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的几点思考〔*〕

2016-08-29张允熠

学术界 2016年2期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学科理论

○ 张允熠

(上海师范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 上海 200234)



·学术探索·

关于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的几点思考〔*〕

○ 张允熠

(上海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上海200234)

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由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转化而来,设立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是我国学科分类特有的产物,是我国高等教育的一项创举,是国家指导思想和主流意识形态建设的战略部署。增设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之后经过10年努力,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发展和建设可谓成果斐然。但任何一个新生事物都不可能一蹴而就和尽善尽美,只有及时总结经验教训和坚持改革,才能把这一事业不断推向完善。

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

一、学科分类与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

2005年12月,“马克思主义理论”由原政治学一级学科之下与“思想政治教育”联体的二级学科调整为一级学科,〔1〕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建设遂提上日程。马克思主义理论作为一级学科设立,在国内外高等教育中尚属首次,是中国的执政党为巩固执政地位在意识形态建设上采取的一项具有深谋远虑的战略决策,也是一项创举。马克思主义理论本来是一个思想理论体系,如今转化为一门学科体系,因此,我们就有必要搞清楚何为“学科”。

所谓学科,指以某一特定研究领域中的主题(subject)而命名的具体科学,如数学、化学、物理学、天文学,等等。学科是以科学为基础的知识单位,科学因学科而分化为若干研究领域。因此,作为一门学科,它必须具有特定的知识和范畴体系。在此种含义中,学科既可以是某种基础科学或某种基础科学的分支,也可以是交叉或边缘性科学等。作为科学,知识结构和认知体系是不可或缺的,其基本研究方法是严谨的逻辑架构和可做统计分析的量化属性。近代学科分类即使在社会科学领域,如经济学、人口学等,定量分析也是必不可少的方法,一般都可建立特定的数学模型,正如拉法格在回忆马克思的话说:“一种科学只有在成功地运用数学时,才算达到了真正完善的地步”。〔2〕因此,学科的划分,基本上都要遵循科学的分类、分支进行,只有具有特定的研究对象,形成了特定的研究方法和完整的知识体系,才能称为一门学科。如从学科发展的总体情况看,随着人类认识领域的扩大和知识积累的增多,学科设置有着由少到多、由简到繁、由单科到多科、由多科到跨学科逐渐增量的趋势,新兴学科、交叉学科的出现更是21世纪信息时代的一个突出特点。 然而,这里所说的学科,与上述的学科定义不是同一内涵。高校中所称谓的“学科”(discipline),是指教学、科研等业务范围内的基本功能单位,是对学校人才培养、教师教学、科学研究等隶属范围内各自属性的定义,是高校业务运行的基本机制和平台。因此,学科划分和专业设置对于高等教育不仅仅是个学术和认知的问题,而是高校教学、科研和管理的基本框架,是高等教育中一项十分重要的基础性工程。学科体系的划分、建设和管理对学位(学士、硕士、博士)授予、人才培养和学科建设具有指导和规范作用。学科建设水平的高低,具有对教学、科研、管理等基础性工作的评估依据和价值判断的功能。与信息时代知识的“爆炸”相一致,作为高校教学单位的学科群也呈剧增趋势。像美国的哈佛大学,在1636年建立时,仅有从剑桥大学移植过来的三个学科和四门技艺,故称“三学”(语法、修辞、逻辑)、“四艺”(算术、几何、音乐、天文),而现在共有46个本科专业、134个研究生专业。由于学科不断分化,必然有一个不断完善、调整、融合与整合的问题。

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和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发布、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学科分类与代码国家标准(GB/T13745-2009)》,基本上符合上述第一种学科的界定;而从1983年试行,中间经历三次调整,终至2011年由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部颁布更新的第四次《学位授予和人才培养学科目录(2011年)》,则符合上述第二种学科的界定(见表一)。第一种“学科”内涵与第二种“学科”内涵差别较大,不过,二者也有一定的关联性。就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来说,《中华人民共和国学科分类与代码国家标准(GB/T13745-2009)》在“马克思主义”学科下分7个子学科,分别为:马恩列斯思想研究、毛泽东思想研究、马克思主义思想史、科学社会主义、社会主义运动史(包括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马克思主义其他学科;而高校增设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一级学科下设6个二级学科: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马克思主义发展史、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思想政治教育、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研究。二者相较可以看出,其中完全重合的只有“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一门,多数是部分重合和交叉。完全相异的有:前者有“科学社会主义”,后者没有;后者有“思想政治教育”,前都没有;前者有“社会主义运动史”(包括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后者没有;后者有“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研究”,前者没有。从后者独具的几门二级学科来看,它更具有针对高校教学的特征。高校马克思主义学院的教师在申报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时会发现学科名称不一致的现象,这是由于社会科学研究系列依据的学科分类范畴与高校学科建设所依据的分类范畴不属于同一个目录体系所造成的。

