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一氧化氮吸入治疗新生儿持续肺动脉高压的效果观察及护理

2016-08-24林玉林小燕广东省茂名市妇幼保健院新生儿科广东茂名525000

沈阳医学院学报 2016年4期
关键词:一氧化氮血气肺动脉

林玉,林小燕(广东省茂名市妇幼保健院新生儿科,广东 茂名525000)

一氧化氮吸入治疗新生儿持续肺动脉高压的效果观察及护理

林玉,林小燕
(广东省茂名市妇幼保健院新生儿科,广东茂名525000)

目的:探讨一氧化氮吸入治疗新生儿持续肺动脉高压的临床疗效及护理措施。方法:选取84例持续肺动脉高压患儿给予高频振荡模式机械通气,在较高通气参数下,予一氧化氮吸入治疗,记录吸入一氧化氮前、吸入后30 min、吸入后24 h的经皮血氧饱和度(SpO2)、血气分析、血压、心率、平均动脉压及氧合指数(OI)。结果:治疗后30 min及治疗后24 h SpO2、PaO2、PaCO2、FiO2、OI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治疗时间点患儿HR、SPAP、SBP、MAP、pH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一氧化氮吸入联合高频振荡模式机械通气治疗新生儿持续肺动脉高压疗效确切,显著改善患儿OI,血气分析、血氧饱和度等指标,通过有效的护理措施可避免一氧化氮相关不良反应的发生。

一氧化氮;新生儿;持续肺动脉高压;临床疗效;护理措施

doi:10.16753/j.cnki.1008-2344.2016.04.017

[Abstract]Objective:To analysis clinical efficacy of inhaled nitric oxide in the treatment of persistent pulmonary hypertension of the newborn and nursing.Methods:A total of 84 cases of persistent pulmonary hypertension of the newborn received high-frequency oscillation mode of mechanical ventilation at higher ventilation parameters,and inhaled nitric oxide therapy.Before inhalation of nitric oxide and 30 min,24 h after inhalation of nitric oxide,transcutaneous oxygen saturation(SpO2),blood gas analysis,blood pressure,heart rate,mean arterial blood pressure and oxygenation index(OI)were recorded.Results:There was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SpO2,PaO2,PaCO2,FiO2,OI at 30 min and 24 h after inhalation of nitric oxide(P<0.05).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HR,SPAP,SBP,MAP,pH(P>0.05).Conclusion:Inhaled nitric oxide combined with a high-frequency oscillation mode of mechanical ventilation in newborns with persistent pulmonary hypertension significantly improve OI,blood gas analysis,oxygen saturation and other indicators,and effective interventions can avoid nitric oxide-related adverse reactions.

[Key words]nitric oxide;newborn;persistent pulmonary hypertension;clinical efficacy;nursing

新生儿持续肺动脉高压是新生儿重症监护室中常见的新生儿急危重症,治疗难度大,病死率高,诱发该病的基础疾病较多,临床上普遍认为主要有:(1)胎儿胎粪吸入、肺发育不良、呼吸窘怕综合征等肺实质性疾病;(2)胎儿在母体宫腔内长期缺氧、围产期出现窒息;(3)患儿有肺炎或者败血症等病毒性感染及心脏收缩功能异常,肺微血管出现栓塞,血黏度增高,最终导致患儿的肺血管痉挛[1];(4)母体服用抗炎药物促使宫腔内的动脉导管关闭造成肺动脉高压。近年来机械通气技术的改进,使该病病死率有所下降,传统的常频机械通气压力较低,不能完全改善患儿的肺氧血合状况,治疗效果降低,而高频振荡模式机械通气压力低,但是频率高,能够有效使通气量升高,不影响患儿的自主呼吸状况[2-3]。本文旨在探讨分析一氧化氮吸入治疗新生儿持续肺动脉高压的临床疗效及其护理,为其进一步在临床上推广应用提供必要的理论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选取2014年3月至2015年12月本院新生儿重症监护室收治84例持续肺动脉高压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儿经临床、实验室和影像学检查均符合《新生儿持续肺动脉高压诊疗常规(草案)》[4]诊断标准:患儿>30周,出生体重>1 000 g,肺动脉平均压>40 mmHg,存在呼吸窘迫综合征、胎粪吸入、肺炎、败血症等肺动脉高压的高危因素,并且给予患儿适当通气后患儿期表现低氧血症、胸部X线片病变与氧程度不平行,高氧试验、高氧通气试验及心脏彩超诊断的支持。排除气胸、膈疝、紫绀型先天性心脏病、无脑儿、严重缺血贫血以及资料不全患儿;其中男51例,女33例,胎龄平均为(36.87± 2.69)周,年龄为(2.33±1.26)d,患儿家长均签署知情同意书,自愿参与本研究,并报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查和备案。

