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环境下95后大学生课堂教学过程中的行为特点研究及教育策略分析
2016-08-23孙峰平
【摘要】2013年秋,中国第一批以95后为主力的大学生集体迈入“象牙塔”,开启大学生涯。95后大学生逐渐成为大学的生力军,对于95后大学生的教育管理尤为重要,但由于他们身上带有鲜明的时代特征,爱好并迷恋手机、网络等新媒体,并沿袭到课堂导致教学效果低下,文中主要研究行为特点分析及所采用的教育策略进行分析。
【关键词】新媒体 95后大学生 行为特点 教育策略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6-0201-02
随着高等教育的迅猛发展,95后大学生已日益成为校园的主力军,他们生性活泼,个性张扬,独立自主,勇于创新、富于挑战,他们在思想、行为、心理等方面都呈现出了独特之处,同时畏惧现实交往,痴迷于网络,行动往往带有功利性色彩,身上具有鲜明时代特点。他们是在新媒体时代成长的,新媒体具有快速、便捷、灵活等特点,所以他们的人际交往、沟通、消费方式都与以前不一样,很多学生都有自己的网上社交账户,喜欢在网上发布意见,跟风式的思考问题。
一、造成95后大学生课堂教学过程中的行为特点的原因
(一)大数据时代,信息化的普及以及应用媒体的广泛运用是21世纪社会所具备的特征,大学生作为时代的“先锋”,喜爱新媒体方式进行学习、交友、娱乐无可厚非。当然这只是外因,这是时代的特征,但刚从高中生涯苦海中脱离的孩子们,他们在信息化的冲击下,选择了新媒体进行作业、交友及娱乐,他们在多年的寒窗苦读下一下子得到了解放、得到了释放,于是他们在网络的海洋里徜徉,以至于忘却了前进的方向。
(二)大学的教育方式、管理方法较为民主、自由,这也为学生课堂玩手机、平板,等提供了较为宽松的环境。大学的功能决定着它的管理体系较为强调学生的独立性,追求学术的巅峰,而不是一味的强调日常管理,这也为学生后期的沉溺于网络等新媒体埋下了“祸根“,学生也堂而皇之的在课堂上玩手机、聊QQ、微信、刷微博,这对于学校的学风建设及教学管理带来了难题。
(三)大学教师的课堂往往是大班课,无法顾及多人,而高中教师可以走下讲台,深入学生,这也不给想玩手机的学生以可乘之机。这是另外一种外部因素,大学教师更多的是灌输理论知识,对于学生的课堂行为教育得较少,也没有精力去管理班级学生的听课情况,这也给教学效果和教学评价造成了影响。
二、应采用什么教育策略引导学生不做课堂“低头族”
(一)全面禁止并不是合理的做法,应开展各种教学活动,比如课堂互动、头脑风暴法等引导学生先尝试着少玩一会手机,过段时间在慢慢缩短玩手机等新媒体的时间,让学生慢慢过渡过来。学生从幼儿园到高中经历了18年的寒窗苦读,自制力和毅力都足以克服这些困难和诱惑,作为大学教育管理者应本着为了一切学生的原则,从学生的角度考虑,多换位思考,走进学生的心里,了解学生真正的想法,让学生重新回到学习的轨道上来,学好所学的专业。
(二)教育督导也是必须的,高校应加强督导的检查力度,从外部对学生施压,让学生被动的放弃在课堂上利用各种媒体进行交友、娱乐。当然班主任、辅导员的作用也是不言而喻的,要召开主题班会,介绍新媒体给我们带来的便利,方便了我们的沟通、娱乐和办公,但是不分场合的使用新媒体则会适得其反,要真诚的引导学生重返课堂,要真正做到心与心的沟通,从多角度的阐述课堂上玩平板、玩手机等对于学业的耽误、对于人生的发展也是不负责任的行为。
(三)教师上课要“走心”,要认真观察教育对象的行为并加以提醒改正,开展多种形式的课堂活动丰富课堂气氛,让学生没有时间去玩手机等媒体,到后来发展为没有精力去做课堂任务之外的事情。大学教师要管教管导,对于仍然痴迷网络而没有回归课堂的学生要给予必要的提醒和劝导。同时上课时教师也要适当的多运用新媒体手段开展教学,在很多大中城市,教师的教学已经走向了网络化,甚至一些教师的教学视频及微课视频都可以轻松的传达给普通学生。
青年大学生是未来祖国建设的接班人和栋梁,他们有着时代的印迹,他们有着95后大学生身上应有的热情和活泼,他们追求热点时尚,崇尚网络交流与沟通,他们对新媒体的依赖延伸到了课堂,这对高职院校的课堂建设学风建设是一个挑战,只有顺藤摸瓜,了解学生的行为特点并进行分析,开展一定的教学创新活动,有的放矢,才能事半功倍。
参考文献:
[1]史莉妹.后现代主义思潮对95后大学生的影响及对策 [J]. 品牌(下半月),2014.12.
[2]傅园洁.基于“95”后大学生特点,谈辅导员工作方式转变.管理工程师,2014.02.
作者简介:
孙峰平(1982-),男,江苏泰州人,汉族,讲师,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