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慕课”视角下中职数学教学实践与探讨

2016-08-23李海艺

考试周刊 2016年57期
关键词:信息素养中职数学慕课

李海艺

摘 要: 慕课与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是一种先学后教的教学模式。它是以现代信息与大数据技术为支撑,在提高学生学习效率,夯实学生基础知识的基础上,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作者尝试以现代教育技术为依托,以学生为主体,构建互动、合作式的教学平台,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提高学生自学能力,掌握并灵活应用数学知识。

关键词: 中职数学 慕课 信息素养 翻转课堂

一、“慕课”认识

2008年,加拿大阿萨巴斯卡大学研究人员斯蒂芬·道恩斯和乔治·西门子首次提出“大规模开放在线课程”(MOOC:Massively Open Online Course),中文音译为“慕课”。“慕课”的设计理念是提供高质量、大规模的在线课程,让学习者无论身处何处、教育背景如何都能够借助网络分享优质课程资源。笔者认为慕课在中职数学教学的应用主要就是围绕某个特定的学习主题,借助社交网络和深度讨论等方式助推学习进程并取得学习成效。而利用“慕课”学习技术基础要求是学习者要有一定的信息素养。

二、中职学生的信息素养现状调查

中职学生的数学基础薄弱,大部分学生对数学失去兴趣,学习主动性差。因此,如何改变课堂教学模式,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是当前职业教育面临的亟须解决的问题。目前基于信息技术为平台,以“慕课”为手段,改变传统教学是一条行之有效的途径。为了更好地以“慕课”展开教学,对我校学生的信息素养情况调查如下。

1.调查对象

本校14级汽车维修专业的全体学生。

2.调查方法

主要采用问卷调查法、个别访谈法。

3.调查内容

问卷内容主要调查学生目前每天使用手机上网的时间、手机上网浏览的内容、手机软件的使用以及学生对利用慕课学习数学的认识、关注程度及应用等情况。

4.调查分析与结果

问卷调查中,共发放并回收问卷325份,其中有效问卷318份。笔者利用excel软件进行了数据处理,分析如下。

(1)大部分中职生的课余时间都用于手机上网了

从图1数据统计后发现,61.95%的学生每天花在手机上的时间是2小时以上,30.19%的学生每天花在手机上的时间是1~2小时左右,只有7.86%的学生每天花在手机上的时间少于1小时。以上数据充分表明,中职生每天的课余时间基本都在与手机打交道,并且调查数据显示学生经常使用的手机软件是微信、QQ、微博等软件。这一调查结果引发了笔者思考如何利用学生学习特点,尤其是利用信息平台学习。若能建立一个学生喜欢的平台,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那么笔者探索慕课视角下的数学教学设计就更有了现实意义,即保护了学生的数学兴趣。

(2)学生对利用微视频自学数学感兴趣

如图2所示,82%的学生对利用手机下载微视频自学数学感兴趣。从学生对第11题的回答中了解到他们喜欢的原因:可以随时随地,并且利用手机学习、交流,自由控制自己的掌握程度。遇到不懂的地方,可以随时点击,有针对性地对知识点反复观看,并且利用QQ、微信等软件沟通交流,课堂学习的形式更加灵活,学生参与表现的机会更多。学生对微视频自学的认同为笔者开展“慕课”教学新模式的尝试提供了良好的依据。

(3)学生更喜欢任务驱动下的小组合作的方式学习数学

图3数据表明:82%的学生都不约而同地选择了喜欢任务驱动下的小组合作方式学习数学。这个数据说明:学生小组团队学习更符合他们互补不足,同时,任务驱动下的学习方式,让他们更有动力、更有目标、更有指引方向开展学习。笔者认为数学教学的方向应该多鼓励学生自主探索,培养小组合作协作的精神,这样更容易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通过对结果的分析,为笔者实践慕课影响下的教学设计提供参考与实践依据。

