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议“中等生”教育偏差原因及纠正

2016-08-23李玉梅

课程教育研究 2016年7期
关键词:中等生特长教育者

李玉梅

【中图分类号】G4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7-0174-02

素质教育的重要特征之一,就是要面向全体学生。但在教学过程中,能真正做到面向全体学生的教师却不多。在日常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最先在任课教师的脑海中留下印象的,往往是“两头”的学生,即优等生和潜力待开发的学生(后进生)。因为他们的表现比较“突出”,而一些“中等生”,特别是学业无特长、个性无特点的学生,往往被教师忽视。由此造成教师对“中等生”的“集体性疏忽”并形成偏差。对这些学生,教师若缺乏应有的了解,就难以把握有利时机实施有效的教育,时间长了,不仅影响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而且会造成“中等生”向问题学生转化,影响学生的人格成长和班级管理。

一、“中等生”的概念及其群体特征

所谓“中等生”,是指在一个班级中学习处于中等水平,而品行等方面又表现平平的学生。通常被视为介于“优等生”与“后进生”之间的“中间类别学生”。

“中等生”一般有以下几种类型:其一,智力因素较好,非智力因素较差。这类学生虽比较聪明,但少了刻苦学习的毅力。其二,智力因素一般,非智力因素较好。这类学生一般对问题的反应较慢,但学习上肯吃苦。其三,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都较差。这类学生一般对问题的反应较慢,学习又不够努力、刻苦,他们在班级中往往人数较多。

这部分学生既不像“尖子生”那样每次成绩都名列前茅,得到多数的表扬,也不像调皮捣蛋的潜力待开发的学生那样处处给教师找麻烦,得到教师特别的关注。但“中等生”并非没有“特点”,只不过是我们对他们的“特点”缺少发现罢了。

1.“听话”甚至“盲从”。绝大部分“中等生”是“听话”的学生,他们笃信老师为他们制定的各种规范,并能藉以规范个人的行为,按老师要求去学习。但是这些“听话”的学生往往很少提出意见,也很少与人争论,易盲目随大流,甚至成为“问题学生”。

2.“谨慎”时而“自卑”。大部分“中等生”的个性心理趋于内向,他们在相对独立的情况下办事胆小。这种性格的内倾性,一方面表现了他们对于来自外部的压力具有“超常”的忍耐力,另一方面造成了他们孤僻、偏静的性格。对来自外界的冲击或姑息忍受、或避而远之,其个性的“自尊”与“自卑”常常处于不稳定的交替状态,有的走向自卑。

3.“平庸”甘居“淡泊”。“中等生”往往缺乏竞争意识,一般来说这些学生学业无特长,个性无特点,这个状态形成的原因可能因他们的“特点”不被人所认识,长期处于被人遗忘的角落,久而久之,形成了“甘居淡泊”、不出头、“舒舒服服当中游”的处世态度。

4.庞大不缺智力。“中等生”群体占班级人数的大多数,他们中的绝大部分有正常的智力,个别同学的思维还非常敏捷。

二、对“中等生”教育产生偏差的原因分析

在教育实践中,“中等生”向先进生转化为数极少,而“中等生”下滑到问题学生行列的现象却时有发生。究其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应试教育、学校教育过分功利化导致对“中等生”的忽视。

目前大多数学校最注重的仍是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后考出的成绩。学校里的优等生不仅是学校向社会输送的人才,更是学校向社会展示自己的教育成果、教学实力的最好证明,“利益”使得大部分教师宁愿把时间放在优等生的培养和后进生的教育转化上,优等生基础好,容易出成效;对后进生的教育,尽管有一定的难度,但他们取得一点微小的进步,就能够显露出来;而“中等生”,只能在那里被动地等“带”,得不到积极的诱导和教诲。常常听到“抓两头,带中间”的说法变成了“抓两头,忘中间”。

其次,对“中等生”的发展相对不够重视、缺乏针对性的指导。

现实的说,在教育者印象中最清晰的一般都是那些令其自豪的优等生或者是令其头痛的学生,而对“中等生”印象一般比较模糊,而且“中等生”数量较多,短时间内是很难有显著的成效的,所以学校也始终未能提出一套行之有效的办法和与之配套的考核、奖励制度,更不用说是针对性的指导。教师人数少,精力又有限的情况下,更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只好多重视优等生和潜力待开发的学生,就对“中等生”造成了教育偏差。