1.2治疗方法患儿采用高频振荡通气联合吸入一氧化氮治疗,设备:德国斯蒂芬公司提供的3100型高频振荡呼吸机,设定参数:吸入O2体积分数40%~80%,平均气道压1.20~1.60 kPa,振荡压力幅度2.89~3.90 kPa,振荡频率8~15 Hz,同时接入一氧化氮吸入治疗,初始浓度20×10-6mg/L (20 ppm),同时积极抗感染、改善微循环、控制血压、镇静等对症治疗。

1.3观察指标记录吸入一氧化氮前、吸入后30 min、吸入后24 h的经皮氧饱和度(SpO2)、血气分析(PaO2、PaCO2及FiO2)、分析患儿的氧合指数(OI),心率(HR)、血压(SPAP、SBP)、平均动脉压(MAP)评估临床效果,SpO2由飞利浦婴儿心电监护仪监测,血气分析由检验中心血气分析仪检测。

1.4统计学方法Epidata3.0建立数据库,双核录入数据并进行一致性检验,SPSS 19.0统计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多组计量资料比较采用完全随机设计的方差分析,两两比较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患儿不同治疗时间点血气分析比较患儿治疗前、治疗后30 min及治疗后24 hSpO2、PaO2、PaCO2及FiO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进一步两两时间点比较,SpO2、PaO2、PaCO2及FiO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治疗时间点pH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患儿不同治疗时间点血气分析比较(x±s)

2.2患儿不同治疗时间点OI、心率、血压、平均OI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进一步分析,动脉压比较患儿不同治疗时间点的HR、两两比较治疗不同时间点OI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SPAP、SBP、MAP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P<0.05)。见表2。0.05),患儿治疗前、治疗后30 min及治疗后24 h

表2 患者不同治疗时间点氧合指数、心率、血压、平均动脉压比较(x±s)

2.3不良反应分析患儿在治疗期间肝、肾功能、血尿常规均在正常值范围内,未出现高铁血红蛋白等明显的不良反应,安全性较高。

3 讨论

一氧化氮是血管内皮细胞衍生的具有扩张肺血管、抑制血小板聚集、单核细胞黏附、抑制平滑肌细胞增殖等作用的活血管物质,生化机制NOcGMP在新生儿持续肺动脉高压的发病机制中起着重要作用[5],正常的新生儿一氧化氮合成酶在肺血管内皮细胞内通过L-精氨酸与氧结合生成内源性一氧化氮和L-瓜氨酸,此时内源性一氧化氮将可溶性的鸟苷环化酶激活,促使增加cGMP产物,环鸟苷酸依赖性蛋白激酶信号通路再次受到激活,新生儿的血管平滑肌细胞舒张[6-7],但是当新生儿由于窒息、低氧、炎症等诱发持续肺动脉高压时,患儿的内源性一氧化氮无法合成,当吸入外源性的一氧化氮时可以弥补内源性一氧化氮不足进入肺血管平滑肌,促进血管平滑肌细胞的舒张[8],因此,吸入一氧化氮治疗新生儿肺动脉高压具有坚实的理论基础。本研究显示:一氧化氮吸入联合高频振荡模式机械通气治疗后患儿SpO2、PaO2、PaCO2及FiO2均显著改善,且未影响患儿的心率、血压等基本生命体征,在整个治疗过程中也未出现高铁血红蛋白等明显的不良反应,安全可靠,与孙夫强[9]、陈一欢[10]等研究一致。

总之,一氧化氮吸入能改善氧合,但该治疗措施在应用过程中如不注意护理,会出现肺水肿、高铁Hb血症、出血、毒副反应等不良反应[11],所以在应用一氧化氮过程中,应做好以下护理内容:①呼吸道的管理,由于一氧化氮在机体内可生成有毒性的物质二氧化氮及亚硝酸等,在吸入一氧化氮前需仔细检查管路,防止发生漏气,维持患儿的血氧水平,调节吸入的流量及浓度,在使用时应保证持续吸入,整个管理保持密闭状态,防止一氧化氮的外泄。②准确监测血流动力学,在患儿吸入一氧化氮后每隔30 min监测一次一氧化氮、二氧化氮浓度、心率、呼吸、动脉血压、血氧饱和度、呼吸机参数,根据血氧饱和度、血气分析结果及病情及时调整呼吸机参数。③预防出血的可能。有研究发现一氧化氮可以抑制血小板凝集功能,护理的时候应当监测患儿治疗前和治疗中血小板计数,尤其对于有出血倾向的患儿的病情进展密切观察,特别是早产儿更要注意是否有前囟饱满及肌张力改变等颅内出血症状,同时根据血凝四项对患儿的凝血时间和凝血酶原时间进行监测,3 d/次。④患儿成熟高铁血红蛋白还原酶缺乏,一氧化氮可以使血红蛋白变成高红蛋白能力降低,进而影响患儿供氧的水平。因而在治疗过程中密切监测缺氧的症状,如果患儿肺动脉压力较低、血压水平较高情况下仍有缺氧的症状,要及时停止一氧化氮的吸入。⑤预防毒副反应:一氧化氮治疗的不良反应主要包括其在有氧情况下可以被氧化成二氧化氮,而二氧化氮可以直接损伤肺部组织,甚至造成肺水肿和肺纤维化;同时吸入较高浓度的一氧化氮容易出现高铁血红蛋白血症,间接对红细胞和神经系统造成毒性损伤。本研究患儿在治疗期间,一氧化氮浓度均<2×10-6mg/L,属于正常范围。在吸入一氧化氮后原有症状均有所改善,无发绀和呼吸困难等症状出现,未出现昏迷等神经系统相关症状,无不良反应发生。另外需要注意一氧化氮应从气管插管末端输入,可减少一氧化氮和氧气接触的时间,降低二氧化氮的产生,同时需要对二氧化氮的浓度进行严密的监测并详细记录。

