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经济与科技动态

2016-08-25

军民两用技术与产品 2016年11期
关键词:国防科技军民融合

经济与科技动态

《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印发

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简称《纲要》)。《纲要》包括战略背景、战略要求、战略部署、战略任务、战略保障、组织实施等六大部分内容。

《纲要》提出,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基本原则是:紧扣发展,深化改革,强化激励,扩大开放。

《纲要》提出,国家创新驱动发展的战略目标分三步走:

第一步,到2020年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基本建成中国特色国家创新体系,有力支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创新型经济格局初步形成。科技进步贡献率提高到60%以上,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20%。自主创新能力大幅提升。突破制约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家安全的一系列重大瓶颈问题,初步扭转关键核心技术长期受制于人的被动局面,在若干战略必争领域形成独特优势。创新体系协同高效。创新环境更加优化。

第二步,到2030年跻身创新型国家前列,发展驱动力实现根本转换,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国际竞争力大幅提升,为建成经济强国和共同富裕社会奠定坚实基础。主要产业进入全球价值链中高端。总体上扭转科技创新以跟踪为主的局面。国家创新体系更加完备。创新文化氛围浓厚,法治保障有力,全社会形成创新活力竞相迸发、创新源泉不断涌流的生动局面。

第三步,到2050年建成世界科技创新强国,成为世界主要科学中心和创新高地,为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强大支撑。

在战略部署部分,《纲要》指出,实现创新驱动是一个系统性的变革,要按照“坚持双轮驱动、构建一个体系、推动六大转变”进行布局,构建新的发展动力系统。双轮驱动就是科技创新和体制机制创新两个轮子相互协调、持续发力。一个体系就是建设国家创新体系。六大转变就是发展方式从以规模扩张为主导的粗放式增长向以质量效益为主导的可持续发展转变;发展要素从传统要素主导发展向创新要素主导发展转变;产业分工从价值链中低端向价值链中高端转变;创新能力从“跟踪、并行、领跑”并存,“跟踪”为主向“并行”、“领跑”为主转变;资源配置从以研发环节为主向产业链、创新链、资金链统筹配置转变;创新群体从以科技人员的小众为主向小众与大众创新创业互动转变。

在战略任务部分,《纲要》指出,紧紧围绕经济竞争力提升的核心关键、社会发展的紧迫需求、国家安全的重大挑战,采取差异化策略和非对称路径,强化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任务部署。推动产业技术体系创新,创造发展新优势;强化原始创新,增强源头供给;优化区域创新布局,打造区域经济增长极;深化军民融合,促进创新互动;壮大创新主体,引领创新发展;实施重大科技项目和工程,实现重点跨越;建设高水平人才队伍,筑牢创新根基;推动创新创业,激发全社会创造活力。

在战略保障部分,《纲要》强调,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必须从体制改革、环境营造、资源投入、扩大开放等方面加大保障力度。要改革创新治理体系,多渠道增加创新投入,全方位推进开放创新,完善突出创新导向的评价制度,实施知识产权、标准、质量和品牌战略,培育创新友好的社会环境。

(新 华)

国务院印发《关于深化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

国务院印发《关于深化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简称《意见》),部署深化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发展,协同推进“中国制造2025”和“互联网+”行动,加快制造强国建设。

《意见》指出,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主体,是实施“互联网+”行动的主战场。推动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有利于形成叠加效应、聚合效应、倍增效应,加快新旧发展动能和生产体系转换。要以激发制造企业创新活力、发展潜力和转型动力为主线,以建设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双创”平台为抓手,围绕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关键环节,积极培育新模式新业态,强化信息技术产业支撑,完善信息安全保障,夯实融合发展基础,营造融合发展新生态,充分释放“互联网+”的力量,发展新经济,加快推动“中国制造”提质增效升级,实现从工业大国向工业强国迈进。

《意见》提出,要坚持创新驱动,激发转型新动能;坚持融合发展,催生制造新模式;坚持分业施策,培育竞争新优势;坚持企业主体,构筑发展新环境。力争到2018年底,制造业重点行业骨干企业互联网“双创”平台普及率达到80%,成为促进制造业转型升级的新动能来源,制造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取得明显进展;到2025年,力争实现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发展迈上新台阶,融合“双创”体系基本完备,融合发展新模式广泛普及,新型制造体系基本形成,制造业综合竞争实力大幅提升。

