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纤通讯在配网自动化系统中的应用
2016-08-26邓文明
邓文明
[摘 要]智能电网是基于能源配置的最大优化、确保电力供应安全可靠为基础的,当前国家电网正极力推广建设智能电网架构,从而完成实现电网的清洁、高效、互动目标。而配网自动化技术是坚强智能电网的一个关键部分,相比发达国家的配电网络国内的配电网络的还是比较落后的,本文就光纤通讯在配网自动化系统中的应用进行了简单的分析
[关键词]配网自动化;光纤通信系统;施工技术
中图分类号:TN929.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6)17-0280-01
1配网自动化在通信方面的具体要求
配网自动化的完成是我国科学技术进步的体现,更是改变人们工作生活效率的一种手段。配电自动化动网络的主要作用是对馈线终端进行传递,然后完成对配电主站之间的数据通信。需要根据配网自动化的特点,对信息加以研究,常见的信息种类有遥感信息、故障信息以及脉冲积累信息等。在配网过程中,因为配网自身的规模型特点、结构性特点和自动化程度,所以对于通信系统有非常高的要求。具体要求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分析-和论述:
1.1通信系统的可靠性要求
在配网系统当中,非常多的通信设备处于一种外露的环境中,并且环境条件非常恶劣,这样就要求配网系统的通信设备必须有耐高温、耐雨淋、耐冰雪日晒等方面的性能,与此同时,还要减少电磁对于通信系统的种种干扰,以此保证配电网可以在这种环境下高效、可靠地去工作。另外,配电网还需要有后备电源的支持,一旦遇到停电的情况,能够维持通信系统的正常稳定工作。
1.2通信系统的经济性要求
在配电网系统中,经济性原则是一项需要长期考量的准则,因为电力系统不仅要有经济效益,还要有社会效益,所以对于配电网通信系统的成本投入不能过多,基本致力于充分使用现有网络通信的情况还能让资源得到优化配置,进而有效地调整好配网的整体规划,以免出现一些浪费资源、重复建设的情况。
1.3通信系统的双向通信以及免维护要求
在通信系统当中,配电网的自动化需要实现种种要求,例如遥感功能、遥信功能以及遥控功能,因此需要通信系统有双向的通信能力。在操作方面,很多配网设备都需要安装在线路以及环网柜当中,这样操作起来非常不易,而且空间较为窄小,在安装调试过程中经常出现不便的情况。因此,在这种情况下,需要配电网通信设备可以更加便于安装和调试,不仅是提升工作效率的举措,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工作人员的工作负担。
光纤通信在通信容量方面有一定的优势,不仅容量大,而且衰减非常小,能够顶住雷击以及一些电磁方面的干扰,同时抗腐蚀性、密封性以及可靠性非常高,在铺设上便捷、简单。但是光纤通信的劣势是需要非常大的投资,在城区的内部,尤其是电缆线路的辐射,需要较大的成本和人工。在配电网自动化过程中,光纤价格若是有所降低,那么可以更加广泛地在电力系统中加以应用。
2配网自动化光纤通信系统施工技术分析
2.1通信光缆的敷设
为了避免光缆受力不均或者落地摩擦而受到损坏,因此这一环节中要严格控制光缆的路径走向和施工技术。当前,我单位使用较多的是人工牵引法,在牵引中使用分散牵引与集中牵引相结合,由一部分人在前边拉牵引索,每个人空中由1-2个人帮助拉。人工牵引敷设的长度不宜太长,可以采用倒“∞”法,也就是牵引出几个人孔之后,将光缆引出盘“∞”,然后再继续向前敷设,直到整盘光缆放完为止。光缆不宜和电缆交叉,应该平直敷设,且不得离开通道以及不能够堵塞送风通道。槽道光缆要绑扎牢固,绑扎间距控制在1.5m内,绑扎均匀,外观应平直整齐。同时架内光缆布放也应顺直,出线位置应准确,预留的弧长要一致,并进行适当绑扎。此外,光缆的每条进线孔要统一标识光缆两端连接的站点的名称,以便日常维护。
2.2光缆、光纤的链接
(1)光纤配线架ODF;
(2)光缆开剥:剥光缆保护层,剪去无金属加强芯和填充层,并将松套管清理干净,剥光纤松套管的长度要比光缆外护层切口长4-5cm;
