懒政毁了大明王朝?
2016-08-30田野
田 野
懒政毁了大明王朝?
田 野
政决策让朱翊钧彻底懒起来,也让大明王朝彻底走向下坡路。
那么,这三件懒政到底是哪三件?
自古至今,国家机关运行离不开公文。大明王朝也不例外。
那时候,大臣们上奏皇帝的意见和建议、下级机关向皇帝的报告和请示,都是用章和奏这两种公文形式向皇帝表达的。皇帝总揽国家全局,每天都要处理大量的章奏。明朝开国皇帝批阅章奏每天都要熬到深夜,冬天把手都冻烂了;汉代东方朔给汉武帝刘彻写了一篇奏折用了三千片竹简,汉武帝用了两个月才读完。也就是说,皇帝无论多忙,大臣们的章奏必须阅读,并且必须给出明确的批示。
明神宗对批阅章奏非常反感,于是,申时行便给他出了一个馊主意:章奏留中。这可是一项要命的改革,自此,大臣们的章奏可以留在宫中,明神宗可以看,也可以不看,更不要说批示了。黄河闹水灾,灾民们四处逃难,可是,关于处理这个事儿的章奏被留置在宫中,大臣们束手无策。章奏留中,此懒政一。
明神宗朱翊钧的第二项懒政就是进呈经筳讲义。经筳其实就是政治学习。在大明王朝,自朱元璋开始就实行了经筳制度。皇帝要定时组织主持召开经筳,皇室子弟、朝中重臣都必须无条件参加,而讲课的人则是从
大明王朝的衰败是从明神宗朱翊钧开始的,而朱翊钧的堕落却是从懒政开始的。其实,朱翊钧并不是一个笨皇帝。他10岁登基,在位48年,取得了“万历三大征”( 指明神宗万历于1573年至1620年间,先后在明王朝西北、西南边疆和朝鲜展开的三次大规模军事行动,分别为李如松平定蒙古人哱拜叛变的宁夏之役,李如松、麻贵抗击日本丰臣秀吉政权入侵的朝鲜之役,以及李化龙平定苗疆土司杨应龙叛变的播州之役)胜利,大明王朝曾经一度呈现出中兴的良好态势。
但是,在万历中后期,因为朱翊钧的懒惰而为明朝种下了祸根,最终导致了大明王朝的灭亡。
朱翊钧的懒政与首辅申时行有关。朱翊钧经历了张居正(1525-1582,湖北荆州人,明朝中后期政治家、改革家,万历时期的内阁首辅,辅佐万历皇帝开创了“万历新政”)、张四维(1526-1585,历任翰林学士、吏部左侍郎、内阁首辅)、申时行(1535-1614,历任吏部尚书、内阁首辅)三任首辅。张居正去世后,朱翊钧开始清算张居正。他抄张居正的家,打击处理与张居正有关的人员。这让两位后任首辅心怀不安,常常看皇帝脸色行事。特别是申时行当了首辅后,他阿谀奉承,顺从朱翊钧做了三件懒政决策,正是这三件懒全国选拔来的各方面的泰斗人物。
其实,这是提高皇帝和大臣们自身素质的一项重要渠道。可是,参加经筳很费时间,并且枯燥无趣。于是,明神宗朱翊钧烦了。朱翊钧一烦躁,申时行马上就给他出了一个馊主意:进呈经筳讲义。
自此,皇帝可以不参加经筳,只需要会后把主讲老师写的讲义材料呈递上来,皇帝看看讲义材料就可以了。其实,朱翊钧每天在宫中与宫女们厮混,哪里有时间看经筳讲义?不过是一种托辞罢了。久而久之,朱翊钧的思想水平和业务知识也就慢慢落伍了。
明神宗的第三项懒政才是大明王朝彻底崩溃的祸根儿。在大明朝,皇帝每天都要上早朝,与大臣们商讨一些国家大事。遇到官员升迁或者新入仕途的官员,皇帝都要接受这些官员的朝拜,给这些官员一些鼓励。
可是,这些仪式费时费力,特别是早朝,让明神宗感到睡不好觉。于是,万历十七年(1589)三月,朱翊钧便终止了这种朝拜仪式,废除了早朝制度。最为荒唐的是皇帝必须参加的太庙祭祖活动明神宗也不再参加了,改由别人代替自己。
万历中后期,明神宗30年不上早朝,不看章奏,不见朝中官员,不祭祀祖宗,不处理一切事务,整天只知道在宫中吃喝玩乐。特别是官员补录、升迁、丁忧等需要皇帝表态的人事安排都没有办法进行。由于自然减员,御史台和各衙门人数越来越少,有些州府甚至20多年没有主官。
明神宗以后,纵然两位继任皇帝也很努力,但是,因为明神宗的懒政,大明王朝已经病入膏肓。不到30年,明朝便灭亡了。
(邮箱:zhouwenji0303@163.com)
(责任编辑: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