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长征路上的外国人

2016-08-23马义

延安文学 2016年4期
关键词:李德军团长征

马义

洪水 矢志不渝到延安

洪水,原名武元博,又叫阮山。1906年10月1日生于越南河内。曾赴法国学习和考察,结识了胡志明和正在法国留学的一些中国共产党人,开始接触马克思主义,立志投身于共产主义运动。1925年初,应鲍罗廷秘书胡志明的邀请到广州,进入黄埔军校,为4期学员。大革命失败后,秘密加入中国共产党,改名“洪水”。

1932年1月,洪水任中央军事政治学校宣传科科长兼政治文化教员,后创办红军工农剧社,并起草了《工农剧社章程》,遭到临时中央总负责人博古的批判,背上了“高级特务”罪名,并被开除党籍。

长征开始后,朱德、刘伯承等把洪水调入干部团直属队,事实上担任直属队党支部委员,负责宣传鼓动工作。洪水军政兼优,多才多艺。遵义会议期间,他以党的政治工作者和红色宣传员的高度责任感,带领战士们时而在街头演说,时而在广场表演,大街小巷贴满了革命标语,城内城外回荡着红军新歌。红军指战员一扫往日的疑虑和低沉情绪,军心大振;当地群众耳闻目睹,认定“红军不是赤匪”,大批工农和进步青年踊跃报名参军。中央纵队党委根据洪水长征以来的突出表现,撤销了处分,恢复党籍。红一、四方面军会师后,洪水随朱德、刘伯承到红军总部工作。张国焘进行分裂活动时,洪水坚决拥护党中央北上抗日的方针,同张国焘面对面进行了争论,因而被打成“国际间谍”,列入捕杀名单。幸有朱德、刘伯承保护,才免遭毒手,但却又一次被开除党籍。1935年9月,洪水同左路军第二次过草地南下。以后,洪水所在部队被打散,他扮成老百姓,第三次爬雪山,过草地,一路上放过骆驼牧过羊,历尽千辛万苦,终于在1937年初走到延安。不久,中央撤销了强加给他“国际间谍”的罪名,再次恢复了党籍。

1945年8月,胡志明领导了越南“八月革命”,迫切需要大批军政干部。经中越两党协商,洪水回越南参加抗法斗争。1950年10月,洪水第三次来中国工作。1955年,被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少将军衔。1956年夏,身患肺癌的洪水,向中央提出回国请求。行前,毛主席和周總理在全国政协礼堂接见了他。次日,国家给这位为中国革命贡献了一生的越南同志安排了专列,叶剑英等亲往车站送行。10月21日,洪水在越南与世长辞。

毕士悌 万里征程建奇功

在两万五千里长征中,至少有30名朝鲜籍干部和战士与中国红军并肩征战,军委干部团参谋长毕士悌便是其中的杰出代表。

毕士悌,又名杨林、杨宁、毕士第等。1901年生于朝鲜平安北道。1919年3月1日参加汉城人民的反日起义,受到通缉,流亡中国,侨居于吉林珠河。1921年考入云南陆军讲武学堂第16期炮科学习。1924年初,以术科和学科均列全校第一的优异成绩毕业。1925年初入黄埔军校任教官,后任第3期学员队第4队上尉队长。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是“中国青年军人联合会”的重要成员。参加了平定商团叛乱和第一次东征。1925年11月叶挺独立团成立后,毕士悌任3营营长,率部参加了镇压地主武装的战斗。大革命失败后,被党派去苏联,先后入莫斯科中山大学和莫斯科步兵学校学习。1930年夏回国,历任中共满洲省委军委书记、中共东满特委委员兼军委书记等职,组织农民建立革命武装,开展抗日斗争。1932年7月被派往中央苏区工作,历任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政府劳动与战争委员会参谋长、江西军区会(昌)寻(乌)安(远)军分区司令员、红一方面军补充师师长、红23军军长、中革军委总动员武装部参谋长、粤赣军区司令员、红1军团参谋长、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第二届中央执行委员等职,参加了中央苏区的第四、五次反“围剿”斗争。

