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病条辨》泻心汤类方研究*
2016-08-27辜炳锐段富津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黑龙江哈尔滨150040
辜炳锐,范 蕊,段富津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黑龙江哈尔滨150040
《温病条辨》泻心汤类方研究*
辜炳锐,范蕊,段富津△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黑龙江哈尔滨150040
从病机、药物组成、药量的角度出发,研究、比较半夏泻心汤和七首泻心汤类方的异同。
温病条辨;泻心汤;伤寒论;半夏泻心汤
清代吴瑭著《温病条辨》是温病学派经典著作之一,全书完整而系统的论述了温病的发生、发展、传变过程。吴氏熟读仲景之书,在《温病条辨》中不但有不少方药皆源自仲景,且活用仲景方,师其法而不泥其方,其中就包括吴氏仿半夏泻心汤创立的七首泻心汤类方。笔者从病机、药物组成、药物用量方面,研究、比较半夏泻心汤和七首泻心汤类方的异同。
1 各泻心汤所针对的病机
1.1半夏泻心汤半夏泻心汤首见于《伤寒论》,治疗寒热错杂之痞证。因误用下法致寒凉伤中,少阳之热邪乘虚入里,与虚寒相搏,寒热互结于中焦而成痞,故仲景以辛开苦降,寒热平调之法治之。
1.2半夏泻心汤去人参、干姜、大枣、甘草加枳实、杏仁中焦篇第39条云:“阳明暑温,脉滑数,不食不饥不便,浊痰凝聚,心下痞者,半夏泻心汤去人参、干姜、大枣、甘草加枳实、杏仁主之。”其自注云:“不饥不便,而有浊痰,心下痞满,湿热互结而阻中焦气分。”本方所针对的病机为湿热壅阻中焦脾胃,气机升降失司而致痞。
1.3人参泻心汤本方首见于中焦篇第54条,吴氏曰:“湿热上焦未清,里虚内陷”“或因中阳本虚,或因误伤于药,其势必致内陷。”湿热本在上焦,因素体正气不足,或因误治而伤中,使湿热之邪内传结于中焦脾胃。
1.4半夏泻心汤去人参、干姜、大枣、甘草加枳实、生姜中焦篇第64条云:“呕甚而痞者,半夏泻心汤去人参、干姜、大枣、甘草加枳实、生姜主之。”其自注云:“呕而兼痞,热邪内陷,与饮相抟,有固结不通之患。”本条病机为湿热壅阻中焦脾胃,胃气上逆故致呕、痞。
1.5泻心汤(半夏泻心汤去大枣、甘草加枳实)中焦篇第74条云:“湿甚为热,疟邪痞结心下,舌白口渴。烦躁自利,初身痛,继则心下亦痛,泻心汤主之。”本条为湿热疟邪结于中焦,气机不通而致痞。吴氏在条文中只提出方(泻心汤)而缺药。考《临证指南医案·疟》曹案中,其临床表现和病机皆与本条大致相同,故本方药物组成可参考曹案处方,笔者重新命名本方为半夏泻心汤去大枣、甘草加枳实。
1.6加减人参泻心汤中焦篇第77条云:“疟伤胃阳,气逆不降,热劫胃液,不饥不饱,不食不便,渴不欲饮,味变酸浊,加减人参泻心汤主之。”其自注云:“此虽阳气受伤,阴汁被劫,恰偏于阳伤为多。”本方所针对的病机为中焦阴阳两虚,阳虚较重,湿热疟邪结于中焦。
1.7泻心汤(半夏泻心汤去大枣、甘草加枳实、生姜汁)中焦篇第90条云:“滞下湿热内蕴,中焦痞结,神识昏乱,泻心汤主之。”本方所针对的病机为湿热壅阻中焦,气机不通而致痞。但吴氏在条文中只提出方(泻心汤)而缺药。考《临证指南医案·痢》陆案中,其临床表现和病机皆与本条大致相同,故本方药物组成可参考陆案处方,笔者并重新命名本方为半夏泻心汤去大枣、甘草加枳实、生姜汁。
1.8加减泻心汤下焦篇第75条云:“噤口痢,左脉细数,右手脉弦,干呕腹痛,里急后重,积下不爽,加减泻心汤主之。”其自注云:“此亦噤口痢之实证,而偏于湿热太重者也。”本条之噤口痢为中焦湿热与积滞相合,肝木乘脾,湿热下流大肠,气滞血瘀之证。
吴氏7首泻心汤所针对的病机非《伤寒论》半夏泻心汤的寒热错杂痞证,而是湿热郁结中焦之证,故以辛开苦降之法,清热燥湿,散结消痞。虽8首泻心汤的病位(中焦脾胃)、病邪属性(湿热)相同,但各方所针对的病机有所差异,见表1。8首泻心汤药物组成与用量比较,见表2。
表1 8首泻心汤主治证的病机与气味组方法比较
表2 8首泻心汤药物组成与用量比较表
2 各泻心汤中药物组成、药量与病机的关系
