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知山有虎,不向虎山行
2016-08-31邵火焰
邵火焰
古罗马有这样一则寓言。有两条大河从源头出发,相约流向大海。它们穿过崇山峻岭,来到了沙漠的边缘。它们一筹莫展,讨论着该怎么办。其中一条河说:“我一定要流过去,找到大海。”另一条河则说:“不如回去再等机会,如果前进,可能还没有流出沙漠就干涸了。”结果一条河执著前进,干涸在了沙漠里,另一条河则回到了源头,等到了良机,最终流向了大海。
瑞典人克洛普是一个登山爱好者。1996年春,他骑自行车从瑞典出发,历经千辛万苦,来到了喜马拉雅山脚下,与其他12名登山者一起登珠峰。但在距离峰顶仅剩下300英尺时,他果断决定半途而废,返身下山。他做出这个决定的原因在于,他预定返回时间是下午2点,虽然他仅需45分钟就能登顶,但那样他会超过安全返回的时限,无法在夜幕降临前下山。同行的另外12名登山者却无法认同他的这一决定,不想前功尽弃,他们毅然向上攀登。虽然他们大多数到达了顶峰,但已经错过了安全返回的时间,最终全部葬身在暴风雪中,让人扼腕叹息。而克洛普经过对恶劣环境的适应,在第二次征服中轻松地登上了峰顶。如果克洛普也一味地追求执著,不顾一切地去实现目标,那么他将与其他同行者遭遇一样的结局。
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曾是很励志的一句俗语,激励人们面对困境迎难而上。但其实很多时候,特别是在人生遭遇困境之时,明知山有虎不向虎山行也许是更为明智的选择。在人生的旅途上,一旦遭遇不可扭转的困境时,不要一味地继续向前,要及时醒悟,寻找绝处逢生的新出路。适时的“不向虎山行”并不是退缩,而是一种冷静的智慧,一种成熟的象征。方向错了及时回头,方法错了另辟蹊径,时间错了马上调整对的时间,这些看似“迎难而下”实则是重整旗鼓走向成功的开始。
(摘自《思维与智慧)2016年第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