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去过剩钢铁产能 应防止蹈美国“产业空心化”覆辙未来中国钢铁需求量到底是多少

2016-08-23李若谷中国进出口银行原董事长兼行长中信改革发展研究院资深研究员

环境与生活 2016年7期
关键词:钢铁行业钢铁发展

◎李若谷 (中国进出口银行原董事长兼行长、中信改革发展研究院资深研究员)

去过剩钢铁产能 应防止蹈美国“产业空心化”覆辙未来中国钢铁需求量到底是多少

◎李若谷 (中国进出口银行原董事长兼行长、中信改革发展研究院资深研究员)

近年来,关于我国钢铁产能过剩的探讨有很多,理由主要有两点:一是产能利用率不高。2015年我国钢铁产能约12亿吨,产量约8亿吨,据此计算,产能利用率不到70%,得出产能过剩结论。二是钢铁行业亏损。目前虽进口铁矿石价格有所下跌,但产品销售价格下降更多,2015年四季度以来更是出现全行业亏损。但是,中国未来的发展对钢铁的需求量到底是多少?似无人计算过。

城镇化需要更多高标准钢铁

首先,目前钢铁产能过剩是建立在较低建筑标准对钢铁之需求上的。在各国标准中,对钢筋的屈服强度级别大致可分为300兆帕(低)、400兆帕(中)和500兆帕(高)三组。我国城市建筑以钢混结构为主,建筑用钢国家标准为300兆帕,实际使用中335兆帕钢筋实际用量为70%左右,广大农村地区建筑标准更低。而日本与美国的主力强度级别是400兆帕或420兆帕,欧洲、英国、澳大利亚与新西兰的主力强度级别则达到500兆帕。中国建筑标准相对低下,在面对自然灾害及人为事故时带来的惨重伤亡,已经给了我们切肤之痛,提升建筑标准应被提上议事日程。

其次,众多薄弱环节也迫切需要加大基础产品投入。过去30多年,我们集中有限资源进行重点领域建设,总体取得了巨大成就,但也留下了一些短板,暴雨洪涝引发的城市危机,就是最好的例证。我国排水系统始建于上世纪50年代,受限于建国初期技术落后、资金匮乏的客观情况,当时的设计标准偏低。我国排水管道口径一般在1米以内,承载能力十分有限。现存管网迫切需要改造。这不仅对钢铁等基础产品产生大量需求,也能够在经济下行时期起到稳增长的作用。

再有,中国人口数量巨大,经济发展不平衡,基础设施薄弱,包括西部地区和广大农村地区在内,全民人均指标与发达国家的一般水平相比仍有较大差距。中国正处在快速工业化和城市化的特定阶段,得出我国钢铁已“产能过剩”的结论,应更科学与慎重。

据概略统计,自19世纪60年代全球炼钢技术实现突破性进展以来,美国钢铁生产累计产量超过80亿吨,即使资源贫乏的日本,钢铁累计产量也达到53.8亿吨。我国钢铁工业经过近些年的快速发展,当前累计产量虽然达到88.2亿吨,但人均产量与主要发达国家的差距依然明显。我国人口是美国和日本人口总和的3倍,目前尚处于工业化、城镇化快速发展的过程中,房屋、基础设施建设、工业化发展需要消耗更多的钢铁。

钢铁行业面临三大突出问题

我们也要看到,当前我国钢铁行业仍面临如下突出问题:

第一,产业结构不合理。当前,中国钢铁行业产能过剩并不是第一大问题,产能分散比产能过剩问题更严重:经工信部认可的产能在100万吨以上的钢铁业联合企业有305家,若以单工序钢厂计算则超过2000家。行业集中度低,产业布局分散,滋长了企业间的恶性竞争和个别地方政府的保护主义,并带来环保问题,还降低了行业的平均利润率,对国民经济发展产生了不利影响。

第二,民营企业创新能力难以充分施展。据企业反映,我国高端钢生产在技术上突破难度其实不大,尤其是民营企业敢于投入,能够承担风险,在技术攻关上具有优势。但民营企业往往难以获得市场准入,或由于研发周期长但融资期限不匹配而受到制约。

第三,高污染高耗能问题较为突出。落后产能不仅增加能耗、污染环境,主要产品的价值与生产这些产品所消耗的资源、能源不相匹配,而且妨碍新产能作用的发挥,甚至导致产业链脱节,影响未来的结构调整和可持续发展。

去产能应避免的不良后果

我国尚处在工业化和城市化阶段,因此需要钢铁等基础产业继续发挥重要作用。我国决不能重蹈美国“产业空心化”的覆辙,更不能削弱基础产业。在钢铁行业去产能过程中,应避免出现以下几方面的不良后果:

首先,要充分考虑提高建筑标准、推广钢结构建筑、加强地下管网等城市基础设施和薄弱环节对钢铁等基础产品的需求。

其次,削减产能要与中长期产业结构的升级换代结合起来考虑。高精尖产业和现代制造业依赖基础产业的发展,如果过度依赖进口,国内技术创新、产业升级就可能因为缺乏工业生产的支撑而停滞不前。

再次,基础产业和投资的急速收缩,会大幅降低整个经济的就业吸纳能力,并对包括服务业在内的整个上下游产业链条产生不利影响。

最后,去产能要注意避免诱发金融危机。我国基础产业的投资主要来自银行贷款而非资本市场,在压缩产能的过程中,要注意对银行体系安全性的负面影响,防止银行体系进一步收缩信贷,从而导致经济剧烈震荡。

“富余产能”并非都是过剩

故此,针对下一步的产能调控,特提出以下建议:

第一,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对于技术设备落后、产品质量不高,造成污染的钢铁产能坚决去掉,而做大做强中国的基础产业,将这些产业的投资交给市场,由投资者自己决定是否投资。政府主要负责对产品的技术水平、环保标准、社会保障、就业服务等方面的监管,切实保证企业真正在平等的市场条件下展开有序竞争。

第二,从产业发展的基本规律出发优化产能结构,变分散为集中。造成当前部分基础产业产能过剩乱象的原因,在于我国基础产业的过度分散。解决这个问题一方面需要提高产品标准、质量要求和环保门槛,使缺乏竞争力的企业自然淘汰;另一方面需要通过行业集中整合来推进市场良性机制发展。

第三,以必要的产能储备来支持结构调整。产能与实际产量、实际消费量之间会有一定的富余,但这些富余产能并不能简单地判定为“过剩”和资源浪费。对于我国这样一个正处在快速工业化阶段的发展中大国来说,经济扩张时期对于基础工业产品的需求增长迅速,生产厂商有必要保持相对高的产能储备,以应对需求的快速增长,抓住市场扩大的发展机会。

第四,通过增量调整来实现结构调整。结构调整是一个长期的过程,绝非一朝一夕能够完成。在世界经济还面临较多不确定性时,去产能应防止对国民经济的长期发展产生不利影响。因此,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以及解决就业、构建社会保障、保持金融稳定性、财政承受力等实际情况出发,我国未来要注重通过优质的增量对存量进行结构调整。

第五,充分发挥民营企业在高端产品领域的优势。应认真研究钢铁行业是否可以允许优秀的民企并购国企等问题。在钢铁行业,国有企业的活力不及民企,如能放开双向的并购,对产业结构调整、产能的整合优化会有积极作用。

(原载《经济导刊》,本刊有删节)

猜你喜欢

钢铁行业钢铁发展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钢铁行业产能置换实施办法》解读
关于印发钢铁行业产能置换实施办法的通知
“钢铁侠”
扑面而来的“钢铁鸟”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
钢铁行业PM2.5控制策略分析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