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内布拉斯加》:美国人的父子情怀与孝道

2016-08-29董永义

电影评介 2016年10期
关键词:伍迪大卫生活

董永义

《内布拉斯加》:美国人的父子情怀与孝道

董永义

《内布拉斯加》这部影片给观众们深刻诠释了美国人的家庭观。在影片中所使用的叙述手法让整部影片趋向于纪录片的形式。在拍摄影片中导演坚持运用“更有标志性和原型的感觉”黑白影片形式,也就是想要更加本色的,代表着美国大众家庭伦理观更好的展现给广大观众。为了让这部影片更接近于现实生活,还原生态,导演并没有设置出华丽的场景,也没有多么煽情的言语,只是聚焦于沧桑、衰老和臃肿的老年角色上。

电影《内布拉斯加》海报

一、“行孝”的主要方式——给父母精神上的满足

在美国民众认为的“孝道”与我国人民认为的“孝道”,在理念上有着很大的不同,对于“孝道”而言,我国很多人们将其理解成为“赡养”,也正是“老有所有、老有所养”的生存观念,造成了我国亲属关系和家庭模式,形成了儿女承担赡养的责任。[1]而美国民众的行孝方式在于给父母带来很大的荣誉感,或者带给他们精神上的满足。显然,《内布拉斯加》这部影片,正是在美国式“孝道”基础上,一张由杂志广告单中所附印的百万美元奖金通知被送到了77岁伍迪手中,半痴呆的伍迪竟然因此变得痴迷,于是展开了一段荒诞无奇的寻宝故事。伍迪家是在蒙大拿比林斯市,但是却想要步行去很远的内布拉斯加林肯市,他想去这里领取这笔根本不存在的奖金,其结果是一次次被警察从高速公路上拦截下来,又在电视和媒体中发出寻亲广告,给全家人带来了很大的麻烦。在影片之中,已经白发飘飘、步履蹒跚的伍迪孤独的走在高速公路上,这一镜头是最震撼观众心灵之处,而老太婆的咒骂和念叨,大卫对父亲这一行为的不理解和厌烦,进一步加深了伍迪的无助和孤独,但也表示出伍迪确实有些痴呆了,这一切都是在考验着儿子大卫“孝心”。

如果生活中遇到像伍迪这样的父亲,你们会怎样做?很多人都会运用劝阻的方法,甚至也有人像大儿子一样认为自己的父亲精神有些失常,应该把父亲送到养老院中去。而工作不顺又遭遇失恋的大卫来讲,虽然也对父亲这一做法很厌倦,但是他却深深爱着他的父亲。他丢下了所有工作,在母亲和哥哥的反对下,开车带上父亲一同开始了荒唐的寻宝之旅,这种做法传递的价值便是“行孝”。也正是由于在大卫的心底有“孝”,才会悍然不顾地支持父亲,从而让父亲从精神上得到了极大的满足,大力支持和陪伴着父亲共同进行寻宝之旅。