(3)光纤清洁后穿好光纤保护管,穿保护管90Cm,要保持纤芯整齐。然后采用胶布将光缆开剥处以及保护管的根部包好,再加装热缩套管;
(4)固定光缆,穿好以及理顺纤芯;
(5)熔接。熔接前必须整理束纤,熔接完毕要理论纤芯,等热缩管冷却之后固定热缩管。在卡放热缩管的时候要确保钢芯朝下受力均匀;
(6)熔接完毕后,插放熔接盘前用捆扎带将保护管固定。为避免弯曲损耗的增加,熔接盘内盘纤的直径不应过小;
(7)测试纤芯并存盘;
(8)贴好标签以及光缆挂盘之后将场地清理干净。
2.3光纤接续
(1)接通电源,开机。采用适合的熔接和加热方式,直到进入待机状态;
(2)将光纤穿好热缩套管,用酒精清洁长度100mm左右的光纤涂覆层;
(3)切割长度为0.25mm的光纤为8mm-16mm;
(4)在V型槽中让如剥好的光纤;
(5)开始熔接。如果熔接出现气泡、太粗、太细或者分离,都应重新熔接;
(6)将防风罩和光纤压板打开,取出光纤;
(7)把热缩套管中心移到熔接点,放至加热器中加热。加热完毕,打开加热器夹具,将光纤加固之后的熔接点拉紧,等热缩管冷却之后放入预留盘固定槽。
(8)长途架空光缆或直埋光缆接续时,应在机房内做好监测,接完一根测一根,单个熔接单元在接头包内固定好后再复测一次,以确保光缆接续指标(损耗)符合规范要求。
2.4硅芯管技术要求
在通信系统施工技术实施中,硅芯管应满足以下要求:
(1)韧度好,弯曲自有;
(2)管壁无裂口、气泡、杂质以及分解变色线,内壁光滑且切口平整;
(3)颜色均匀,其他物理力学性能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
(4)尺寸要求:内径31-35mm,外径38-42mm。
2.5通信屏安装
(1)屏体采用优质钢材进行整体焊接、内部镀锌。钢板选用厚度应大于2mm,以确保机架的电磁屏蔽性能;
(2)机架保护漆采用电脑灰或驼色进行喷塑;
(3)屏内两侧以间隔300mm的标准均匀配置固定垂直线缆的横档;底部设置用来绑扎固定的电缆固定夹;屏后两侧各配置穿线环10个,以便安装施工。
(4)所有连接线的接线端子采用铜鼻子、压接工艺、热缩套管封口。
2.6光纤配线安装
光纤配线作为光纤通信网络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对光纤、光缆进行连接、保护、终接以及管理的作用。换而言之,光纤配线的使用对于光缆的固定以及光纤的合理布放、熔接等有着非常关键的作用。以我施工单位为例,光配安装主要注意以下几点:
(1)以12芯为一个独立的熔接单元,每个熔接单元配足适配器以及单头尾纤,其中单头尾纤应采用国标光缆色谱进行区分;
(2)适配器成28°斜角卡接式安装,并要进行有效的固定;
(3)光配釆用前后开门,而前后门与两侧上下的面板应釆用防绣金属材料,并且对其喷漆加工。藏纤单元要以后出线为主,预留走线以及用来固定走线的附件。
结束语:
本文对配网自动化光纤通信系统施工技术进行了系统性的分析,对于这一关键技术的具体应用有着非常积极的作用。但是,根据本施工单位负责的通信工程实践表明,光缆线路在施工中以及投入运行后,会暴露出一系列的问题,一定程度上对数据的稳定传输造成了影响,比如损耗过大、发生断缆等。因此,在实际的施工当中,要加强光缆敷设技术以及光缆熔接技术的改进,尤其是在光缆敷设中要加强对光缆弯曲导致损耗的计算以及光缆连续损耗的计算,以此优化光缆敷设以及熔接技术。由于篇幅问题,本文未做详细分析。通过上文可以知道,光缆通信系统施工是一项相对复杂的工程,因此在实际的施工当中,在严格遵循各项施工要求以及施工标准的同时,要不断地学习先进的经验,以此促进光缆通信施工技术的进一步发展。
参考文献
[1]丁睿.配网自动化光纤通信系统施工技术的研究[J].华北电力大学,2014.
[2]贾董鹏.配网自动化通信系统的研究与设计[J]..华南理工大学,2015.
[3]杜浩东.配网自动化通信系统的研究[J].华南理工大学,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