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星“狼群”将再现
2016-08-31
张乃千
日前,俄国防部长绍伊古宣布,将加快完善2020年前俄海军发展计划,将完成40艘潜艇和14艘护卫舰的采购任务,其中包括10艘955型“北风之神”级弹道导弹核潜艇和10艘885型“白蜡树”级攻击型核潜艇。俄红宝石设计局也将在2018年向俄海军交付第一艘“北风之神-A”级改进型核潜艇。作为俄罗斯“三位一体”核威慑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俄海军核威慑实力一直备受关注。俄罗斯总统普京就曾明确表示,作为全球领先的海上力量,俄海军必须保持其威慑地位和作战实力,而潜艇作为隐藏在大洋深处的“无声杀手”,其作用尤其不容忽视。
近年来,随着俄“新面貌”军事改革的逐步推进,俄海军从2012年恢复了核潜艇的远洋巡航值班,尽管俄海军水面兵力较苏联时代大为减少,但仍在北方舰队和太平洋舰队组建了潜艇部队司令部。俄罗斯计划到2020年建造8艘“北风之神”级弹道导弹核潜艇,此外还要加大对“德尔塔”级弹道导弹核潜艇的改造升级。可以说,俄罗斯通过一系列举措加强了以核潜艇为代表的俄海军潜艇部队建设,体现出了更加深刻的战略考量。
曾经沧海,红色杀手
与依靠庞大航母编队到处耀武扬威的“世界警察”美国海军不同,俄罗斯海军的主打力量就是其潜艇部队。从苏联时代开始,俄海军就把潜艇部队划分为弹道导弹核潜艇、多用途核潜艇以及常规动力潜艇,尤其是弹道导弹核潜艇部队更是重中之重。潜艇部队素有俄海军“第一兵种”之称,是俄海军最主要的战略突击力量。目前俄海军拥有各类潜艇约50~60艘,包括“台风”级和“北风之神”级弹道导弹核潜艇以及“亚森”级攻击型核潜艇、“基洛”级常规动力潜艇等。其中核潜艇部队主要部署在北方舰队和太平洋舰队,常规动力潜艇主要部署在波罗的海舰队和黑海舰队。
俄罗斯海军早在苏联时代就拥有庞大的潜艇部队。执行战略打击任务的弹道导弹核潜艇能够长期潜航,隐蔽性好,既可以先发制人实施打击,也可以执行二次打击任务,是各国倚为重任的“杀手锏”武器。
俄罗斯从苏联时代起其先后发展了H级、Y级、D级、“台风”级和最新的“北风之神”级共11型弹道导弹核潜艇。戈尔巴乔夫上台后,在“新思维”的引导下,苏联走上了“防御立国”之路,核力量遭到大幅削减。苏联解体后,俄整体军事实力受到较大影响,国内经济状态较为拮据,不得不在冷战结束后调整军事战略。目前俄海军认为,海基核力量占俄总体核力量的57%以上,并能担负至少70%的战略使命,而可以使用的经费却只占国防开支的6%左右,足可见其目前面临捉襟见肘的困窘。
逆流勇进。挫折不断
苏联解体后,俄罗斯国力长期疲软,有限的军费也对潜艇部队产生了巨大冲击。俄海军潜艇部队建设可谓挫折不断,不得不在逆流中艰难前进。由于缺少必要的建设经费,近年来俄建造新舰艇的速度明显放缓,不得不通过对现役的“奥斯卡”级和“塞拉”级核潜艇进行升级改造,以延长潜艇的使用寿命和服役期限,从而维持潜艇部队的战略威慑能力和作战实力。此外,由于舰艇数量远达不到战备需求,2013年俄海军决定恢复建造“拉达”级常规潜艇的二号舰“喀琅施塔得”号,以作为潜艇部队的重要补充。
由于缺少足够的经费保障,俄海军潜艇也是事故频出。其中最为严重的要数2000年8月在军演中爆炸沉没的“库尔斯克”号核潜艇,当时艇上的118人全部遇难,成为俄海军历史上伤亡最为惨重的潜艇事故。此外还有接连不断的小事故,今年4月份,“奥斯卡Ⅱ”级弹道导弹核潜艇“奥廖尔”号就在北德文斯克“小星星”造船厂维修时起火。
作为新一代核潜艇“北风之神”级的首艇,“尤里·多尔戈鲁基”号早在1996年10月就开始研制,原计划于2012年服役。由于技术问题和资金短缺,进度一直缓慢,直到普京执政后,才得到足够的资金保障,但服役时间仍一再推迟。在潜艇建造接近尾声时,由于造价高昂,经济恶化,工程险些搁浅。2004年1月,在得知“尤里·多尔戈鲁基”号核潜艇的建造困境后,俄罗斯总统普京当即震怒:“即使是把克里姆林宫卖了也要造出新一代核潜艇来,因为这关系到俄罗斯的未来。”
事实上,俄罗斯目前在潜艇制造领域仍保有明显的优势,其“北风之神”级核潜艇采用了世界领先的降噪技术,近似拉长水滴形的流线造型以及厚达150毫米的消声瓦,使其水下航行噪音仅为108分贝,可以有效躲过美国反潜系统的跟踪。
重振雄风,动作频繁
近年来,为确保潜艇部队的作战实力,俄海军通过一系列举措加强潜艇部队建设,先后列装了“北风之神”级弹道导弹核潜艇、“亚森”级多用途核潜艇,配备新型指挥通信系统,并采取相关措施提高潜艇部队的艇弹一体化综合作战实力和威慑力。