二、“孝道”的深层次表达——了解父亲的内心思想

所谓的“孝道”除了在物质上对父母进行赡养之外,还应发自内心尊重和爱护父母。对父辈尊重和爱护有很多种形式,如:关心父亲的身体是否康健、关心他是否高兴、了解父亲的生命历程,认知父亲是对父亲的起码的尊重。美国是一个竞争力非常强的国家,青年由于敢于拼搏、敢于挑战,很容易受到美国社会的认可,但在65岁以上的老人的生命却慢慢被边缘化。而77岁的伍迪属于没有技术才能、没有知识,并处于社会最底层的贫民,他希望重新得到社会的重视和认可。影片中,伍迪明显有点半痴呆,再加上他没有任何积蓄,脾气暴躁、性格古怪,也没有什么追求,整天喝酒[2];伍迪已经被家人当作“另类”对待,每天都要受到老太婆的絮叨、儿子的讽刺、亲情的挖苦,而父亲伍迪仍然坚持要到1000公里以外之地去领取,还想要一辆新的卡车、新的压缩机,更加成为了家人嘲讽和数落他的理由,这一切导致了伍迪离社会人群越来越远。伍迪的老年生活,也是对很多美国老人晚年的生活情况。虽然先进的医疗技术延长了人们的寿命,但是却并未提供给老年人进入到社会的机会,这让很多老年人的晚年生活都是在孤独、无助中度过的。从伍迪一家来讲,他们一家人远离了自己的故乡,抛开了自己的过去,儿子们对伍迪的生活经历并不了解,也自然不会了解晚年的父亲会如此不上进令人讨厌。也正是这次去往伍迪故乡的行程之中,大卫开始了解了父亲年轻时的故事。原来父亲伍迪是一位退伍的军人,心头的伤痛一直在折磨着他,他才会从昔日的人民英雄到晚年借酒焦愁。在退役之后,伍迪对钱财和婚姻都没有太大的追求,他认为结婚就是找个女人在一起生活,离婚无非是换个女人一起生活;凭借着自己精湛的修战斗机的技术,伍迪曾经开过一个汽车维修厂,但伍迪并不懂得如何做生意,也不知道如何拒绝,很多人都来占他的便宜,最终导致生意以失败告终。唯有报社主管佩格阿姨,也就是父亲伍迪年轻时候的情人,她对父亲的评价,让大卫对父亲刮目相看:年轻时候的伍迪曾经是一名优秀的空军机械师,经常出现在报纸新闻上,是很多人眼中的英雄。也有很多女孩子追求过伍迪,他也曾经帮助过很多人,但退伍后无聊的生活,再加上生意的失败,导致伍迪意志逐渐消沉,直到后来以酒消愁。听完了佩格阿姨对父亲的评价,大卫开始从另外一个角度上重新审视父亲。伍迪的经历完全可以代表老式美国人的一生,他们都是由于爱国而参与到战争之中,在战争之中饱受痛苦折磨,在退伍之后,独自承担起生活的创伤。他们也曾经试图想要积极的进行生活,但平凡绝望的命运导致他们的梦想一次次被毁灭,他们直接坠入到精神深渊之中。在大卫了解到父亲年轻的经历后,更加坚定要陪着父亲进行这次荒唐领奖之路。

导演亚历山大·佩恩的故乡也就是在内布拉斯加,除了这部影片之外,还有几部影片的故事背景都是在内布拉斯加,如:《校园风云》《公民露丝》《关于施密特》等,由此可见导演对故乡的热爱。在导演黑白交错的内布拉斯风光下,大卫逐渐走进父亲成长历程之中,亲眼目的了父亲故乡的中真实情景——年迈沧桑的亲人、粗燥简陋的生活场所、沉迷于酒店中的人群,到处都弥漫着浓浓的窒息感,镇上很多孩子在大人们的粗鲁管教下而成长,因此他们也有些粗鲁和无礼,有些冷淡和愚钝,并没有积极的人生态度,犯罪俨然成为了这里的家常便饭,大卫两个堂兄弟就是这典型的代表。[3]封闭、落后的环境导致人们逐渐消沉和麻木,在大卫陪着父亲回到这个故乡后,父亲与他们有着几十年未曾谋面的兄弟们聚在一起时,并没有欢声笑语,也没有互相的问候,彼此都望着对方却不知道要说什么,有一种“最熟悉的陌生人”的感觉。在岁月的冲刷下,年轻的已经变老了,瘦弱的变得肥胖了,新鲜的变得很陈旧的,镜头前一群老人脸上无任何表情的望着电视剧,这一情景显然充满着浓浓的黑色幽默意味。生活在这样的环境下的伍迪,自然会在经历一点挫折之后有些自甘堕落,成为了城市里人中的“异类”。在看见这些之后,对大卫的心灵带来了很大的震撼,他也深刻感受到父亲在成长过程中所经历的种种坎坷和不幸,也开始在心理重新构建父亲的形象,对父亲的价值重新进行评估。这次陪同父亲回乡的旅程,显然变成了大卫重新认识和重新了解父亲的过程,也正如大卫所说的那样:在寻宝的路上,他发现父亲其实是个很好的人,他一直都保持安静,不想分散他开车的注意力,对他人做了很多好事,所经历的种种都改变了他对父亲的看法。

