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海报的多模态话语分析
2016-08-23赵翠萍
赵翠萍
随着现代高新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各行各业的话语逐渐使用更多的形式进行表达,如文字、图文并茂、图像、声音以及动画等形式。但是为了更好地去剖析理解电影海报中所表达和传递的信息,就必须采用多模态的分析方法。现今社会中,宣传电影的主要方式就是张贴海报,其主要意义就是向观众更加形象和具体地传递电影的故事情节、文化特点、看点以及深层次的含义,观众通过对文字、图像等形式在大脑进行整合和分解而得出的信息。本篇文章主要是对基于功能语法学基础上所流行的多模态形式进行分析,以郭敬明导演的《小时代》的中文宣传海报来举例分析,帮助大众分析对电影宣传海报的解读能力。
一、 分析多模态话语形势下的社会符号学
Halliday所建立的系统功能学理论主要是基于多模态形势下的话语篇进行分析,他将人类的语言材料分为:概念、语篇以及人际功能三方面,进行系统的分析。Halliday认为,多模态的话语篇具有较强的功能性,具有多项功能,通俗的来讲就是和平常的语言话语如出一辙;与此同时,他还认为,语言是当今社会交流的重要符号,具有较强的含义以及延伸意义,当然也包括其他的非语言的符号。所以来说,系统功能语言理论是各种语言分析的基础部分,并且,还可以用来对非语言的符号资源进行一定程度上的分析。其中,在多模态研究中最富有代表性的就是Krcssg-VanLccuwcn建立的视觉语法框架。Hodge & Kress 指出:“社会环境是帮助人们理解话语结构的主要前提,通俗的来讲就是从社会结构来进行分析研究。”[1]从社会结构着手研究不仅需要密切关注语言本身,而且还需要紧密关注语言系统和符号的作用。Kress和Leeuwen基于Halliday提出的系统功语言学理论基础上对当今社会的社会符号学进行分析,从而得出自己的社会符号学分析理论。Kress和Leeuwen认为,视频或者动画中的视觉符号可以更有效地反映客观、主观世界中所发生的种种事件,并且更好地展示了不同人群、相同人群之间相互的人际关系。由此得出,在对图像语篇进行剖析时,需要将系统功能语言学中的三要素与其相对应。
二、 电影《小时代》海报的再现意义分析
系统功能言语学中概念功能对应的就是再现意义。从视觉上为大众建立了一个较为直观的事件,观众们可以将图像中的大部分内容再现在于现实的生活中。kress & Van Leeuwen将这种再现意义分为两个部分:叙事再现和概念再现。这两个的区别主要在于,叙事再现过程中图像的相互交流存在一定程度上的矢量关系,但是概念再现则不存在这种现象。叙事再现的过程主要是通过参与者之间的频繁互动所产生的,其中包含行动、言语、反应以及心理这几个部分;而概念再现则是由分类、分析和象征这三部分组成,采用对事物的属性、类别以及特征来展示参与者之间的相互关系。
《小时代》的中文宣传海报主要运用叙事再现中几个特殊的过程来给观众表达电影所要传递的信息。
(一)叙事再现中的行动过程
在叙事再现中的行动过程中,参与者主要和矢量有一定程度的关系。动作者换句话也就是发出矢量的行为的个体,而动作目标也就是接受矢量行为的个体。发出矢量行为的参与者也就是上面提到的动作者,其实最具体代表性的参与者。在构图中将色彩、位置等进行鲜明的对比,突出色彩的饱和度,并且通过调整焦距的方式来对对应的人物进行凸出。
电影《小时代》的中文宣传海报中有11人,大部分人物的穿着以黑色为主,但是《小时代》中的四个女主人公的服饰不同于其他人,最为明显的是海报前排中间的两个女生:一人身穿颜色鲜艳的红色裙子,另外一个人身穿白色的长裙。通过红色和白色进行对比,其他的黑色系作为陪衬,使得两位人物形象更加鲜明的凸现出来,观众也可以通过服饰的颜色来判断电影的主角亦或是女一号。与此同时,海报中的人物站姿或者其他的肢体动作也不尽相同,通过不同的肢体语言来暗示观众电影中所要表达的人物之间的相互关系。比如,红色裙子的女生手放在左边男生的肩上,头部稍微的向左倾斜,由此可以看出红裙女生和左边的男生在电影中的关系应该是情侣关系。
(二)叙事再现中的反映过程
叙事再现中的反映过程中,动作者和动作目标就是反映过程中的反映者和现象。矢量行为的发生只能依靠眼神完成,也就是再现参与者的目光指向来进行表述。目光的发出者其实质就是动作者,被目光锁定的参与者就是现象。
电影《小时代》的校园主题海报中只有四个女生,也就是电影中的四个女主角。海报中四个女生并没有进行直接的眼神交流,细心的人不难发现其中有眼神对角线的存在。后排左边的短发女生目光紧紧盯着前排右边待跑女生,我们不难从她的眼神中看到一丝的憎恨。后排女生发生矢量行为的过程就是上面提到的反应过程。反应者是四个女生,动作者就是后排左边的短发女生,而前排右边的女生就是反映过程中唯一出现的现象。与此同时,通过对海报中四个人物的面部表情和延伸进行分析,观众也不难感受到电影故事的复杂性。
