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微波辅助提取青稞β-葡聚糖工艺优化

2016-08-29罗燕平李家林张雪飞

农产品加工 2016年14期
关键词:葡聚糖青稞蛋白酶

罗燕平,李家林,张雪飞

(1.翁源广业清怡食品科技有限公司,广东韶关 512000;2.广东省食品工业研究所,广东广州 510220;3.广东省食品公共实验室,广东广州 510220)



微波辅助提取青稞β-葡聚糖工艺优化

罗燕平1,2,李家林1,2,张雪飞2,3

(1.翁源广业清怡食品科技有限公司,广东韶关512000;2.广东省食品工业研究所,广东广州510220;3.广东省食品公共实验室,广东广州510220)

以青稞为原料,采用微波辅助法提取β-葡聚糖。研究了微波功率、微波处理时间、pH值、粉碎粒度对其得率的影响,通过正交试验优化了提取工艺。结果表明,微波辅助提取青稞β-葡聚糖得率的最佳工艺条件为微波功率800 W,微波处理时间160 s,pH值10.5,粉碎粒度60目。该条件下,β-葡聚糖的得率为5.92%;各因素对微波辅助提取青稞β-葡聚糖得率的影响大小依次为微波功率>pH值>微波处理时间>粉碎粒度。三氯乙酸法、Sevage法及木瓜蛋白酶法3种除蛋白方法中,木瓜蛋白酶法效果最佳,其蛋白质去除率可达88.6%,β-葡聚糖保留率可达91.3%。

青稞;β-葡聚糖;微波;提取

青稞是禾本科大麦属的一种禾谷类作物,又称裸大麦、元麦、米大麦,主要产自西藏、青海、四川、云南等地[1]。青稞具有丰富的营养价值,含有较高的β-葡聚糖、蛋白质、纤维素和维生素,以及含量较低的脂肪和糖类[2]。据检测,青稞β-葡聚糖平均含量为6.57%,优良品种青稞25含量为8.6%,是小麦平均含量的50倍。根据国内外研究报道,β-葡聚糖具有清肠、调节血糖、降低胆固醇和调节免疫力的四大生理功能[3-5]。

传统的β-葡聚糖提取方法有热水法、酸法和碱法[6]。热水法提取β-葡聚糖得率低,提取时间长;酸法提取β-葡聚糖纯度低;碱法提取时间较长。微波作为一种现代化食品加工技术,加热效率高、处理温度低且加热均匀,能够较好地保持食品组分中的色香味和营养物质含量[7-9]。因此,本文采用微波辅助法,从青稞中提取β-葡聚糖,研究微波功率、微波处理时间、pH值和粉碎粒度4个因素对其得率影响,通过正交试验优化提取工艺,为青稞β-葡聚糖的提取提供理论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试验材料

青稞购于西藏市场;β-葡聚糖标准样品,Sigma公司产品。

1.2试验仪器

格兰仕微波炉,广州格兰仕公司产品;723型可见分光光度计,上海棱光技术有限公司产品;RE-52B型旋转蒸发仪,上海笠化仪器设备有限公司产品;PHS-25型数显酸度计,上海虹益仪器仪表有限公司产品;Centrifuge 5430型台式高速离心机,德国艾本德股份公司产品;SKD-2000型全自动凯氏定氮仪,上海沛欧分析仪器有限公司产品。

1.3试验方法

1.3.1微波提取青稞β-葡聚糖的工艺流程

青稞→粉碎→微波辅助提取→中温、α-淀粉酶处理→离心(4 000 r/min,10 min) →上清液pH值调至7→真空浓缩→醇沉(浓缩液3倍体积的95%乙醇) →离心(4 500 r/min,10 min) →沉淀冷冻干燥→青稞β-葡聚糖粗提物。

1.3.2青稞β-葡聚糖得率测定

采用刚果红标准曲线法测定青稞提取物中β-葡聚糖含量[10],按下述公式计算青稞β-葡聚糖得率。

式中:Y——青稞β-葡聚糖得率,%;

M1——提取的青稞β-葡聚糖质量,g;

M——干燥的青稞原料质量,g。

1.3.3单因素试验设计

主要研究微波功率(600,700,800,900,1 000 W)、粉碎粒度(40,50,60,70,80目)、pH值(8,9,10,11,12) 和微波处理时间(60,120,180,240,300 s)等因素对青稞β-葡聚糖得率的影响。试验时,每个条件下试验设计3次平均试验。

1.3.4正交试验设计

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选取微波功率、粉碎粒度、pH值和微波处理时间4个因素设计正交试验,确定最优工艺条件。

1.3.5青稞β-葡聚糖粗品的除蛋白方法

青稞β-葡聚糖粗品去除蛋白质的方法主要有三氯乙酸法(TCA法)、Sevage法和木瓜蛋白酶法,以蛋白质的去除率和β-葡聚糖的保留率为指标进行研究,确定最佳的方法。