表一我国现行两种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内涵对照表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部〔2005〕64号文件明确指出,调整增设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及所属二级学科的目的,就是“为了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研究、马克思主义发展史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推进党的思想理论建设和巩固马克思主义在高等学校教育教学中的指导地位,加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培养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可见,我国高等教育设立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不仅是为了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对马克思主义理论人才的需求,也是为了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课程建设水平和质量,更是为了解决好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学科归属和学科依托的问题,最终目标就在于加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和主流意识形态的灌输教育,使马克思主义理论及其最新发展成果更有效地“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这是一项在高等教育中体现国家意志的政府行为,因此,它跟一般科学的增设具有不一般的意义。从“85方案”到“98方案”再到“05”方案,马克思主义理论由二级学科提升到一级学科,有一个不断总结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践的经验教训而逐步完善和提高的过程。经过10年努力,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发展和建设可谓成果斐然,大致可把它们归为以下几方面:

第一,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的设立,巩固和扩大了马克思主义在高校的思想阵地,增进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影响力,在一定意义上也提高了教学的有效性。过去,由于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没有学科归属作为支撑和依托,思想政治理论课得不到应有的重视,在高校教学和学科建设中有被边缘化的危机。随着课程体系、教材体系、教学体系的规范与6门二级学科设置相配套的教学机构的设立和发展规划的布局,使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地位在高校中不断得到加强和完善。为了服从和配合党的思想理论建设任务和中心工作,从党的十五大到十八大以来,教材内容不断更新,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最新思想成果、党的大政方针以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能够及时“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从而真正贯彻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第二,极大地推动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迈上新台阶、进入新阶段。随着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的调整和6门二级学科的增设,学科建设有序而扎实地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研究生教育得到了空前发展。当前,全国高校中已有41个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博士点,206个—级学科硕士点。另外,还有二级学科博士点78个,二级学科硕士点212个,〔3〕研究生教育发展速度快,招收规模不断扩大,为全社会培养了一大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教学、科研等方面的应用人才,生源不仅包括统招的应届和历届毕业生,还有社会用人单位委托培养的在职人员,这是马克思主义在国家政治生活中发挥指导作用、马克思主义事业在我国兴旺发达的重要标志。

第三,稳定了高校思政课教师队伍,提高了思政课教师的地位。在中宣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教社科〔2008〕5号文件)颁布之后,根据这一文件的精神,各高校认识到了加强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加大了投入力度,改善了思政课教师的工作条件和生活待遇,并对其业务水平和整体素质进行了有组织、有措施的培训,整体实力持续提高,教师队伍不断扩大,目前,全国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专兼职合在一起约有58000人,达到了历史上的最高水平。〔4〕按照文件要求,全国各高校纷纷成立独立的、直属学校领导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科研二级机构,至2015年,全国已有230多所高校成立了马克思主义学院。〔5〕

第四,随着独立的直属于学校领导的二级机构的成立,在一定程度上整合了高校中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教学力量,聘任了人文社会科学领域中的专家做兼职教员,发挥了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主渠道、主阵地的作用,打通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与学生思想工作之间的屏障,建立了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新格局。同时,马克思主义学院的成立也打造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教学、科研的新平台,其鲜明的特色体现在学科层次分明、学科队伍整齐、组织功能健全、工作效率显著。当前,宣传部、马克思主义学院、学工部形成学校思想政治工作的“三驾马车”,再加上共青团和学生会的配合,高校的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有声有色,他们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学生日常的学习和生活活动中,取得了明显效果。

第五,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增设以来,为国家的主流文化和意识形态建设作出了应有贡献,马克思主义学院的教师比过去承担了更多的国家和省部级社会科学研究项目以及有关部门的委托课题,其中包括国家和教育部社科基金重点和重大招标课题。马克思主义理论因其一级学科的设立加强了广大思政课教师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奉献终生的思想基础,巩固了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和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发展中举足轻重的指导地位。

10年的实践证明,马克思主义一级学科的增设加强和改进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状况,使思政课建设有了学科的归属和依托。然而,学科建设不能一蹴而就,事实上也不可能尽善尽美,仍须进一步调整和完善学科规划和课程设置,更要及时总结经验,面对新情况,研究和解决新问题。

