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油田稠油油藏提液研究与实践
2016-08-24王佩文刘春艳冯梅芳王海燕王为民周海燕
王佩文,刘春艳,冯梅芳,王海燕,王为民,周海燕
(1.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蓬勃作业公司,天津塘沽 300452; 2.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天津分公司渤海石油研究院;3.中国石油冀东油田分公司陆上油田作业处;4.中国石油吉林油田分公司)
A油田稠油油藏提液研究与实践
王佩文1,刘春艳2,冯梅芳3,王海燕4,王为民1,周海燕1
(1.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蓬勃作业公司,天津塘沽 300452; 2.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天津分公司渤海石油研究院;3.中国石油冀东油田分公司陆上油田作业处;4.中国石油吉林油田分公司)
提液是油田进入高含水阶段剩余油挖潜的有效手段,但是如何选井、如何计算提液幅度以及如何评价提液效果是业界的一个难题。以稠油A油田的地质油藏资料为基础,阐述了提液选井的原则和条件,利用油藏工程方法计算合理的提液幅度,用数值模拟方法验证其合理性,并建立了适合A油田从提液选井、提液幅度计算到提液效果评价的一整套体系。根据研究结果进行了23井次的提液实践,提液后单井平均产能提高了一倍,并引入水驱曲线法评价提液效果。
提液条件;剩余油分布;生产压差;水驱曲线
A油田经历近30年的开发后,地质储量采出程度已达到38%,综合含水达到88%,剩余油分布十分复杂,增产挖潜的难度较大。采用提液挖潜措施后老井产量提高了一倍,打破了油田产量不断递减的局面,改善了油田的开发效果。
1 提液基本条件
1.1地层能量
A油田属于构造层状油藏,储层物性较好,具有较强的边水能量。原始地层压力为16.6 MPa,饱和压力为12.3 MPa,目前平均地层压力为15.7 MPa,地层能量充足且在饱和压力之上,地层供液能力较强,具备提液强采的能量条件[1]。
1.2油井含水
油田随着开发时间的增长和含水的上升,采油速度下降,采液速度上升[2]。随着含水上升,油层含水饱和度不断增大,水相渗透率逐渐上升,无因次采液指数不断增大,特别是进入高含水期后无因次采液指数增加较快。图1为A油田的相对渗透率曲线,通过公式推导,绘制A油田的无因次采油(采液)曲线(图2),可以看出,当含水大于80%以后,无因次采液指数大幅上升,而A油田的含水已经超过80%,满足提液的含水条件。
1.3剩余油分布
针对油田不同区域的剩余油分布特点,将提液措施与相应配套措施相结合,才能发挥油井提液的最大潜力,因此提液研究应以剩余油分布规律的研究为基础。
图1 A油田相对渗透率曲线
图2 A油田无因次采油(液)指数曲线
本文对剩余油分布规律的研究主要从构造、沉积微相及储层特征入手,利用油藏数值模拟方法,同时结合产液剖面资料、饱和度测试资料等进行综合分析,得出A油田的剩余油分布规律。
A油田的剩余油分布具有以下特征:
(1)纵向上,储层的韵律特征控制了剩余油的分布,在正韵律储层的上部剩余相对富集[3],渗透率较差的层段存在剩余油。
(2)平面上,受构造以及强边水的影响,剩余油主要集中在油田内部的构造高部位。
2 提液合理生产压差和产液量
2.1合理生产压差
2.1.1油藏工程方法
在能量充足的条件下,提液的生产压差也不能无限放大。在井底流压下降到一定限度时,油井产量会随生产压差的增大而减小,而影响油井产量的主要原因就是油井脱气。
根据油气两相渗流力学公式建立生产压差与产量之间的关系:
(1)
(2)
式中:Q——油井产量,m3/d;h——油层厚度,m;Re——油井泄油半径,m;Rw——油井井筒半径,m;K——渗透率,μm2;μo——地下原油黏度,mPa·s;Ps——地层压力,MPa;Pb——饱和压力,MPa;Swc——束缚水饱和度;Sg——含气饱和度;Z——天然气压缩因子;Rs——溶解气油比,m3/m3;Bo——地层原油体积系数;T—— 温度,℃。
公式中Bo、Sg、Rs、Z均为压力的函数,其中Sg为Kro的函数。利用A油田实际的PVT及相渗资料进行回归,得到上述参数与压力之间的关系式,代入公式(2)得到Sg与P的关系,再代入公式(1)得到Q与P的关系,最终计算出油井提液后的合理生产压差为3.5~4.0 MPa。
2.1.2油藏数值模拟法
油藏数值模拟法是在较好的历史拟合的基础上,分别给定不同生产压差下的最大产液量,进行产油量和气油比的预测。当生产压差大于4 MPa时,气油比迅速增加,增油幅度变小,验证了油藏工程方法计算的生产压差3.5~4.0 MPa是合理的。
2.2合理产液量
油井合理产液量的计算方法主要是采用油水两相渗流力学公式[4]:
Δp=
(3)
公式中Sw是fw和Kro的函数,利用油田实际的油水相渗曲线,进行回归拟合,就可以得到fw与Sw,Kro与Sw的关系式,代入公式(3)计算得到不同产液量下含水率与生产压差的关系。
根据含水率和生产压差,最终确定油田油井的合理产液量为500~1 000 m3/d。
3 提液实践及认识
3.1提液实践
以剩余油分布规律研究为基础,结合不同区域的地质油藏条件,并将提液与相应措施进行配套,充分发挥油井的最大潜力,实现剩余油挖潜的目的。
