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时间段抓重点打造高效识字课堂
2016-08-23林虹
林虹
【摘要】识字教学是小学第一学段的重中之重,如何规划好识字课堂的40分钟,如何在这40分钟内让“所有”的学生都掌握知识,打造出高效的语文课堂呢?根据心理学和教育学,我把课堂四十分钟划分为四个阶段。每一个阶段抓不同的重点进行教学,并且在相应阶段对不同学习力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
【关键词】识字教学 分时间段 抓重点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7-0051-01
众所周知,第一学段中识字是重中之重,识字教学对低段孩子来说十分重要,所以一篇课文的第一课时就是识字教学。在第一学段,识字教学的方式有集中识字教学、分散识字教学、归类识字教学、随文识字教学等。其中集中教学比较常用,这种教学方式的好处在于能集中注意力在短时间内认读所有的生字词语,且不影响到课文教学的完整性。那么,在一节课中如何规划好这40分钟,如何在这40分钟内让“所有”的学生都掌握知识,打造出高效的语文课堂呢?
一、黄金15分,聚焦字音
一节课的前十五分钟是这节课的黄金时间,在这一黄金时间内要教学本节课最重要的知识点。这条规律是符合儿童的认知心理学的。在心理学上,儿童的注意力最集中的就是一节课的前十五分钟,更准确的说应该是这节课的前十二分钟甚至是前十分钟。那在第一学段,前15分钟该教哪个重点呢?
在第一学段特别是一年级最重要的是认字,即对“音”的认识。在集中识字教学中教师应该以最快的速度把所要学的生字、词语包括生字词语的音以最直观的方式展现在学生面前。对新知识的习得,我认为第一次正确的引导十分重要。第一印象应该是正确而深刻的。如果第一印象出现错误可能就会导致错误的印象刻录进孩子的脑海里。为了追求第一印象的正确性,教师在一年级教学开始的时候就应该自己第一个领读生字词语,以自己准确的读音带领孩子朗读生字音的第一遍。当然,到了后期,孩子们对音已经熟练掌握的时候,我们应该放手让孩子自己来。这时候,我们可以选取音读得准确的优等生孩子上台领读,这样做一方面可以给孩子展现的舞台,一方面有利于激发孩子的积极性。
二、巩固、深化15分,聚焦字形字意
音是识字的最基础的一部分,学会了音我们就走出了识字成功的一步,但这还不够。因为咱们中国的汉字博大精深,音、形、意三者相互关联。对字形、字意的分析、理解能更好地识字。在对字形的分析中,我们可以采取小组的形式进行学习。小组的形式既能给孩子自由识字的时间,也能让孩子转换形式,让注意力转换个模式,让孩子转换一下心情。在小组讨论结束后,可以采用自由发言与集中讨论的方式进行字形记忆。如教师可以提议:你会记哪个字?在孩子自由选择一个生字进行字形分析后,我们可以再引导:还有其他方法来记这个字吗?这种由发言与集中讨论的方式既不约束孩子的主动性也可以节约时间,防止孩子无方向地讨论。这记忆字形的过程中,教师可以添加谜语、顺口溜等形式增加学习的趣味性。
对字形的讨论之后,我们可以进行字意的理解。对字意的理解我们也可以采用提问的方式。第一学段的孩子喜爱提问,我们应该鼓励孩子探索的好奇心。我常常让孩子来提问说那个词语意思不懂。对于不懂的词语我常常教孩子们采用近义词,反义词或者造句的形式去理解,特别是造句。当孩子们会造句了,那就表示他们会使用这个词语了,还有什么会比能使用词语更能表达他已经明白这个词语的意思。当然一年级的孩子词汇量太少,对词语的理解有点困难,常常是我通过各种方式让他们去理解,不过经常的尝试也会让他们渐渐成长。
三、练习8分钟,聚焦写字
课堂的前三十分钟我们注重的是口头的训练,但其实实践的联系更加重要。写字是学习新知识和练习的重要一环。写字这一环节首先还是让孩子观察字形,其中包括字的笔画、笔顺字的结构。接着教师要在田字格中正规示范写,教师的示范非常重要,要求必须准确、端正、美观。在教师示范写的同时,学生要跟着老师在下面悬空写。教师示范写之后学生开始自己写。只有自己亲身写才能掌握字形,才能真正知道怎么写。
四、最后2分钟,聚焦复习巩固
马上要下课了,学生们也急于下课,没有心思继续学习。但这最后两分钟复习也非常有意义。如何让孩子在这最后两分钟仍旧有兴趣呢?采用游戏的形式吧。在今天,网络上有各种各样的识字游戏。游戏的同时也就是放松。在这最后两分钟的时间内,教师要关注差生的学习。教师要多让差生来练习,给差生更多的机会来学习、巩一节识字课我们必须目标明确最重要的是学什么。
识字课堂是第一学段的重点。通过分时间段抓重点,我们就能教出一节扎实的识字课堂。
参考文献:
[1]沈晓云:《课外语文:教研版》-2013-小学低年级语文识字教学策略探究
[2]马运惠:《吉林教育》-2015-小学低年级识字教学的实践与探究
[3]刘喜莉:《新课程学习·下旬》-2014-小学低年级识字教学的实践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