最后,对于“中等生”,教育者似乎难以找到其“闪光点”和“阴暗面”给予表扬或批评。

大部分“中等生”的学习成绩和表现都平平,没有明显的优点和缺点,个性特征也不是很明显,他们规规矩矩,成绩一般,不突出,不“冒尖”,按时完成作业,不捣乱,不违反班纪校纪,很少让教师头疼。“中等生”虽不会给班级增光添彩,但也不会给班级添不必要的麻烦,他们是班级中较为稳定的群体。因此,教师很难在全班面前或其它场合针对性的给予表扬或鼓励以激发他们的自信心,也难以使用有效的手段促进他们更好的发展。于是,他们站在了被遗忘的角落,成为被教师疏忽的群体。

三、对“中等生”教育偏差的纠正

教师要善于发现“中等生”在学习上的特长和个性上的特点,有意识地对“中等生”教育中的偏差进行纠正。

(一)培养“中等生”的自主意识,调动其成长的积极性

苏霍姆林斯基说:“唤起人实行自我教育乃是一种真正的教育。”对“中等生”来说,他们既缺少对个人的潜在能力的自信,也缺少他人对这种潜在能力的认可。在教育教学中教师应尽力做到:

1.开展分层次教学。采用分层次教学,可以增加“中等生”表现机会,有益于他们在参加文体活动中充分展示自己的才能,激发自我表现的欲望,培养自主意识。

2.创设教学情境。为“中等生”提供与周围人交往的环境,如打破常规的教学模式,用灵活的教学方法(如对话式、启发式),以及组织课外活动小组。也可进行一些体育比赛,促使与他人的交往,增强与人交往的信心和能力,发现并展示自己的特长。

3.培养责任意识。如让他们担任班干部,由他们来组织体育活动、劳动或担任小组长、或课外活动的指挥员,这不仅给他们提供了一个锻炼的环境,而且为他们提供了一种换位思考的机会,使他们能够在相应的环境中运用这种思维,增强自信。

(二)积极地鼓励和评价,追求智慧教育

除了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外,教师对学生的鼓励和评价也是十分重要的。对“中等生”来说,教师要充分肯定他们的进步的地方,发现他们的特长,同时要增强他们的危机感和竞争意识,培养他们主动克服困难和挫折的勇气与能力。

1.用欣赏的眼光鼓励“中等生”重拾自信心。“中等生”之所以“中等”,就是因为他们凡事不“冒尖”,不突出。但只要我们用全面、欣赏的眼光去看待他们这一群体,就不难发现“中等生”身上也有闪光点。

2.多一些信任与表扬点燃激情。每个学生都希望得到教师的信任和表扬,通过教师的信任和表扬,能够让学生对学习有了激情,这也包括“中等生”。

(三)“主体”倾斜,真正做到面向全体学生

教师在选择教育教学内容和方法时,应向“中等生”这一“主体”倾斜。针对他们实际掌握的知识和学习能力,思考每一个教育教学环节的设计是否能使“中等生”接受,从而减少他们掌握知识的难度,使大多数学生都能达到既定的教育教学目标。这样,既有利于缩短“两头”学习成绩上的差距,又可以涉及到学生的大多数。再通过教师事后的个别辅导、因材施教来弥补他们在大课堂中的不足,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教育教学效果。同时,教师开展班级活动时,也要向“中等生”这一“主体”倾斜,要注重在他们中间选拔班干部,目的是让他们有锻炼的机会,从而提高整个班级的工作效率。

(四)学校家庭密切配合,形成教育合力

“中等生”因为不出众,在学校不是教师、同学交往的中心,得不到尊重与关心;回到家因其父母“因望子成龙”心理,也往往没有好言语好脸色。教师必须帮助学生生活在一个较好的环境中,经常与家长沟通,指导家长对孩子的成长要有正确的观念。教师要学会用“家校联系薄”、“成长记录册”等手段及时反馈学生的学校表现与家庭表现,针对孩子的特点,教给家长教育孩子的方法,并与家长设计学生成长的“小步子”目标,逐步促进学生成长。

苏格拉底教导我们,要自知自己的无知。教育者能走多远,才能带领受教育者走多远。教育者自身需要不断成长,应常常自我反省,积极学习与成长,与时俱进的中等生教育问题呼唤教育者与时俱进的自我成长。

猜你喜欢

中等生特长教育者
张慧萍:做有情怀、有温度的教育者
特长,亦是一种成长
中学化学教学中万不可忽略中等生
与两位美国音乐教育者的对话——记于“2015中国音乐教育大会”
让女儿快乐学“特长”
特长公路隧道照明设计探讨
道德教育者专长性的失落与重构
教育者应当不断充实提高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