中央红军开始长征时,毕士悌调任干部团参谋长。在突破第四道封锁线时,他协助团长陈赓、政委宋任穷,指挥干部团英勇奋战,完成了任务。遵义会议期间,毕士悌和干部团驻在城内,担负警卫任务。遵义会议后,参加了土城战斗。二占遵义中,毕士悌和干部团一日行军100多里,配合主力再占遵义。在巧渡金沙江的战略行动中,毕士悌和干部团抢占皎平渡,夺取通安州,确保了红军主力顺利渡江。懋功会师后,干部团与红四方面军红军学校合编为新的红军学校,干部团改编为红校特科团,毕士悌仍任参谋长。8月下旬,毕士悌与特科团克服重重困难,走出茫茫草地。9月10日夜,党中央率红一方面军主力和军委纵队继续北上。次日凌晨,红校接到北上命令,毕士悌坚决拥护中央的北上方针,并与特科团立即出发,继续北上。

到达陕北后,毕士悌调任红15军团75师参谋长。直罗镇战役后,我军把近两千名俘虏编为补充师,任他为师长,开往鄜县套通、旦八寺一带,进行改造工作。任务完成后,又回到75师参谋长任上。

1936年春,红一方面军决定东征抗日。毕士悌率75师223团一个营为渡河先锋。中央军委指示:“先头绝对隐蔽乘夜偷渡,以坚决敏捷手段夺取敌堡,割断电线,控制前进阵地及翼侧掩护阵地,以保证后队渡河及与援敌作战之有利地位。偷渡被敌人发觉,立即改为强渡”。按照这一指示,毕士悌化装成农民,亲往岸边侦察地形,计算往返时间,选择登船和攻击地点及前进道路。2月22日夜,军委发出渡河命令。渡船未达对岸,就被敌人发现。毕士悌下令船只迅速靠岸,实行强渡。由于指挥得力,战士勇猛,终于突破了敌人防线,完成了掩护大军渡河的任务。接着,他又指挥部队攻占了贺家凹敌堡。在向纵深前进时,不幸被子弹打穿肠子,经抢救无效,壮烈牺牲。

武亭 神勇炮兵留英名

武亭,原名金武亭。1905年生于朝鲜咸镜北道镜城郡。1919年,武亭参加了朝鲜“三一”反日爱国运动。1923年初来到中国,寻求争取朝鲜独立复国的道路。

武亭在中国工农红军中,历任连长、营长和团长等职,参加了中央苏区的五次反“围剿”。

长征开始后,武亭任军委第1纵队第3梯队队长兼政委。黎平会议后,调任红3军团炮兵营营长。在突破敌人第四道封锁线时,率炮兵营在坪石单独作战,击溃敌1个保安团,歼敌100多人。突破湘江后不久,在广西龙胜地区,中央纵队遭遇了广西军阀部队。红3军团撕开敌人防线后,并派彭雪枫率第4师阻击敌人,掩护主力通过。打了一天一夜,伤亡很大,总部命令武亭率炮兵营参加战斗。武亭指挥炮兵营打得英勇顽强,胜利地完成了掩护中央纵队的任务。在娄山关等战斗中,红3军团炮兵大显神威,对战斗胜利起到了关键作用。1935年6月,红一、四方面军在四川懋功会师后,张国焘妄图夺取党和红军的最高领导权。8月中旬,彭德怀发现军委参谋部将各军之间以及各军与中央军委和毛泽东通报的密码全部收回,各军与军委的直接联系中断,只能与前敌总指挥部通报。为防不测,彭德怀指示3军团另编密码本,并设法与林彪率领的1军团恢复联络。彭德怀将此重任交给武亭。武亭带着电台、密码本,拿着指北针,寻找先行北上的红1军团,历尽艰辛完成了任务。就在武亭将密码本送达1军团的当天,张国焘密电陈昌浩“南下,彻底开展党内斗争”,企图危害党中央。毛泽东果断决定率红3军团和军委纵队即刻前往俄界,与1军团会合。武亭接通的红1、3军团的电台联络,在这次决定红军生死存亡的行动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长征结束后,武亭入红军大学学习,后担任红军总部作战科长。1937年,武亭接受了重组八路军炮兵的重任,于1938年1月亲任八路军第一个炮兵团——总部炮兵团团长。抗日战争胜利后,武亭回国,历任朝鲜临时人民委员会中央委员、劳动党第二书记、朝鲜人民军第二军团长、首都防卫司令官等职。1951年7月病逝于平壤。

