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红与黑》解析司汤达的心理描写技巧

2016-08-23彭桢文

参花(上) 2016年8期
关键词:司汤达红与黑心理分析

摘要:司汤达是法国杰出的心理小说大师,他作品中的人物不是用大量的环境描写来衬托,也没有大篇幅的肖像描写,而是用人物的心理活动变化来描写人物,从而表现人物的性格、思想等。本文就以他的代表作品《红与黑》为例,借助作品中的主要人物深入分析作者的心理描写技巧,并深层次地探究其现实主义心理分析的深度和力量。

关键词:《红与黑》 司汤达 心理分析

司汤达是法国杰出的批判现实主义的先驱,他的作品主要以心理描写为主,他为小说的发展做出了非常大贡献。在他的笔下,无论人物的生活怎样,他们的内心世界都很丰富。司汤达赋予人物丰富内心活动的天赋与他本人的特点有着密切的联系。他是理性的,同时又善于观察,因此,他将这一特征运用在了笔下的人物身上,让他们的内心世界也不断地丰富起来。

一、注重人物的心理历程

司汤达笔下的人物内心世界非常丰富,人物的心理变化过程非常清晰,他们的心理冲突推动了情节的发展。《红与黑》是司汤达的代表作,主要以于连的三段生活经历为线索,将于连的生活与法国的历史相结合,于是,在法国的社会历史背景下,于连在不同人生阶段的心理冲突,将这个自卑又自尊的人物的虚伪表现得淋漓尽致。当他在瑞纳市长家的时候,他是自卑与自尊的矛盾体,他的内心是痛苦煎熬的;在神学院中,他不信奉上帝,却又要对上帝顶礼膜拜,每天和其他人一样做祷告;在木尔侯爵府时,他是一个有抱负的青年,他只想进入上流社会,他的野心促使他踩着女人的肩膀向上爬。根据于连的经历变化,他的内心世界也经过了一个变化的历程,最后使得于连这个人物形象更加的饱满。

二、注重人物的深层心理探索

与其他作家的写作风格不同,司汤达没有将大量的笔墨用在环境的渲染和描写上,也没有重点描写一个人物的五官和外表,他将重点放在了人物的心理变化过程中。在作品《红与黑》中,女性人物的个性非常鲜明,她们的形象也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诸如马特尔小姐、瑞纳夫人,都是于连人生阶段遇到的女性。但是,具体人物的肖像却始终让读者感到模糊,作者对她们的服饰也没有进行大量的描写,而是将大量的笔墨和精力放在了人物的内心和思想斗争方面。[1]

德·瑞纳夫人,她是一位生活在上流社会而不看重财富和地位的人,从小生活在修道院的她,内心只有对上帝的信奉,在家庭中她按部就班地照顾丈夫和孩子。但于连的出现,打破了德·瑞纳夫人的平静生活,于连慷慨的气度和傲然独立的性格让瑞纳夫人对他刮目相看。他曾经发誓要忠于丈夫,但是,在于连出现以后,所有的誓言都随风而去,此时,人物的内心活动非常的丰富,瑞纳夫人会自己问自己“怎么,我在恋爱!我已经接受了爱情,我结过婚的妇女,又爱上别的男人了”,这体现了已婚的瑞纳内心的纠结和矛盾。她有时也会想“我不能一分钟不思念于连,这种可怕的痴情对我丈夫从来没有过……”通过瑞纳夫人自述的话语,让读者能够体会到瑞纳夫人的婚姻和爱情。婚姻的繁重与爱情的甜蜜让她内心处于矛盾中,也反映了瑞纳夫人情感的变化,以及心理的变化过程。

三、借助行动来反映人物的心理

人物的心理活动往往反映在他的行动中,脱离行动的内心活动犹如绑在十字架上的行善者,没有任何实际的意义。在《红与黑》作品中,司汤达将人物的心理活动和人物的行动紧密联系起来,其中最矛盾的是于连与两位贵族女子之间的感情纠葛,此时的于连是一个矛盾体,他对自己的过去与现在非常清楚,而两位女子则是对他的过去一无所知,对他的内心更是无法猜透。[2]于是矛盾下的心理活动导致了人物的行为活动。

于连一直追求上流的社会,因此他自己也是努力地往上爬,在他的意识里,平等是自尊的体现。但是,在当时的法国,上层社会与下层人士之间区分得非常明显,在这种情况下,于连追求的平等只能通过他自己的“行动”来满足。他在瑞纳夫人家当家庭教师时,全家人在纳凉,于连和瑞纳夫人握手,体现他对平等的强烈渴望。他以为和贵族握手就是平等的体现,实则是为了维护他自己可怜的自尊心。

四、结语

总而言之,司汤达对人物的心理描写技巧是法国文坛上十分少见的,通过人物的内心世界来反映社会现象远比直接描写社会历史的效果好,也更容易让读者体会人物的处境。《红与黑》是司汤达的代表作,也是人物心理活动描写的经典之作,它的光芒永远闪耀在世界文坛上。

参考文献:

[1]高倩.《红与黑》的梦想解析[J].中华文化论坛,2013(11).

[2]孙建,常亮.《红与黑》的梦想解析[J].鸭绿江(下半月版),2016(02).

(作者简介:彭桢文,湖南省长沙市南雅中学)(责任编辑 宋倩)

猜你喜欢

司汤达红与黑心理分析
四枚硬币识人品
从司汤达的精神世界论《红与黑》中于连的极度自尊
《红与黑》的主题意义与爱情观
红与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