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抹乡愁点燃返乡创业情
2016-08-23文丨陈华应蒋隆荣
文丨 陈华应 蒋隆荣
一抹乡愁点燃返乡创业情
文丨 陈华应 蒋隆荣
培训贫困户就业
“我们现在每天早上8点上班,下午6点下班,月收入高的有好几千元,和城里人上班没两样了!”11月5日,天刚蒙蒙亮,楚米镇三台村村民杨芹喜在桐梓县楚米镇三台村紫君花菌厂开始了一天的忙碌。不远处,一台崭新的搅拦机正在隆隆搅拌着料,工人们正在流水线上“马不停蹄”地做着菌料装袋工作。
桐梓县紫君花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成立于今年7月,注册资金1000万元,占地面积15000平方米,是集无公害食用菌研发、种植产品深加工为一体可持续发展的扶贫产业项目。短短4个月,紫君花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就辐射带动楚米镇、茅石镇、马鬃苗族乡3个乡镇200余人就业,户均增收2000余元。
返哺故土帮“穷亲”
“‘四在农家’建设虽然让农村环境变美了,但是村民们依然不能很好地发展经济,乡亲们思想观念还是较为保守,不敢闯也没能力闯,他们仍然是以传统的农业种养殖来发展经济,每家的种植规模都很小,解决自家温饱有余,但是不能致富。”桐梓县紫君花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负责人曾宪群每次回楚米镇三台村老家省亲时,都觉得惆怅若失。
“村里的青年劳动力都外出打工,农村大多都是老人和儿童。”曾宪群告诉记者,如果有一定规模的农业产业能让他们实现“家门口”就业,那么脱贫致富是完全没有问题的。这些,曾宪群都看在眼里,记在心里,始终不能释怀,总想着要为乡亲们做点什么。
在实地考察时,曾宪群发现三台村山清水秀,空气质量和湿度都非常适合菌类的生长,况且菌类生长周期短,是为脱贫攻坚量身定做的‘短平快’扶贫项目。在厂房选址定下来后,于今年7月开工建设,短短4个月,在10月27日,桐梓县楚米镇三台村紫君花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红红火火的开业了。
扶贫助困初见成效
“我们公司为有种植意愿的群众提供成品菌包,由农户来种植,工序非常简单,只要有空间并且通风的房间来放置,做好控温控水工作就行了,适宜外出打工有顾虑的农民、妇女和老人,保证了家务、农活、打工三不误。”紫君花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技术员李义告诉记者,紫君花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目前有平菇、金针菇、香菇、冻菌等6个品种,主要采用“公司+基地+农户”的发展模式,通过解决贫困人口就业,引导贫困户种植食用菌增收达到整村脱贫的目的。
“我们将培育成熟的菌包免费发放给贫困户或低价销售给其他农户,并安排技术人员上门对其进行控温控水等相关技术指导,待食用菌收获后农户可自行出售,也可由公司统一收购。”紫君花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经理伍霞继续为受益贫困户算着经济账:“我们的一个菌包生长周期为2至3个月,可收获3至4次,每次产量达到3至4斤,按市场价来算,一个菌包能有8到10元的纯利润,而且完全不需要任何劳动力的投入,相当于吹糠见米挣活钱。”
“种菌这个事情完全不需要劳力,有间空屋来放起就自己长起来了,相当于让我们干找钱。”楚米镇三台村竹林组贫困户金传明由于年老体弱,无法从事农业生产,紫君花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免费赠送了500个菌包,他感激地说道:“谢谢他们了,让我能够找到事情做,很轻松,又能找钱。”
截至目前,紫君花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解决就业28人,免费赠送贫困户菌包5000个,提供技术指导200余人次。
壮大规模鏖战贫困
“我们企业在建立之初,得到了政府的大力支持,我们食用菌研发作为精准扶贫的农业项目,自身谋发展的同时更要谋求如何带领群众致富,达到创业与扶贫双赢。”陪同记者采访的伍霞豪情万丈。
2016年,桐梓县要退出乌蒙山片区县、实现121个贫困村出列,2.12万人口脱贫,时间紧任务重,必须要探索出超常规的致富路子。紫君花农业发展有限公司通过与乡镇、村委会、农业专业合作社签订菌包订购合同,由政府、村委及合作社组织定向对贫困户实施产业扶贫,尤其是缺乏劳动力的贫困户。曾宪群表示:“我们在和镇村签订菌包订购合同的时候,会在价格上进行适当的让利,让村级能提取一定的收益作为集体经济结余。”目前,这种“短平快”的致富项目辐射了周边楚米、茅石、马鬃3个乡镇的贫困群众。
食用菌产业发展壮大了,销路怎么解决?紫君花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有办法。“量大的时候我们在重庆双福市场和贵阳农贸市场都有销售渠道。下一步,我们会注册桐梓本土品牌,升级农副产品加工业,将鲜菌晾干后做成干菌包,加工成真空包装食用成品,入驻超市、餐饮店等,同时拓宽线上销售渠道。”伍霞爽朗的笑声传来,“别看我们的小菌子,咱们也敢接轨大市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