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奥巴马亚洲收官战不轻松

2016-08-31

环球时报 2016-08-31
关键词:亚太气候变化峰会

●本报驻美国、韩国、德国特派特约记者 张朋辉 王伟 青木 ●本报记者 张怡然 ●陈一

美国总统奥巴马的白宫岁月进入最后阶段,他把告别舞台的重要一站留给了东亚——到中国参加二十国集团(G20)峰会、到老挝参加东盟系列峰会。气候变化、全球经济、亚太再平衡战略——在29日的吹风会上,美国官员谈论奥巴马此行的三大优先议题,但在外界听起来更像是在罗列奥巴马的政治遗产。而不幸的是,奥巴马在几乎所有领域都面临巨大压力:他在气候变化问题上的努力被共和党人批评为只关注“无关紧要的小事”;他推动的自由贸易协定最近接连受挫,最新的打击来自法国,奥朗德声称欧盟与美国的跨大西洋贸易与投资伙伴协定(TTIP)处于谈判实际破裂的状态。中国人更关心的跨太平洋伙伴协定(TPP)同样陷入僵局。路透社说,美国国内的政治已经将TPP的前景置于危险之中,奥巴马前政策顾问表示:“如果TPP不能通过,对于奥巴马的遗产和亚太再平衡战略来说,这将是一个真正的重大挫折。”

合作共赢,还是霸权对决?

美国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副助理本·罗兹29日举行吹风会,进一步介绍奥巴马访问东亚的行程。此前,白宫宣布了奥巴马出席G20峰会的消息,之后他还将访问老挝,并参加美国和东盟领导人会晤及东亚峰会。白宫的声明说,奥巴马的中国之行彰显美国总统重视将G20当做国际经济合作的首要论坛,及美国坚持亚太再平衡战略。

这是奥巴马担任总统以来的第十一次亚洲之行。罗兹说,奥巴马在杭州将与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举行长达数小时的会谈,议题非常广泛,包括网络安全问题,双方会在有共同利益的领域推进合作,并努力弥合一些领域的分歧。

“中美元首会晤会应该是G20峰会期间最重要的一次双边会晤”,华盛顿智库卡内基国际和平基金会副总裁包道格如此认为。

“到底是对外显示合作共赢,还是霸权对决,全世界正拭目以待”,韩国纽西斯通讯社30日报道中美元首会谈时称,从官方公布的消息看,中美两国元首将主要聚焦全球气候变化、全球核不扩散、双边经贸合作等共同利益,并努力消除双方在一些问题上的分歧。但有分析认为,中美很有可能借此次G20峰会在争夺世界和亚太地区主导权方面展开激烈竞争。

《华尔街日报》也说,美中元首会谈的话题将涉及美中之间的一系列分歧,包括南海的紧张局势、经济问题、人权问题和网络安全问题。

更多的分析注意到奥巴马行程的一个细节,他在前往中国前,将首先造访中途岛。路透社说,远离人类侵扰的中途岛是一片辽阔的珊瑚礁,那里是鲨鱼、信天翁,以及濒临灭绝的海龟和海豹的天堂。奥巴马在这里做一次非同寻常的停留,当然不是为了这里的美景。他希望此举能提升人们对气候变化威胁的认识,并表达他要保护夏威夷附近大片海域的决心。路透社说,奥巴马把中途岛列入自己的行程,凸显气候变化的承诺面临无法兑现的窘境。加州大学学者麦考利认为,气候变化才是真正需要关注的问题。任何在环境变化问题上的进展都将是此次峰会的一个罕见亮点,否则该峰会将被笼罩在全球经济问题、反全球化的情绪,以及全球安全问题的阴云中。

美国一直有议员嘲讽奥巴马的气候政策,认为他只盯着无关紧要的小事,而不是着力于美国的经济和国防大事。奥巴马并没理会这些,在气候变化问题上表现出坚定立场。有美国媒体称,奥巴马将绕过参议院宣布美国加入《巴黎气候变化协定》,《华盛顿时报》的报道猜测说,奥巴马将在同习近平会晤后宣布这一决定。对此,罗兹29日回应称,宣布美国加入《巴黎气候变化协定》是美国总统的行政权力。他没有正面回应《华盛顿时报》的说法。

英国广播公司说,奥巴马访中途岛一箭双雕:一方面表达气候变化对他的重要性,另一方面也暗示他重视对太平洋另一侧的中国与美国的双边关系。尽管他与中国在经济、安全问题上有许多分歧,但在气候变化问题上却找到共同点。曾在奥巴马政府担任气候事务高级官员的莱特说:“明眼人都看得出来,美中之间在气候变化和清洁能源合作上的共识,从总体上维护了美中关系的稳定性。”