一是提升潜艇的威慑打击能力。2013年3月,俄海军正式启用新型海基战略核力量指挥系统,并计划发射多颗“亚马尔”通信卫星,实现全球范围内的作战指挥。北方舰队的数艘巡航导弹核潜艇于2015年9月在巴伦支海实施了导弹潜射并成功命中目标。“北风之神”级弹道导弹核潜艇“弗拉基米尔·莫诺马赫”号将于2016年6月进行第2次“圆锤”导弹的2发齐射试验,该艇计划2016年下半年转交俄海军太平洋舰队,增强俄在西太平洋地区的战略核威慑能力。俄海军还加紧研制新一代“赛艇”型弹道导弹,其可以预先部署于海底,随时对海上目标进行打击。
二是检验潜艇远程机动能力。早在2012年2月,俄海军就宣布恢复核潜艇在世界大洋范围内的战备巡逻,并于同年8月份派遣“鲨鱼”级核潜艇到达墨西哥湾。2013年1月,俄海军出动1艘核潜艇和2艘常规潜艇参加在黑海和地中海海域举行的大规模联合军演。2014年2月,太平洋舰队滨海区舰队的常规潜艇编队就开展了远海复杂情况下近20个训练科目的演练,为下一步远洋集训做好了准备。俄海军“基洛”级常规潜艇“新罗西斯克”号8月初从北方舰队出发,9月1日航抵黑海舰队,完成6500海里远洋航行。“北风之神”级弹道导弹核潜艇“亚历山大·涅夫斯基”号满载16枚洲际弹道导弹,9月初从北方舰队起航奔赴太平洋舰队,以考验潜艇在北极复杂气象水文条件下的远程机动能力。
三是高度注重潜艇综合保障能力。俄军方高层高度关注潜艇驻泊配套系统的建设,2012年7月,普京出席了“弗拉基米尔大公”号弹道导弹核潜艇的开工仪式,并对相关设施进行检查。2013年3月,俄国防部宣布将为新一代核潜艇建设统一综合驻泊系统。2014年9月,俄国防部长绍伊古在总参谋长格拉西莫夫的陪同下,前往太平洋舰队核潜艇基地雷巴奇村视察。同年9月初,俄国防部副部长视察了太平洋舰队维柳钦斯克潜艇基地,对基地基础设施建设和潜艇保障设施进行了检查,提出了一系列整改意见。
可以说,以“北风之神”级弹道导弹核潜艇为代表的潜艇部队承载着俄罗斯人太多的梦想和希望,在它们身上凝聚着苏联和俄罗斯几十年来军工技术的精髓。因此,俄罗斯领导人高度重视潜艇部队建设,在“尤里·多尔戈鲁基”号建造和试航过程中,普京和梅德韦杰夫等国家领导人多次前往造船厂视察,询问潜艇建造运行情况,并为工人和技术人员增加工资待遇,从而大大提高了俄新一代潜艇的研制进度。
国之重器,强势回击
俄海军核潜艇部队在俄陆基、海基和空基“三位一体”战略核力量中居于核心地位,其作战使用归属于俄武装力量总参谋部直接指挥,由于海基核力量拥有较好的机动性、隐蔽性和突袭能力,可以对突发情况作出快速反应,日益成为俄罗斯大国复兴和确保国家安全的杀手锏。
近年来,美国加紧在欧洲和亚太地区进行全球导弹防御体系建设,乌克兰危机和北约东扩的锋刃已经逼近俄罗斯边界,中亚和北非地区的动荡也在不断侵蚀俄罗斯的传统国家利益。腹背受敌的俄罗斯,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尤其是自苏联解体后,俄罗斯所拥有的海基战略核武器已难以与美国抗衡并取得优势,在这种背景下,即使经费紧张,俄罗斯也不得不选择加快潜艇部队尤其是弹道导弹核潜艇的建设步伐。
作为未来俄罗斯海上战略核威慑力量的核心,“北风之神”级弹道导弹核潜艇每艘可携带16枚“圆锤”洲际弹道导弹,射程可达8000千米,每枚导弹最多能携带6枚分导式核弹头,此外该潜艇还携带了大量鱼雷、水雷等武器。俄海军的另一级多用途核潜艇“亚森”级,可携带配备核弹头的巡航导弹以及重型鱼雷。这两种潜艇都能够有效“撕开”美国的防御网,成为令美国寝食难安的“杀手锏”。
俄决心在21世纪保持强大的战略核威慑力量,目前俄海军的水面舰艇实力已难以与美国相抗衡,唯有大力发展水下核力量才能弥补其打击能力的不足。早在2012年,俄罗斯“塞拉Ⅱ”级核潜艇就悄悄逼近美国佛罗里达州金斯湾潜艇基地,对基地内的美军核潜艇展开了反潜盯梢任务,此事一经美国福克斯新闻网报道,即在美国国内引起恐慌。2013年6月,俄军总参谋部宣布核潜艇将在包括北冰洋、大西洋和太平洋在内的广大地区恢复战备巡逻,同时从2014年开始派遣核潜艇赴南半球巡逻。俄海军潜艇部队通过一系列高强度的演练活动,充分展现了其“随时执行战斗任务的高度戒备状态”,从而对美国和西方国家构成了战略威慑。
随着俄高层对潜艇部队建设的高度重视,以及俄罗斯近年来国力的逐渐恢复,俄海军潜艇部队建设将迎来快速发展的“机遇期”。可以预见,“深海利刃”势必将在俄罗斯“复兴海军”的宏伟战略中发挥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