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课堂教学浅谈
2016-08-23史栋
史栋
【摘要】课堂中发挥学生的主体性,真正把学生当成学习的主人,改变课堂教学组织形式,采用“合——分”式教学结构。既有面向全体学生的“合”,又有兼顾个别学生的“分”,为每一个学生创造平等参与学习、讨论的机会,不仅要关注学生接受信息过程中的认知因素,还要关注学生接受信息过程中的情感体验,这样,才能使知识通过情感这个媒介更好的让学生接纳内化。
【关键词】关注情感 合力结合 宽容善待 平等参与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6-0153-02
一、关注情感,和谐发展
在数学教学中,教师不仅要关注学生接受信息过程中的认知因素,还要关注学生接受信息过程中的情感体验,这样,才能使知识通过情感这个媒介更好的让学生接纳内化。
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对学习活动或学习对象的一种力求认识或趋近的倾向,是学习活动的内驱力,培养小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应从他们的心理发展特点出发,如学生对教师的情感,能改善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倾向性,教师要尊重关爱学生,把教学过程作为向学生倾注爱心的主渠道。让每一位学生在每节课上,都能从“老师亲切的言语中”督导信任、激励与期待,对于同学的点滴进步给予充分的肯定、赏识与鼓励,当每位学生都充分意识到自己的价值时,他们就会感受到数学学习是一种“享受”从而积极参与数学学习活动。
二、教学过程,合力结合
学生的好奇心强,喜欢新鲜的东西,陈旧的教法只能使他们昏昏欲睡,教学中要真正把学生当成学习的主人,改变课堂教学组织形式,采用“合——分”式教学结构。既有面向全体学生的“合”,又有兼顾个别学生的“分”,保证在一节课内既有统一的讲授,答疑、矫正,又有合作、自学、分层次的练习和个别指导,把转化后进生、培养优生的任务真正落实到了课堂上。
教师在教法的选择上,除了对学生扶、放之外,更为重要的是给予学生自主合作学习的机会和空间,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有位科学家曾经把学习者分为四种角色,即追赶者、跟随者、奔跑者、飞翔者,在学习中让学生自己给自己定位,在民主、开放的教育环境中学生所焕发的潜能和展现的差异,令人吃惊,无论潜能还是差异他们都是亟待开发利用的教育资源,越是人数多的班级,越需要小组合作学习,请飞翔者和奔跑者担任小组的领头雁和援助者,让每一个学生都有归属感,小组学习既拓展了课堂教学的时空,有加强了教学的个别化,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和学生相互关心、相互信任更加密切,学生就不会把教师看成严厉的监督者,他可以坦率的对教师说,某某地方我没有做好,某某地方我不会做,平时再也不可能去抄袭别人的作业或考试作弊,时时刻刻树立起自己的尊严。
三、平等参与,宽容善待
课堂上教师一定要积极诱导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当然,有一部分学生能争先恐后的应答,表现得很出众,很活跃,但更多的学生或缺乏勇气、或不善言谈。作为教师,首先要为每一个学生创造平等参与学习讨论的机会,要让每一个学生都有表现自我的空间,课堂上教师要做的就是学会宽容和善待后进生,在和谐的课堂气氛中让学生敞开心扉,发挥潜能,彰显自己的个性与才华。
四、教学评价,激励进步
数学教学时思维活动的过程,评价是联系教师于学生思维、情感的重要环节。 评价实施的好可使教师与学生及时获得反馈信息,及时调整自己的思维轨迹,从而为教与学获得有效开展提供保障,使每一个学生既学到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又学会了正确认识自己、评价自己,从而树立学习数学的信心,提高了学习数学的兴趣。
课堂教学的评价大多指向学生的思维过程,传统的教学模式中,评价是教师的专利,学生常常处于被动,教师作为教学的主导者,了解学生的性格、态度,了解学生在接受知识所表现出的各种思维差异,教师可用评价调节教学,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功效,教师评价学生作为一种重要的方法,应该继承、改善和发展,若评价不当,会置教师与学生的对立面,阻碍了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不宜唱独角戏。而应发动学生积极参与到评价中来,使评价成为一种双向活动。并通过自评、互评实现教学的发展,开拓学生的思维空间。
在学生自评与互评后,教师进行总结性评价,肯定最恰当的解法,赞赏这种解法,激励学生别出心裁的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经常进行这样的评价,能诱导学生的思维从求异发散向创新推进。
五、教学结尾,情景创设
1.问答性情景创设
教师通过问答的方法,由学生归纳概括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教学重点、难点,对所学知识进行梳理,构建新的知识结构,培养学生的归纳能力和表达能力。
2.激励性情景创设
下课前,鼓励学生大胆对不懂的地方提出疑问,或以学习小结的形式,讨论所学内容,对学生的提问,教师予以肯定、鼓励和赞赏,也可以设计激发学生求知欲望的问题,或出几道学生感到疑惑或感兴趣的题目,要有一定的智力价值和思考价值,让学生判断、尝试、解答,带着兴趣下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