“G20已经是奥巴马任期内最值得重视的全球性场合了,因此此行要把气候变化成绩固定下来对他来说很重要”,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副院长金灿荣30日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奥巴马个人特别重视气候变化问题,把它当作非常重要的个人政治遗产来看待。

前途不妙的TPP

气候变化问题当然不是奥巴马此次亚洲之行的全部。美联社称,再有5个月,奥巴马将结束总统任期。白宫安排的此次亚洲之行,将其作为凸显奥巴马政府扩大美国在亚洲影响力七年努力的一个重要时刻,包括奥巴马推动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TPP)自由贸易和与中国达成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气候协议。

白宫29日的吹风会上,TPP是重点之一。罗兹表示,不批准TPP将伤害美国在亚洲的利益,因为亚洲国家的一些领导人在政治上做出了强硬决定来推动这项协定。罗兹警告,若国会不通过这一贸易协议,美国将在亚洲贸易问题上让位给中国,并让中国书写贸易规则。他说:“世界上的这个地方是全球最大的新兴市场,在这里TPP被视作是美国领导力的试金石。我们将从发挥领导作用上向后退,我们将把该地区拱手送给像中国这样的国家。”

与气候变化问题相比,TPP前途堪忧。路透社称,在访问亚洲期间,奥巴马将尽力向亚洲国家领导人保证他仍然具有影响力,可以推动美国批准TPP。该协定是奥巴马调整美国外交政策以转向亚洲和抗衡中国不断崛起的经济和军事力量的一个更广泛计划的经济支柱。但美国参议院多数党领袖麦康奈尔说,参议院今年不会就该协定投票,把它推给了下一任总统。共和党的特朗普和民主党的希拉里都反对TPP,称过去的贸易协定使美国流失了很多工作机会。

“奥巴马任内推动的主要贸易协定正一个个面临触礁危机”,韩国《每日经济》30日称,目前作为奥巴马任内最大经济政策的TPP正面临无果而终的境地,不仅是美国总统候选人都反对TPP,美国与欧盟的TTIP也因为欧洲集体反对处于谈判实际破裂的状态。

抓紧时间留政治遗产

奥巴马此行与他以前的所有亚洲之行都不一样。马来西亚《星洲日报》说,美国总统奥巴马周三将展开任内最后一次亚洲之行,他将出席杭州G20峰会,之后再首访老挝参加东盟峰会,希望抓紧时间给自己留下些稳固的政治遗产。白宫透露,奥巴马在老挝的演说会谈及实施超过7年的亚太再平衡战略,强调美国推动亚太经济外交、加强海上安全和救援减灾合作的重要性。在越战期间,美国在老挝发起一场“秘密战争”,在该国投下大量炸弹,许多炸弹没有爆炸,留下一个危险的问题。

“德国之声”称,此访将是奥巴马卸任前最后一次推进美国外交政策中的“亚太再平衡战略”,以此回应中国经济和军事势力在该地区不断扩大的影响。德新社30日说,奥巴马即将最后一次出访亚洲,因为受到叙利亚、乌克兰危机以及伊斯兰国的影响,美国扩大亚太影响力以应对中国崛起的战略已经不再是首要议题。

由于美国国内政治原因,“亚太再平衡战略”面临前途未卜的境地。法国国际广播电台的文章称,2016美国总统大选,民主党的希拉里与共和党的特朗普两位候选人,并不经常谈到中国,但他们争论的许多议题却包含着中国因素。文章说,如果特朗普当选,贸易战打不打得起来还很难说,美军与解放军是绝对打不起来的。特朗普主张美军撤出亚洲,这样,“九段线之内就成了中国的内湖;美国的国际义务也必然放弃了,日本、韩国、菲律宾就成了中国和朝鲜刀俎上的鱼肉”。

德国N24电视台评论说,奥巴马对中国和老挝的访问,都关系到他任内最为重要的对外政策——亚洲政策,但美国人对他最后几个月的活动似乎兴趣不大。他们更关注美国的未来,两个总统候选人的较量。实际上,奥巴马在任期的最后阶段也无法再有大的改变。

金灿荣告诉《环球时报》记者,亚太再平衡战略是奥巴马个人非常看重的政治遗产,他甚至一直自称为“太平洋总统”。但这一战略不是很成功:因为其真实发挥的作用非常有限,它并没有延缓中国的崛起,中国的全球影响力正在稳步扩大;这一做法导致中美两国的战略怀疑加深。▲

猜你喜欢

亚太气候变化峰会
《气候变化》的披露要求与趋同分析
欧洲远征军联合部队峰会
亚太区域合作的话语消退与重新激活
美借北约峰会煽动对抗中国
2007:绿色企业
WHO:每8例死亡中就有1例死于空气污染
谷歌数据显示:美国人不懂气候变化
G20匹兹堡峰会总结与展望
中国股市领跌亚太
亚太雕塑的盛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