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立德树人 诚信先行

2016-08-26李连云

河北教育(德育版) 2016年4期
关键词:诚信学术论文

○李连云

○季敏

○刘桂宁

○李立辉

论坛

立德树人诚信先行

本期嘉宾:

河北省教育宣传中心主任

河北教育报刊社社长、总编辑李连云

河北师范大学教师季敏

南宫市教育局教研室教研员刘桂宁

巨鹿县曹辛庄明德小学校长李立辉

策划人语:2016年河北省师德论坛征文活动和班主任优秀工作案例征集活动即将拉开帷幕。在2015年这两项活动的稿件评审中,评委发现部分教师的作品原创性较低,不乏做假、抄袭的现象。一线的教学工作压力很大,教师是辛苦的,但这不能成为做假、抄袭的理由。有心的教师在工作中必有所悟,也都会经历一些难忘的、感人的、涉及教育典型问题的案例,希望各位同仁能将自己在教育教学中的点滴思悟提炼、整理成文,投于本刊,与读者共享。也希望日后的征文活动中,再没有做假、抄袭的现象。为此,本刊特邀几位嘉宾就学术诚信问题,谈谈自己的看法。

洋洋数千言品性在行间——谈谈论文造假现象

○李连云

论文造假是学术造假的最常见手段。去年11月新华社有一条消息:去年,英国现代生物出版社、旗下有10本学术期刊的德国施普林格出版集团及拥有《柳叶刀》《细胞》等知名学术期刊的出版巨头爱思唯尔共计撤销百余篇来自中国的学术论文。任何一位有良知的国人都为此感到蒙羞。论文造假现象如今十分常见,笔者作为《河北教育》参与主办的一些教育论坛征文活动的评委,对此感触颇深。

“河北省中小学教师师德论坛征文”活动和“河北省中小学班主任优秀案例征集”活动是河北省教育系统内很有影响、中小学教师十分看重的两个征文活动,每年都会收到数量庞大的投稿,作为主办单位,我中心十分重视对来稿的评审工作,开封、分发至各评委、初审、终评、汇总登统等各环节都透明处理,一丝不苟,最大限度地保证公正、客观。令我们深感遗憾的是,每年的评审中,评委都会发现为数不少的带有抄袭性质的投稿,有的抄袭近乎“克隆”。

论文造假现象内在导因是作者品性“溜号”。

首先是不劳而获的思想。随着政府、社会及群众对基础教育的期望越来越高,中小学教师的压力也随之增加,两眼一睁、忙到熄灯对很多教师来说都是平常事。在这种基本忙碌背景下,还要顾及写论文,评职称,的确很辛苦。于是,有些教师就打起了剽窃的主意。从实质上讲,这与偷东西是一样的。而且有过之无不及,因为学术成果往往是别人经年呕心沥血所得。无论是什么理由诱发,偷都是可耻的行为。

其次是不公平竞争的意识。我们所主办的活动,设奖名额已不算少,但与庞大的投稿数相比,比例仍然比较低,这也是保证获奖论文质量的需要,宁缺勿滥。有些教师,自感水平不济,便剽窃别人论文中的精华充为己有。假如这样的文章侥幸从评委手中通过,对其他参与者很不公平。就好比运动员靠兴奋剂获得好成绩一样。假如因一篇作假论文获奖,帮助作者通过高一级职称评审,提高了待遇,pk掉了其他参评者,不公平效应就扩大了。

第三就是对诚信的践踏。一篇论文作假算不得罪大恶极,但其所反映的漠视、无视诚信的潜意识危害极大。诚信被写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足见其对国家、社会发展的重要性。诚信缺失将极大抬高个体交往、企业经营、国家治理、社会运转的成本,造成难以估量的损失,严重制约经济、法治、社会和文化建设的步伐。以我们所举办的征文活动为例,假如抄袭(有可能是段落抄袭或以隐蔽方式抄袭)泛滥,主办者的努力和广大参赛者的努力都可能落得一场空。常言道:国家兴亡,匹夫有责。那么,具体到建设诚信社会这件关乎国家前途、社会生态、人民福祉的事,我们负起应有的责任了吗?更何况,我们是传道授业解惑的教师啊。我们自己没有诚信底线,学生在耳濡目染下,会滋生什么样的思想,会有什么样的行为?

