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现实主义在当代艺术创作中的缺失原因及重归策略

2016-08-23刘凡

参花(上) 2016年8期
关键词:人文关怀现实主义当代艺术

摘要:现实主义不止是艺术语言层面上的写实技法与描摹再现,更是一种人文关怀与理性批判的知识分子责任与担当精神。本文旨在从现实主义的艺术史线索梳理开始,指出目前存在的断裂与缺失现象,分析背后的原因,以期提出其存在意义与重归策略。

关键词:现实主义 当代艺术 人文关怀

一、现实主义在艺术创作中的缺失现状

纵观目前的艺术创作,架上艺术形态如油画、国画、版画、雕塑等,题材选取与意向所指均普遍缺乏一种现实主义的创作向度;此种情况亦一定程度上存在于行为、装置、影像等当代艺术类别之中。19世纪中叶,法国画家库尔贝最早提出“现实主义”这一概念,初衷即为对中下阶级、贫疾民众的关注,如《打石工》《最后的葬礼》等。同时期的杜米埃直指社会时弊,《三等车厢》表达其对底层人民的关怀,《立法大肚子》则讽刺了贪婪腐败的政治当权者。20世纪现实主义艺术在中国亦有着较为清晰的线索,早期有徐悲鸿的《九方皋》《受伤之狮》、唐一禾《七七号角》等救亡图存的作品;1976年后有邵增虎《农机专家之死》、高小华《为什么》、程丛林《1968年×月×雪》《夏夜》、罗中立《父亲》等大批美术作品;同期陈丹青创作了《西藏组画》纪实性的自然主义作品;90年代有“新生代”画家刘小东《三峡移民》《农民工》等。我们会发现这些现实主义作品,无不是那个时代最强有力的声音与图像标识,无不是艺术史上的巅峰与经典之作。

90年代中后期开始,艺术创作中明显出现了现实主义的式微与断裂现象。当代艺术展览体系中油画作品无法离开个人经验的、肉体情欲的渲泄;行为艺术则过分迷恋于身体伤害等带有攻击性语言的漩涡之中。诚然,这是现实问题的一部分,但并非是全部,倘若以此狭窄题材而遮蔽了广阔视线,显然以偏概全,得不偿失。我们鲜有关照当代人所思所惑,把握时代脉搏的现实主义作品。而此种断裂现象的背后,原因究竟为何?

二、现实主义在艺术创作中的缺失原因

首先,长期以来对“现实主义”一词存在着理论认知的模糊与误读,其真正意义并不仅停留于写实技法与客观再现,也不仅停留在曾发生于历史序列中的具体艺术流派,更重要是一种超越时空限制、形式语汇层面的社会批判与人文担当。倘若社会现实问题依旧存在,那么就依旧有现实主义存在的必要;假若艺术家关切现实的精英自觉和知识分子情怀尚未泯灭,那么现实主义就仍有其用武之地。现实主义显然并不应沉睡于过往历史长河之中,现实主义是一种永不过时的主义。因此自不必抱一种视其为落后、陈旧、腐朽的认知,而羞于创作现实主义类作品,因害怕成为“异类”而随波逐流。

其次,“八五思潮”之后,当代艺术创作中对西方文化的吸收难免饥不择食、消化不良,对边缘话题的过份迷恋与偏执,遮蔽了对现实主义的应有重视。西方后现代理论解构主义等消极精神并未完全符合中国本土国情;在创作语汇上,西方的攻击性语言得到近乎偏执的追求,西方二战后的主题——暴力、性、吸毒等也并非能全然概括我们这个时代。

最后,艺术资本和市场的挤压导致现实主义的难以立足和生存。文艺领域难有不面对商业市场的挑战而能独善其身的,创作中艺术的题材选择往往受到市场口味的限制和左右。喜剧片、商业片可以票房轻松过亿,但吴天明、贾樟柯等现实主义的电影却步履维艰。当代艺术拍卖行价格屡创新高,现实主义创作却乏善可陈。如何能突破艺术市场的桎梏与藩篱,妥善处理二者关系是艺术家今后要面对的问题。

三、现实主义在当代艺术中的意义及重归

现实主义重归当下艺术创作有其积极意义,现实主义与当前诸多问题都有内在逻辑上的关联性,比如精英文化的认同与建构、当代艺术与普罗大众的关系等。

精英主义的必要环节与重要诉求便是对社会现实的理性反思与批判担当;现实主义与精英建构存在意义的重叠和价值所指的共识。阿甘本说:“过于契合时代的人,在所有方面与时代完全联系在一起的人,并非当代人,之所以如此,确切的原因在于,他们无法审视它;他们不能死死地凝视它。”当代艺术存在的一个问题是:重复问题还是超越问题。当代艺术面临着民众反感、官方排斥、舆论漩涡的尴尬局面,一个重要原因是难以使观者产生共鸣,而最初题材的选择实际上就很大程度上制约了艺术作品与大众之间的疏离或紧密关系。现实主义与当代艺术创作并不矛盾,是普通百姓真切感受的视觉呈现,现实主义作品是可以“审视”这个时代的,因此也就是当代的。我们讨论现实主义的整个前提实际上是形式自律日渐式微,后现代艺术转向观念至上这样一个语境。外部社会矛盾转变,艺术创作不应因循守旧。现实主义的重归有赖于艺术家、艺术批评家、艺术机构管理者等多方的共同努力。

参考文献:

[1]吕澎.20世纪艺术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2]阿甘本.什么是当代[M].刘耀辉,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作者简介:刘凡,男,四川大学艺术学院2015级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中国现当代美术研究)(责任编辑 刘月娇)

猜你喜欢

人文关怀现实主义当代艺术
自然科学与“现代现实主义”——19世纪现实主义再阐释
新法律现实主义
从苏绣能否成为当代艺术谈起
BIG HOUSE当代艺术中心
关于当代艺术市场的思考
新现实主义巨匠
什么是现实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