(1)三氯乙酸法(TCA法)。取200 mL多糖提取液,滴加8%的三氯乙酸200 mL,混匀静置8 h,离心(4 000 r/min,10 min) 除去沉淀,得到脱蛋白液。分别测定蛋白质去除率和β-葡聚糖保留率。

(2) Sevage法。取200 mL多糖提取液,滴加1 000 mL Sevage试剂(氯仿∶正丁醇=5∶1),混合均匀,离心(4 000 r/min,10 min),除去水层和溶液层交界处的变性蛋白质。重复4次,直到离液面交界处无白色混悬,得到脱蛋白液。分别测定蛋白质去除率和β-葡聚糖保留率。

(3)木瓜蛋白酶法。取200 mL多糖提取液,加入木瓜蛋白酶,调节pH值至6~7,置于50℃水浴4 h,采用80℃水浴,灭木瓜蛋白酶40 min,得到脱蛋白液。分别测定蛋白质去除率和β-葡聚糖保留率。

按照下列公式计算蛋白质去除率和β-葡聚糖的保留率。

蛋白质去除率=

2 结果与分析

2.1单因素试验结果

2.1.1微波功率对青稞β-葡聚糖得率的影响

微波功率在600,700,800,900,1 000 W条件下,对青稞中β-葡聚糖得率的影响。

微波功率对青稞β-葡聚糖得率的影响见图1。

图1 微波功率对青稞β-葡聚糖得率的影响

由图1可知,青稞中β-葡聚糖得率会随着微波功率的增大而逐渐上升,在800 W时达到最大值;继续增加微波功率,β-葡聚糖得率会下降。这可能是因为加大微波功率,使部分不可溶β-葡聚糖的糖苷键发生变化,转化为水溶性β-葡聚糖,所以β-葡聚糖得率升高。当微波功率过高时,导致β-葡聚糖结构被破坏,β-葡聚糖得率降低。因此,微波功率适宜选择800 W。

2.1.2微波处理时间对青稞β-葡聚糖得率的影响

微波处理时间在60,120,180,240,300 s条件下,对青稞中β-葡聚糖得率的影响。

微波处理时间对青稞β-葡聚糖得率的影响见图2。

由图2可知,青稞中β-葡聚糖得率会随着微波处理时间的增加而逐渐增加,在180 s时达到最大值;继续增加处理时间,β-葡聚糖得率会下降。随着微波长时间的加热,青稞颗粒的胚乳细胞壁破裂,使其中的β-葡聚糖溶解,所以β-葡聚糖得率随着微波处理时间的增加而上升。当微波处理时间过长时,导致β-葡聚糖结构被破坏,β-葡聚糖得率降低。因此,微波处理时间适宜选择180 s。

图2 微波处理时间对青稞β-葡聚糖得率的影响

2.1.3pH值对青稞β-葡聚糖得率的影响

pH值在8,9,10,11,12的条件下,对青稞中β-葡聚糖得率的影响。

pH值对青稞β-葡聚糖得率的影响见图3。

图3 pH值对青稞β-葡聚糖得率的影响

由图3可知,青稞中β-葡聚糖得率随着pH值的增加出现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在pH值为10时,得率达到最大值。β-葡聚糖本身显碱性,所以在碱性溶液中有利于β-葡聚糖的提取,但是pH值大于10后,β-葡聚糖的糖苷键会断裂,导致β-葡聚糖得率下降。另外,pH值大于10后,提取液的颜色逐渐加深,这可能是提取过程中体系发生美拉德反应所造成。综合考虑,pH值适宜选择10。

2.1.4粉碎粒度对青稞β-葡聚糖得率的影响

粉碎粒度在40,50,60,70,80目的条件下,对青稞中β-葡聚糖得率的影响。

粉碎粒度对青稞β-葡聚糖得率的影响见图4。

图4 粉碎粒度对青稞β-葡聚糖得率的影响

由图4可知,青稞中β-葡聚糖得率随着粉碎粒度的增加出现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在粉碎粒度为60目时,得率达到最大值。这是由于适宜的粉碎粒度有利于β-葡聚糖的充分溶解。粉碎粒度适宜选择60目。

2.2正交试验优化β-葡聚糖的提取

对影响β-葡聚糖得率的主要因素设计正交试验,以β-葡聚糖得率为指标,采用L9(34)正交表安排试验。

因素与水平设计见表1,正交试验结果见表2,方差分析结果见表3。

表1 因素与水平设计

由表2中极差R可知,各因素对β-葡聚糖影响的次序为微波功率>pH值>微波处理时间>粉碎粒度。优化的提取条件为A2C3B1D2,即微波功率800 W,pH值10.5,微波处理时间160 s,粉碎粒度60目。

表2 正交试验结果

表3 方差分析结果

由表3可知,微波功率对青稞β-葡聚糖得率的影响显著,pH值、微波处理时间、粉碎粒度对得率的影响不显著。

按照优化的条件,即粉碎粒度60目,微波功率800 W,微波处理时间160 s,pH值10.5的条件,取2 kg青稞提取β-葡聚糖,并进行3次验证试验,β-葡聚糖得率平均值为5.92%。