《意见》明确了深化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发展的7项主要任务,包括:打造制造企业互联网“双创”平台,推动互联网企业构建制造业“双创”服务体系,支持制造企业与互联网企业跨界融合,培育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新模式,强化融合发展基础支撑,提升融合发展系统解决方案能力,提高工业信息系统安全水平。

此外,《意见》提出了完善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培育国有企业融合发展机制、加大财政支持力度、完善税收和金融政策、强化用地用房等服务、健全人才培养体系、推动国际合作交流等7个方面的政策支撑和保障措施。 军民结合 寓军于民武器装备科研生产体系建设部际协调小组第五次会议召开

(政 府)

5月3日,军民结合、寓军于民武器装备科研生产体系建设部际协调小组第五次会议在京召开。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了《国务院 中央军委关于建立和完善军民结合 寓军于民武器装备科研生产体系的若干意见》(简称《若干意见》)2015年工作进展情况、5年来的总体成效、“十三五”时期工作思路和2016年工作要点。

部际协调小组组长、工业和信息化部部长苗圩指出,《若干意见》作为国务院、中央军委首次对体系建设作出战略部署的方向性、战略性、指导性文件,为军民融合发展打下了很好的工作基础。在《若干意见》的引领下,通过部际协调小组各成员单位的共同努力,军民融合的观念深入人心,方向更为清晰,目标更加明确。

苗圩强调,“十三五”时期是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实施军民融合发展战略的关键时期。部际协调小组各成员单位要认清形势,把握要求,抓住机遇,自觉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对形势的判断上来,统一到中央对军民融合工作的决策部署上来,统一到习近平总书记对军民融合发展系列重要论述的精神上来。

他提出,要加快推进军民融合改革,提高军民融合供给保障能力,释放军民融合红利。要牢固树立、自觉落实新发展理念,坚持创新引领,合力攻破制约瓶颈;坚持协调推动,补齐短板,优化结构;坚持绿色高效,提升体系建设效率;坚持开放融合,吸纳全社会优质资源参与武器装备科研生产;坚持共享共用,实现军地资源配置效益最大化。各成员单位要更加注重落实责任、更加注重统筹谋划、更加注重加强协调配合,凝心聚力共赴军民融合发展新征程。

(工 信)

简 讯

航天科技集团与人民网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4月22日,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与人民日报社人民网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围绕2016年全年重大航天发射任务报道等契机,在线上传播、线下活动等领域开展合作。此次签约标志着双方合作进入新阶段。(航 天)

深圳市航空航天产业协会成立

5月18日,深圳市航空航天产业协会成立。该协会现有会员企业近百家,涵盖航空电子、无人机、卫星导航、航空航天材料、精密制造技术及装备等产业领域。未来,该协会将积极搭建航空航天产业新公共服务平台体系,助推深圳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航空航天产业集群。(科 日)

西安航天基地与广东省顺德企业合作探索军民融合经验

5月16日,广东省顺德多家企业与西安国家民用航天产业基地的代表在西安航天基地举办了“西安航天基地—广东顺德军民融合产业合作研讨会”。双方签订了军民融合合作协议,将共促国防科技成果与精加工能力合作对接,优势互补,共同探索军民融合合作经验。 (顺 德)

西安高新区与北京理工大学签署合作协议

西安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与北京理工大学签署共同推进军民融合创新发展战略合作协议,合作内容主要包括建设创新基地、推进重点项目实施、设立军民融合发展基金、搭建信息共享平台、加强人才联合培养、加快科技成果转化等方面。 (航 商)

首个“中国航天日”主题活动在京举行

4月24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国家航天局在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共同举行《中国梦 航天梦》“中国航天日”主题活动。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马凯在致辞中指出了设立“中国航天日”的重大意义,回顾了中国航天事业创建60年来取得的辉煌成就和积淀的宝贵精神财富,展望了“十三五”及未来一段时期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愿景,发出了“愿与国际社会共同开创航天事业美好未来”的盛情邀请。他希望广大青少年树立报国之志,传承航天精神,为实现中国梦、航天梦贡献力量。

