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花生高产优质无公害栽培技术

2016-08-29太康县农业局代娟

河南农业 2016年5期
关键词:太康县荚果叶面

太康县农业局 代娟



花生高产优质无公害栽培技术

太康县农业局 代娟

花生是太康县重要的油料作物和经济作物,太康为发展花生生产,达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目的,必须加强技术创新。太康县农业局针对全县实际情况,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则,提出如下技术建议。

一、播前准备

(一)土壤选择

花生要想获得优质、高产,土壤至关重要。花生适宜的土壤条件是耕作层疏松、透气性好,耕作层应为30cm左右,结果层为10cm左右;土壤肥力高,氮、磷、钾配比要合理;土壤酸碱度适宜,pH值为6~7;不重茬,3年以上未种过花生的地块。

(二)播种整地

整地是花生丰产的基础,结合耕地施足基肥,全部的钾肥、磷肥、有机肥施入土壤,每667m2施有机肥(牛粪、鸡粪、草木灰)1 000kg加测土配方肥30kg。

(三)品种选择

选择早中熟大果型品种,如开农61、新花1 号、豫花9327、豫花9626、豫花9502 。

(四)种子准备

剥壳前对种子荚果进行晾晒,打破种子的休眠期,促进酶的活性,提高种子的生活力。花生剥壳不宜太早,离播种期越近越好,最长不宜超过15d。选择饱满的双仁果作种,剥壳后对种子进行分级,选一、二级籽粒作为种子。拌种时,用35%丁硫克百威粉剂和40%多菌灵悬浮剂40g/667m2,加水适量,拌10~15kg/667m2,可有效防治苗期害虫及烂根死苗。

二、播种管理技术

(一)推广机械化播种

一般花生的播种深度以5cm左右为宜,要掌握“干不种深,湿不种浅”和土质黏的要浅,沙土地或沙性大的地块要深的原则。

(二) 合理增加密度,推广地膜覆盖技术

春播花生播种期应在4月20—30日播种,地膜覆盖还可适当提前几天,每667m2播种9 000~10 000穴,每穴2粒。麦垄套种花生应于5 月15—20日(麦收前15天)播种,每667m2播种10 000~11 000穴,每穴2粒。麦茬花生麦收后尽快播种,应于6月10日前播种结束,每667m2播种10 000~12 000穴,每穴2粒。太康县多是地膜覆盖,小麦、西瓜、花生、玉米等一年多熟间作套种地膜覆盖花生,预留空档大。花生适宜播种期为5月1—10日,采取大穴多粒播种,每穴4~6粒。

(三)田间管理

花生出苗后,要及时查苗、补苗,一般在出苗后3~5d进行。花生齐苗后,进行第1次中耕时,用小锄在花生幼苗周围将土向四周扒开,使2片子叶和第1对侧枝露出土面,以利于第1对侧枝健壮发育,使幼苗生长健壮。实践证明,花生清棵有显著的增产效果。开花后15天,结合中耕松土进行培土,不要过厚,以3cm为宜,以利幼果生长膨大。花生生育期内,应注意灌溉与排水。

(四)做好灌溉和排水

花生若苗期、花期缺水,会影响植株正常生长,减少花数;下针期缺水,果针入土困难;结荚期缺水,会严重影响荚果发育,减少结荚数;成熟期缺水,则荚果饱满度和出籽率降低。若田间积水过多,会导致根系发育不良,结实率、饱果率降低,严重影响花生的产量与品质。

(五)推广平衡施肥技术

由于栽培花生的土壤多为沙土或沙壤土质,应施用有机肥改良土壤结构,再结合施用化学肥料补充土壤养分。基肥应以腐熟的有机肥为主,配合氮、磷、钾等化学肥料,一般每667m2施有机肥2 000kg、尿素10~15kg、过磷酸钙50kg、硫酸钾10kg。对于土壤肥力差、基肥用量不足的田块,应在始花期前追施苗肥,促苗早发。一般每667m2施氮肥4~5kg,或复合肥15~20kg,结合浇水撒施或开沟条施。花生叶面喷施氮肥,花生的吸收利用率在50%以上,营养成分可以很快运转到荚果,促进荚果充实饱满。在花生生长后期每667m2用磷酸二氢钾100g,加尿素200g,对水30~60kg叶面喷施,最好连喷3次,每隔7d喷1次。