李德 不可忽略的军事顾问

李德,原名奥托·布劳恩,1900年9月28日出生于德国慕尼黑。1932年春被共产国际派往中国,代替共产国际驻华军事代表兼中共中央总军事顾问曼弗雷德·施特恩,开始参与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指导。1933年9月,以中共中央军事顾问的身份来到瑞金,启用了中文名字——李德。第五次反“围剿”期间,临时中央将红军的军事指挥大权交给李德。他不问中国国情,不顾战争实际情况,仅凭课本上的条条框框,坐在房子里按地图指挥战斗,导致反“围剿”连连失利,致使红军被迫退出中央苏区,踏上了长征路。

长征初期,李德是负责军事指挥的“三人团”成员之一,他的军事指挥错误再次充分暴露。他一方面强调保密,对战略转移没有进行应有的政治动员;另一方面,在退却中采取了消极避战、逃跑主义,使中央红军在长征初期损失惨重。1935年1月在遵义召开的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批判了博古、李德在军事指挥上的错误。李德拒不接受批评。遵义会议后不久,成立了由毛泽东、周恩来、王稼祥组成的三人军事指挥小组,结束了李德、博古对红军的军事指挥。

此后的长征路上,李德虽然不再有指挥权,但仍然多次参加中央会议。1935年6月26日,在两河口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李德明确支持中央的北上抗日方针,反对张国焘南下。七八月间,红军大学成立,李德被派往讲授军事理论课。不久,发生了红军大学教育长、原四方面军参谋长李特拉拢四方面军学员追随张国焘南下的事件。李德与李特进行了坚决的斗争,他坚持中央的北上抗日方针是正确的,不经毛泽东同意,任何人不得擅自把部隊拉走。争吵中,毛泽东赶到说:“捆绑不成夫妻,谁愿意走,放他们走吧!”

1935年10月,李德随红军到达陕北。1939年8月返回莫斯科。

薄复礼 难忘的560天长征路

薄复礼,1897年生于英国的曼彻斯特。1922年秋,受教会派遣来到中国,在贵州境内的镇远、黄平和遵义一带传教。

1934年10月1日,薄复礼和妻子由旧州前往镇远的途中,同任弼时、肖克、王震率领的红6军团相遇。当时的红军官兵,对于洋人多抱有敌视态度,但传教士们有可能提供一些经费和药品,以解红军医疗器械和药品极度匮乏之急。因此,红6军团要求薄复礼暂时不要离开红军,以帮助筹措经费或医疗用品。

红军占领旧州后,在一座法国教堂里得到了一张法文贵州地图,肖克军团长如获至宝,急需将此图译成中文,于是请来薄复礼。交谈中,肖克不仅掌握了许多对军事行动有用的材料,也了解了薄复礼的身世。肖克后来回忆说,同传教士的这次合作“是一件不能遗忘的军事活动”,薄复礼翻译的法文贵州地图,“是在最需要帮助的时候,解决了我们一大难题”,这幅地图是红军转战贵州作战行军的好“向导”。

1935年11月19日,薄复礼随红2、6军团踏上了长征路。部队日夜兼程疾进,薄复礼却患上了疟疾,红军为他请医问药,行军中让他以马代步,晚上有专人为他生火取暖,这些点点滴滴使他铭记难忘。1936年3月,肖克告诉薄复礼:“你是瑞士公民,瑞士不是帝国主义国家,没有同中国签订不平等条约,也没有在中国设租界地。所以,我们决定放你走。”肖克还亲自下厨,款待薄复礼等人。4月12日,薄复礼带着万千感慨,离开了曾与他朝夕相处的红军官兵,踏上归途。

作为红军长征的见证者,薄复礼用3个月的时间,将这段经历写成《抑制的手》。当红2、6军团尚在长征途中时,这本书就在伦敦出版了。这是见证红军长征的外国人所写的第一本印象记。书中写道:中国工农红军是一支纪律严明、爱护群众,特别能战斗的军队,他们充满着追求精神,决心建立共产主义政权。

猜你喜欢

李德军团长征
我们为参加“七大”走了一次“小长征”
组建你的恐龙军团
荡秋千
Mobility matrix of a weakly coupled parallel multi-DIM isolator based on axial force solution①
生机盎然
A Research on Performance Management of Civil Servant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Motivation
剑指创新,CBE“包装军团”再扩容!
吉利4A军团出战
长征五号首飞成功
“翱翔之星”搭长征七号顺利入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