二、现存问题分析

在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的实践中,有几个问题需做分析,以求得改进和完善。

(一)理论体系与学科体系边界模糊

在我国的两种学科分类中,无论是作为科学研究对象的学科,还是作为高等教育内在功能框架的学科,马克思主义都是作为一门学科设置的。不同的是,前者就叫“马克思主义”,而后者叫“马克思主义理论”,概念外延有增减,概念内涵却是同义反复,因为“马克思主义”本来就是一种理论形态。众所周知,在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史上,马克思主义理论原非一门学科,而是一门学说,或一个思想体系和理论体系,它涉及到哲学社会科学的许多门类,是多学科的综合。列宁曾说过,马克思主义是这样一门学问:它第一次把社会主义从空想变成科学,“第一次使我们能以自然科学的精确性去研究群众生活的社会条件以及这些条件的变更”,〔6〕他指出:“马克思学说是人类在19世纪所创造的优秀成果——德国的哲学、英国的政治经济学和法国的社会主义的当然继承者。”〔7〕这就是所谓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三大来源”,与此符合,还有“三大组成部分”,即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实际上,马克思主义理论是一个博大精深的思想体系,其包容的学科远不止三个,而是一个庞大的学科群,如:马克思主义的政治学、马克思主义的法学、马克思主义的人类学、马克思主义宗教学、马克思主义美学、马克思主义伦理学,等等,这些,统统可以归于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之中。

理论体系当然可以转变为学科体系。但是,当我们把马克思主义由理论体系转变为学科体系而作为一级“学科”使其独立时,似乎没有注意它在转换过程中内涵和外延的逻辑一致性,即二者的同一性,却发生了明显的概念重叠、错位、偏移、相互包含和相互纠缠。如说:“我们需要明白的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在已经有了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还有中共党史等马克思主义学科之后新设立的理论学科”。〔8〕这里明显有一个逻辑问题。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应是构成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部分,如果马克思主义理论转变为一级学科,它们就要相应地转变为从属的二级学科。现在却在已经有了这些学科之后,再新建立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显然会造成概念上的认知眩惑,误以为马克思主义理论是与其属下二级学科平级的学科,它不仅使母概念与子概念、包含被包含的边界模糊,而且也使作为思想体系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作为学科体系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形成一种非线性的纠缠态。另外,“中共党史”现为政治学一级学科下的二级学科,根据上面的引文意旨,它也成了与“马克思主义理论”平级的学科。

同一概念而非同一内涵,从而形成了内涵相异、外延重叠和边界不清的情形。作为一级学科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下设6个二级学科也与相关学科构成内容重叠、边界交叉、相互包含的模糊状态。任何学科都应有自己清晰、固有和特殊的领地和学科覆盖范围,如果产生了纠缠,它就必须给予清晰、精准的概念界定,因为概念不清,在学科建设的实践中必然会造成认知眩惑与操作困境。

(二)公共课教学与专业课教学缺少层次

在近10年来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学科建设中,学科建设、课程建设、马克思主义学院的建设,是一个从软体到硬体、从学科平台到课程、教材,从教学科研功能到机构管理单位相互联动一体化的进程。作为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科研执行单位的马克思主义学院,日常最繁重的工作是面对从本科生到研究生的全校公共思想政治课的教学任务,让马克思主义理论“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是党和国家赋予马克思主义学院最神圣的职责,也是当初马克思主义理论由政治学所辖的二级学科升格为独立的一级学科的初衷。

然而,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下的研究生培养却属于专业教育,马克思主义学院在人才培养上是“一身二任”的角色,既要面对全校的公共政治课,又要担负起马克思主义理论硕士生、博士生的培养任务。而公共课与专业课的课程体系既不具有逻辑同一性,也没有体现出专业教学与公共课教学的层次性。如,研究生的专业课可按照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规定的6个二级学科去设定必修课和选修课的课程,制订教材,而公共课的课程体系则由教育部规定的课程组成(相应的也编配教材),其中本科生四门必修课,即《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概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思想品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硕士研究生开设必修课一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选修课一门:《自然辩证法概论》(理科)、《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文科);博士研究生开设必修课一门:《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选修课一门:《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经典著作选读》(见表二)。

