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疆北鲵:“远古精灵”频告急

2016-08-23萧野

环境与生活 2016年7期
关键词:石块栖息地新疆

◎萧野

新疆北鲵:“远古精灵”频告急

◎萧野

在天山—准噶尔盆地西南部生物多样性保护优先区域内,生活着国家一级保护动物、目前新疆唯一存活下来的有尾两栖动物——新疆北鲵。随着旅游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游客想亲近它,然而,这种珍稀动物却谢绝“拜访”。这是为何?

天山抬升后的“幸存者”

素有“神山圣水”“西域泉都”之称的新疆博尔塔拉州温泉县,在天山—准噶尔盆地西南部生物多样性保护优先区域内,是一个以牧业为主、农牧结合的边境大县,县域境内地热资源极其丰富。在离温泉县城约50公里的苏鲁别珍山谷,富含矿物质的高山泉水不断涌出,水温较低的清浅溪流,成为我国一级保护动物新疆北鲵的栖息场所。

鲵是两栖动物,外表似蜥蜴,但无鳞片,身体被软而湿润的皮肤覆盖,生活在潮湿阴暗的地方,以小型动物为食。大家熟知的大鲵就是长江流域的娃娃鱼,也是我国特有的有尾两栖类,新疆北鲵的外形与其相似,但个头比大鲵要小得多。文字记载,新疆北鲵的体长最长可达30厘米,但目前发现的最大个体长24厘米。

两亿多年前,新疆的准噶尔盆地还是一片浩瀚汪洋,种类繁多的鱼类和两栖类在这里自由自在地生活着。后来,由于天山和阿拉套山的抬升,海洋消失了,许多两栖动物和鱼类销声匿迹。然而有一批“幸运者”——新疆北鲵却留在了海拔2100~3200米的山谷,恰好这里有泉水涌出,它们就在此过上了边游边走的日子。新疆北鲵属两栖纲有尾目小鲵科,俗称“水四脚蛇”,与恐龙同处一个年代,又被称为“两栖动物中的活化石”。

1866年,俄国动物学家凯塞尔首次发现新疆北鲵,此后100多年间,再没有人看到过它,很多生物学家因此断言,新疆北鲵在我国境内已经消失。直到1989年,新疆师范大学王秀玲教授在温泉县重新发现了新疆北鲵的活体,她将新疆北鲵称为“远古的精灵”。为了扩大种群数量,王秀玲在海拔1300米的温泉县河谷湿地,开展了人工繁育技术研究和应用,最终孵化出了73尾新疆北鲵。此后,新疆北鲵室内人工繁育也获得成功。

黑褐色的新疆北鲵

怕热怕光 自卫力差

新疆北鲵的头扁平,眼睛稍向外突像青蛙眼,躯干略呈圆柱形,体侧有12~13道肋沟,尾部相当于头和躯干的总长。它们前肢四趾,后肢五趾,在陆地上只能缓慢爬行,在水中则能像鱼一样灵活游动。新疆北鲵的自卫能力极差,只能靠保护色来防御。它们在陆地上和水里的肤色有所不同,在陆地上为淡黄绿色,在水中则为褐色或黑褐色。

因体型较小、动作缓慢,没法捕捉大型食物,它们主要以水中昆虫、蠕虫、虫卵及水生植物为食。怕热怕光加上自卫能力差,它们只能穴居在水中的石块下或石洞里,通常白天隐匿,晚上出来活动觅食。偶尔在岸上缓慢爬行,由于嫩滑的身体害怕干燥,很快会回到水中。

游客翻石踩踏危害北鲵

新疆北鲵在自然界是十足的“弱势群体”。不要说鹰隼之类的猛禽,连普通小鸟也是它们的天敌。尽管这种孑遗物种历经3亿多年的繁衍生息存活至今,但数量和分布面积极少。最初发现时约8000尾,现在已不足3000尾。新疆北鲵在世界范围内只分布在中国与哈萨克斯坦相邻的边境地区,先后被世界自然资源保护联盟(1996年)、中国濒危动物红皮书(1998年)、中国物种红色名录(2005年)列为重点保护的濒危动物,在我国的濒危等级为“极危”。这种现状是内忧外患共同导致的。

新疆北鲵的栖息地均为牧民草场,多年来过度放牧,草场退化,饵料匮乏,水源涵养作用下降,严重干扰了新疆北鲵的生存。部分新疆北鲵也因为牲畜反复踩踏致死。随着全球气候变暖,2006年以来,新疆北鲵的栖息地水位下降了20厘米,溪流中的石块逐年裸露,出水的30多个泉眼,有一半已经干涸。

此外,新疆北鲵的栖息地离县城较近,交通便利,随着其知名度提升,来科考、探险、观看的人增多,一些游客为找到新疆北鲵,在栖息地乱翻、踩踏石块,造成石块下的新疆北鲵死伤,有的人甚至戏捉、偷捕。

蚕食幼体 存活率低

1989年至今,温泉县境内共发现6处新疆北鲵栖息地,但呈分散的岛屿状分布,各栖息地种群之间互不相连,处于相互隔绝状态,各种群间无法进行基因交流。

新疆北鲵是冷血动物,入冬即进入冬眠期,来年3月份开始活动,5月~7月进入繁殖期,成体不一定每年都繁殖,它们对环境有一定的要求,如水温在10摄氏度左右,水深不超过30厘米。繁殖时,雄体在水中石块底下产出一“精柄”,雌体闻到散发出的味道后对接在精柄上产出一对卵囊,内含30~98粒卵,呈倒“V”字型悬挂在石块下,经过近50天孵化出幼体,体长不到两厘米。新疆北鲵要长到20厘米需要10年。

当食物严重不足时,在野外生存的新疆北鲵会吞食幼体,这也是新疆北鲵数量少、野外孵出的幼体存活率低的原因。

数量减少趋势未扭转

为了保护温泉湿地生态系统,以及珍稀濒危物种新疆北鲵,新疆成立了温泉县新疆北鲵自然保护区,设立了铁丝围栏,委托专人管护,初步形成了一定规模的保护管理体系。温泉县还投资修建引水工程,把附近阿拉套山的雪水引入苏鲁别珍等栖息地。但是经过多年努力,仍没有扭转新疆北鲵数量持续减少的趋势。虽然投放了人工繁殖的新疆北鲵到野外,但仍无法恢复其野外种群数量。

新疆北鲵自然保护区管理站站长纪晓伟认为,新疆北鲵保护工作面临的问题和困难极其严峻,迫在眉睫,急需开展抢救性保护。保护工作不仅仅是政府及相关职能部门的责任,需要社会各界的广泛参与,更需要公众的理解和支持。

本栏目责编/叶晓婷

yexiaoting@vip.163.com

新疆北鲵的头扁平,眼睛稍向外突像青蛙眼,它们前肢四趾,后肢五趾。

新疆北鲵偶尔在岸上缓慢爬行

新疆北鲵主要以水中昆虫、蠕虫、虫卵及水生植物为食。

猜你喜欢

石块栖息地新疆
没有风
BEAN SCENES
翻石块
补缺口
抵达栖息地
新疆多怪
何群:在辛勤耕耘中寻找梦想的栖息地
新疆对外开放山峰
新疆对外开放一类口岸
新疆小巴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