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死角”的课堂
2016-08-23谢小庆
谢小庆
在学校中,那些学习能力和积极性偏弱的学生,最需要得到教师的帮助,最需要获得更多的练习和展示机会。那些学习能力和积极性较强的学生,可以更多地以自学为主。但是,在传统的课堂上,实际的情况恰恰相反,那些“尖子生”获得教师更多的关注,在课堂上获得更多的练习和展示的机会,那些“差生”则成为课堂上被遗忘的角落。
2001年,教育部开始启动新课程改革,经过成千上万教师、校长和教育管理者15年的艰辛努力,今天,越来越多的中小学开始采用小组活动的方式组织学习,开始将课堂的重心从教师转移到学生,开始将课堂变为学生学习、交流和展示的场所,开始实现课堂教学从“知识传授”向“能力发展”的转变。
近五年来,我在中小学听了不少以小组活动为主的课。我看到,在这种以小组活动为主的课堂上,更多的学生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更多的学生获得了探索、交流和展示的机会。但是,我也常常发现,即使在小组活动中,小组活动也可能被一两个“尖子生”所主导,部分学生仍没有成为小组活动的积极参与者,基本上是一个旁观者。即使在以小组活动为主的课堂上,仍然可能存在“死角”。
2016年4月30日,我在北京人大附中西山学校听了初一年级的一节语文课和一节英语课。我惊喜地发现,借助于计算机和网络技术,课堂上不再有“死角”,每个学生都参与到课堂学习活动之中,每个学生都获得了练习和展示的机会。
这个班有二十多名同学,每个同学的课桌上都有自己打开的苹果电脑,许多同学的桌上还同时另有一个iPad。
语文课的主题是“人物描写”。开始,老师为每个小组各提供了一张人物照片,请每个小组讨论这个人物“最突出的特点”。之后,向全班报告讨论的结果。各个小组马上在自己的电脑上打开老师为自己的小组准备的人物照片,热烈地讨论起这个人物的“突出特点”。这一阶段的小组活动之后,每个小组的代表向全班报告了自己小组的讨论结果。
之后,老师从已经讨论过的照片中选出了两张,一张是站在村头远眺的老奶奶,一张是看着丰收庄稼的老爷爷。老师要求每个同学在10分钟内写出150字的关于人物的描写,男生描写“老奶奶”,女生描写“老爷爷”。
10分钟时间到,老师要求同学们立即通过无线网络提交自己的150字描写。全班同学都可以在自己的电脑上看到其他同学的习作。老师要求同学们为写得好的习作点赞,每个同学最多只可以为3位同学点赞。
在教室前面的电子黑板上,老师开始展示获得了最多“点赞”的作品。这几篇获得最多“点赞”的作品,确实让我赞叹。我在想,如果让我在这样短的时间内写150字的“人物描写”,我未必可以写得那样好。
在这堂关于“人物描写”的语文课上,每个同学都获得了练习,都得到了展示的机会,没有留“死角”。
英语课上,老师与同学之间一直在用英语交流,整个课堂上没有一句汉语。老师一直在用正常甚至偏快的语速在讲英语。我有些疑惑:这些初一的孩子能够听懂语速这样快的英语吗?
老师在教室的电子黑板上展示了一些美国城市的照片。之后问同学,你最喜欢美国的哪个城市?几个同学举手回答,有人说喜欢纽约,有人说喜欢西雅图,有人说喜欢旧金山……老师继续问:“你为什么喜欢这个城市?”有几个同学举手回答,陈述自己喜欢某个城市的理由。从他们的讲述中可以看出,他或她去过自己喜欢的那座城市。
至此,与老师对话的基本上是少数几个孩子。我的心中存在很大的疑惑:所有的孩子都能够跟得上课堂的节奏吗?
接下来,老师通过无线网络向同学们提供了一些关于纽约的英文书面介绍。老师要求,根据所提供的材料,通过小组活动,每个小组要用英语完成一个对纽约的口头介绍,这个介绍需要包括地理位置、气候、人口、经济、教育、文化、地标性建筑、个人印象等内容。
小组活动开始了,同学们在小组中热烈讨论怎样对纽约进行介绍,并进行了分工,每位同学介绍纽约的一个方面,有人负责介绍经济,有人负责介绍文化,等等。经过一段紧张的准备,同学们开始面对小组中一位同学的计算机的摄像头和麦克风录制关于纽约的口头介绍。每个同学都从一个方面对纽约进行了介绍。
小组活动结束后,各个小组都通过无线网络向老师提交了自己录制的视频。老师开始在教室前面的电子黑板上播放各个小组录制的视频。我多少有些意外地发现,全班每个同学都从一个角度用英语介绍了纽约。尽管水平有高有低,但每个同学都可以比较流利地用英语进行口语表达。我的疑虑被打消了。
在这堂英语课上,每个孩子都练习了英语阅读理解和口语表达,没有留下“死角”。我看到,每个孩子都展现了不俗的英语口语表达水平。显然,这是长期不留“死角”的课堂教学的结果。
我一直认为,教育改革需要完成两个转变:第一个转变是从“知识传授”转向“能力发展”,第二个转变是从“教师主导”转向“学生自主”。我看到,在第一个转变方面,20年来我们已经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今天,已经有许多教师认识到“能力发展”比“知识记忆”更重要。但是,在第二个转变方面,进步有限,在学校中真正实现“以学生为中心的个性化教育”尚任重道远。
工业化是一个以牺牲个性为代价来追求效率的时代,伴随工业化的进程,学校也成为批量化生产劳动力的“人才工厂”。在近代的学校中,一个老师可以同时给几十名学生上课,大大地提高了教育的效率,为此,也付出了巨大的代价——教育中人的个性的丧失。在希腊神话中有一个强盗叫作普洛克路斯忒斯(Procrustes),住在埃莱夫西斯附近。他设有一张铁床,强迫被捉到的人躺在床上,把身材短小的拉长,把身材长大的截短,使他们的身体与铁床的长短相等。伴随工业化而产生的近代学校就像一张普洛克路斯忒斯的铁床:不管人的个别差异,不管人的个性,将长的截短,将短的拉长。教育改革,就是要打破传统学校这样一张普洛克路斯忒斯的铁床。
希腊神话中,打破普洛克路斯忒斯的铁床的是大英雄忒休斯(Theseus)。在人大附中西山学校,我看到打破传统学校这张普洛克路斯忒斯铁床的是当代的忒休斯——计算机和网络技术。借助于计算机和网络技术,我们开始重新找回个性化的教育,使学生的个性在学校中重新受到尊重。
在我听课的几天以后,我从微信朋友圈中获悉,西山学校2016年暑假毕业的AP班共有39名学生。截止到5月4日,39名毕业生的去向全部确定,其中36名被美国的大学录取,3名被加拿大的大学录取。这届毕业生将就读的学校包括美国报考竞争最激烈的密涅瓦大学和康奈尔大学、华盛顿大学、麻省大学、纽约大学等。
我知道,对于今天中国的许多学校,西山学校的课堂过于“高大上”,许多学校还很难完全消灭课堂中的“死角”,还很难实现高度个性化的教学。毕竟,我们在这里看到了未来教育改革的希望。我想起北京四中语文教研室主任刘葵老师与《南方周末》记者之间的一段对话:
记者问:(北京四中借助网络实现个性化教学)这样的改革会不会有些奢侈?
刘老师回答说:“总得有人先走一步,描画蓝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