表二本科生与研究生马克思主义理论公共课对照表

从这些课程的设置来看,本科生加研究生共6门必修课,可以分别对应6个二级学科。从这些课程内容上不难看出本科生到博士生的公共课程是有递进感的,但公共课与专业课教学的层次却没有体现出来。这就造成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研究生方面的一个难题,不时听到博士研究生诉说:本科、硕士阶段公共课所学的内容,到了博士生阶段,老师讲的仍是这些内容!从本科生的公共课到研究生的公共课和专业课,层次平面化,深度浅表化,研究生抱怨没有学到东西,相近学科的导师却在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中开出跟马克思主义理论非相关的研究方向,研究生学位论文选题更是五花八门,从现实政治经济的实证调研,到国际关系、美学、伦理学、中外历史、人口理论、少数民族问题,等等,可以说应有尽有,可谓“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三)学科范畴与专业领域界定不明

2009年以来,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和教育部先后颁布了《学位授予和人才培养学科目录设置与管理办法》和《授予博士、硕士学位和培养研究生的二级学科自主设置实施细则》,随后又颁布了《学位授予和人才培养学科目录(2011年)》新的学科目录不但在学科门类和一级学科的数目上有所调整,而且不再列出过去一直作为学科目录基础的二级学科。这就意味着今后二级学科的设置不再是对高校学科专业设置的框限,即意味着高校获得了在一级学科之下设置二级学科的自主权限,甚至可以在二级学科目录之外突破学科门类和一级学科的门坎限制设置跨学科或交叉学科的研究生教育专业。这在我国的研究生教育事业上,显然是一项具有积极意义的改革措施。

这里就涉及到将来马克思主义理论二级学科如何设置以及设置何种专业或方向来适应我国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发展对马克思主义专门人才需求的实际问题。这里不可避免地出现了“学科”与“专业”的边界问题。我国高校长期以来存在着“学科”与“专业”等同起来的做法,在研究生教育上,一直把“二级学科”作为“专业”填写,“三级学科”可以作为“方向”填写。孰不知,“学科”与“专业”不能划等号。所谓“学科”,它指一定科学领域或一门科学的分支,学科是科学知识体系的分类,不同的学科就是不同的科学知识体系。而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和教育部颁布的高校人才培养、教师教学、科研业务功能单位的“学科”概念,是介于学科与专业之间的范畴,这也是引起学科与专业界定不清的主要原因之一。实际上,学科与专业虽然有关联,更有着严格的区别。如果说,“学科”指科学、学术、理论本身,“专业”则指人的活动和由这种活动形成的结果,它是学科体系与课程体系的结合,按照特定领域中对人才的需求,由培养者和被培养者在教学活动中而形成的一种特种技能和拥有这项特种技能的人。换言之,学科未必一定要形成专业,而专业必须有学科的支撑,即特定知识体系与人的结合,这种结合可以是单学科的结合,也可是多学科、跨学科或交叉学科的结合。学科可以有相对的稳定性,而专业却可以根据社会需求呈现出多变性、应变性和量的或增或减的态势。

长期以来,我国在本科生的培养方面很少使用“学科”,而只用“专业”,并另制订专业目录,如《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1998年颁布)》;而在2011年新的学位授予和人才培养目录中,附有一个《专业学位和人才培养目录》,列有39个专业学位,其中有5个可授博士学位,1个只能授学士学位,其余的均授予硕士学位。其中缺失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专业学位,或可在相近的“教育”与“社会工作”中分得一席之地。由此可见,我国学位授予分两种,一种科学(学术)学位,一种专业学位。这两种学位制的分类似乎告诉我们这样一个信息:专业学位的设立被框限在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上。如果从这种角度来理解“专业”二字,显然有失偏颇。

实际上,我国的专业学位教育起步很晚,这个模式在很大程度上也是从国外搬来的,但在执行中因特殊国情跟国外出现差异。美国是实行专业学位授予最早也是最发达的国家,目前,专业学位教育占美国研究生教育的主体,但美国没有我们国家的这种学科分类和学科目录,相当于我国学科目录的美国的CIP(Classification of Instructional Programs)学科分类系统,实际上只是“专业”目录,其专业涵盖面十分广泛。其专业目录分成3 个层级,分别是学科群、学科和专业,这里的“专业”相当于我国的一、二、三级“学科”,而“学科群”则相当于我国的“学科门类”。美国的专业学位(professional degree),准确的汉译应该是“职业学位”,“专业学位”和“职业学位”虽是一字之差,但在汉语语境中的解读就大不同。“专业”与学科、学术相近,而“职业”则与社会分工、求职、“岗位”或“饭碗”相近。如果轻视了这些概念的边际效应,不仅会造成认知混乱,也会造成学科建设中在课程设置、人才培养方面的某些困惑。如:本科的“思想政治教育”是“专业”,为什么到了研究生,同样的“思想政治教育”就叫做学科?至今没有人来解释这一问题。