三、基于我校学生学习特点,数学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设想

新课程改革教学的核心理念是:“以学生为主体,改变教师角色,使学生学会学习。”笔者认为翻转课堂是一种直接教学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相结合的混合学习模式,它可巧妙地将在线学习与面对面互动教学、知识与技能的获得、迁移和应用更好地结合起来,更利于实现新课程改革教学理念。为此,笔者对数学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设计如下:

四、以“慕课”视角下,《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翻转课堂教学设计

在“慕课+翻转课堂”影响下的数学教学,其对象是学生,学习者主要依靠自己的自我建构学习知识,在学习中发挥主体作用。为了能够顺利地实施慕课影响下的数学教学,笔者尝试以现代教育技术为依托,以学生为主体,构建了一个互动、合作式的教学平台。

1.任务的提出

在学习《圆与直线的位置关系》这一节课前,为了便于学生的小组合作,激发学生的兴趣,笔者把学生分为A、B、C、D四个小组,并且设计了如下任务:

(1)直线和圆有哪些关系?

(2)如何判断直线与圆的关系?

学生在问题驱动下的自主学习,既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又促进了学生与教师的共同发展。

2.学生课外自主学习

这一环节实现了学生学习资源、教师教学资源的共享。笔者在本节授课之前,提前在本校慕课资源系统数学科组资源库中提取《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微课视频课程发放到教学平台及微信群上,学生可以随时登录平台下载学习。在观看微课视频的过程中,学生围绕笔者提出的任务,有目的地进行学习,并且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需要自由控制视频观看的进度。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发现有更好的学习资源,教师审核通过后也可在平台上进行发布,与其他同伴进行交流与分享。

3.学生交流与反馈

学生在慕课资源系统云平台上或微信群可以语音视频、实时提问、在线发帖互相表达自己对问题的想法。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教师很难在学生课下自主学习的过程中为其答疑解惑,而这个平台为学生随时与教师、同伴进行“无缝”交流与探讨创造了有利条件。

生1:我们小组认为d与r的大小是判断直线与圆位置关系的关键。

教师:那请你们把它们的关系归纳总结出来。

生1:当d>r时,相离;当d=r时,相切;当d

教师:刚刚B小组同学的总结,你们赞成吗?

学生纷纷表示赞成,笔者给予肯定,并记录下来小组的讨论情况,作为后面的评价参考。

生2:圆的半径r就是把圆的方程化成圆的标准方程,直接求出来的,是吗?

教师:没错。在圆的标准方程中,可找出圆心点坐标(a,b)及圆半径r。

通过学生讨论交流,学生在微信群上的反应都很激烈,也有相当一部分小组成员已经关注到解决问题的难点在如何求距离d的问题上了。

生3:直线到圆的距离d怎么求呢?

教师:请大家再次回看微视频中的距离d是如何作出来的?

生3:我看到了,(如图5)这个距离d就是过圆心作垂直于直线的垂线的长。

教师:没错。那现在的问题是“点到直线的距离”怎么求呢?

生3:我知道。这个内容在课本P61至P63已经学过:

学生通过云平台的交流、评价、反思,在一定程度上大大减少了在学习中“碰到困难”的挫败感和“自主学习”的孤独感,这有利于学生对数学知识的高效获取和意义建构。

4.学习评价

学习评价包括自我评价、教师评价和小组互评。自我评价主要是学生登录微信平台完成一些简单的在线测验。教师评价主要是从微信平台学生的学习进度、测验结果及小组交流中对问题的解决方法、学习态度、小组的氛围进行评价。小组互评主要从小组对抗赛中的成员在微信平台的参与率、有效提问、解答问题的表达能力。如:小组对抗赛中的比赛规则:通过小组抽签,4小组形成竞争战图如下:A组VSD组,B组VSC组。小组登录微信平台,先由A组、B组设计出题(如图6所示),C组、D组备战回答,然后轮换,记录小组的得分。

