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骆驼祥子》的悲剧性分析

2016-08-23李仕文

参花(上) 2016年8期
关键词:祥子骆驼祥子悲剧性

摘要:老舍先生笔下的祥子形象饱满,这样的一个悲剧性人物也是我国近现代现实主义文学创作的一个里程碑。文学作品中善于用一个社会底层小人物的遭遇来影射当时社会的现状,而老舍先生笔下的祥子悲惨的遭遇就说明了当时的社会是一个悲剧的社会,也是悲剧的时代。只有当本性善良的主人公遭遇了无数社会的不公,将自己的人性渐渐泯灭后,精神遭到严重的摧残后,才能将悲剧的色彩发挥到极致。

关键词:祥子 悲剧性 分析

一、祥子的人物分析

《骆驼祥子》相信大家都不会陌生,这本小说主要描述了主人公祥子从一个忠厚老实且富有正义心的底层黄包车农民在世事的变迁中,最终从精神上开始堕落的一个人生历程。

祥子一开始是一个憨厚、老实、勤奋的劳动者形象,他一直都有着通过自己的努力而创造一个安逸稳定生活的梦想,首先的目标就是拥有一辆属于自己的洋车,靠着这辆车来创造自己生活。为了实现这一个目标,他用租来的车跑了三年,努力了三年,终于挣到了自己的第一辆车,就在他畅想着未来美妙的生活时,自己的洋车却被乱军抢去了,伪政府又随后将他剩下的所有积蓄骗走了,而他也失去了比较稳定的工作收入,就像是飞来横祸一样,一瞬间所有的东西都没有了。但祥子仍旧没有失去对生活的信心,当他准备开始从头再来的时候,租车厂主的女儿虎妞因为看上了他,将他原本平稳的生活搅得一团糟。祥子出于良心和一些其他的因素同虎妞走入了婚姻的围城,但仍旧在心里存着自己的梦想,终于用虎妞的积蓄买了一辆黄包车,却又因为虎妞难产办丧事将车卖掉了。尤其是最后小福子的自杀,成为了压在他身上的最后一根稻草,梦想实现的艰辛历程和一次又一次的打击,终于将他的对生活的希望和信心完全磨灭。进而开始了抽烟、酗酒、偷盗、嫖娼、寻衅滋事、出卖朋友的自甘堕落的生活,成为一个地道的流氓。[1]

二、造成祥子悲剧性的原因

(一)社会的黑暗

作者在一开始描写祥子时,着力将祥子塑造成一个憨厚勤奋和对社会充满信心的农民形象。祥子的三次买车都说明了祥子骨子里的坚韧,他在用坚强的意志和社会做着斗争。但是这是一个万恶的社会,勤奋和老实在那样黑暗的社会只能造就这种性格的悲剧,因为社会地位,祥子被有些“权势”的阶层人物所践踏,这就表明了任何的打击都有可能落在他的头上,因为他是社会最底层的存在。[2]

祥子第一辆车的被抢,随之而来的一系列打击都在说明当时社会的黑暗,祥子的贫苦受挫,小福子的自杀,还有浑浊的社会风气,都在讲述着社会的不公和黑暗。最底层的劳动人民可以受到最无理的轻贱,这是社会黑暗下的产物,也注定了祥子他们悲剧的结局。

(二)婚姻的不幸

祥子的妻子虎妞是一个五大三粗的女人,丑陋却霸道,年纪一大把却一直没有嫁出去。在老舍先生笔下,虎妞的人物形象十分鲜明,敢爱敢恨,真实生动,作为车行老板的女儿,在看上祥子后,就勇于去追求,完全不被世俗的规矩所限制。虎妞敢于嫁给一个社会底层讨生活的祥子,说明虎妞是一个思想独立的女性,这是新的思想,值得被肯定。但是对于祥子来讲,他的思想是比较传统的,他的骨子里是希望有一名贤惠的女子做他的妻子的,但是虎妞出于自己的立场,在他们没有爱情的基础上“引诱”祥子与自己结合了。但是社会阶层不同,虎妞毕竟还是一个资本家的女儿,性格中就带着强势和剥削的特性,与祥子相处时给祥子带来了丧失人格的感受。在强势的虎妞面前,祥子的自尊心也逐渐开始消失,也渐渐造成了他们二人的悲剧。

(三)祥子自身的原因

祥子最开始的习性充分展示了他来自没有多少黑暗的淳朴的农村,自小勤劳天真的祥子进入了城市,城市的黑暗逐渐在各方面污染了他,为我们展现了一个朴实的农村小伙子在进城打拼时,因为各方面受挫和心灵的打击,最终成为一个沾染城市坏习性的小混混的故事。祥子的三次买车,虽然每一次都对生活充满着信心,但是信心的程度在慢慢地减弱,因为祥子的精神世界在被一次次打击的过程中慢慢崩溃。接踵而至的打击,使他对生活的各种问题都无力进行解释,没有信心再去奋斗。曾经的企图反抗,却一次次以失败告终,最终还是屈服了命运的潮流。在小说的结尾,老舍先生指出祥子是个人主义的末路鬼,说明祥子对于社会并没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只是自己想怎么做就怎么做,没有立足于社会的大环境,改变自己的奋斗的做法。[3]

老舍先生通过对于祥子这一底层人民的生活经历的描写,批判了旧社会的黑暗,在这样黑暗的旧社会里,美好的品德被毁灭才是悲哀的。祥子在经受多重打击后,没有认识到社会的变化,而是顺理成章地认命了,任凭黑暗的侵袭和宰割,堕入旧社会的深渊,因此说他的形象是悲剧的,也说明了千千万万像祥子一样的底层劳动人民的悲剧性。

参考文献:

[1]陈思和. 《骆驼祥子》:民间视角下的启蒙悲剧[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03).

[2]徐德明. 《骆驼祥子》和现实主义批评框架[J].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7(03).

[3]成晓琴. 谈《骆驼祥子》中祥子悲剧的多重性[J].吕梁教育学院学报,2008(04).

(作者简介:李仕文,湖南省长沙市明德中学)(责任编辑 宋倩)

猜你喜欢

祥子骆驼祥子悲剧性
从“淳安女童失联案”看新媒体的悲剧性事件报道
论《骆驼祥子》中祥子人生悲剧的原因
骆驼“祥子”在唐朝的一天
中学语文悲剧性作品的教学探讨
剖析艾略特《米德尔马契》中的悲剧性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