(四)“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处境尴尬

我国在高校开设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程已经有60多年的历史了。早在新中国成立之初,教育部1952年10月颁发了《关于全国高等学校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课程的指示》,并对课程设置进行了统一安排,各高校开始建立“马列主义教研室”或教研部,统一负责全校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公共课的教学业务。师范性院校中还建有“政治理论教育系”(简称“政教系”),专门培养从事马克思主义教学与科研的专业人才。“马列主义教研室”与“政教系”分分合合,课程体系几经变换和更新,基本格局没有根本变化。时至2004年8月26日,根据当时中央领导的指示,下发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明确提出:“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承担着对大学生进行系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任务,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作用,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当代大学生,是党的教育方针的具体体现,是社会主义大学的本质特征,是党和国家事业长远发展的根本保证。”〔9〕这里说得很清楚,“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的内容就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其中包括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公共课自此开始简称为“思政课”。

然而,在2005年之前,“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是并列为政治学一级学科之下的二级学科,具有平行关系。2005年以后马克思主义理论增设为一级学科之后,“思想政治教育”遂成为其下的一个二级学科。显然,“思想政治教育”与“马克思主义理论”不是同一概念,此“思想政治教育”非彼“思想政治教育”,它不仅不能全覆盖“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内涵,而且二者也不是平行概念。

按照现行方案,马克思主义理论不设本科专业,这也使得原设的“思想政治教育”本科专业处境尴尬。有的学校虽然成立了马克思主义学院,而思想政治教育专业仍保留在其它学院,有的学校则干脆取消了这一专业。然而,“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生学位点却设在了马克思主义学院。这种情形在师范类院校中则又是另一番景象。师范院校早在建国初期就设有“政治教育专业”,它是一个专为高等和中等专业院校培养政治课教师的专业,其所开设的核心骨干课程就是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即马克思主义的三个主要组成部分,以及其他相关的哲学社会科学的辅助性课程。实际上,原师范类高校的“政教专业”实际上是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为一级学科的专业,目的在于使大中学校的政治课老师能够全面掌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知识。相应地,在中学开设“辩证唯物主义基本常识”“社会发展史”等马克思主义常识性课程,统称为“政治课”。

现行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之下的二级学科“思想政治教育”则与本科的“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完全同名,“思想政治教育是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方法,专门研究人们思想品德形成、发展和思想政治教育规律,培养人们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学科。”〔10〕显然,它不是直接的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的知识传授,而是“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方法”的应用性学科,偏重于思想政治工作和学生的道德品德教育。该专业的来源与师范院校的原“政治教育”并不等同,它是20世纪80年代初,中共中央批转的《国营企业职工思想政治工作纲要(试行)》文件,“要求全国综合性大学、文科院校,各部委、总局所属的大专院校,有条件的都要增设政治工作专业。”大约从那时起,师范院校的“政治教育”专业也统一改为“思想政治教育”专业,但开设课程基本上沿习过去。这样,师范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本科专业在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材编订等方面就与现行马克思主义理论二级学科的“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有了较大差异。这样,不仅造成了“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两个范畴在内涵上纠缠不清,也造成了两个“思想政治教育”的“名同实异”。

(五)模糊了意识形态教育与基本道德素质教育的界限

增设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把2004年前简称“两课”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思想政治教育”调整到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之下,成为它的一个二级学科,这意味着对大学生的道德品质教育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意识形态教育功能完全同质化和一体化了。看起来这是为了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实际上在无形中造成了把品德教育等同于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教育的认知误区。事实上,马克思主义理论是党和国家的指导思想,即当代中国社会的主流意识形态,它具有强烈的阶级性和党性色彩,它要解决的是共产主义的理想和信仰问题;而道德品质教育关乎到社会公民的个人品行、操守、公德意识和法制意识等,这两者在理论上虽然具有关联性,但在实践中,并没有必然的联系。事实证明,一个人的操守和德行与其政治信仰是完全可以分离的,个人品德修行好的人,不一定信仰马克思主义,他也可以信仰儒学、佛教或基督教。在政治上信奉马克思主义的人,在生活中贪污、腐败、不讲道德、不守法纪的人有的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与思想品德教育之间这种界限混淆,既降低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至上性,又弱化了思想品德教育的有效性。我们的初衷是加强大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但把主流意识形态教育与个人操守教育混为一谈的做法实际上有可能既不利于品德教育,也不利于主流意识形态教育和灌输。因此,二者是“分则两利,合则两伤”。

