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和中国高校德育比较及启示
2016-08-23李思博
【摘要】新加坡和中国同为亚洲国家,两国有着共同的文化渊源,在现代化进程中都经历了东西方文化的冲突与矛盾。本文将从高校德育的目标、内容和德育途径三个方面对中国、新加坡的高校德育进行比较分析,找出我国高校德育的不足,借鉴新加坡高校德育的成功经验和教育方法,以期对我国高校德育有所启示。
【关键词】中国 新加坡 高校德育比较 启示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7-0071-01
一、中国和新加坡高校德育目标的比较
(一)中新两国高校德育目标的共性分析
1.强调爱国主义教育,培养民族精神
同为亚洲国家,两国所设定的高校德育目标都体现出一定的阶级性和政治性。以国家和民族为本,树立归属感和责任意识,也是两国德育目标的共性之一。
2.培养社会需要的人,适应社会发展
中国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中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培养符合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人才。“新加坡人”是新加坡国家意识教育的核心,就是要使人们树立一种新加坡国民独特气质和精神的归属感和认同感,让全体国民团结起来,为新加坡的发展而努力奋斗。
(二)中新两国高校德育目标的差异分析
1.中国高校德育更注重政治上的现实性
首先,中国的德育目标主要强调社会价值和群体价值。毫不动摇的坚持政治上的现实性,德育目标主要为政治服务,体现出很强烈的政治性和阶级性。其次,中国德育目标固守中国传统道德,一些古老的德育理念至今仍被推崇。
2.新加坡高校德育更注重社会上的具体性
新加坡学校德育目标是不断将传统文化与现实社会的德育要求进行呼应,利用传统文化的强大生命力,对现实社会的德育注入新的血液。不仅把儒家思想新加坡化,更是把儒家思想现代化。与中国的德育目标相比,新加坡的“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一个新加坡”的德育目标更具体,更易于国民理解。
二、中国和新加坡高校德育内容的比较
(一)新加坡高校德育的内容
1.注重传统伦理道德教育
上世纪80年代以来,新加坡政府就一直致力于弘扬以儒家思想为核心的东方文化传统。但是,新加坡政府并没有对儒家思想全盘吸收,而是选择儒家传统文化中对于伦理道德的内容,有利于新加坡现实社会发展的内容。新加坡是世界上第一个把儒家伦理撰写成课本 ,在学校作为德育科目来教学,并取得了显著成效的国家之一。突出体现了新加坡对儒家文化的重视和认同。
2.高度重视公民道德教育
政府在公民道德教育中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如政府领导人在每年的国家重要节日之际,都会宣传“敬业乐群、勤劳进取、廉洁奉法、讲求实效”的新加坡精神。在政府的大力推进下,新加坡公民的道德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方面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效。
3.道德教育符合时代要求
新加坡丢弃内容上强调新加坡特色,强调内容和形式符合时代要求,遵循现代的标准。通过解决现实社会当中出现的问题,让学生理解和接受德育内容。依照榜样的力量在全社会树立起好的风气,让好市民的影响力潜移默化的影响新加坡公民。
(二)中国高校德育的内容
1.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突出思想政治教育
中国在德育中十分强调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的理论,它要求学生有稳定和强烈的政治思想,坚定社会主义方向,坚持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努力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贡献力量。热爱共产党,忠于党的领导,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具有很强的政治取向。
2.以集体主义为导向,强调树立共同理想
与追求个人利益不同,中国的德育偏向于实现集体利益,要求个人利益服从于集体利益,集体利益至高无尚。教育和引导学生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把共同理想作为精神支柱,以集体主义为导向,实现社会主义事业的大发展和大繁荣。
三、中国和新加坡高校德育途径的比较
(一)中新两国高校德育途径的共性分析
1.注重校园文化建设
中新两国在高校当中都非常注重校园文化建设,尤其是在各高校里组织各种德育实践活动,积极调动学生提升学习热情。校园文化的建设具有很深层次的内涵,也涉及到校风、学风和整洁的校园生活环境,不仅对人际关系的交往,价值观的形成以及文化环境和建设有关,而且也是学校德育成效的具体体现和发展趋向。
2.注重社会实践活动
两国的高校德育不仅体现在课堂上,也体现在社会实践活动中,新加坡德育注重课外活动和社会服务,培养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以及提升学生对社会的服务意识,真正让学生走出课堂学习道德,补足课堂上德育的不足。近些年来,中国的高校也开始注重社会实践活动对学生的德育培养。例如,青年志愿者“三下乡”、社区活动、学习雷锋等多种形式的社会服务活动。
(二)中新两国高校德育途径的差异分析
1.课堂德育的教学方式不一样
中国高校课堂上的德育教学方式几乎都是以“我讲你听”的正面“灌输方式”,教育方法虽然沿用了几十年,但是真正的德育效果却不十分明显。新加坡的高校德育方式不是正面直接灌输给学生,是引导学生以间接渗透的方式,教师的教学过程或者社会舆论、习惯而发生的潜移默化的影响。新加坡不惜大量投资进行社会人文环境的建设,注重社会环境的德育功能。
2.课外实践活动的程度不一样
中国高校的课外实践活动自发性差,一般都是学校下达的全校关于德育实践活动的通知,各级组织才开展校园德育活动。主要都还是以形式主义为主。范围影响面较少,缺乏主动性和规范性。新加坡高校学生的课外实践活动是伴随着学生的学习时代开始。
综上所述,新加坡高校德育对我国高校德育的启示如下:1.把高校德育放在高校教育的首要位置;2.高校德育要符合大学生身心发展规律;3.高校德育要更加注重第二课堂的学习;4.高校德育要更加注重发掘儒家传统文化。
参考文献:
[1]赵玉英,张典兵德育原理[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8:331.
[2]马赛赛.新加坡高校德育工作的特点及启示[J].科技信息,2008,(36).
[3]国家教委思想政治工作司组.比较思想政治教育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5:139.
作者简介:
李思博(1992.2-),女,中共党员,黑龙江大学研究生,黑龙江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想政治教育硕士在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