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使徒行者

2016-08-25刘倩

南都娱乐周刊 2016年30期
关键词:使徒警匪片枪战

刘倩

说电影《使徒行者》是IP电影合情合理,两年前,TVB热播剧集《使徒行者》曾一度火爆,网络播放总量破24亿,成为首部进入“20亿俱乐部”的港剧。

电影《使徒行者》不仅沿用原版电视剧剧名,更以原版剧情为故事背景,加入了一些角色,取景和拍摄架构变得庞大。那么,这个IP被搬上银幕有没有变得更好呢?

场面当然更大了,演员阵容也不错。作为一部港产枪战电影,除动作戏之外,卧底、兄弟、情仇都是《使徒行者》的主题,套路和传承并存,虽然没有太大惊喜,但浓郁的港味在港产警匪片的层面来说,也算是优秀传承,值得一看。

1传承

无大硬伤,逻辑不算完美

在如今“合拍片”盛行的中国电影市场氛围中,《使徒行者》港味十足。香港警匪片最擅长的就是卧底的故事,影片伊始就放出了寻找卧底的线索,并且抛出“康氏密码”(摩斯密码)这种专业性的卧底术语吸引眼球,观众很容易被平常不容易了解到的卧底做事方式吸引。随后警察确认卧底身份的这个过程,戏份拉得稍微长了一些,文戏和动作戏杂糅,显出一些电视剧的节奏,不过逻辑上也尚可。常看卧底题材的观众知道,该题材都会经历一个起承转合的过程,在吴镇宇饰演的警察确认了古天乐的卧底身份之后,转折来了,古天乐不过是冒充卧底,张家辉用枪声的节奏讲述自己才是真正的卧底。这个部分还是挺有意思的,不过张家辉和古天乐之间始终没有真正捅破这个窗户纸,在真卧底和假卧底之间没有更多转换逻辑线,显得真假卧底的逻辑有些简单粗暴。导演把力气都放在了展现兄弟情上,某些台词有《扫毒》的感觉。最后导演没有忘了玩一把宿命感,贩毒老大知道了卧底的存在,决定把自己人和卧底都赶尽杀绝,真卧底意外死了(张家辉和人打斗冲出街头,不小心被驶来的小巴碾压身亡,不过这样的宿命感,能不要吗?),假卧底最后不知所终,这种处理让逻辑上显得不太圆满,甚至让人脑洞大开,难道古天乐才是真卧底?或者会被发展成下一个卧底?卧底警察身份谜团的逻辑不算完美清晰,好在也并无硬伤。

2套路

巴西实景拍摄算突破,枪战场面中规中矩

如果以优秀港产警匪电影的高标准来衡量《使徒行者》,可以说当巴西的戏份开始时,影片的节奏感才真正银幕化。前半部故事背景的交代+加上搞笑幽默的成分,这种手法在银幕化的呈现也未尝不可,只是文伟鸿是电视剧导演出身,导致前半部分难免被眼光毒辣的看客认为是延续拍摄电视剧的手法。在巴西实景枪战拍摄让演员都叫苦,枪战节奏感的处理算是差强人意,但在动作场面上,虽然画面冲击感可以让肾上激素飙升,但并没有呈现一些惊喜。在车下安定时炸弹、飙车追逐的机关枪战戏、毒品交易时的耍阴招、子弹用完的单刀肉搏的招数都比较套路式。anyway,审美疲劳并不影响这部片子的质量。只是导演在镜头语言上的表达手法,相对来说比较直白和简单,看得出这是一部致敬电视剧的演电影,浓厚的tvb痕迹感很强,比如“人在做天在看”这种台词依旧存在,对于没有看过剧集的人来说,没有观影障碍,在警匪片的层面来看也算合格。如果真如导演所说要将《使徒行者》做成一个电影系列,在场面调度上仍有期待空间。不过一部港产片片尾曲采用华晨宇歌声,还真是让人有一种穿越感啊!

电视剧版和电影版有什么分别?

电影版的制作规模和经费比电视剧大了很多,我们这次有丰富的资源,周期宽松,所以这次的故事会更加严谨,电影版的场景和故事更加符合国际犯罪这个题材。

巴西部分的枪战戏是实拍?

当我第一次去巴西看景时,现场制片的一番话让我心凉了一半,有很多以巴西实景拍摄为噱头的好莱坞大电影,其实只是在那里拍摄空镜,然后到别的地方用绿幕拍摄,最后使用特效合成,我们不仅要实景拍摄,还要拍包含枪战、械斗、爆破在内的大型动作场景,更是难上加难,而且,这些拍摄过程完全没有经验可以借鉴。在一次拍摄中,不远处突然传来枪声,古仔问我:“那是枪声吗?”我说“不是枪声,那是在放鞭炮”,古仔喊:“导演,你是在骗我吧!”我只好答“我不是在骗你,我是在骗我自己。”

会有续集吗?

希望可以成为一个系列的电影,做成一个电影大IP!

猜你喜欢

使徒警匪片枪战
瑞士新使徒教堂
脑洞超市
《拆弹专家》逆袭五一档,这是香港警匪片复兴的开始么?
光影使徒
趴 下
从电影《窃听风云》看香港电影新模式
《烈日灼心》:一念之差,救赎一生
《东方电影报道》
全脂牛奶的奋斗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