在《温病条辨》7个泻心汤加减变化中,人参泻心汤、加减人参泻心汤、半夏泻心汤去大枣、甘草加枳实和半夏泻心汤去大枣、甘草加枳实生姜汁所针对的病机均有中焦阳虚。宗《内经》虚者补之之意,仿仲景半夏泻心汤以人参补之之意,干姜温之,吴氏称为甘(温)法。由于后2方均出自《临证指南医案》,均未著药量和煎服法,故不能从药量的角度进行比较和分析。在人参泻心汤、加减人参泻心汤中,吴氏重用人参为君药,但在半夏泻心汤中,人参并非君药,可见3方所针对的病机虽为虚实夹杂,但人参泻心汤和加减人参泻心汤所针对的病机均为虚重邪轻,而半夏泻心汤则为邪重虚轻。吴氏在补虚时不仿张仲景运用炙甘草和大枣以温补中焦,其原因有二:其一,二药的补益作用远远不及人参;其二,本病机为湿热郁结中焦,吴氏云:“温病之兼湿者,忌柔喜刚”,二药皆为甘温滋腻之品,甘温助热,滋腻能助湿碍脾,影响脾胃运化,使湿热更盛,气机进一步受阻,加重痞满之症。故吴氏在《医医病书·六十七·甘草论》中曰:“甘草纯甘,不兼他味,故独擅甘草之名,其性守而不走。甘属土,土主信也。为其守也,故中满腹胀者忌之”[1]。由此可见吴氏在治疗湿温郁结于中焦,中焦阳虚之证时,只用人参以补气而不用炙甘草和大枣。加减人参泻心汤实为人参泻心汤去黄芩、白芍,加生姜和牡蛎。吴氏在人参泻心汤中加白芍以顾护阴液,其性寒故能制约人参、干姜之温,防甘温助热伤阴。但白芍养阴作用较轻,故在阴虚较重的情况下,吴氏改用血肉有情之品,以咸寒之牡蛎加强养阴之效,如加减人参泻心汤。由此可见,二方虽治疗中焦阴阳两虚,湿热郁结,虚实夹杂,正虚偏重之证,但加减人参泻心汤的补虚、温中之力较人参泻心汤为强。半夏泻心汤去大枣、甘草,加枳实和半夏泻心汤去大枣、甘草,加枳实生姜汁中,均没有白芍或牡蛎,并用半夏,可见二方所针对的病机只是中焦阳虚,阴津未伤之证,半夏泻心汤去大枣、甘草加枳实、生姜汁,其辛散温中,开痞止呕之力较强。
半夏泻心汤去人参、干姜、甘草、大枣加枳实、生姜,半夏泻心汤去人参、干姜、甘草、大枣加枳实、杏仁,加减泻心汤均治疗纯实证(中焦湿热郁结)。在加减泻心汤中吴氏并没有交代药量和煎服法,故不能从药量的角度进行比较和分析。在余下二方中,半夏泻心汤去人参、干姜、甘草、大枣加枳实、杏仁方中的半夏、黄连和黄芩的每服药量较大。吴氏曰:“盖肺主一身之气,气化则湿化”肺为水之上源,通过宣降肺气,使一身气机通调,有利于化湿,故吴氏在本方中加杏仁使气化则湿化。可见本方的辛开苦降、清热化湿之力最强。半夏泻心汤去人参干姜甘草大枣加枳实生姜中,半夏、枳实用量较重,可见其消痞散结之力较强。由此可见,半夏泻心汤去人参、干姜、甘草、大枣加枳实、杏仁所治疗的中焦湿热郁结之病情最重,半夏泻心汤去人参、干姜、甘草、大枣加枳实、生姜次之。由于二方所针对的病机均为湿热郁结,故吴氏均不用干姜,恐其辛温助热,并加枳实以增强其散结消痞之力,行气化湿,气化有助湿化。半夏泻心汤去人参、干姜、甘草、大枣加枳实、生姜所针对的病机兼有胃气上逆,虽二方均用半夏散结消痞,降逆止呕,但在二方中其用量较轻,吴氏又恐其开痞止呕之力不足,故用止呕圣药之生姜或生姜汁以增强其辛散止呕消痞之力。
3 结论
从邪正消长关系而言,半夏泻心汤、人参泻心汤、加减人参泻心汤、半夏泻心汤去大枣、甘草加枳实和半夏泻心汤去大枣、甘草,加枳实、生姜汁均治疗虚实夹杂之证,其中半夏泻心汤偏于邪重虚轻,人参泻心汤和加减人参泻心汤则偏于虚重邪轻。半夏泻心汤去人参、干姜、甘草、大枣加枳实、杏仁,半夏泻心汤去人参、干姜、甘草、大枣加枳实、生姜,黄连白芍汤和加减泻心汤均治疗纯实证。从补虚的力量方面比较,人参泻心汤、加减人参泻心汤、半夏泻心汤去大枣、甘草、加枳实和半夏泻心汤去大枣、甘草加枳实、生姜汁则皆能温补脾阳。前两方兼能顾护阴液,但人参泻心汤补虚力较加减人参泻心汤为弱。从消痞散结,清热燥湿的力量比较,半夏泻心汤去人参、干姜、甘草、大枣加枳实、杏仁最强,半夏泻心汤去人参,干姜,甘草,大枣加枳实,生姜次之。
[1]卜开初.医医病书点注[M].北京:中医古籍出版社,2007:105.
Research on XieXin Tang Prescription Series of WenBing TiaoBian
GU Bingrui,FAN Rui,DUAN Fujin△
Heilongjiang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Harbin 150040,China
The similarities and differences of BanXia XieXin Tang and other seven XieXin Tang prescription series were studied and compared from the pathogenesis,herb composition and the dose of herbs.
WenBing TiaoBian;XieXin Tang;ShangHan Lun;BanXia XieXin Tang
R22
A
1004-6852(2016)06-0028-03
2016-02-02
“段富津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项目(编号ZHY12-Z091)。
辜炳锐(1984—),男,博士研究生,香港注册中医师。研究方向:方剂学方药配伍关系特点研究。
△段富津(1930—),男,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第二届国医大师。研究方向:方剂的临床与疗效客观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