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扬琴向戏剧的衍变
——昆明曲剧音乐浅谈

2016-08-28赵倩倩昆明市盘龙区文化馆

民族音乐 2016年1期
关键词:曲剧扬琴曲调

赵倩倩(昆明市盘龙区文化馆)

扬琴向戏剧的衍变
——昆明曲剧音乐浅谈

赵倩倩(昆明市盘龙区文化馆)

昆明曲剧形成之前原为扬琴说唱。1949年前后,昆明城内一些青年加入了扬琴演唱行列,出现了演唱与伴奏分开,具有带表演性质的小演唱。1953年2月,云南省文化局在祥云街设立大众游艺场,专供扬琴艺人做固定演唱场所,扬琴艺人在与花灯、滇剧艺人合作中受到这些戏曲剧种的影响,编演了以扬琴曲调为唱腔,载歌载舞分角色化妆演唱小戏,被称为“扬琴戏”。1954年,上演《韩梅梅》,突破了扬琴说唱的形式,表演上注重了人物刻画,音乐上做了选曲设腔,乐队增加了打击乐等,其他方面也做了改进,对昆明曲剧的形成起到了促进作用。尤其是《祥林嫂》的演出,把扬琴音乐发展为成套的曲调演唱,从而奠定了昆明曲剧音乐的基本形式。

1965年,根据鲁迅原著《祝福》及评剧《祥林嫂》改编的《祥林嫂》,当时改扬琴剧为曲艺剧,该剧在对白、唱腔上注意结合昆明方言俗语,使整出戏具有浓郁的地方色彩。音乐上用大调中的担调、数西、律簧等曲调设计唱腔,演员在表演上注意汲取话剧表演创造人物形象的经验,设身处地,与角色感同身受,并学取戏曲的表演身段,努力刻画人物性格。《祥林嫂》取得了空前的成功,得意于音乐从扬琴到戏剧的成功转换。

昆明曲剧音乐包括唱腔和伴奏。唱腔由于是在借鉴吸收扬琴说唱曲调的基础上形成的,绝大部分采用单曲体结构形式。按其表现形式及功能可分大调、小调、古曲和书腔4类,以板腔体【扬调】 【扬调三板】 【道情三板】【三簧】 【数西】等以大调为主,小调类曲调为辅的唱腔体系。

昆明曲剧音乐同时还借鉴吸收了滇剧、花灯、洞经的曲牌和演唱方法,以丰富曲剧的乐曲及演唱技巧。其中【扬调三板】 【道情三板】一再出现的装饰性尾腔和句尾拖腔和独特的伴奏手法,则成为具有鲜明的曲剧音乐特色的唱腔。

昆明曲剧中的书腔,是说唱性最强的曲调,因字多腔少,亦说亦唱,夸张的声调语言而用于说唱宗教题材的长篇【善书】,也就是人们说的【宝卷】。这种由曲艺音乐向戏曲音乐的衍变,实质就是昆明曲剧音乐自身丰富完善的一个过程。

昆明曲剧中小调类是以扬琴音乐中的小调在旋律、词格、结构等做了适当改动,多用于演唱简单的故事情节和某些情景,曲调约100首,主要曲调有[四季相思][柳树弯][观灯调]等。大部分为专曲专用,具有结构规整、易于传唱的特点。古曲类曲牌多与明清小曲同名,如[寄生草][剪靛花][银纽丝][倒扳桨][打枣杆]等,通常各有其专用曲调,较少配唱新词。

要完善昆明曲剧这一剧种,首先音乐上不能按就词安牌的做法,曲剧音乐需要推陈出新,要紧紧扣住时代的脉搏,形式上又不能丢开扬琴音乐另起炉灶。否则就丢失了扬琴音乐的独有特色,就没有自己的面目。因此,必须对传统扬琴音乐上进行改造,曲剧音乐才会有新的生命。

昆明曲剧音乐的改造发展既是走板腔体的路子,但又区别于京剧和滇剧的板腔体。也就是说,唱型的板腔体,但又区别于花灯,建立在吸收大调为主,小调为辅的唱腔体系,昆明曲剧的希望与发展就在于此。

在昆明曲剧长期艺术实践中,为适应剧本、剧情,塑造典型人物性格的需要突破了过去师承关系演唱传统曲目的常规。改造后的新唱腔要求传统曲调,进一步适应人物感情和个性的需要。在保留传统曲调的调式、结构,句尾拖腔过门间奏的基础上,对曲调进行了适当的处理,或者在骨干音的基础上加花,或在原曲调的基础上进行简化。60年代初期,大量借鉴了京剧和评剧板腔体音乐的板式变化以及旋律发展的手法,改变了旋律上基本无变化的上下句和扬调、道情的四句结构。在多个大型剧目的实践中,为适应戏剧的需要和更好地表现人物内心变化、起伏跌落的复杂情感,在大调类的扬调腔、道情腔、律簧腔三大腔内通过板式结构、旋律、过门的变化,成功地促使大调类向板腔体音乐发展。

