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幼儿自主阅读能力培养刍议
2016-08-23林芳泳
林芳泳
【摘要】儿童将来要成为一个成功的阅读者,学前阶段我们要帮助他们奠定的基本阅读能力是自主阅读的意识和技能。阅读不是为了简单地记住图画书中的故事,。根据小班幼儿直觉行动思维的特点,应该综合运用各种阅读指导方法,引导幼儿一边游戏一边阅读,充分感受阅读带来的乐趣,萌发自主阅读的兴趣。另外充分利用区域小组活动时间,加强个别差异的关注和指导,全面地帮助每个幼儿掌握基本的阅读方法,能避免阅读的盲目性, 能有效提高幼儿对阅读的兴趣,激发他们自主阅读的欲望。第三将阅读观察经验的丰富渗透在每一次的阅读活动中,帮助幼儿准确把握关键情节、关键画面和关键细节,是提高幼儿阅读理解能力的有效手段。
【关键词】自主阅读兴趣 自主阅读方法 阅读理解能力
【中图分类号】G61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6-0071-01
儿童将来要成为一个成功的阅读者,学前阶段他们需要具备的能力是什么呢?周兢教授在《论早期阅读教育的几个基本理论问题》的文章中提到,在儿童3—8岁期间,我们要帮助他们奠定的基本阅读能力是自主阅读的意识和技能。回顾以往在幼儿阅读培养中的一些做法,对照《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关于幼儿早期阅读的指导要求后我们发现,以往的教育我们过于强调教师的主导,过于重视让幼儿认知和机械识记,把图画书当作幼儿获得知识、开拓视野的载体和工具,而忽视了幼儿阅读兴趣的培养,忽视了让幼儿自主观察画面、静心感受语言、品味作品意境和风格等自主阅读能力的培养。
一、情景游戏中萌发自主阅读兴趣
《指南》的“说明”指出:“幼儿的学习是以直接经验为基础,在游戏和日常生活中进行的。”因此在指导阅读中,我们根据小班幼儿直觉行动思维的特点,综合运用各种阅读指导方法,引导幼儿扮演图画书中的故事角色,一边游戏一边阅读,充分感受阅读带来的乐趣,萌发自主阅读的兴趣。
如:在早期阅读活动《大象散步》中,为了帮助幼儿感受大象高大的形象特点,为下面理解叠罗汉的故事情节做铺垫,我特意引导幼儿用夸张的上臂伸展动作来表现大象的高和大,让幼儿对故事中的角色有一个直观形象的认识;在阅读河马遇见大象的情节时,我们结合情境小游戏,让“河马”与“大象”对话,并将“河马”背起来,将图画书中静态的画面以动态的方式呈现在幼儿面前,既增加了与故事角色的互动性,激发了幼儿乐于表达和学习模仿短句的欲望,又提高了阅读的趣味性。在最后的延伸环节中,我们还提供了大小可乐瓶、七喜瓶自制的角色瓶偶,让幼儿选择自己喜欢的角色,表演憨态可掬的动物们叠罗汉,以及最后扑通扑通纷纷落水的滑稽情节,在游戏中来感受故事的滑稽有趣,感受阅读的乐趣。
二、区域学习中掌握自主阅读方法
阅读区是很多班级的必备区域,充分利用区域小组活动时间,加强个别差异的关注和指导,全面地帮助每个幼儿掌握基本的阅读方法,能避免阅读的盲目性, 能有效提高幼儿对阅读的兴趣,激发他们自主阅读的欲望。
如:小昆昆很喜欢来阅读角,每次来到阅读角,他就拿起《我快乐》这本书,翻到“兔妈妈和小兔子围坐在桌子旁边吃蛋糕”的画面,一边指着蛋糕一边自言自语地说:“妈妈、宝宝、生日蛋糕”,然后模仿吃蛋糕的样子发出“啊呜、啊呜”的声音。昆昆对阅读的目的性还不够明确,他只是喜欢用行为感知和声音感知的方式来阅读,喜欢重复阅读,他对画面的喜好和对画面的理解与自己的生活经验有很大的关系。这样的阅读显然是低水平的、不利于其他阅读内容的学习。为了帮助小昆昆掌握基本的阅读方法,我借助其他绘本如《好饿的毛毛虫》、等情节简单的故事,手把手地带领他从图画书的封面入手,让昆昆知道什么是封面,封面上有什么,知道看书要从封面看起,一页一页地翻,翻到最后是图画书的封底。在提高昆昆阅读的目的性时,我借助他喜欢的动作感知和声音模拟感知的方式,引导他用这样的方式来关注每个画面的信息,从而理解图画书的内容。
区域学习中的个别教育,可以使能力上存在差异的幼儿更愉快地获得阅读的方法、并随着阅读能力提高,由内而外地、自然而然地萌生自主阅读的欲望。
三、画面观察中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在阅读中幼儿需要学习的阅读观察经验主要有三点:1.学习观察图画书的关键画面形象,能够从中发现人物、动作、背景;2.学习观察图画书关键情节变化,将之串连起来理解故事情节;3.学习观察关键细节表情,能敏锐地观察图画中的细节。这三个主要的阅读观察经验,我们认为应该在幼儿一开始接触阅读,且是建立在自主阅读基础上的时候就渗透在学习指导中。另外在组织教学中我们还发现,这三个观察经验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既存在独立性又有整体性,若截然分开指导,将影响幼儿对图画书内容的理解。
如:在组织班级幼儿开展的第一堂阅读活动《小黄鸡和小黑鸡》中,因为担心孩子不会阅读,所以不敢放手的我,活动中就一直采用以集体学习、逐图分析的办法,而且为了引起幼儿对我自己认为的“关键细节”的注意,在阅读第一面和第二面时,因担心孩子会将注意力集中在“怎么有两个太阳”的问题上,所以为了帮助幼儿不受其他因素的干扰,精确地观察到并把握第1画面中的太阳,以推测故事发生时的天气状况,我在课前就先将第2面遮挡起来。课堂学习中孩子们果然一下子就找到天上有一个笑眯眯的太阳,并准确判断出天气。但过后才发现,若从阅读要注意画面的连续性和完整性这一要素来说,这样的处理就造成了观察和思考的脱节,既破坏了故事情节的连续性,也影响了故事情景的整体性。
对关键情节、关键画面和关键细节的准确把握以及合理的指导,是帮助幼儿积累观察阅读经验,提高幼儿阅读理解技巧的基础。在即将升入中班的阅读学习中,我们将给予他们更多自主阅读的时间和空间,更准确把握三个阅读观察经验的点拨和提升,进一步提高幼儿的阅读理解能力,让他们在今后的自主阅读中更加游刃有余。
幼儿的自主阅读能力并非与生俱来,自主阅读能力的发展,有其形成的过程与规律,在自主阅读能力刚刚起步的成长历程中,教师和家长们应一如既往地给予他们正确的引导和温暖的陪伴,让自主阅读意识和技能伴随他们一生,为终身学习奠定好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