论文造假外在诱因是学术研究背离了其原始意义。人们搞学术研究一般源自兴趣动机、职业动机和高尚动机(如为了国家安全),发表学术研究成果(如发表论文)是为了获得世人的肯定以及与他人分享研究成果,深层目的是实现自我价值(马斯洛所讲的人的五种需求中的最高层)。对一名教师来讲,进行教育方面的学术研究本应是出于对教育的热爱、对专业进步的追求和有功于国家教育事业的发展。如果学术研究更多地成为了获取个人功名的途径,教师“研究”教育、写教育论文是为了获取职称、职务或者其他物质、荣誉利益。那么所“研究”出的东西,是否真正实现了自我价值呢?这种心态下,所进行的“研究”其实很“无聊”,所写的论文其实很“水”也就不难理解了。

要扼制论文造假现象蔓延,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其一,推进诚信建设,在基层大力营造诚信之风。在每一个地方的教育系统、每一所学校倡导归于本真、诚实做人、老实执教的师风,把宁可没有、绝不假有做为底线,缔造对做假、造假人人喊打的环境。

其二,加强对普通教师搞学术研究、写学术论文的培训、指导。学术研究并不是什么神秘的事,很多教师在从教中对某些教育、教学方式方法的探索、尝试、创新其实都属于学术研究,但是他们并没有把那些宝贵的研究成果形成缜密的文字发表。其原因,一是没有认识到以文字固化实践所得、提炼其中思想的重要性;二是文字功底不够,不能清晰、有逻辑地论述。我们的教研部门、学校要给老师们提供帮助、支持,促使他们放开胆子、蹚开路子、提升能力。

其三,完善人才评价体系。要全面、客观、柔性地评价人才,而不是通过一些刚性指标僵化地给人才分层划等。具体到攸关广大教师利益的职称评审这件事,不能把论文权重定得过大。可以考虑以更合理的方式来衡量教师的学术能力。令人欣喜的是,在国家及我省制定的“乡村教师支持计划”中,都已降低了对乡村教师的职评论文要求。可以预见,教师职称评审会走向越来越科学的轨道。

有人可能会担忧:降低论文权重,人们搞学术研究的积极性会不会降低?我觉得不必担忧,真正热衷于专业的人是永远都不会停下学术研究的脚步的,他们不带功利色彩的思考、提炼所形成的论文才是真正有价值的精神财富。

李连云

季敏

刘桂宁

李立辉

以诚信促教师的专业发展

○季敏

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在进行科学研究的过程中,更要严守“学术诚信”的准则。只有在科研领域真正讲求诚信,反复推敲、不断积累,才能创造出属于自己的科研成果。进而,言传身教,将诚信的种子根植到广大学生的心间,在整个社会弘扬诚信的精神。

一、倡导学术诚信理念,增强教师专业化发展意识

学术诚信是实现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前提。科学研究来不得半点虚假。教师专业化的发展要求教师不仅是教学活动的实施者,更是科学研究的参与者,是“反思性实践家”。教师的专业化发展不是依靠业务考核、职称晋升等外在手段实现,而是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实现的自我提升,是教师个人成长的过程。只有大力倡导学术诚信,大力弘扬中华民族诚信的光荣传统,使学术诚信成为所有参与科研活动者共同遵守的行为准则,教师才能更好地立足现实、不断总结与积累,在实践中发现个人科学研究的兴趣所在并养成良好的科学研究习惯,提出个人的学术观点与学术理念并在实践中反复论证,实现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与提升教师专业素质的高度结合。教师的道德操守对于整个社会公德的形成具有很大影响,因此,教师必须要坚守学术道德准则和诚信意识,不断加深专业化发展的意识,这也是教师必须要承担的社会责任。

二、营造学术诚信氛围,提高教师专业化发展动力

对于高校教师而言,做好教学工作已经非常辛苦,课前准备、课堂教学、课后答疑、实习指导、毕业论文等环环相扣,如若再花费大量的时间进行科学研究,常常会感觉力不从心,这便催生了侥幸心理。因此,教育主管部门和高等院校也应该加强学术管理和学术规范建设,着力构建教育、制度、监督相结合的惩治和预防工作体系,促进学术诚信意识经常化、规范化、制度化。“一个诚信的学术共同体需要制定明确的学术标准、学术规范和相关的评价程序,并在实践中公平对待学者的学术事务。”营造良好的学术诚信氛围,制定科学的教师评价体系并建立监督机构,能够更好地调动教师的积极性,激发教师的创造力,提高科学研究的有效性和持续性。教学活动是生命,科学研究是发展。教学相长,教师的科学研究指导教学实践的开展,教学实践也反过来促进科学研究的深入,提高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动力。

