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班主任在德育方面的几点心得体会
2016-08-23满艳
满艳
【摘要】回首当班主任的日子,有酸甜也有苦辣。每一个教育的影子都在我的脑海里留下了深深的印象。特殊的年龄段,决定了我们的工作是异常的艰辛和棘手,特别是对于我们才从学校毕业的年轻教师来说,前面就是一重重浓密的荆棘,稍不注意,就会遍体鳞伤。我们面对的是一群群有个性的青少年,每一个人的性格以及优缺点,家庭教育观念等等,针对不同的人,我们要采取不同的方式和方法。这一路探索下来,积累了一些经验,现在的工作也变得稍微得心应手些,也在德育方面总结了几点心得。
【关键词】班主任 工作 体会 学生
【中图分类号】G63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7-0070-01
从大学出来,就来到了一所城乡结合的初级中学担任一个普通班的班主任,在这所学校里,学生大部分来自农村,进城农民工子女以及县小考排名最后的学生。生源决定了学生的质量,这里的学生绝大部分都是双差生,而且面积有点广泛。这一路探索下来,积累了一些经验,现在的工作也变得稍微得心应手些,也在德育方面总结了几点心得。
一、分析学生的心理,发现他们的优点和需求
我们班上初一进校有五十四人,小升初的最高分二百六十几分,且只有一个人;一百四十分以下的占全班的百分之四十,来自偏远农村的家庭占百分之七十。其中单亲家庭的占百分之十(包括离婚家庭),留守儿童大约占百分之三。面对这样一个班级,我不知道将要面对多少未知的风险和挑战。但我这这七年来,都是与双差生接触,不管他们的品行和成绩有多差,在他们的心理,还是渴望得到老师和其他人的认可,都有向善的心理,都渴望能有一个好老师,有一个好的学习环境,能得到他人的尊重,即使自己的所作所为错得很离谱。这些双差生由于在小学六年已经养成这些习惯。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对社会和自己的认知越来越多时,在他们的心底,是非常渴望得到老师的认可和尊重。于是,我抓住这一点,一个一个的分析我们班上同学的特点以及家庭教育环境。针对他们的特点来实施不同的教育方式。
刚到一个陌生的环境,大多数人总是带着一个试探的心理。我抓住初来学生的这个心理,同时我又站在他们的角度,理解加鼓励。一方面理解他们所面临的处境,他们的成绩不好,我不会以成绩来看待一个人的好坏,而是行为习惯和品德素养。让学生明白我教育的立场和原则:是看人的品行。目的一个:给他们信心,让他们在学校里知道自己还可以学什么,还可以明白自己可以做一个什么样的人,有一个奋斗的目标。行为习惯和良好的品行是我们做人最基础的东西,只有做好了一个人基本的素养,他们才有明白知识是可以一点点积累,道理是越来越懂得多的,那么班级的风貌会越来越好。
二、树立威信,制定详细而又可实施的班级制度
“无规矩无以成方圆” 首先根据学生的一些行为现象和学校总的要求,制定详细而操作性强的班级制度:卫生、纪律、着装仪表、发型、安全、作业等做了一系列详细的规划和处理办法。当出现新的现象时,我们会想出新的办法来规范学生的行为习惯。过两到三个星期,我会访问班上比较热心的学生和班干部,总结班级的情况。然后根据他们的建议和现象的特点有制定新的办法。总之,要把学习的一切不良的行为控制在萌芽状态,采取相应的措施让他改变。对于那些想试探老师威信的学生,一定要让他们心服口服的为他们的行为承担相应的后果,并起到以儆效尤的效果。
三、站在学生和家长的角度,对特备突出的学生进行教育
一个人的习惯不是短时间就能改变的,需要家长老师的积极配合。同时又需要老师站在学生的角度去理解他们。他们都是十三四岁的青少年,冲动,讲义气,需被尊重,是他们内心的渴望。作为班主任老师,处理问题的时候,一定要让他们心服口服,从心底里尊重你,害怕你,让他真正的知道,老师对他的教育是对他好,对他负责人,从心认可老师对他的关怀。对于家长来说,不管自己的孩子多么差,也总希望自己的孩子会很优秀,如果一点点事就给家长打电话,会给家长和学生造成反感的情绪,对于后面的教育那就很难了。
我一般要给学生讲清楚我的原则:每个人都会犯错误,只要不是原则性的错误,我一般会给你三次机会,如果我给你指出了三次相同的错误,那么你就得为你的行为承担相应的后果。一般来说,我不会随便把学生的一些小问题给家长说,一方面:我维护学生在家长面前的形象,另一方面,不让学生产生反感的情绪。如果这个学生还会继续犯同样的错误,那么我处理他的时候一般会很服气,让他无话可说,请来的家长也会很理解,也就积极的配合对学生的教育,学生也会乖乖的承担相应的责任。
四、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树立班级荣誉感
不论是个别学生还是全班学生,都要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经过努力,班级的风貌越来越好,科任老师也很顺利的上课,得到了大家的好评,我也就放松了对他们的监督。过了一段时间,我们班上那些习惯较差的学生有些控制不住自己的行为,班上出现了过道上随意打闹,随意叫同学父母的名字,上课铃响了才跑去上厕所,晚自习随便调换位置,甚至上晚自习的时候下五子棋等等一些不好的现象,科任老师和班干部向我反映,当我听到这些后,先是各个击破,单独把这些学生进行教育,他们知道我是说到做到。然后我在班上对大家说:我们为了自己做了很多的努力,为了给你们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我也做了很多的努力,如果你们想得到别人的赞美和尊重,就要维护我们自身的荣誉。当我们走出我们班级时,是听到这样的语言“某班的学生很乖”,而不是这样的情景:“某班啊,那个班好差哦”,两种语言,你们更爱听哪种?”学生不约而同地回答前者。我又继续说道:“在老师面前可以选择这样:第一,他每天来上完课,就走了,该强调的纪律强调了,该教育的教育了,其他的可以不管;第二,每天都费时间费精力要求你们,来教育你们,她为了什么?是自己吗?前者老师可以过得很轻松,后者老师很累。那么你愿意选那样的老师? 我们经历了那么多,我为什么还要管你们,严格要求你们,那是因为我要等你们今后懂事了,想想这段经历:不埋怨我就行了,或许你们现在埋怨我,说我管多了。我宁愿用你们现在的埋怨来换取今后不怪罪我,说:‘那个老师管都不管”,当听完我这段话后,他们觉得我说得很在理,我也看到他们一个个的表情,我知道,他们是听进去了,我讲的这段话起了一些效果了。
所以,有时候坦诚的面对学生,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的和他们相处,刚柔相济,恩威并重,再调皮的学生也都会收敛。因为,在他们的心底,都渴望做个好人,都渴望老师和社会的认可和他人的尊重,当他们尝到被人尊重和与自己有关的荣誉后,他们的心理是非常喜悦的,也非常乐意去约束自己的行为,这就是荣誉的力量。
最后,作为班主任,要想建立一个良好的班级,那么需要在细心、耐心、理解和相互尊重的基础上,从心底为学生的成长考虑出发,恩威并重、刚柔相济,才会让一个双差的班级形成一个良好的班风班貌。
参考文献:
[1]杨碧霞.班主任工作感悟[J].卫生职业教育,2004(17)
[2]彭德昭著.中小学素质教育新探[M].海天出版社,1998
[3]陈亚立.青年教师要认真学习教育理论[J].安徽教育,1994年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