球队接应二传的扣球为研究对象,运用文献资料法、录像观察法、数理统计法、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对其扣球效果进行对比分析。针对中国女排接应二传的扣球效果做出统计,并与同位置对手扣球效果进行比较分析,查找中国女排接应二传队员在扣球方面存在的优势与不足,以期为中国女排接应二传扣球的提高和改进提供一定参考和依据。

中国女排;瑞士女排精英赛;接应二传;扣球效果

进入21世纪以来,女子排球的发展呈现出全面化的趋势,而进攻能力的优劣,已成为一个队总体实力最重要的标志。其中,接应二传的作用得到广泛的重视,这不仅体现在其必须兼有传球和拦网等场上其他位置队员的职责,其进攻能力对成绩也有举足轻重的影响。接应二传的特点要求运动员具备高度和力量、速度与多变、全面与特长等方面素质并形成有机整体,使之在比赛中发挥出最佳效果。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本文用文献资料法、录像观察法、数理统计法、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对2014年瑞士女排精英赛中国女排接应二传与巴西、俄罗斯、德国、瑞士四支球队接应二传的扣球效果进行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中国女排接应二传与各队伍扣球效果的比较分析

2.1.1中国对巴西接应二传扣球效果 数据显示,中国队接应二传扣球得分率低于对手的13.89%,在扣失、被拦回、被拦死方面,中国队分别高于对手1.71%、7.78%、0.8%。在被拦起方面,中国队低于对手1.83%。净得分中国队为33.04%,巴西队为23.84%。从净得分率看,中国队高于巴西队。以此看出,中国队在扣球技术上的表现要优于巴西队。

2.1.2中国对俄罗斯比赛 数据显示,中国队扣球得分率低于对手9.12%。从净得分看,中国队为11.11%,俄罗斯队为28.00%,2队差距明显。由此看出,俄罗斯队在扣球技术上的表现要优于中国队。这也从某个侧面反映了这场比赛中国队失利的原因所在。

2.1.3中国对德国比赛 数据显示,中国队扣球得分率高于对手15.61%,扣失和被拦死分别高于对手5.52%、1.62%。从净得分看,中国队为28.57%,德国队为9.09%。由此看出,中国队被拦回后的二次球成功率以及救球的积极性都高于对手,这是这场比赛中国队胜利的原因。

2.1.4中国对瑞士比赛 数据显示,中国队扣球得分率高于对手34.97%,扣失、被拦回和被拦死分别低于对手7.11%、 10.81%和7.11%。净得分分别是中国队64%,瑞士14.81%。从净得分率看,中国队的整体实力高于对手。

2.1.5中国与其他4队接应二传扣球效果

数据显示,其他队伍平均得分率高于中国队14.10%,中国队扣失率高于对手平均扣失率的4.25%.中国队净得分13.46%,德国、俄罗斯二国的平均净得分34.48%。从净得分率看,中国队接应二传个人突破能力不够强,有待加强。

表1 中外女排接应二传在2号位的扣球得分统计

2.2中外女排接应二传在各位置的扣球情况比较

2.2.1中外女排接应二传在2号位的扣球情况比较 通过表1中国女排接应二传和其他4国女排接应二传的对比统计发现,中国队得分率34.84%,其他4国平均得分率42.87%,中国队得分率比其他4国平均低出8.03%。中国队扣失率比其他4国平均高出1.73%。中国队净得分21.21%,其他4国平均净得分33.33%。净得分率说明中国女排接应二传杨捷在2号位的扣球明显少于国外4国女排接应二传的平均值,扣球路线单一,导致得分率降低。

2.2.2中外女排接应二传在4号位的扣球情况比较 表2显示,中国接应二传没有在4号位的扣球,净得分率中国队为0%,其他4国净得分率为20%。净得分率说明,中国队接应二传在4号位的扣球完全没有牵制住对方的拦网。

2.2.3中外女排接应二传在后排扣球情况比较 统计结果如表3所示,接应二传队员从1号位发起后排扣球, 更具隐蔽性和杀伤力, 可以突破对方的拦网与防守。中国队净得分为0,其他5国平均净得分37.50%。从净得分率看,中国队不够重视后排扣球,扣球的数量和效果都不及对手。

表2 中外女排接应二传在4号位的扣球统计

表3 中外女排接应二传在后排的扣球统计

3 结 论

3.1中国女排接应二传在2号位的扣球被拦死率高于对手,说明中国女排接应二传个人扣球突破能力有待加强。

3.2中国女排接应二传在4号位的扣球很少,前排的三点进攻变成了两点进攻,对手的拦网难度减小,中国女排的扣球难度会更大。

3.3中国女排接应二传在后排扣球数量极少,完全没有利用后排扣球,帮助队友掩护前排进攻,扣球点的单一对中国女排创造佳绩非常不利。

[ 1 ]郭荣.现代排球接应二传手进攻战术运用与打法研究[ A ].第4届全国青年体育科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 C ].2005.

[ 2 ]邱素云,祝凯.第15界世锦赛中国女排接应二传进攻效果对比分析[ J ].军事体育进修学院学报,2007(3):65-67.

[ 3 ]张雪临.中外优秀男排运动员后排进攻的量与质[ J ].浙江体育科学,1999,21(5):30-35.

G842

A

1674-151X(2016)05-019-02

10.3969/j.issn.1674-151x.2016.10.010

投稿日期:2016-04-21

李元,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体育教育训练学。

猜你喜欢

号位扣球中国女排
中国女排《夺冠》之路
中国女排:唯有拼搏,方能致远
基于不同来向 指导排球正面扣球
自制扣球器的制作与使用
迈阿密热火队2006年夺冠经典进攻战术研究
中国女排:争夺奖牌往上冲
中学生排球扣球技术的应用分析
事件
2015—2016年大超北京体育大学校女排主攻扣球技术分析
距离有多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