(六)“整体性研究”——初衷与效果的非完全对称

2012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的意见》(学位〔2012〕17号文件)中指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是对马克思主义进行整体性研究的学科,是马克思主义学科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注重马克思主义理论整体性研究,加强马克思主义各主要组成部分内在关系的研究和把握,加强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内在关系的研究和把握。”这两段话中有几个关键点:第一,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既是对马克思主义进行整体性研究的学科,又是马克思主义学科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第二,“马克思主义各主要组成部分”所指为何?——按正常的理解,只能是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三个主要组成部分和其他部分;第三,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可以看作是马克思主义理论自身发展过程中的几个不同的历史阶段。第三点没有疑义,第一、第二点则比较费解。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既然是对马克思主义“进行整体研究的学科”,为什么又是马克思学科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整体中有局部,局部中有整体,究竟谁是整体?谁是局部?这又是一个怪圈,一个逻辑悖论。另外,这里还有三个处于纠缠态的关键词,“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学科体系”,在这三个词中,应该说“马克思主义”最具有整体性,“马克思主义学科体系”是一个比“马克思主义”内涵要小的概念,“马克思主义”是一般,“马克思主义学科体系”是具体,马克思主义寓于马克思主义学科体系之中。但按照文件内容表述的含义,恰恰相反,“马克思主义学科体系”是比马克思主义更大的概念。

从逻辑上来说,马克思主义在由理论体系转变为学科体系时,其内涵也不应该丢失。实际上,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之下的二级学科“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就是以马克思主义的三个部分为主体内容的。然而,在现行“马克思主义学科体系”中,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与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中共党史等仿佛是平行的学科,它们共同构成“马克思主义学科体系”,马克思主义理论是一级学科,三个主要组成部分等被分解出去,成了其他非马克思主义学科(哲学、政治经济学、政治学)中的二级学科了……怎一个“乱”字了得!这说明由于“马克思主义理论”作为一级学科设立之后,“马克思主义理论”概念在整体性上成了一个复杂系统。

何为“整体性”?是形式上的整体性还是内容上的整体性?抑或二者兼顾?这是一个十分晦涩和抽象的概念。从直观上来看,整体是部分之和,但普里高津在使用“整体性”这一概念时,恰恰认为整体不是部分之和的简单相加,“整体性”拥有部分不具备的新质。这种新质是系统各局部之间关系增生出的新属性、新功能。既然“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是对马克思主义进行整体性研究的学科”,它就应该充分体现出“整体不是局部元素之和的简单相加”,而应体现出“整体大于部分相加之和”的系统效应。但在实际操作层面上,并非如此。例如,由于历史形成的原因,马克思主义学院的前身只是从事公共政治理论课教学的部门,其主要任务是公共课的教学,科研从属于教学,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专业研究队伍大多分布在哲学、经济学、政治学等学科及其所归属的院、系,以及社科院、中央党校、中央编译局等所属的专业研究机构,这些部门长期以来是我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的最高平台和专家相对比较集中的地方。由于在行政上不隶属于高校的马克思主义学院,其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实际上与马克思主义学院的业务基本上脱节。另一方面,由于各高校马克思主义学院扛起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大旗,高校中传统的马克思主义研究的基础和队伍不仅没有被很好地整合进来,反而在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中有被边缘化的迹象。比如,马克思主义哲学本来在哲学学科中担当着“哲学原理”的角色,是哲学门类中的核心学科,也可以说是哲学学科中的灵魂。但近几年来,包括在一些重点综合性大学中,马克思主义哲学学科的地位在下降,其受重视程度不如西哲和中哲,有的哲学学院主张把马克思主义哲学“并到马院”去(也不无合理性)。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在高校中地位的下降更为明显,一些学校的经济学系干脆取消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课程。至于中共党史,在一些高校的政治学科中地位也不高,西方政治学说一统我国政治学科天下的格局业已形成。种种情况显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整体性研究”是一种“系统负效应”的结果。

三、几点建议

我们充分肯定了增设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10年来所取得的显著成绩和突出贡献,同时也分析了一些存在着的问题,目的在于使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的建设更上一层楼。为此,有以下几点建议:

