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金牌被比遮羞布 大概只在中国有

2016-08-23

环球时报 2016-08-23
关键词:奥运金牌体育精神女排

汪大昭

里约奥运落幕,各路精英散去。查他们的奖牌收获,有满载而归的,也有空手而回的,查他们的精神收获,同样有很充实的,也有不踏实的。无论国家大小,竞技实力强弱,这些都是每过4年就会发生的。

人们对待奥运的态度千差万别,有在意金牌和面子的,有在意钱财和实惠的。中国有自己的传统,不等奥运会落幕,总结盘点的文章便充斥于媒体之上,似乎比对手认真得多。金牌数还不及十几年前的悉尼奥运会,这是对今年中国代表团最直观的评价。

从金牌零的突破到只认金牌,再到金牌不是唯一标准,这个过程表明中国的体育观和奥林匹克意识仍在不断深化,既不可能超越经济社会发展阶段,也与世界体育强国的心态尚有差距。一个大国的体育状况,以奥运金牌作为衡量标准,虽不是唯一,却也很重要。此一时说拿多了,彼一时说拿少了,好像怎么都不对,总被批评指责,这是网络时代特有的怪事。论这样的背景,年轻一代运动员真不如他们的前辈出征时那么简单,心里只有为国争光。

据此,或许可以说心态才是参加奥运会最大的收获。高水平选手挑战极限的能力越来越强,迫使规则不断做精准化修改,以保证竞技体育的胜负偶然性和悬念。千分之一的得分,百分之一的秒差,并不说明运动员4年的磨砺是否到位,曾经的优势更不能说明现在输不起。站上领奖台之巅的女排备受赞扬,但女排精神的核心其实不在成功之际,反倒是在低谷之中的坚持不弃。今年的奥运赛场,除乒乓球、跳水仍为世界最强外,举重、羽毛球有得有失,射击、田径得失不等,自行车、跆拳道、游泳等有所突破,女足正在复苏,篮球、体操不该这样的输法,都值得认真反省。

少数奇谈怪论中,金牌竟被说成遮羞布,这大概只在中国才有。追求取胜是体育精神的重要构成,问题在于用什么方式和手段、在什么基础上实现追求。这正是深化体育改革的大计,不能再错过时机。遥想4年后的东京奥运会,奥林匹克运动并不存在所谓报一箭之仇。那时,应当拿来检验的是体育改革发展的作为。▲

猜你喜欢

奥运金牌体育精神女排
拼搏热血的灵动之美
The true sportsmanship 真正的体育精神
Ice Hockey Requires Teamwork
夺冠
让人振奋不已的“女排精神”
精神
王者归来
被盗奥运金牌流落垃圾桶中
美国女排中为什么没有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