图5 3种除蛋白方法比较

2.3β-葡聚糖粗品除蛋白方法比较

3种除蛋白方法比较见图5。

由图5可知,TCA法和Sevage法除蛋白的效果不是很好,同时TCA法和Sevage法所用的试剂三氯乙酸、氯仿和正丁醇均为有机溶剂,易挥发,对环境造成污染。木瓜蛋白酶法的蛋白质去除率和β-葡聚糖保留率均较高,并且木瓜蛋白酶用量较少。因此,除蛋白的最佳方法是木瓜蛋白酶法。

3 结论

(1)微波辅助提取青稞β-葡聚糖得率的最佳工艺条件为微波功率800 W,微波处理时间160 s,pH值10.5,粉碎粒度60目。该条件下,β-葡聚糖的得率为5.92%。

(2)各因素对微波辅助提取青稞β-葡聚糖得率的影响大小依次为微波功率>pH值>微波处理时间>粉碎粒度。

(3)三氯乙酸法、Sevage法及木瓜蛋白酶法3种除蛋白方法中,木瓜蛋白酶法效果最佳,其蛋白质去除率可达88.6%,β-葡聚糖保留率可达91.3%;三氯乙酸法次之;Sevage法最差。

[1]贾莹.青稞麸皮水溶性β-葡聚糖的提取、分离纯化和性质研究 [D].上海:华东理工大学,2013.

[2]李涛,王金水,李露.青稞的特性及其应用现状 [J].农产品工(学刊),2009(9):92-93,96.

[3]宋江南,田明杰,苏立宏,等.青稞β-葡聚糖对高脂诱导的C57小鼠胆固醇代谢的影响 [J].中华疾病控制杂志,2013,17(2):93-95.

[4]李文,杨焱,周帅,等.8种食用菌水溶性粗多糖的β-葡聚糖含量与体外免疫活性研究 [J].食用菌学报,2012,19(1):65-69.

[5]张亚茹.丛峰松黑酵母β-1,3-1,6-葡聚糖对小鼠肿瘤及免疫功能的影响 [J].食品科学,2012,33(19):306-309.

[6]连喜军,张平平,罗庆丰.西藏青稞β-葡聚糖提取研究 [J].粮食与油脂,2006(1):27-28.

[7]陈业高,海丽娜,毕先钧.微波辐射在天然药用活性成分提取分离中的应用 [J].微波学报,2003,19(2):85-89.

[8]Kratchanova M,Pavlova E,I Panchev.The effect of microwave heating of fresh orange peels on the fruit tissue and quality of extracted pectin[J].Carbohydrate Polymers,2004,56:181-185.

[9]王尚玉,舒静,夏文水.燕麦麸皮β-葡聚糖的微波辅助浸提技术研究 [J].食品工业科技,2005,26(16):143-144,171.

[10]江春艳,严冬,袁瑞瑛,等.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西藏青稞中β-葡聚糖的含量 [J].西藏大学报,2010,25(1):11-12.◇

Optimization of Microwave-Assisted Extraction Technology of β-Glucan from Barleys

LUO Yanping1,2,LI Jialin1,2,ZHANG Xuefei2,3
(1.Wengyuan Guangye Swiss Food Science&Technology Co.,Ltd.,Shaoguan,Guangdong 512000,China;2.Guangdong Food Industry Institute,Guangzhou,Guangdong 510220,China;3.Guangdong Food Public Laboratory,Guangzhou,Guangdong 510220,China)

Microwave assisted extraction technology is used to extract β-glucan from barley.The effect of microwave power,microwave processing time,pH,particle size on barley β-glucan yield are studied.Orthogonal tests are used to optimize extraction process.Results show that the optimized extraction process should be as follows:microwave power 800 W,microwave processing time 160 s,pH 10.5 and particle size 60.In this condition,the yield of β-glucan could reach 5.92%. The order of factors that influence the β-glucan yield is as follow:microwave power>microwave processing time>pH>particle size.It shows that the papain method is the best,its protein removal rate could reach 88.6%,β-glucan retention rate can reach 91.3%.

barleys;β-glucan;microwave;extraction

TQ914.1

A

10.16693/j.cnki.1671-9646(X).2016.07.039

1671-9646(2016)07b-0035-04

2016-05-31

韶关市科技计划项目(韶科[2015]72号)。

罗燕平(1961— ),男,本科,工程师,研究方向为食品添加剂生产技术。

猜你喜欢

葡聚糖青稞蛋白酶
青稞地里的母亲
这一次我又写到青稞
思乡与蛋白酶
β-葡聚糖对动物免疫功能的影响及畜禽生产中的应用
“藏青2000”青稞新品种示范推广的成效与做法
多胚蛋白酶 高效养畜禽
葡聚糖类抗病诱导剂在水稻上的试验初报
IgA蛋白酶在IgA肾病治疗中的潜在价值
钙蛋白酶在心肌重构中的作用
小麦麸皮中β-葡聚糖的分离纯化及组成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