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情心”是一剂良药
2016-08-23冼洗尘
□ 冼洗尘
“同情心”是一剂良药
□ 冼洗尘
我教小学三年级,我班上有个叫雅文(化名)的女生,脸上有一个很显眼的紫色胎记。班上四个平时就爱调皮捣蛋的男生给雅文起了一个很不雅的绰号。开始这个绰号只是在班里流传,后来全年级的同学都叫起雅文的绰号来。我接班的时候,雅文的外号已经是全校皆知了。雅文性格内向,本来就因为胎记而感到自卑,遭到全校同学的嘲笑和讥讽后,更伤心了,开学不久后,她请假一周没有来学校。
当我知道雅文请假的真相后,马上召开主题为“做一个有同情心的好孩子”的班会。我先是读了三个从网上搜集来的关于有同情心会使人生变得更美好的小故事,然后根据小故事的内容向学生们提问,问大家如果故事中的主人公没有同情心,故事将会如何发展。学生们展开了丰富的联想和想象,最后得出一致结论,如果没有同情心,主人公就不会收获友情,不会重获亲情,不会得到别人的爱,他们的人生就会有遗憾、有缺失、不美满。
见火候差不多了,我让四个给雅文起绰号的“始作俑者”来到讲台前,两人一组用毛笔蘸上墨汁,互相给对方的脸上画一块“黑斑”。他们还没画完,底下的学生们就哄堂大笑起来。他们红着脸彼此画完后,面面相觑,很是不知所措。我示意大家不要笑,问他们四个,脸上长了“黑斑”好不好看。他们说很难看。我说如果他们长了真的黑斑,自己本来就很难过,同学们还天天笑话他们,给他们起难听的绰号,他们会怎么想。四个学生说不出话来,低着头很是羞愧。其他同学也都收起笑容,若有所思的样子,教室里瞬间变得鸦雀无声。
“男生脸皮厚,还会感到难堪,你们想过那个绰号会给雅文带来什么打击吗?雅文是咱们班的一分子,雅文被别人看不起,咱们每个人的脸上也都不会好看,你们想想,是不是这个道理?”最后,我呼吁全班同学做“小小监督员”,如果再听到其他班学生叫雅文的绰号,要立即制止,如若对方不听,要及时向我反映,由我跟对方的班主任交涉。我要和学生们一起捍卫雅文的尊严,给那些没有同情心的学生一点儿颜色看看。
雅文来校上课后,我让四个男生当着全班同学的面,向她真诚地道歉和做检讨,还让同学们一起承诺,再也不给任何同学起任何绰号。经历了这一系列的事件之后,再也没有学生叫雅文的绰号了,我也成功唤起学生们的同情心,学生们之间也更加团结友爱了。
一个月后,为了巩固教育成果,我还在班会上让学生玩“角色扮演”。在游戏中,我让学生们轮流扮演病人、医生等角色,让他们体验生病的痛苦,体会医生给病人治好病的快乐,进一步激发他们的同情心,让他们学会换位思考。
后来,我还“一不做,二不休”地立了一条“班规”:如果有学生因病请假一周之内,班干部或离那个同学家近的人就负责去探望他(她),带去老师和全班同学的问候和祝福;如果有学生一周或以上不能到校上课,同学们就分成几组,隔几天去探望他(她),大家还可以自愿给生病的同学写慰问卡片、画画儿、做祈福的折纸手工等,让学生在给生病的同学献爱心的同时,强化他们的同情心。
在那个学期末的家长会上,我还号召家长们为孩子树立榜样,在家庭教育中激发孩子的同情心。为了唤起家长们足够的重视,我还特别引用著名教育家陈鹤琴先生曾经说过的一段话:“同情行为在家庭里社会里是一种非常重要的美德。若家庭里没有同情行为,那父不父,母不母,子不子,家庭就不能成为家庭;若社会里没有同情行为,尔虞我诈,人人自利,社会也不成社会。”我号召家长们在日常生活中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行,做到孝敬老人,同情弱者,扶危助困,用自己的行为影响孩子,同时善于制造契机,有意识的引导孩子去模仿并予以深化,最后化为孩子的自觉行动。
开学后,我不断听到家长们来自各种渠道的反馈,纷纷表示他们按照我说的方法去做之后,不仅家人之间的关系更加融洽,家庭更加温馨和睦,自己的孩子也仿佛在一夜之间长大了、懂事了,不仅会跟家长嘘寒问暖,还主动帮家长干起了家务活儿。难怪有家长发来电子邮件说:“以前,从没觉得培养孩子的同情心是一件要提上日程的事,也从不觉得培养孩子的同情心有多么重要,但通过一段时间的自我修炼,以及对孩子的培养,我发现我更有‘心’了,孩子更有‘爱’了。这样看来,培养同情心真是一剂医治百病的良药,让我和孩子永葆身心健康……”
身为一个“80后”教育工作者,我最大的欣慰就是用爱心唤醒每颗麻木的心,用阳光融解每颗冰冷的心,用温情呵护每颗脆弱的心,让每个家长和孩子都能感受“同情心”带给心灵的洗礼!
链接2:
家庭教育中,有哪些培养孩子同情心的契机?
1.适当地向孩子“求助”。
很多事情家长明明可以做,但还是要让孩子给予“帮助”,这是启发孩子同情心的有效途径。比如,让孩子帮家长推超市购物车,让孩子帮家长打字,让孩子帮家长选头饰,等等。让孩子知道家长同样需要我,让孩子从帮助家长开始,学会同情、帮助别人。
2.借助各种传媒教育孩子。
很多孩子喜欢看动画片或故事书,家长可以利用这些传媒让孩子明白对哪些人和事应该表示同情,以及应该用什么样的方式来表示同情。同时,对于一些负面性的东西,家长要及时给予疏导,增强孩子辨别是非的能力,让孩子的同情心更有的放矢。
3.让孩子多些“另类体验”。
多饿一会儿、多渴一会儿,让孩子体验腹中空空的滋味;让孩子蒙着眼在屋里走,体验盲人沉浸在黑暗中的无助和痛苦;夏天让孩子在太阳下站一会儿,让孩子体验户外工作者的辛苦……这些别样体验会激发和培养孩子的同情心,让孩子拥有忧人之忧、急人之急的情怀。
(责编陈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