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味“中”性
——“有机”意匠在中国古典建筑中的反映
2016-08-27宋文佳别治明
□宋文佳 别治明
体味“中”性
——“有机”意匠在中国古典建筑中的反映
□宋文佳 别治明
中国,一个有着五千年文明史的泱泱大国,她那深厚广博的灿烂文化连绵不绝,犹如一条纽带纵贯古今,在整个人类的发展史上写下了极为凝重的一笔。不论是诗词歌赋、音乐歌舞,抑或发明创造、典章文物等,都蕴含着中华民族深厚的情感,它反映了我们华夏子孙的审美情趣、哲学思想,而最能深刻体现这所有的艺术形式精髓的,莫过于中国的古典建筑了,它集中体现了中国古典文化中的哲学思想和美学意匠,为人类建筑事业的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中国,顾名思义,就是位于中间的国家。《新华字典》对“中”字的第一义项解释为:“和四方、上下或两端距离同等的地位:中心。当中。中原。中华。”[1]一个“中”字,蕴含了我们的祖先对世界和宇宙的认识,先人们一直对天地有一种天圆地方的看法,并认为自己所居住的地方就是世界的中心,因此就称自己的国家为中国[2]。所以,“尚中”的思想一直贯穿于中国文化的方方面面,这在建筑方面体现得更为明显。数千年来,我国建筑一直沿着结构体系固定、群体空间组合多变、单位类型与形式变化缓慢、装饰彩画繁华秀丽及物境、情境、意境通过人的活动相互渗透而融为一体的路线不断发展,始终贯穿着以人为本的“尚中”思想,实得儒、释、道三者尚中思想的精髓。
尚中思想在中国古代建筑漫长的发展演变过程中,逐步渗透到它的各个方面,从而使“中”的意义又有了进一步的扩展和延伸。从深度上讲,尚中的思想体现在中国古典建筑之上可谓在“有机”二字上做足了文章。从广义上来讲,“有机”即是通过一定的规律而相互联系,论之于建筑,则可看作是许多构件以某种特定的组织规律或受力特点完美地组合在一起而构成整座建筑。推而广之,有机就是联系,联系之中也包含着过渡。如果我们对中国古典建筑细加品味的话,就会发现含于其中的尚中思想是通过不断运用过渡和连续的手法来体现出其单体乃至群体之间的有机性的。
图一 中国古典建筑中的常用构件——斗拱
从中国古典建筑的单体构成上来看,其中的每个构件都可谓功能和美学完美的统一。细数下来,确实有不少构件是起着连续与过渡的“中”性作用的。斗拱便是最典型的一例。在古代匠师的心目中,斗拱大概是被认为最成功最得意的作品了(图一)。这个为我们大家所熟知的构件,在功能上之所以能够称为一个有机构件,是因为它在前后左右同时伸展成为一组“三维”的空间力系组织,在力学上不但减少了梁与柱接合部分的剪应力,而且使较大面积的构造得到更多的支点,增加水平方向杆件承受弯矩的能力,使荷载通过这一空间受力体系而集中传达到柱头上,在水平与竖直方向的构件之间搭起一座缓冲的桥梁,使房屋的整体性大大增强,真可谓是梁柱之“中”见“有机”。
在中国古典建筑中,与斗拱作用相类似的有机构件还有很多,其作用也是通过自身的连接,起到减小构件之间剪应力,增加连续性的作用。所以,这些构件也大多都位于水平与竖直构件相交接处。如雀替、驼峰、叉手和托脚(图二至四)等。由于这些构件的存在,不仅使中国古典建筑的整体性和稳定性大大增强了,而且也极大地丰富了建筑的立面效果,彰显出中国古典建筑的结构美学意匠。
浩如烟海的历史典籍充分证明,我国的先哲们在很早的时候就对空间与建筑的关系有着深刻的认识。老子在《道德经》第十一章中解释说:“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3]由此可见,“有”与“无”的辩证统一关系主要是指“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有”指建筑实体,“无”指由建筑实体所围合而成的内部与外部空间。能够为人所用的是建筑空间,而它必须通过建筑实体的构筑才能取得,即空间由实体围合而成。如果把建筑的立面看成是围合空间的面,再将老子的哲学思想应用到群体性的建筑与空间的层面,就会产生我国古代建筑群体布局最为常用的一种基本形式单元:四合院(图五)。这种以“院”为中心的建筑群组织方式发展成为中国古典建筑的主要形式,最大的原因就是“院”这种性质的空间是所有人必需的。自从生活在人工环境之中后,人类就开始和自然有了一种分隔。在性质上,“院”是外界环境和室内环境的一种过渡,即是一个“心理上的中性空间”。
图二 中国古典建筑中的常用构件——雀替
图三 中国古典建筑中的常用构件——驼峰
图四 中国古典建筑中的常用构件——叉手
在现实生活中,人的思想感情需要这种过渡性质的环境。中国的古典建筑在处理“内”与“外”两种空间联系过渡的问题上,除了熟练运用“院”这个中性空间外,在院与房屋的交接处也是有讲究的。我们对一个典型的中国古典建筑的屋身立面分析一下,就会发现,檐口与台基之间所形成的第一个向外的面完全是空的,檐柱、额枋、雀替、斗拱等木构件隐蔽于内,构成第二个向外的交接面。这个面有两种特性:其一,就是它们只是一个框架,在构图性质上是属于“虚”的,完全没有妨碍空间的流通;其二,它们具支撑屋顶构造的功能,和屋顶所构成的关系大于屋身,真正成为屋身构图实体的,就是金柱之间的门窗隔扇和槛窗下的槛墙等。门窗及棂条雕饰图案,因为已经退缩到第三个层次的面上,似觉只是一个背景。通过这样的虚实变幻就在建筑立面这种本应属于二维空间感受的层面上拓展出一定的三维“景深”效果,奇妙之处不言而喻(图六)。