(三)叙事再现中的象征过程
叙事再现中象征过程的含义是参与者是什么或者参与者发生行为的意义是什么。电影《小时代》的校园海报采用教室外的走廊作为海报的背景,四个女生站在相对灰暗的地方,但是女生后面灯光所发出的光线具有一定程度的深意,观众可以将灯光与四个女生的前途进行联系。
三、 电影《小时代》海报图像的互动意义
图像的形式,是依靠参与者之间的互动过程所产生的一种关系,并且对再现景象的态度具有一定程度的影响。宣传海报中图像的互动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部分:视点、接触和社会距离。
(一)视点
视点的形成主要是依靠“视角”得以实现,为我们展示了图像中参与者的态度。视觉图像基本上通过水平和垂直的视角对参与者的态度进行展示。如果图像中,参与者以俯视或者不屑的角度来观看,则表明其处于相对高或者相对强势的地位;如果图像中,参与者以仰视或者渴求的角度来观看,则表明其处于相对弱势或者相对低下的地位;如果图像中,参与者采用的是平视角度,则表明两者或者多者之间是相对平等的关系。
电影《小时代》中两种不同主题的海报中,设计者采用的是平时视角,给观众传递出人物之间希望平等的关系结构。观众观看这两幅不同场景的海报时,可以将自己想象为电影中的其中一人,加强电影与观众之间的互动关系,拉近两者之间的距离。
(二)接触
Kress & Van Leeuwen指出,当图像需要进行传递信息的时候就会发出一个所谓的“图像行为”。[2]这种“图像行为”主要由参与者目光凝视的方向来实现的,并且与目光观看者建立起一个相互想象的关系。目光的凝视分为两种:索取和提供。索取是指参与者直接和观看者进行眼神交流;而提供则是指参与者和观看者未发生眼神交流。
电影《小时代》中两种不同主题的海报中,人物之间都有进行直接的眼神交流,因此这两张海报中的图像行为归属于索取。参与者通过和观看者进行直接的眼神交流,让观看者进入他们的世界中去,分享参与者所要表达的一系列情感故事。设计者采用索取行为使得参与者和观看者之间的互动更加的频繁,从而也加深了电影的宣传力度。
(三)社会距离
Kress & Van Leeuwen认为,图像取景所选择的框架大小也可以反映出人物之间的相互关系。[3]特写镜头中,对人物的局部进行特写,表达了一种社会与人物之间的近距离关系;中景镜头,选择人物的全身像,并且还有一定的背景作为衬托,表达了一种社会与人物之间的远距离关系;远景镜头中,出现四人以上的人物,并且相对比较模糊,表达了社会与人物之间的公共距离。
电影《小时代》中两种不同主题的海报中,每张海报中最少有四个人物,选择的远景镜头也给观众介绍了人物与社会之间的关系。
电影《小时代》的主宣传海报中,11位参演者全部坐在台阶上,并且对人物的全身和所处的环境进行展现,也就是告诉观众人物与社会之间的关系属于社会公共距离。设计者采用这种设计方法的目的在于拉远人物与社会之间的距离,给观众营造一种神秘感,激发观众的求知欲和对事物的好奇心,吸引观众在电影院中寻找人物关系之间的答案。
四、 电影《小时代》海报的构图意义
宣传海报中图像的构图意义主要是语篇的空间顺序进行分析,包含以下三种内容:信息值、显著性以及取景信息。在电影的宣传海报中,电影的名称是最富有信息值和显著性。如电影《小时代》的主要宣传海报中,主宣传海报中电影名称“小时代”采用的字体比较大并且加粗,以红色高跟鞋作为海报的宣传背景,对其进行渲染。红色高跟鞋代表的是自信,象征着激情,两者的相互结合给观众展示了四位女主人公的不同的人生观、社会观和价值观。四个女生之间的友谊就像红色的高跟鞋一样,外表光鲜亮丽,但是潜在的危险也是巨大的。电影《小时代》的主题歌词“友谊万岁、青春永驻”从头贯穿到尾,从此也可以由主题歌词的摆放位置相对应。
相比较之下,电影的制片人和演员等信息在海报相对靠下的位置,显著性就没有那么突出。从图像上来看,两个不同的海报中人物都占据了海报的主要位置,并且使得人物的显著性较为突出。电影主海报中出现的11个演员,设计者采用取景的方式让观众更加直观的找出团队中主角人物。海报中的颜色分为三个色彩模块,将整个图像也分为了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背景颜色;第二部分是身穿深灰色衣服的人物;第三个部分是身穿红色和白色衣服的两个女主角。通过相对分明的颜色对比,将主角和其他人物进行区分开来。
结语
电影海报是将文字、色彩、构图等不同形式的社会符号融合在一起来表达的形式。欣赏电影海报其实质就是对多形式的语篇进行分析理解的过程。通过分析研究发现,电影《小时代》的宣传海报设计生动鲜明,与文字和视觉图像具有不可分割的作用。一方面,文字语言可以对图像进行系统的解释,帮助观众更好地理解海报的意义;另一方面,视觉图像可以对海报的意义进行一定程度上的丰富,将文字语言无法表达的感情表达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