(一)首先要“正名”。我国从事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学科设计、建设的专家应该认真研究、潜心剔理诸如“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理论”“马克思主义学科”“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以及“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等名称之间的相互关系和逻辑边界,解决因概念含混所造成的逻辑怪圈,要走出学科建设中“惑于以名而乱实”的认知困境,使模糊问题清晰化,非线性问题线性化,纠缠状态精准化,非确定问题确定化,总之,使复杂系统有序化。举例来说:本科专业中的“思想政治教育”与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下的“思想政治教育”两者之间到底是什么关系?应该有一个明确且权威的诠释。

古人说:“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论语·子路》)不可轻视基本概念对实际操作层面的掣肘和指导作用,概念纠缠直接影响实践层面的准确执行率和确定性效应。另外,“正名”也是为了维护马克思主义的圣洁名声,我们反对马克思主义的“污名化”,要避免把那些不应由马克思主义担当的社会责任、道义责任推卸到马克思主义名份之下。〔11〕

(二)要做好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的内部整合和外部整合的工作。所谓内部整合,即所属现有二级学科并非铁板一块、界限判然,它们实际上是相互纠缠、相互包含的。如“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之间的相互关系、“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与“中国近代史基本问题研究”之间的相互关系,事实上不是泾渭分明的,仅是侧重点不同而已,最好把它们整合起来,甚至没有必要列为两个二级学科。所谓学科的外部整合,指作为一级学科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应与其它学科门类或其他一级、二级学科之间进行整合,这种工作很重要,它不仅涉及到人员和队伍的整合,而且也是一个学理层面的融合问题。如果不去整合西方近代哲学和西方近代史中的相关知识,就不可能真正理解马克思主义的起源和马克思主义原理的生成过程。再如“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如果只把它理解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践的结合,那只是一种浅层次的历史科学认知,而对其深层意义即灵魂来说,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实际上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哲学原理的结合。正像美国学者费正清曾经说过的:你不了解中国哲学,就不可能了解毛泽东思想!难道不是这样吗?你如果不了解中国哲学,你怎么可能真正看得懂《矛盾论》和《实践论》呢?

(三)不要把马克思主义理论泛化和标签化,也不要把马克思主义学院“纯化”。所谓把马克思主义理论泛化,就是把马克思主义理论当成一个筐,什么东西都往里装。比如,可把道德品质教育的内容放到伦理学科中去,让马克思主义渗透到伦理学科中,未尝不是好事,没有必要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之下再设立一个专门讲授道德修养和法律常识的二级学科。从这个角度来说,原来的“两课”(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比现在的“一课”(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更具合理性。所谓不要把马克思主义学院“纯化”,即马克思主义学院除在学科依托上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主以外,也不应排除设立和建设其他学科的分支学科。如哲学、伦理学、政治学、经济学、法学等相关学科。同时,可以扩大马克思主义学院的业务职能范围,在主要承担马克思主义理论公共课和专业课教学任务的前提下,马克思主义学院应该成为高校人文素质教育的基地,要负责和担当全校人文素质教育的必修与选修课程的开设工作。

(四)在学科建设中,要淡化、分解二级学科,强化和整合一级学科,改革固化的课程和教材体系。例如,可把“思想政治教育”二级学科中有关理想、信念教育的内容直接放到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中去,把富含公民道德素质和法制观念的内容分解出来,增设社会主义公民品德教育课程,学科归属也可以是与马克思主义理论并列的学科。同样,“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二级学科内容中的“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可以放到“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中去,同时增添中国哲学的内容,在现行课程和教材体系中,给中国哲学留有空间,使“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的内容体现出“中国作风”“中国气派”,并把它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一个重要内容。

(五)应在本科生和研究生中增设中国传统文化的必修课,该课程应与公共思想政治必修课放在同等重要的地位。要充分认识到,对于培养大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和基本的人文素养,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如车之两轮,鸟之双翼。民族传统文化教育不仅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界教育起着不可取代的辅助作用,而且也是高校道德品质教育中的宝贵文化资源,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要以中华传统文化课程作为载体“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的头脑”。

(六)规范学科队伍,提高师资素质。从事于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教师,本身也有一个再教育或“充电”的过程。马克思主义理论课专职教师要有高度的政治标准,要忠于党的教育事业,要确立终生做个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的传道精神。在业务上,亟需克服知识老化、狭隘、结构单一的现象,使每位教员都能成为具有广阔学术视野和创新精神、知识结构全面和学贯中西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工作者。要注重对青年教师的培养,关心他们的生活和成长。同时,要采取措施切实解决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中“借船出海”的现象,纠正和防止那种根本不懂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人端着马克思主义的金钵钵混饭吃的现象。