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国防科工局局长、国家航天局局长许达哲表示,全体航天人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和李克强总理批示精神,以“中国航天日”为新起点,铭记航天发展历史,大力弘扬航天精神,贯彻落实五大发展理念,推动空间技术、空间应用、空间科学全面发展,加快建设航天强国,为增进人民福祉、促进人类文明进步作出更大贡献。

首个“中国航天日”以“中国梦 航天梦”为主题,工业和信息化部、国防科工局会同有关部门精心策划组织了首个“中国航天日”系列活动。全国各省市、各航天相关单位等举办了科学讲堂、开放日等丰富多彩的活动。

中国航天人巨大的荣耀和梦想的种子,将年复一年地广泛播撒,为普及航天知识、激励科学探索、培植创新文化带来巨大的感召力。

(国 防)

国防科工局党组召开专题会议 研究部署军民融合发展

5月16日,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召开党组扩大会议,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军民融合发展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中央有关文件精神,研究部署推动国防科技工业军民融合深度发展、加快建设中国特色先进国防科技工业体系的思路与举措。

会议认为,实施军民融合发展战略,实质是要更好地统筹经济建设与国防建设,在更广范围、更高层次、更深程度上将国防和军队建设融入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体系之中,使二者协调发展、平衡发展、兼容发展,实现资源的最佳配置和充分利用,达到经济建设国防效益最大化和国防建设经济效益最大化,最终形成全要素、多领域、高效益的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格局。

会议指出,要深刻领会国防科技工业在实现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融合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坚决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决策部署上来,把军民融合发展的理念和要求贯穿国防科技工业改革发展的全过程。要准确把握国防科工局的职责定位和工作着力点,充分发挥国防科技工业人才、技术、资源和作为军民融合最重要载体的天然优势,主动担当、积极作为,时不我待、只争朝夕,力争率先取得实质性突破。

会议强调,推动国防科技工业军民融合深度发展,要抓好重大问题和重大政策研究,围绕深化国防科技工业体制改革,建立健全有利于军民深度融合发展的组织管理体系、工作运行体系和政策制度体系等事关全局和长远的问题,进一步深化对中国特色先进国防科技工业体系的理论研究。要抓紧编制完成《国防科技工业军民融合深度发展“十三五”规划》,扎实推动国防科工局军民融合专项行动计划落细、落小、落实。要注重数据的统计分析,善于利用大数据支撑决策和管理,善于从繁杂的数据中总结经验、发现规律。要抓好重大工程和重大项目,组织实施好探月工程、高分专项、空间基础设施等重大专项,抓好深海空间站、天地一体化信息网络等重大项目和重大工程,推进国防科技工业强基工程,着力解决受制于人的问题。要统筹实施好军民融合发展和创新驱动发展两大战略,以军民融合支撑创新发展,以创新驱动增强融合活力。要抓紧推进《原子能法》、《航天法》等国防科技工业领域相关法律立法,同时做好已有法规、制度的梳理和清理工作,制定权力责任清单。

(科 技)

江西省启动2016军民融合深度发展专项行动

江西省国防科学技术工业办公室印发《2016年江西省军民融合深度发展专项行动计划》(简称《行动计划》)。

《行动计划》以建设先进的国防科技工业体系为目标,坚持五大发展理念,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和军民融合发展战略,强化组织领导,强化规划引领,强化政策扶持,强化军民互动,强化产业带动,强化改革开放,强化公共服务,着力提升军民融合产业的引领能力、军民两用技术的创新能力、军民资源要素的共享能力,为“十三五”时期发展顺利起步、加快实现江西省由军工大省向军工强省跨越打下坚实基础,奋力开启军民融合发展新征程。

《行动计划》明确了2016年江西省推进军民融合深度发展的29项重点任务。

通过实施《行动计划》,江西省将进一步优化发展环境,出台一批军民融合产业发展相关政策;推动军民科技协同创新,加强军工核心能力建设,有效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引导优势民用企业参与国防科技工业建设,新增一批“民参军”企业,取得武器装备科研生产许可认证和保密资质认证;加大对外开放合作力度,推动一批“央企入赣”项目落地。

