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时代与微叙事
2016-08-23文丨
文丨 劳 马
大时代与微叙事
文丨 劳 马
左拉在评价莫泊桑短篇小说成就时说过:“那些规模庞大的系列作品,能够流传后世的从来都不过是寥寥几页。谁敢说获得不朽的不更可能是一篇三百行的小说,是未来世纪的小学生们当作无懈可击的完美的典范口口相传的寓言或者故事呢?”
小说有血有肉,也有筋有骨。有的长篇小说臃肿虚胖,缺乏结实紧绷的思想肌肉,倒不如那些瘦硬有形的短小之作更耐咀嚼。好小说不是记住“他”的,而是想起“我”的;小说的意义不是从中读到了他者和未知,而是找到了与“我”有关的东西。不论作品中的人物、年代、环境和情节多么遥远陌生,读者都会恍惚如在其中,“我”的某些经验在他人笔下得以呈现,“我”的曾经、过往,以及对异域和未来的种种想象、渴望或猜度均能得到某种既熟悉又陌生的真切回应。哪怕是一些短小的故事,都能为许多读者所接受,甚至在异国他乡遇见知音。尽管这些读者从未到过中国,却从作家的叙事中发现了与他们相貌、肤色、信仰、习俗相差甚远的中国人,同他们的邻居、同事、朋友、熟人以及自身多少有些相似的东西。
世界是一个整体,但生活给每个个体展现的都是琐碎纷杂。短小说的碎片化特征与生活的本质是一致的。身处大时代的微小叙事,是作为生命个体存在的写作者走进历史的羊肠小道。随着新媒体自媒体的出现,碎片化的微写作已成为一种新时尚和新趋势。小说篇幅的长短将各取所需各行其是,长的更长,短的更短,各种任性尽可发挥。突破世界观的想象力会把故事的讲述推向无法想象的境界。近来有一种现象,一些“小语种”国家,对中国的长篇小说译介得不多,反而是让一些中短篇作品率先进入了它们的市场。世界文学的丰富性是以语言文字的多样性为前提的,文学的国际化、世界化并不等于英语化、欧美化。通用语言与通用货币一样,背后依托的是经济实力,但若从文学的角度看,英语并非比其他语言更适于写作,英语的许多优点其他语言也同样具备。因此,用汉语写作的中国作家,在作品译介过程中并不一定把目光只盯在所谓通用语种上。外国不单指美国,世界更不等同于西方,中国本身就是世界的一大部分。
“一部小说,一篇散文,一首诗,一幅画,一张照片,一部电影,一部电视剧,一曲音乐,都能给外国人了解中国提供一个独特的视角,都能以各自的魅力去吸引人、感染人、打动人。”作为写作者,最大的愿望莫过于能写出吸引人的好作品,讲出别人喜欢听的好故事,哪怕这故事很小很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