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全:只要坚持,成功总会找上你
2016-08-27苏明真
文-苏明真
冯全:只要坚持,成功总会找上你
文-苏明真
这条“不归路”,他越走越觉得有意思。他不做框死人生的计划,他期待着吸引和创造更多的意料之外。
“林中有两条道路,我选择了行人稀少的那一条。”弗罗斯特这样作结他的诗篇《林中路》。很奇怪,听说冯全的时候,看到冯全的时候,你就会想起这一句来。
从送餐小哥到CEO
自2013年暑假开始,冯全就没有回过湖南老家了。在河海大学常州校区物联网专业就读的他,现在还是一个大三学生。
1993年出生的冯全有着超出同龄人的成熟,他喜欢按自己的思维模式做事。他甚至对“创客”这个词很陌生,从头到尾,都认为自己不过是在做一些想要做的尝试。
其实刚入高校,冯全就开始考虑:既然四年后终究要以社会作为人生的新起点,为什么不现在就开始步入轨道?他是一个对时间抓得很紧的人。由自己出发,他看到了机会,那就是高校传媒网络。高校学生是一个特殊群体,数量极为庞大,一方面具有巨大的开发潜能,另一方面也存在着相对的封闭性。出入校园的严格控制、校内资讯的内闭流通……这些对于“墙外”商家而言,显然都是大问题,但对于身处校园之内的冯全来说,恰恰成了优势。冯全需要开辟出一条路。
他首先身体力行,围绕“解决校园最后一米”的概念,提供各类服务,自己送外卖、做代购,直接送到宿舍,不留“一步之遥”;办《河海三号》纸媒信息资讯,搭建高校平台,吸引了附近大批商家。最终,“比由校园”网络建立起来,通过APP、网站、微信三维一体的平台,为高校学生提供综合服务。
“比由”这个名字念来颇具时代意味,它是“BiuBiuBiu”的音译,正如现在的大学生们一样,简单、率直、天马行空、轻松诙谐。“比由校园”提供的服务不少,包含团购、送餐、淘购、找工、旅游,等等,并且已经实现基于线上的品牌校园拓展和基于线下的校园智能设备开发。在“比由”的身上,从创立者到使用者,无不体现着现代青年人的生活方式与价值取向。
不谈计划,跟上变化
实际上,冯全所做过的创业尝试远不止这些,譬如,在“3D”概念炒得火热的时候,他在迪诺水镇开过一个3D打印体验店,但一段时间后,这个项目即被他中止。走得太过超前,生存就成了问题。冯全在做事的过程中本也不讲究计划,一步步走过来,他越发清晰而坚定:时代瞬息万变,你需要的是永远跟上变化。
在“比由”的起步阶段,冯全曾将高校外卖作为主攻方向,但刚刚有些起色,美团外卖就一波大浪卷了过来。这时候,冯全意识到,单一的发展方向倘若熬不到做强做大,便很容易被大鱼吞掉。二话不说,冯全开始调整策略,锁定校园物流与校园商城。那么生存的资本在哪里?既然是立足校园,就要有针对性。“必由”所提供的一切服务均以学生实际需要和承受能力为最根本的考虑。譬如旅游项目,除了线路、安全、价格等规划考量之外,在支付程序上,“比由”支持学生们分期付款。
但是在去年10月,冯全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危机,之前获得的200万种子投资全部烧完,互联网又进入了寒冬,公司濒临倒闭。“当时很痛苦,每天都睡不着,不知道未来的新方向在哪里?”遇到瓶颈的冯全做了一个大胆的决定,去北京中关村创业大街找投资人。在北京,冯全的创意被喷得一无是处,但这并没有阻碍他前行的道路,他还是乐此不疲地找投资人、找创业导师探讨方向和思考转型,在北京的一个月,冯全找到了新的方向。回来后,他重新调整了公司的主营业务,依托校园资源和技术两条主线。线下“比由盒子”(每个宿舍的百宝箱),线上“比由APP”,一个闲散资源对接平台。然后就是技术天使模式,利用技术入股,帮助企业融资,实现技术部盈利。
“我们从一开始立足学校的想法,到现在几乎完全不一样,但却一直在这条路上坚持,途中学到很多,也获得很多资源,让我们不仅仅是想象中的走直线,而是走曲线也能到达目的地。”公司的寒冬即将过去,冯全又遇到了新的麻烦,由于公司的忙碌,他面临了第一次挂科,生活的侧重也在不断挑战着冯全。
“开公司的感觉就好像蹦极一样。”冯全说,“自己站在悬崖边缘,闭上眼睛,想跳,但是不敢,好在嘉壹度推了我一把。”而一旦迈出了这一步,很多机会就来了。如今,冯全的公司有22位比他大2至8岁的全职员工,以及150多名兼职员工,月营业额80余万元。公司能自己造血,和常州市政府也有了合作项目。这条“不归路”,他越走越觉得有意思。他不做框死人生的计划,他期待着吸引和创造更多的意料之外。
要人才,还是人才
“虽然我还不算成功,但我吃得了苦。”在公司的未来发展上,冯全始终将人才需求放在第一位,而不怕苦、有想法、高执行力,是他对员工的基本要求。
辛苦的时候,他曾经自己推着电瓶车,提着九份外卖,在红绿灯路口吱嘎吱嘎歪歪扭扭地走,因为车子没电了。无助的时候,他尝试着去找技术合伙人,死皮赖脸,人家不爱搭理,他就自己一点点拼想法、查资料、学知识、凑代码,勉强做个糙本模型。回忆起这些事情的时候,冯全挤挤眉眼,摸摸新爆出的一颗痘,故意叹口气说:“唉,想当初我可是有着八块腹肌的小鲜肉啊!”
冯全现在最焦心的是技术人才的缺失,“永远不能说人才已经到位了”,还是那个原因,变化太快,尤其是网络技术的更新。除了有至少两三年的工作经验,他还特别看重对方的思维方式,“思维固化是不行的”。冯全需要他的团队能像变形金刚那样组合起来,灵活而坚韧,面对时代的大洪流,可攻可守,能进能退。
冯全经历了失败和成功,自己最大的感悟还是坚持。只要坚持,成功总会找上你。当问到想跟有意创业的大学生朋友们分享些什么时,他这么说:劝君惜取少年时,相逢意气,柳头系马。
今年,冯全的公司从嘉壹度7楼孵化区搬到了10楼加速发展区。作为嘉壹度第一个入驻项目,最年轻的团队,能够走到快速发展区,冯全对嘉壹度青年创新工场的感情就像对父亲一样。从一开始就提供平台、提供晋升空间,到困难的时候给予渠道与方法,嘉壹度青年创新工场用授人以渔的方式,让冯全的公司不仅仅渡过了难关,更有了自己的竞争力。在嘉壹度青年创新工场的眼里,冯全是一个开始。
在冯全的眼里,世界才刚刚开始。
(由江苏常州《众创空间+1℃》推荐)
责任编辑:韩春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