笔者发现,通过这样的微信平台的交流,学生的参与度高,表现力更强,就连平时课堂上爱捣蛋睡觉的学生,都紧张地投入其中。

5.课堂问题,解决交流

经过学生的先行学习,学生对《直线与圆的关系》中的教学知识点有了一定的知识建构,基本能解决课本的例题问题。我们回归课堂,笔者将更多的课堂时间交还给学生,有针对性地引导学生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共同分享对本节课的知识点的归纳,再激发学生以小组形式协作完成对未理解或有疑问的知识点进行剖析解答。笔者在学生的交流中跟踪每个学生的学习情况,讨论结束后,总结评价小组的研究成果。

教学活动需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内化、应用”,更要及时提高他们对数学知识的迁移能力。此时,笔者设计了诊断性练习:(1)学生完成课本P70页的练习题;(2)要求学生懂得把所学知识应用于解决生活问题。如笔者设置如下题目:2014年3月8日马航MH370失联事件发生后,中国一搜救船在沿直线返回港口的途中,接到气象台的台风预报:台风中心位于搜救船正西80km处,受影响的范围是半径长为45km的圆形区域。已知港口位于台风中心正北60km处,如果这艘搜救船不改变航线,那么它是否会受到台风的影响?

学生在课堂上激烈交流,很快大部分学生都能抽取题中的主要信息,并构建了如下解题思路:

解:建立如图7所示的平面直角坐标系,由图像可知台风影响的范围为圆O:所以,搜救船不改变航线,不会受到台风的影响。

五、慕课应用教学的几点思考

慕课是一种网络的教学资源,信息量大、自主性强。教师要正确对待这种新技术与传统教学的优势和劣势,不能把慕课的某些作用片面夸大。笔者对数学教学中应用“慕课”资源进行了理性思考。

1.回归数学本质,“慕课”为教学服务

恩格斯说:“数学是研究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一门学科。”这一论断不仅揭示了数学研究对象的本质,还概括了数学学科知识的属性和特征,这是我们“做数学”的出发点和终结点。在中职数学与“慕课”的有机融合中,首先要明确一点:“慕课”是为教学服务的。根据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有选择地使用“慕课”,有选择地“翻转课堂”,把握好它在课堂中应用的尺度,遵循课堂教学的规律。教师切勿单纯地依赖“慕课”,应在课堂上及时检验学生的“慕课”学习成果并调整教学进度,注重“慕课”与现实课堂的衔接,才能真正发挥“慕课”为教学服务的作用。

2.打造本土化的中职数学“慕课”

取他方之石,攻本土课改之玉。“慕课”和“翻转课堂”既是舶来品,必须结合本校学生的学情和地方现状方能适应。因此,打造本土化的中职数学“慕课”是必经之路。华东师大国际慕课研究中心主任陈玉琨教授说:“本土化慕课的途径之一,就是要设置进阶作业和小测验,通过学生在慕课平台上完成的主客观作业,收集信息后,通过数据的分析,把学生存在的问题反馈到实体课堂上的教师。”虚拟世界的教师可以通过生动幽默的语言吸引学生注意,却无法了解学生的真实学习情况。这就需要教师创造性地设置趣味性的生活或与学生专业相关的习题与测验,帮助学生进一步巩固、强化知识,使其能成为连接虚拟与实体课堂的重要桥梁。

总之,我们要对慕课和翻转课堂的内涵有正确理解,对其价值追求要有深刻的领会,在熟悉微课建设和翻转课堂教学的方法后,可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推进中职数学课堂教学变革,切实提升课堂教学效益。在推进慕课和翻转课堂实践过程中,不断总结经验,反思不足所在,切实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提升学习效益,是中职数学推进慕课和翻转课堂的应有选择。

参考文献:

[1]于天贞,田爱丽.“慕课+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追求及实践路径[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14(11).

[2]周益峰.在慕课影响下的数学教学设计[J].科技视界,2015(11).

猜你喜欢

信息素养中职数学慕课
高中信息技术教学如何培养学生信息素养
关于导学案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学习能力的培养
浅析如何提高中职数学课的教学质量
“通信系统仿真”课程教学改革探讨
借助MOOC打造一门有趣有视野的信息素养通识课
中职数学教学生活化的思考
“慕课”教学的“八年之痒”
慕课环境下的学习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