(1)充分利用油田的天然优势,对边部高含水井大幅度提液。A油田的驱动类型属于强边水驱,边部油井含水基本上都在90%以上,受强边水驱动的作用,地层能量充足,油井表现较强的供液能力,动液面较浅。维持现状生产,日产液水平基本是100~250 m3,并不能充分发挥油井的潜力,因此要充分利用油田强边水驱的天然优势,对供液充足的边部高含水井进行大幅度提液,提高产油量。提液后单井日产液增加250~450 m3,实现单井日增油15~30 m3。
(2)结合剩余油分布进行提液。从油井饱和度测试资料结果看,层内渗透率相对较低的部位,在原有生产压差条件下动用较差[5],剩余油饱和度仍然较高,通过放大生产压差后,可以有效释放物性差层潜力。实施后单井日增液200~400 m3,单井日增油20~40 m3,含水率变化不大,实现了有效提液。
剩余油分布规律的研究成果显示,油田内部为剩余油富集区,因此提出将油田内部的油井进行提液,有效释放储层潜力。实施后单井日增油30~100 m3,并且初期含水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实现了有效提液。
(3)解堵与提液相结合,有效解除提液的供液瓶颈。部分油井存在近井地带污染,在动态上表现出供液不足的现象,油井无法进行提液措施,而实际上从储层物性和测压资料来看,地层能量充足。通过解堵,解除井底污染,有效地提高地层到井筒的流动性,使得油井供液能力大大增强。将解堵与提液相结合,可以有效解除油井提液的供液瓶颈。解堵后进行提液,单井日产液水平提高150~250 m3,实现单井日增油5~15 m3。
3.2提液效果评价
提液的目的一方面是提高采油速度,实现高速开发,另一方面它是剩余油挖潜的手段,可以提高最终采收率。本文用水驱特征曲线来评价油田提液效果。从储层物性和流体性质等方面考虑,A油田适合于甲型水驱特征曲线(以下简称水驱特征曲线)。
从水驱特征曲线公式推导的可采储量公式得知,水驱曲线的斜率b的变化可以反映油田开发效果的好坏。A油田目前提液井含水为80%~93%,水驱曲线表现出稳定水驱的直线段,但未到水驱曲线后期上翘的阶段,因此采用水驱特征曲线法来评价提液效果。如果提液后水驱曲线的斜率b变小,提液效果为优,因为其既提高了采油速度又提高了采收率,实现了剩余油挖潜;如果提液后,水驱曲线的斜率b不变,效果为中,因为其只实现了提高采油速度;如果提液后水驱曲线的斜率变大,提液效果为差,因为虽然提高了采液速度,但是提液后含水大幅度上升,水驱效果变差。图3、图4为A油田提液效果为较好的实例,图5、图6为A油田提液效果一般的实例。2009~2011年A油田共进行大泵提液23井次,其中19井次为较好,4井次为一般,油田平均单井产能由18 m3/d 提高到34 m3/d,实现累计增油29×104m3。提液已经成为A油田增产、稳产、进行剩余油挖潜的有效措施。
图3 A23井提液后水驱特征曲线斜率变化情况
3.3影响提液效果的因素分析及认识
(1)地层能量。地层能量是提液的基础,A油田位于油藏边部的油井,受边水的稳定供给,提液效果普遍较好。位于油藏内部的部分油井,以注水井作为主要的能量供给,提液后虽然初期可达到设计液量,但是提液后注采比小于1,注水不足,导致提液有效期较短。
图4 B11井提液后水驱特征曲线斜率变化情况
图5 A19井提液后水驱特征曲线斜率变化情况
图6 B1井提液后水驱特征曲线斜率变化情况
(2)油井污染。部分存在井底污染的油井,放大压差后,油井表现出供液不足,液量增加幅度不明显,提液效果差,所以建议在提液前解除油井污染,确保提液效果。
(3)剩余油分布。通过生产测井资料和地质油藏综合分析认为,剩余油较为富集的区域,提液后生产效果较好;水洗程度高或存在异常高渗水淹层的井,放大压差后,含水上升较快,提液效果差。因此提液要与剩余油分布紧密结合。
4 结论
(1)提液要以剩余油分布规律研究为基础,结合不同区域的地质油藏条件,将提液与相应措施配套,
才能充分发挥油井的最大潜力,达到剩余油挖潜的目的。
(2)提液需要满足的主要条件为:地层能量充足,满足提液的含水条件,剩余油较为富集。
(3)地层能量为提液的基础,地层能量充足的区域提液效果普遍较好,供液不足的区域提液有效期短、效果较差。
(4)油井污染影响提液效果,建议在提液前解除油井污染,确保提液效果。
(5)提液要与剩余油分布紧密结合。剩余油较为富集的区域,提液后效果较好;水洗程度高或存在异常高渗水淹层的井,提液效果差。
[1]马功联.通61断块特高含水期提液技术研究与实践[J].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2004,23(6):43-44.
[2]谢梅波.埕北稠油油田生产渗流特性的研究和应用[J].中国海上油气,1995,20(5):318-324.
[3]林承焰.老油田剩余油分布-水下分流河道岔道口剩余油富集[J].石油学报,2011,32(5):830-833.
[4]张建国.油气层渗流力学[M].东营:石油大学出版社,1997:41-42.
[5]王国民.强化排液研究及矿场应用[J].特种油气藏,2004,11(4):78~80.
编辑:王金旗
1673-8217(2016)04-0103-04
2016-02-20
王佩文,工程师,1983年生,2007年毕业于西安石油大学油气田开发工程专业,现主要从事油气田开发研究工作。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海上稠油油田高效开发丛式井网整体加密及综合调整油藏工程技术示范”(2011ZX05057-001)。
TE345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