原曲剧传统唱腔只有三眼一板、一眼一板、有板无眼的板式,旋律上基本上无变化适应戏剧的需要。

为更好地表现人物内在感情特点进行了必要的改造:

1.板式变化。板式变化主要以人物内在感情为主要依据,以板上变化人主要形式,通过节拍,在三大腔内分别不同的形成了导板、慢板、二板(一板一眼)、三板(有板无眼)、散板、摇板、垛板、急板、清板等9种板式。

2.旋律的发展。初期曲剧大调类的唱腔,基本遵行“按字行腔”的规律,旋律朴实,句尾拖腔较固定,句幅长短受腔格、字位、过门的约束。随着板式的发展,唱腔旋律趋于多样,快速板式,一字多音,句中应用拖腔,句尾拖腔突破原格式,可长可短,旋律较大,可根据剧情和人物的需要设计新的旋律,快速板式一字一音,节奏紧促,旋律跳动较跃,极少拖腔。散板的板式节奏发展,较为自由、随意,过门的应用也是根据需要,在原有基础上可长可短,当角色需要连续不断地叙述某段事件,还产生联音过门和一字伴奏过门。

3.为适应剧本主题需要,在全剧贯穿主题音乐形象,通过主题音乐形象,加深了剧本的主题思想的形象解释。其做法有的是用革命歌曲,有的是用三四十年代流行歌曲和现代流行歌曲,有的是用提示剧本主题思想的主题音乐形象,贯穿剧目始终,有机地与曲剧唱腔相结合。例如50年代的创作剧目《红石岩》的主题音乐是科教片撒梅族的过桥调,60年代的《杜逢春》的主题音乐选自东方红,《腊梅》选自大刀进行曲,《啼笑姻缘》选自(江南小曲《四季相思》,80年代的《夜半歌声》主题歌,《少奶奶的扇子》选自30年代的电影《夜来香》的插曲,让主题音乐充分地体现时代气氛与剧目的主题思想。

经过50多年的艺术实践证实了这一做法是成功的,也是难能可贵的。

另外还把扬琴小调曲牌应用于曲剧,使曲剧音乐在说唱、叙事功能的基础上向抒情功能发展,形成了以大调类板腔体为主,小调类曲牌体为辅的唱腔体系。把扬琴音乐中的部分曲调改编成器乐曲,并创造了不少伴奏音乐,丰富和发展了曲剧的音乐伴奏。伴奏乐器由早期的以扬琴为主奏的民族器乐发展为现在的以高胡为主奏的中西混合乐队。

曲剧在音乐上有突破与创新的发展,必然要促进乐队的建制。传统的扬琴唱腔只用一架扬琴或者是一把二胡单种乐器演唱,20世纪50年代上演《祥林嫂》时,乐队增加为有两把二胡扬琴、月琴、二总(低音中胡) 五种乐器,60年代增加为:大提琴、琵琶、笙、二胡、中胡、高胡、板胡、小提琴、大阮、大低音革胡。80年代除以上乐器外,增加了铜管、木管、电子组织器。其乐队建制的组合,还是根据剧目的需要,什么剧需要管乐的配合,什么剧只需民乐,完全由剧目而定。

原来较少使用打击乐,随着戏剧化的发展,吸收了京剧、花灯和洞经音乐的打击乐。1986年,开始加用了电乐器电子琴、电吉他及架子鼓。

50多年来昆明曲剧共创作了52个大型剧目和23个中小型剧目,其主要代表剧目有:《啼笑姻缘》 (上演230场)、《红石岩》 (1959年获云南省优秀剧目奖)、《茶花姐妹》 (1982年获云南优秀剧目奖)、《金桥文化室》(获昆明市业余调演优秀节目奖)、《土官斩子》 (获全国映山红戏剧节音乐创作一等奖)、《爱与爱》 (1983年获昆明市音乐创作一等奖)、《荣辱之间》(1984年获昆明市音乐创作一等奖),其他在音乐方面有影响的剧目有《枯逢春》 《少奶奶的扇子》 《茶花女》 《夜半歌声》 《莫愁女》 《秋海棠》 《高山下的花环》 《弹吉他的姑娘》 《高机与吴三春》 《十五的月亮》 《血恋》 (获云南省滇东北调演音乐创作一等奖)等,这一批剧目也成就了昆明曲剧音乐的演变和发展。

猜你喜欢

曲剧扬琴曲调
应用于合重奏的扬琴音域介绍
浅析河南曲剧的现实生存问题
大型河南曲剧现代戏《丹水颂》唱腔特色分析
我与扬琴协奏曲《凤点头》的“缘”
布谷鸟
从“洋琴”到“扬琴”——探究民族乐器扬琴的中国化演变
陈炎鑫:舞台上为梦前行的“曲剧新秀”
河南汝州曲剧进校园的思考与实践
扬琴的传入与流变探析
眉户《百戏图》《曲调名》考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