三、推广学术诚信品牌,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进程

教师学术诚信建设“关系百年树人的大业,关系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成效和科教兴国战略的成败”。学术诚信体现了教师品德与职业素养,教师专业化的发展需要不断打造并推广个人学术诚信的品牌。个人学术诚信品牌的打造,必须首先保证数据的真实性。无论是实施研究、撰写论文、实验报告或申请课题时,数据必须是真实的,必须尊重实验数据,全面引用数据。杜绝为了实验数据更“好看”而修改真实数据。其次,要尊重他人的知识产权。在学术成果中引用他人成果,必须注明出处,体现引文规范的重要性,不得损害被引用人的权益;引用他人尚未发表的研究思路和结果,必须经过该人同意,并注明被引用人的名字或出处;被引用的内容不能构成引用人作品的主要部分或实质部分。如果每个教师都注重个人诚信品牌的塑造与推广,必将形成巨大合力,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的进程。

学术诚信是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前提,也为教师专业化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平台和广阔的空间。高校教师肩负着培育社会主义接班人的重任,其一言一行对科学知识、优秀传统在下一代的传播和延续有着重大影响,要诚信先行,从自身做起,将遵守学术诚信作为自己的一个职业道德准则。

学术诚信的建设既关乎教师的专业化发展,也关乎全社会精神文明建设,必须要大力倡导学术诚信的理念,积极营造学术诚信的氛围,塑造并推广诚信品牌,实现教师的专业化发展和社会的和谐进步。

从“源头”抓起让“活水”长流

○刘桂宁

古人云:“师有百行,以德为首”。教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对于当前引起热议的教师“学术诚信”问题,更应引起我们的重视。有些教师每天疲于“备、讲、批、辅、考”,无暇顾及论文及课题研究;有些教师理论水平不够高、对教材钻研不够深,提笔不知从何写起……只有等到评优评模或评职称时才草草起笔,或东拼西凑,或网上抄袭,导致学术失信行为,破坏了社会风气。对此,我们应对症下药,从“源头”抓起,让“活水”长流。

一支笔

很多一线教师一提起写教育教学论文就感到无物可写、无从下笔,原因之一就是理论水平不够高,日常积累不够多。要解决这一问题,光靠听几节示范课、听几个大报告是不行的,而必须注重日常积累。为此,我市教育局统一印发了教育工作日志本。从机关干部到中小学校长到一线教师人手一本,要求就自己的教育工作“天天有记录,日日有随笔”,并定期开展教学工作日志展览和评优活动。日志中既可以写每日从网络、媒体学到的理论知识也可以写学习重要教育文件的心得体会,还可以记录每天工作中发生的点点滴滴。经过几年的探索实践,取得显著成效。通过写日志,反思自己的优劣长短,作为今后工作的借鉴。平时教师们在教育教学中常有成功的喜悦和失败的苦恼,这些就像稍纵即逝的火花,如果及时捕捉、整理和记录,就会成为日后写论文或进行课题研究的宝贵素材。

一张嘴

要做到“学术诚信”,广大教师必须做到言之有物、言之有理,张口会说、提笔能写。要解决这一问题,“说课”就是有效的方法之一。近两年来,我市教研员坚持下乡调研,听课、评课。并且引导一线教师做到每听必说,每说必评。每年组织两次全市教师说课大赛,迅速有效地提高教师的整体素质。

教师想“说”好课,就要以认真备课为条件,后要以当堂教学效果为检验,一线教师需要主动地钻研教材,全方位、系统地学习教育科学理论,并用精炼准确的语言表达出来。这无形中深化和修正了教师对知识、理论的理解,引导他们向更深更高层次研究。由于“说课”呈现出的教育教学设计是在谨慎的思考和一定的理论指导下形成的,从而使这些设计完成了由经验主义、随意性向科学性和自觉性方向的转变,形成了无数精彩的教育教学案例。“说课”过程中,参与听课的同行和教研员的“评课”,使执教教师对教育教学设计的静态个人行为转化成动态的学术论坛,通过这种切磋交流,使全体参与者都有实实在在的收获。