(七)要重视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研究生的培养质量。由于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不招本科生,这使得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硕士生只能来自于其他学科,甚至来源于理、工、农、商等学科或专业。跨学科招生本应发挥出研究生培养中的“杂交”优势,但那种认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硕士生可以不经过四年专门训练就可以直接攻读的观点,本身就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一种轻视。在硕士生课程的开设中,要禁止“因人开课”即因导师本人的专业局限随意开课的现象;应注重对马列原著的系统学习,要开设西方近代史、西方哲学史,让学生真正了解马克思主义产生的思想渊源;要加强中国传统文化的训练和中共党史的学习,以扎实掌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内在机制和文化背景;要提倡优秀硕士生的“硕博连读”,同时也要提前预防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研究生出现“产能过剩”。马克思主义学院作为“供应侧”,在招收博士生中,应注重解决在职理论工作者的“充电”需求。主要面向从有实践经验的在职人员中招收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博士生,可以作为博士生培养工作的一项改革措施。

总之,在高等教育中设立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是中外教育史上的一项创举。从宏观方面来看,这是强国之本,是国家加强指导思想和主流意识形态建设的战略举措,是对民族精神支柱和民族灵魂的淬铸;从具体方面来看,是着眼于解决高校公共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学科归属和学科依托的实际问题,10年来的实践证明,在这方面取得了有目共睹的成效。然而,过于注重局部往往牵动整体,而且,任何一件新生事物都不可能一开始就尽善尽美,只有及时总结经验教训和坚持改革,才能把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建设事业不断推向完善。我们相信,在党的领导下,在全国马克思主义理论工作者的努力之下,未来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将会有一个更大的发展,中国马克思主义的事业将会更加灿烂辉煌!

注释:

〔1〕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和《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意见》精神,2005年2月7日,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教社政〔2005〕9号,简称“05方案”);2005年12月23日,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发布《关于调整增设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及所属二级学科的通知》(学位〔2005〕64号)增设了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及所属5个二级学科;2008年又增设了“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研究”的二级学科,这样,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之下,共设有6个二级学科。该文是2015年参加递交“第二届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高端论坛”的会议论文。

〔2〕〔法〕拉法格等:《回忆马克思恩格斯》,马集译,北京:人民出版社,1973年,第7页。

〔3〕佘双好:《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卓越人才培养》,《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5年第2期。

〔4〕陈占安:《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05方案”实施十年来的回顾与展望》,《思想理论教育》2015年第9期。

〔5〕陈占安:《努力把马克思主义学院建成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坚强阵地》,《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5年第2期。

〔6〕〔7〕《列宁专题文集论马克思主义》,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336、67页。

〔8〕陈占安:《关于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的几个问题》,《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4年。

〔9〕见2004年8月26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

〔10〕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部:《关于调整增设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及所属二级学科的通知》(学位〔2005〕64号)。

〔11〕鉴于大学生中存在着的少数不诚信、不道德以及学术不端的行为,有人就认为当代是个“道德滑坡”的时代,有人又转而把“道德滑坡”甚至把当前社会上存在着的贪污、腐败现象,都归因到马克思主义理论即意识形态的教育上。实际上是责怪我国只重视意识形态灌输,不重视道德品质和公民素质教育。

〔责任编辑:嘉耀〕

张允熠,《学术界》本期封面人物,上海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导。历任中国科技大学哲学社会科学部主任、中国科技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首任常务副院长,2006年被引进上海师范大学,参与创建了上海市第一所马克思主义学院——上海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并任院长,兼哲学学院和国际儒学院教授与上海师范大学特聘研究员。曾在美国哈佛大学做高级访问学者,现为上海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与中国文化研究中心主任,长期从事哲学和文化学的教学与研究,致力于对马克思主义哲学、西方哲学与中国哲学相互融合与贯通的研究,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方面发表和出版了大量论文与著作,其首提的创新性观点,受到了学界的广泛关注。

〔*〕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视阈下‘中西马’哲学的互动与主流研究”(13AZD022)与上海市高原高峰项目(哲学)的阶段性成果。

猜你喜欢

马克思主义学科理论
【学科新书导览】
坚持理论创新
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神秘的混沌理论
理论创新 引领百年
土木工程学科简介
相关于挠理论的Baer模
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
马克思主义穿起了中国的粗布短袄
“超学科”来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