综上所述,一氧化氮吸入联合高频振荡模式机械通气治疗新生儿持续肺动脉高压疗效确切,显著改善患儿OI、血气分析、血氧饱和度等指标显著改善,通过有效的护理措施可避免一氧化氮相关不良反应的发生,值得进一步在临床上推广。

[1]姬东霞,李珊,陈琦.一氧化氮吸入治疗新生儿持续肺动脉高压临床研究[J].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2007,10(11):1262-1264.

[2]朱兴旺,朱小冰.吸入一氧化氮治疗新生儿持续性肺动脉高压研究进展[J].中国新生儿科杂志,2015,30(3):236-237.

[3]梁瑛.小儿肺动脉高压的治疗进展[J].国外医学儿科学分册,1996,23(6):307-309.

[4]中华医学会儿科分会新生儿学组,中华儿科杂志编委会新生儿学组.新生儿持续肺动脉高压诊疗常规(草案)[J].中华儿科杂志,2002,40(7):438-439.

[5]Keszler M.Guidelines for rational and cost-effective use of iNO therapy in term and preterm infants[J].J Clin Neonatol,2012,1(2):59-63.

[6]Welzing L,Baqci S,Abramian A,et al.CPAP combined with inhaled nitric oxide for treatment of lung hypoplasia and persistent foetal circulation due to prolonged PPROM[J].Early Hum Dev,2011,87(1):17-20.

[7]Nair J,Orie J,Lakshminrusimha S.Successful treatment of a neonate with idiopathic persistent pulmonary hypertension with inhalednitricoxidevianasalcannulawithoutmechanicalventilation [J].AJP Rep,2012,2(1):29-32.

[8]蔡成,吕勤,吴军华.高频振荡通气联合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新生儿胎粪吸入综合征的效果[J].中华围产医学杂志,2012,15(6):353-357.

[9]孙夫强.一氧化氮治疗新生儿持续肺动脉高压[D].天津:天津医科大学,2012.

[10]陈一欢,蔡成,龚小慧,等.一氧化氮吸入联合高频振荡通气治疗新生儿肺动脉高压疗效分析[J].中国新生儿科杂志,2015,30(2):117-118.

[11]刘学丹,李晓春.吸入一氧化氮治疗新生儿肺动脉高压的临床进展[J].安徽医学,2014,35(11):1618-1620.

(杨秀梅编辑)

Clinical Efficacy of Inhaled Nitric Oxide in the Treatment of Persistent Pulmonary Hypertension of the Newborn and Nursing

LIN Yu,LIN Xiaoyan
(Department of Neonatology,Maoming Municipal Maternity and Infant Health Institute,Maoming 525000,China)

R473.72

A

1008-2344(2016)04-0276-03

茂名市科技计划项目(No.2014169)

林玉(1980—),女(汉),本科学历,主管护师,研究方向:新生儿重症的护理.

2016-03-24

猜你喜欢

一氧化氮血气肺动脉
经皮血气分析仪TCM4的结构原理及日常维护保养与常见故障处理
81例左冠状动脉异常起源于肺动脉临床诊治分析
肺动脉肉瘤:不仅罕见而且极易误诊
一氧化氮在胃食管反流病发病机制中的作用
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Ⅱ型呼衰血气分析与预后探讨
徒手和心肺复苏机用于心肺复苏对血气分析的影响对比研究
体外膜肺氧合在肺动脉栓塞中的应用
一氧化氮在小鼠囊胚发育和孵化中的调控作用
一氧化氮在糖尿病神经病变发病中的作用
两种不同方式供氧对新入高原某部官兵血气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