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语文教学可以“超标”吗?

2016-08-23万素丽

内蒙古教育·综合版 2016年8期
关键词:人为语文课程记忆

万素丽

我们经常听到有人在评小学语文课时说:“这个知识不能涉及,你超标了。”对此我不敢认同。

确实,小学语文课程标准规定了各个年级要达到的目标,但我认为那只是规定了那个年级要达到的最低标准或是平均标准,而不是最高限制。学生不是工厂的产品,不可能要求学生以整齐划一的步伐前进,我们不能人为地限制学生的成长。学生智力水平不一样,获取知识的渠道不一样,因此有的学生就要先知先觉,如果教师因“超标”而不许学生先学知识,则是违反孩子的成长规律的。

如果说学业检测题“超标”了,还说得过去,因为毕竟会对教师和学生的检测成绩有影响。但教学上一味墨守成规不敢越“标”一步则是不可取的。高钢的《遭遇美国教育》中,记录了其儿子在美国读小学的作业是《中国的昨天、今天和明天》、《我怎么看人类文化》,写出来是大学生毕业论文的格式,这难道不是超标吗?但谁说这样的教学不可以呢?

人类学习的目的往小了说是为了更好地生存,往大了说是为了祖国、为了人类生存的质量更高。我们是不是该尽力缩短集中学习的历程,提升学习效率?如果人为限制学习的速度,是不是对生命的浪费呢?记得我小时候,班级里学习超前的学生是可以“跳级”的,现在高中生也可以提前参加高考,我国还有少年大学生呢。怎么课堂上却不许“超标”呢?

我试着去理解那些不同意“超标”的人的想法,他们可能认为孩子在这个年龄段对有些知识理解不了,不懂的东西不能学。但是小学阶段是机械记忆最好的阶段啊,如果这个时段不记忆,等能理解了再学是不是错过了人生记忆的黄金期?有许多名人主张先让孩子在记忆最好的阶段把知识储存下来,然后在人生的经历中慢慢去理解、消化、吸收,我觉得是很有道理的。张西海先生的《如果让语文教师去放牛》,读后让人心有戚戚焉。其实学语文就像牛吃草,牛爱吃什么,怎么个吃法,以什么速度吃,都应由牛决定,之于课堂学习也应该由学生自己选择,而不是由教师人为地去限制。

一年级要求认识950字,我们就不能让学生认识1000字了吗?我们主题学习实验理念可是要求孩子以提前大量识字为基础的啊,这就不“超标”了吗?测试题不可以超标,因为课标中没有规定必须完成某方面知识的学习。但谁说没规定必须教,我们就不能教,学生就不能学呢?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的“教学建议”中指出:“在阅读教学中,为了帮助理解课文,可以引导学生学习必要的语文知识,但不能脱离语文运用的实际去进行‘系统的讲授和操练,更不应该让学生去死记硬背概念、定义。”在“评价建议”中还提到:“语文知识的学习重在运用,其概念不作为考试内容。”这些为语法、修辞教学指明了方向。也就是说,只要我们不是把这方面知识专门拿出来“系统”讲授,不让学生脱离语境去生硬记忆,提前认识一下是完全可以的,不必一提到就像触到高压线一样惊慌失措。因此,教师们还是不要太过于教条,被所谓的“标”束缚了手脚,限制了思维。

猜你喜欢

人为语文课程记忆
山高人为峰
源正泉自清 山高人为峰
记忆中的他们
大学语文课程的“思化”品质认识
记忆翻新
项目教学法在小学语文课程中的应用
山高人为峰
语文课程改革深化中的学校担当
高中语文课程应该更加贴近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