三、“孝道”最高形式——完善父亲的形象

在经济快速发展的美国,每个美国公民都不得不加入到快速运行的轨道上,每个人都在追求着高质量、高水平的物质生活,那种老式的、缠绵的家族成员聚集在一起生活,被很多美国人所弃之,那种慢节奏的家庭场景也在逐渐消失。在影片里的伍迪有些老了,他有些健忘、邋遢和顽固等,显然已经成为了儿子们的拖累,已经与美国社会快速发展的生活脱轨。在现代生活的影响下,儿子大卫忍受着父亲所带来的种种麻烦,如丢失假牙、彩票丢失、酒店里与他人起矛盾等等,却依然选择陪着父亲去完成这次荒唐兑奖之旅,但也就像一种老照片在被冲洗之后而被无限的放大,形成对数十年之前父子生活的回放,也是对父子之间的升温。一路上父子二人亲眼目睹了落后地区的贫穷和荒芜,体验着世态炎凉的伤感,在这段旅程之中,伍迪与大卫的心灵重新获得了沟通和关爱。父亲也终于说出了满藏在心底多年的话:“总该给你们留下点什么。”儿子大卫也尽全力想要满足父亲所有的愿望,他把自己的车卖掉了,为父亲重新购置了一台压缩机、卡车,帮助父亲实现了最后的梦想。[4]在父亲伍迪开着一辆崭新的皮卡回到故乡后,他的朋友看见了它,崭新的皮卡车让伍迪在故人面前找到了年轻时的英雄感,伍迪最后会以英雄的形象留在了人们的心中。这一举动也将大卫的“孝道”展现到了极致。观众们会从内心里感觉到,导演想要表达的并不是个体生命的迷失或者是变异,而是引发出人们从内心里已经忽略的亲情,而做一次唏嘘的描述,让父子生命更加的紧密的连接在一起。在故事结尾之后,独自行走在公路上的父亲,逐渐变成了一个充满人生幻想的人,他用自己已经惨败的身体,一直在努力追求他的梦想,并在追求梦想中,完成了他的人生追求;而儿子大卫所具有的“孝”也成为了帮助伍迪实现梦想的奠基石。在实现梦想中,父亲伍迪重新找回了年轻时受欢迎、受重视和被尊重的感觉,儿子大卫也实现了他内心对父亲坚守的爱,这是他作为儿子应尽的职责和义务。

结语

总而言之,从表现手法上来讲,这部影片仍然采用公路片的一贯风格,黑白色调之中彰显出内布拉斯加的荒芜和宁静的景色,这种景色渲染出一种淡淡的忧伤,将观众与父辈伦理之情相融。在导演所设下浓浓的怀旧气氛之中,《内布拉斯加》让观众深刻感受到美国人思想意识里的家庭观,学会从更多层面去看待美国人的情感意识,认识到中国传统家庭观与美国家庭观的差异,用不同的价值观以此来对他们的行为进行科学的评价。其实,无论是我国传统文化,还是美国文化,亲情与家庭一直都是人们始终坚守的阵地,父子间的浓浓的亲情有多种不同的话语进行表达,但“爱”是表达的基础和前提,唯有爱,才能将表达付诸于行动之中。

[1]王波.《内布拉斯加》:给人生来张假奖券[J].电影画刊(上半月刊), 2015(10):87-89.

[2]翘.《内布拉斯加》:半梦半醒寻根路[J].电影世界,2014(1):23-25.

[3]金宝良.论影片《内布拉斯加》的复古怀旧风[J].金陵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3):18-21.

[4]Luna.《内布拉斯加》:带跳跳糖的心灵鸡汤[J].电影世界,2013(10):93-95.

董永义,男,江苏江都人,中国矿业大学外文学院讲师,大学外语部副主任,硕士,主要从事英语教学法和英美文学方向研究。

猜你喜欢

伍迪大卫生活
大卫,不可以
大卫,圣诞节到啦
拯救大卫
看了伍迪·艾伦的食谱,才知美国中产吃这些
伍迪·艾伦妻子:他从未性侵养女
生活感悟
疯狂让你的生活更出彩
炉石·回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