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清朝高考怪事多

2016-08-26王吴军

喜剧世界 2016年14期
关键词:怪事条子监考

★文/王吴军

清朝高考怪事多

★文/王吴军

清朝对于科考非常重视,那时的科考和个人的前途命运的关系比现在的高考更加密切,也更重要,可谓是科考成功,鸡犬升天。所以,那时的考场制度也比现在更加严格,考生进入考场,就如同走进了监狱一样,这样看来,那时的考场气氛是缺少人情味的,甚至是冷冰冰的。

不过,清朝的科考也经常出现徇私舞弊的丑闻,而且还经常出现咄咄怪事。

比如,清朝道光年间,有一个权势极大的大臣借助科考培植自己的党羽,此大臣的旧门生的一个亲戚参加科考,他就给监考人员和阅卷老师预送条子,让多加关照,后来竟然由此形成了一种社会风气。那时的大臣也就相当于现在的公务员。当时,有一个公务员自重自爱,考试前没有送条子请求对其亲戚进行关照,而这个公务员的亲戚考得挺不错,阅卷老师对于这份答卷非常看重,却怪那个公务员不预先送条子。这个公务员说:“我只知道让我的亲戚好好考试,却不知条子为何物!”阅卷老师听了这话,非常不悦,板着脸说道:“不预先送条子就是不愿意榜上有名,真是不识抬举!”于是,他竟然将这个公务员的亲戚的卷子扔到了落榜者的卷子里。

清朝嘉庆十四年(1809年),湖北举行省级考试,主持这次考试的主考老师虽然有才能,有眼力,却贪酷异常。此主考老师将湖北省的木枷提调到考场,还准备了铁索百条,虽然考试时恰逢酷暑,天气炎热,主考老师却规定所有考生必须要穿棉衣,而且要把扣子全部系上。如果见到有考生说话,就动用枷锁进行惩罚。当时,湖北考场的情况是坐堂如审案,点名如问囚。而且,考卷没发以前,先要考生拿钱,否则就取消其考试资格。由于主考老师和监考、阅卷老师勒索银子,当时湖北的读书人愤愤不平地说:“如此败类来湖北主持考试,真是糟蹋湖北!”不料,几年之后,这个主考老师外出做官,因为贪污被革职拿问。审讯人员要给他戴上枷锁,他不愿意,审讯人员笑着说:“你过去在湖北主持考试时所做的事情都忘记了吗?请君也入瓮吧!”原来,此审讯人员当年就参加过湖北的省级考试,见识过这个主考官的贪酷。

清朝咸丰七年(1857年),某翰林学士到河南主持河南的科考,当时,考场的制度非常严酷,那些监考老师对待考生就像监狱看守对待囚犯一样,考场四周摆满了枷锁。这次出题也很谬妄,时人讥讽其字不成字,文不成文。这一年,河南的省级考试非常失败,有人在皇帝面前弹劾此次考试的出题者和监考者,说他们是肆意妄为,胡扯八道,割裂经传,玷辱斯文,皇帝下令,将一干人员革职查办。

清朝的高考中常常出现的这一连串的怪事,使得当时的人们多了许多谈资,街巷之间议论高考怪事的人颇多,于是,清朝末年有一个叫陈嘉伦的文人就这样评价清朝的高考:“考场如市井,咄咄怪事多。”陈嘉伦把清朝高考的考场比喻成喧嚣、嘈杂的市井,可谓是形象生动、入木三分。

(摘自《江淮时报》)

猜你喜欢

怪事条子监考
条子泥:只此湿地间 万物皆可爱
门内
监考时……
西安监考老师上门送考后就地隔离
相亲漫画二则
西红柿村的怪事
这哪里是怀疑学校,分明是不信任孩子
奇怪的信
野猫引出的怪事
条 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