三、病虫草害防治

(一)病害

花生常见病害主要有叶斑病、锈病、根腐病、细菌性青枯病、病毒病。

1.叶斑病、锈病:可用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400~600倍液,或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800~1 000倍液,叶面喷雾。严重时2种杀菌剂交替使用,间隔10d左右喷1次,连喷2~3次。

2.根腐病:播前晒种每667m2用40%多菌灵悬浮剂30g拌种10kg,对根腐病能起到较好的防治效果。如果田间有少量的根腐病病株,可用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1 000~1 500倍液灌根防治。

3.细菌性青枯病:在发病初期,可用72%农用硫酸链霉素2 000倍液叶面喷施,严重时,可用72%农用硫酸链霉素4 000倍液灌根,连续防治2~3次。

4.病毒病:早期注意防治蚜虫、灰飞虱,及早清除田间及周围杂草,可有效减少蚜虫、灰飞虱的传播途径。同时结合叶面施肥,每667m2用2%植病灵50~100g,对水15~30kg,或20%病毒A30g,对水15kg,叶面喷雾。

(二)虫害

花生常见虫害主要有蛴螬、蚜虫、银纹夜蛾、苜蓿夜蛾。

1.蛴螬:在花生初花期,用15%毒死蜱颗粒剂,每667m2施用0.5~1kg,或2.5%甲基异柳磷颗粒剂,每667m2施用3~4kg,或每667m2用40%毒死蜱乳油300mL,对水适量,喷在10kg细沙上,拌匀制成毒土,顺垄基部撒施,再浅锄地表,将药剂埋入土内,以延长药效。

2.蚜虫:及早清除田间杂草,减少蚜虫来源。蚜虫发生量较多时,可用3%啶虫脒1 000倍液或10%吡虫啉1 000倍液喷洒。

3.银纹夜蛾、苜蓿夜蛾:7—8月份危害严重时,用5%甲维盐、2%阿维菌素1 500~2 000倍液,或40%氯氢毒死蜱乳油800~1 000倍液,均匀喷雾防治。

(三)杂草

在苗期、团棵期、花期进行3次中耕除草。遵循“浅、深、浅”的原则,注意防止苗期中耕压苗,花期中耕防止损伤果针。也可选用化学除草,按说明使用10.8%高效氟吡甲禾灵,或17.5%精喹禾灵等除草剂。

四、收获、干燥与贮藏

(一)及时收获

推广机械化收获。收获、干燥与贮藏是花生生产最后的重要环节。适时收获、及时干燥、安全贮藏,可以保证花生丰产丰收和保持荚果良好的品质,提高花生的利用价值和下茬种植效果。生产上一般以植株由绿变黄,主茎保留3~4片绿叶,大部分荚果果壳硬化,种子颗粒饱满、呈现品种特有的色泽,为田间花生成熟的标志。

(二)干燥

新收获的花生,成熟荚果含水量50%左右,未成熟的荚果占60%左右,必须及时使之干燥,待荚果含水量降至10%以下时,入库贮藏。

(三)贮藏

花生的安全贮藏与含水量、温度关系密切。荚果含水量降至10%、种子含水量降至8%以下,才能安全贮藏。贮藏期间应注意保持通风良好,以促进种子堆内气体交换,起到降温散湿的作用。

猜你喜欢

太康县荚果叶面
喷施叶面阻隔剂对抑制小麦吸收镉的效果初报
基于Workbench LS-dyna的花生荚果脱壳受力仿真研究
太康县
全国中学名校太康县第一高级中学
叶面施钙对冬枣品质的影响
紫云英荚果成熟度对落荚及种子产量的影响
花生除杂(清选)分级机的设计与研究
太康县
岭石叶面铁肥 缺铁黄化
太康县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实践与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