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红楼梦》中经典片段描述

2016-08-23郑星雨

参花(上) 2016年8期
关键词:红楼梦

摘要:《红楼梦》是我国四大经典名著之一,以贾宝玉、林黛玉的爱情为主线,描写了贾、王、史、薛四大家族的兴衰。其中,《葬花吟》是林黛玉感叹身世之作,表达了其对自身遭遇以及未知命运的哀叹。本文通过描述《葬花吟》中的场景,分析《葬花吟》中的画面塑造以及意境表现,有利于加深读者对《红楼梦》的了解。

关键词:《红楼梦》 《葬花吟》 画面塑造 意境表现

《红楼梦》中有大量的诗词,要想加深对《红楼梦》的理解,就必须加强对《红楼梦》中诗词的解读。其中,《葬花吟》是林黛玉作为女主人公感慨命运之作,因此,读者必须加强对其作品的解读,才能真正地体会当时林黛玉的情感,这样,有利于提高读者对《红楼梦》的整体理解水平。

一、描述《红楼梦》中《葬花吟》

《红楼梦》中应用了大量的诗词,这些诗词是作者塑造人物形象、表达情感的一种艺术手段。读者在阅读的过程中,必须加深对诗词的了解,在脑海中呈现诗词所描述的场景,这样才能够理解诗词所表达的情感。

“花谢花飞花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奠定了全诗的感情基础,也向我们呈现出暮春落红漫天,但没有赏花之人,更没有怜花之人。林黛玉看到这满地的落红,不由得想起了自身寄人篱下、体弱多病、孤苦无依,越发对未来充满了哀叹。在后边的诗中,作者写道“未若锦囊收艳骨,一抔净土掩风流。质本洁来还洁去,强于污淖陷渠沟”。从这几句诗中,我们不难想象出林黛玉一个人收集满地落红的画面。林黛玉是一个敏感的女子,看到这满地的落红,自然会联想到自己以后的日子,发出感慨是必然的。“尔今死去侬收葬,未卜侬身何日丧?侬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侬知是谁?试看春残花渐落,便是红颜老死时。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在《红楼梦》中,林黛玉是最具有真性情的女子,又由于自己寄人篱下,父母早逝,自身又体弱多病,这肯定会让她对以后的日子充满了绝望。[1]

二、《红楼梦》中《葬花吟》的画面塑造以及意境表现

(一)《红楼梦》中《葬花吟》的画面塑造

《葬花吟》无论是语言形式、内容还是格调和意境都充满了“诗画”的艺术美感。《葬花吟》中“花谢花飞花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给我们体现的是凄苦之美;“明媚鲜妍能几时,一朝漂泊难寻觅”表现了美人的柔弱之美;“一年三百六十日,风刀霜剑严相逼”体现的美人的绝望之美;“愿奴胁下生双翼,随花飞到天尽头”表现出美人的反抗之美。

《葬花吟》表面来看,是一幅“美人伤春图”。暮春时节,落红满地,黛玉一人惜春怜芳。但是,由于黛玉自身的经历以及性情,怜花也是在怜人,想到现在是娇女,明日就是一抔黄土,她一人忍不住泪垂。人花相连,一句“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表现出对未来生活的绝望,整个画面充满了悲伤与绝望,这样的画面塑造,极其符合林黛玉的人物性格特点。此外,作者通过这首诗暗示了林黛玉后来的命运归宿,“一抔黄土掩风流”,奠定了全文的悲剧氛围。[2]

(二)《红楼梦》中《葬花吟》的意境表现

《葬花吟》不仅体现了画面塑造之美,也体现了极强的意境之美。“花谢花飞花满天”表现出极强的落花之美,“忍踏落花来复去”更加突出了林黛玉的怜花葬花之美。全诗展现了林黛玉复杂的思想感情以及内心世界,创造了符合人物性格的艺术氛围,增强了“黛玉葬花”的意境美感,使读者感到言有尽而意无穷。

此外,意境是情与景的结合,也是情与景的交融。意境的体现,离不开情与景的交融。[3]《葬花吟》中,既有对大自然景物的赞美,又有对儿女离别愁绪的情感抒发,还有对人生的哲理感悟。看到“黛玉葬花图”,读者会联想到其自幼无母,父亲又早逝,在贾府虽然有老太君和贾宝玉的疼爱,但是,由于对于当时的观念来讲,她毕竟是一个外人。除此之外,自己身体虚弱,这都将导致她常有自怜之心。现在,看到满地的落红,想到初春时期,花比人娇,现在却满地落红无人问津,不由得联想到了自身的身世,更是伤感,更加绝望。通过情与景的交融,更加突出了意境之美和黛玉的绝望之情。

三、结语

综上所著,《葬花吟》不仅加强了《红楼梦》的文学价值,更加体现了作品画面塑造、意境表现的美学价值。《红楼梦》不仅仅是我国的艺术瑰宝,也是世界艺术宝库中重要的一部分。通过加强对《红楼梦》中诗词的研究,不仅可以提升读者的文学水平,还可以促进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

参考文献:

[1]张岚岚.《葬花吟》的复调叙事及其互文性生成[J].红楼梦学刊,2012(03).

[2]马振龙.浅析《葬花吟》之画面塑造与意境表现的美学价值[J].红楼梦学刊,2008(04).

[3]马小琬.红楼梦中歌曲《葬花吟》的艺术特色分析[J].大舞台,2014(06).

(作者简介:郑星雨,湖南省长沙市长郡中学)(责任编辑 宋倩)

猜你喜欢

红楼梦
论《红楼梦》中的赌博之风
从《红楼梦》看养生
话中话:《红楼梦》直接引语中的元话语分析
《〈红楼梦〉写作之美》序
《红楼梦》(四大名著大字本)
论改琦《红楼梦图咏》的观看之道
茹志鹃与《红楼梦》
《红楼梦》中侠义抒写述论
《红楼梦》(纪念版)
别样解读《红楼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