图五 中国古典建筑常见的四合院
图六 中国古建筑的“景深”立面美学意匠
图七 《周礼·王城图》
从中国古典建筑的群体组合上看,“尚中”的布局手法更是特色鲜明,集中表现在传统建筑在群体组合时往往以一条贯穿的中轴线为中心,重要的建筑居于主轴线上,两侧采用对称的方式布置各单体建筑。当一条轴线所形成的院落不足以满足所有的功能性空间时,我们的先民们就采取在与中轴线平行的两侧辅以次要轴线的方式,渐次布设其他建筑,最终形成多进、多路的院落组合,以纵横道路彼此分隔,各个单体建筑沿着水平向铺展开来,组成里坊、厢坊或街坊,进而聚合成以皇宫(王宫)或衙署为中心的城市。战国时期成书的《考工记》,是当时诸侯国都城规划的记录,也是中国最早的城市规划学说。其中,《匠人营国》篇中“匠人营国,方九里,旁三门,国中九经、九纬,经涂九轨,左祖右社,面朝后市,市朝一夫”[4]的说法得到了广大学者的高度重视,并展开了许多相关的研究。可以说,《周礼》关于匠人营国方式的记录与描述,向我们非常详尽地呈现出了一幅我国古代在城市营造时广为沿用的思维图式,即“周礼·王城图”(图七)。规整的方格网布局,突出的纵横三路轴线,都非常明显地反映出其布局模式的“尚中”思想。
《礼记·中庸》云:“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5]中华民族自古以来便深受儒家思想的影响,“礼”是儒家思想的核心与精髓所在,而“中庸之道”又在很多方面集中体现了“礼”的精神。在我国传统文化当中,对于“中”字的理解虽各有千秋,但其核心内涵却集中于一点,即:“中”,是对“度”的准确把握,既不能超越也不能不足。处理事情,要合乎一个“度”,就是“执中”。而“庸”字的原本释义为规律,将“中”和“庸”两字合在一起,就构成了传统儒家哲学思想所讲究的“做任何事都要适度”的原则,也即“中庸之道”。所以“尚中”的思维模式,也就自然而然地浸入到社会生活、建筑营造、风俗习惯等的方方面面,成为中华文化的基本精神,成为中国人的核心价值追求和处世原则。
注释:
[1]《新华字典》中对于本文所探讨的“中”字的解释为:①和四方、上下或两端距离同等的地位:中心。当中。中原。中华。②在一定范围内,里面:暗中。房中。中饱。③性质或等级在两端之间的:中辍(中途停止进行)。中等。中流砥柱。④表示动作正在进行:在研究中。⑤特指“中国”:中式。中文。⑥适于,合于:中看。
[2]《辞海》中对于中国的解释为:①古时“中国”含义不一。或指京师为“中国”。《诗·大雅·民劳》:“惠此中国,以绥四方。 ”毛传:“中国,京师也。”《史记·五帝本纪》:“夫而后之中国,践天子位焉。”裴骃集解:“刘熙曰:‘帝王所都为中,故曰中国。’”或指华夏族、汉族地区为中国(以其在四夷之中)。《诗·小雅·六月序》:“《小雅》尽废,则四夷交侵,中国微矣。”又《礼记·中庸》:“是以声名洋溢乎中国,施及蛮貊。”而华夏族、汉族多建都于黄河南、北,因称其地为“中国”,与“中土”“中原”“中州”“中夏”“中华”含义相同。初时本指今河南省及其附近地区,后来华夏族,汉族活动范围扩大,黄河中下游一带,也被称为“中国”。《晋书·宣帝纪》:“孟达于是连吴固蜀,潜图中国。”(“中国”指立国于黄河中下游的魏国)甚至把所统辖的地区,包括不属于黄河流域的地方,也全部称为“中国”。《史书·天官书》:“其后秦遂以兵灭六国,并中国。”19世纪中叶以来,“中国”始专指我国全部领土,不作他用。②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简称。
[3]语出老子《道德经》第十一章,大概的释义为:和泥制作陶器,有了器具中空的地方,才有器皿的作用。开凿门窗建造房屋,有了门窗四壁内的空虚部分,才有房屋的作用。所以,“有”给人便利,“无”发挥了它的作用。牖——古建筑中室与堂之间的窗子。古院落由外而内的次序是门、庭、堂、室,进了门是庭,庭后是堂,堂后是室,室门叫“户”,室和堂之间有窗子叫“牖”,室的北面还有一个窗子叫“向”。上古的“窗”,专指开在屋顶上的天窗,开在墙壁上的窗叫“牖”,后泛指窗。从空间的意义上来说,做器具的时候,做成空心的器皿才发挥了作用;建房子的时候,建了门窗,房屋才有作用。
[4]语出 《周礼·冬官考工记第六》,2003年7月第3版 《中国城市建设史》对此段话的解释为:“建筑师丈量土地及建设城市,每边长九里,每边开三门。城内有九条直街、九条横街(也可能是三条南北向三条东西向主要干道,每条干道由三条并列的道路),经涂为车轨的九倍(可以并排走三辆车,约18米)。左边为祖庙,右边为社稷坛,前面为朝廷后面市场,市场和朝廷各方百步。”
[5]语出《礼记·中庸》开篇:“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大意是说:君子要用中和的态度改变现实,重建天地自然的秩序。这种对《中庸》的理解影响至今。现在仍然有学者把“天地位焉,万物育焉”翻译为:“天地各得其位,万物自然发育。”
(作者单位:宋文佳,郑州市世界文化遗产保护管理办公室;别治明,郑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
[责任编辑:孟昭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