两条路

一方面,我们引导广大教师走上课改的大路。我们每年派出教研员和骨干教师外出学习、观摩先进的教育教学模式,采取相对集中的方式对一线教师进行培训,聘请专家对一线教师进行集体培训,给教师一个明确的方向和努力目标。另一方面,我们鼓励教师在找对大方向的前提下“抄近路”,根据学校不同乡情、不同学情,摸索更适合学生的教育教学模式,并加以推广。教研室每月找准一所学校或一部分骨干教师组织一次“学术论坛”,教研员根据近期下乡调研中发现的问题自选内容,轮流主讲,并把这一活动形式推广到基层学校,“周学习,月讲座”的学习制度已见雏形。通过这两条路子,提升了教师的专业化水平,同时也产生了许多精彩的、有特色的学术论文。

追根溯源釜底抽薪

○李立辉

近年来,高校学术造假的消息屡屡见诸于报道,甚至涉及一些名校。我在工作中也常会遇到原创性不高的学术论文。我觉得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一是学术诚信观念淡薄。不少中小学教师对学术诚信认识上存在偏差,没有意识到论文抄袭是不尊重他人劳动成果的,更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还有不少教师认为“天下文章一大抄”,只要不是全篇照抄,就不算抄袭。只抄几篇文章的部分句子,就不算抄袭,只能算“参考”。另外,在法律上,国家对学术诚信没有具体规定,学术研究者只能按国际惯例或者国际学术团体的一些规定,例如国际电气和电子工程师协会(IEEE)的文件对论文抄袭区分为5个层次。中小学教师一般比较本土化,对国际惯例或规定的认识不足。

二是学术诚信体系缺失,失信成本“廉价”。在学术研究中,学术诚信不成体系,各行其是,缺乏统一明确的学术诚信标准,更缺乏合理的学术诚信奖惩机制。我认为,一个科学的学术诚信体系至少应该包括一个学术诚信机构,用于向学术研究者提供学术诚信培训和咨询服务;一个科学全面的学术诚信标准;一个合理的监管机制;一个学术失信处罚机制。现在对学术诚信缺乏有效的监管,有些教师往往铤而走险。有关方面对学术失信教师的处罚往往不过是取消其参评资格,组织论文评选的单位没有处分相关教师的权利,而学校往往处于自身利益考虑,大事化小,小事化了。这样,教师在论文作弊时就没什么顾虑了。

三是利益诱惑导致投机心理。从客观原因上说,现行的教育体制里,很多地方的教育部门对学校或者对教师的考核标准中,教师论文发表数量、获奖数量占很大比重。这就刺激了教师对论文发表、获奖的追求,地方教育部门或者学校领导不管论文的写作过程,只看结果。在利益的驱使下,许多教师东拼西凑,大肆抄袭,导致了大量低劣学术论文的出现,产生了大量的学术泡沫。

作为一名中小学教师,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改善目前中小学教师学术诚信的状况:

一要对中小学教师进行学术诚信培训。鉴于部分中小学教师学术诚信概念模糊,教育行政部门应对中小学教师,尤其是新教师进行学术诚信培训,强化守法守纪意识。加强师德教育,学校通过道德讲堂等平台开展诚信与失信问题大讨论。

二要加强学术诚信监管,提高失信成本。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应当建立适当的监管机制和奖惩机制,定期对教师的学术诚信状况进行考评,对学术失信行为要严格处罚。在教师论文参选参评过程中,严格把关,一旦发现学术失信行为,要严肃处理,甚至可以令其停职。以此督促使教师脚踏实地,发挥自己的创造力来完成学术研究和教学任务。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如果每名教师在走上教育岗位之前就接受诚信熏陶,防微杜渐,就有望营造出诚信治学的氛围。

猜你喜欢

诚信学术论文
如何理解“Curator”:一个由翻译引发的学术思考
对学术造假重拳出击
美好生活离不开诚信
我们和诚信在一起
那一次,我把诚信丢了
Application of the Good Faith Principle to the SCS Arbitration Initiated by the Philippines Against China
下期论文摘要预登
下期论文摘要预登
下期论文摘要预登
2013年5—12月最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