(江 西)

吉林省“一加十五”机制推动军民融合走上法治轨道

5月13日,吉林省省委常委议军会审议通过《吉林省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融合发展的实施意见》(简称《意见》),并于同期发布15项关于军民融合深度发展的制度,形成了推进军民融合深度发展走上法治轨道的“1+15”机制。

《意见》对军民融合6个方面的重点任务进行了部署,对每一方面任务涉及的内容提出了具体要求。如在推动基础设施军地共建共享方面提出,统筹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测绘地理信息建设、气象基础设施建设、计量标准体系建设、边防信息化管控设施建设、边境地区通信建设。在统筹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又对完善公路运输网络、改造提升铁路运输网络、拓展民航机场网络等军民融合具体建设项目的具体目标和完成时限进行了细化,具有很强的指导性和操作性。

据悉,15项关于军民融合深度发展的制度主要围绕完善军民融合机制制定,具体包括配套建立健全军地领导机构联席会议、军地重大工程投资协商、军地重大建设任务协调、党政军警民合力治边、军地资源共享等机制,规范了军民融合的任务内容、适应范围、程序方法,将军民融合发展主要目标任务纳入军地领导责任制和干部绩效考评体系,通过规划牵引、奖惩问责、军地合力,使吉林省军民深度融合走上“快车道”。

为了加强军民融合发展规划,《吉林省“十三五”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融合发展规划》的制定工作也即将完成,通过加强军地协调、需求对接,力争到2020年,形成系统完备、衔接配套、有效激励的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融合发展政策体系。

(宋国栋)

河南郑州军民融合产业创新基地挂牌

3月9日,河南省国防科学技术工业局向郑州市政府授予“河南郑州军民融合产业创新基地”牌匾。该基地由河南省国防科工局与郑州市政府共同谋划建设。

该基地位于荥阳市,总体规划面积为350km2,其中,创新孵化园区26km2,初步规划建设一基地、四园区,即军民融合产业基地,航空航天产业园、兵器产业园、新能源新材料产业园、机械产业园,预计到2025年实现产值5000亿元,利税500亿元,安排就业50万人。目前,该基地已有军民融合企业陆续入驻,军民融合产业集聚效应日益显现。

河南省目前拥有军民融合产业园区21个,其中国家级军民融合产业基地1个。未来,河南省将打造一批符合中央精神、切合河南实际、顺应企业期盼的军民融合基地(园区),发挥基地的辐射带动作用,形成促进国防建设和地方经济建设融合发展的新动力。

(豫 科)

数 字

500亿元

中国兵器工业集团公司北方发展投资有限公司与西安经济技术开发区管理委员会签署《“十三五”合作共建国家军民融合改革创新示范区协议》。双方将在项目引入、环境治理等方面深化合作,共同推进西安兵器工业科技产业基地建设,使其综合产能达到500亿元以上,建成国家军民融合创新示范区。 (科 日)

58家

4月26日,由四川九洲电器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成都飞机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四川大学等58家单位共同组建的四川军民融合高技术产业联盟成立,将推动实现军民融合向多领域、跨行业对接,打破行业壁垒和垄断,加快军转民和民参军步伐。(四 川)

21项

5月4日,集成电路领域《串行NAND型快闪存储器接口规范》等21项国家标准征求意见稿研讨会在北京召开。会议明确,这些标准编制工作应充分考虑军民双方需求,确保标准好用、管用。 (推进司)

12个

武警部队与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中国地震局、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等单位签署首批军民融合项目合作协议,标志着武警部队军民融合深度发展工作全面启动。首批签约军民融合项目合作协议共12个,涉及地震灾害应急救援能力建设、气象灾害预警能力建设、微波视频传输融合系统建设等方面。 (光 明)

Economy and Technology News

▲ 技术成熟度在航天领域应用广泛

猜你喜欢

国防科技军民融合
美国国防科技集成创新初探
国防科技工业自然环境试验研究中心
三张捐款收据见证军民鱼水情
村企党建联建融合共赢
融合菜
从创新出发,与高考数列相遇、融合
区域国防科技创新生态系统的构成与培育
《融合》
军民融合 新引擎
以太行之力 促军民共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