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跃进大别山 打淮海战役 渡长江天堑向着人民的解放 前进!

2016-08-23本刊编辑部

祖国 2016年11期
关键词:李德生刘邓鲁西南

跃进大别山 打淮海战役 渡长江天堑向着人民的解放 前进!

攻克兰封,缴获坦克

为了粉碎国民党的进攻,同时策应中原李先念部队突围,晋冀鲁豫军区决定将主力由冀南进至鲁西南地区,准备发起陇海战役。这是我军在华北第一次大规模主动出击的自卫反击战。

李德生时任整编后的晋冀鲁豫军区第3纵队7旅19团团长。

1946年8月9日,李德生奉命调离3纵7旅19团,到6纵17旅当旅长。17旅的任务是攻击西门和南门,并歼灭火车站的敌人,李德生部署49团、51团分别攻南门、西门,50团攻击火车站。11日上午9时,全歼兰封城内守敌后,我军又回过头来打火车站。8月21日,陇海战役胜利结束。我军袭击了150余公里铁路线,攻克兰封、砀山、杞县、通许、虞城、考城等城市和罗王、黄口、兰封等12个火车站,歼敌1.6万余人。李德生所在旅歼敌1000余人,缴获坦克11辆。这是自卫战争开始以来,李德生所在的晋冀鲁豫野战军第一次缴获敌人坦克。

血战大杨湖

1946年8月,陇海战役胜利结束后,蒋介石派30万兵力对我鲁西南地区进行钳形夹击。刘、邓首长将蒋介石嫡系敌整编第3师作为首选歼灭对象,六纵司令王近山主动请缨担任主攻,采取诱敌深入策略,当我军撤出白毛集,敌误以为我军败退,决心迅速攻占菏泽地区。其中李德生旅长指挥17旅50团坚守大张集,他要求部队不惜一切代价,顽强拼搏,寸土不失,守住阵地,不准敌人超越大张集一步。9月3日,天近黄昏,敌被迫龟缩到我预战地域,50团胜利完成了任务。我军还将孤军深入的整3师团团围住,营造了围歼的有利态势。经5天奋战拼杀,共歼敌4个旅约1.7万余人。

激战鲁西南

李德生担任旅长的6纵17旅随刘邓大军参加了“千里跃进大别山,实施中央突破”及其尔后的一系列战略性行动。

1947年6月30日晚,刘邓大军4个纵队12万人,在横宽150公里的8个地段上,一举突破了敌人吹嘘“可顶40万守备”的黄河防线,揭开了鲁西南战略进攻的序幕。

强渡黄河后,刘邓大军立即发起了攻击郓城、定陶、曹县的战斗。7月5日至10日,6纵队攻克了定陶,全歼守敌153旅及地方团队共4000余人。这是李德生所在纵队参加战略进攻旗开得胜的第一仗,也是历史上首次取得了单独全歼敌人正规军一个旅的光辉战例。

鲁西南战役,李德生随晋冀鲁豫野战军共歼灭敌人9个半旅6万余人,既打乱了敌人对我山东、陕北解放区实施重点进攻的“哑铃战略”,又为跃进大别山开辟了道路,李德生所在旅共歼灭1000余人。

大别山的艰苦斗争

刘邓率领大军在大别山地区奋战7个月,历尽艰难困苦,大量歼灭敌人,充分发动群众。刘伯承司令员把它概括为“三个回合”:一是迅速实施战略展开;二是积极寻机歼敌,进一步完成战略展开;三是把内线作战和外线作战互相配合起来,实施战略再展开,粉碎敌人对大别山区的疯狂进攻。

大杨湖战斗中被俘的敌军

从8月27日攻克光山开始,李德生随旅每天以七八十公里的速度向大别山腹地行进,其艰苦程度难以形容,李德生所在纵队连续攻克罗田、英山、浠水,并向东横扫黄梅、蕲春、广济、宿松等17座县城,直抵长江北岸。李德生率17旅攻占了黄安、新洲、大悟、黄冈,威逼武汉守敌。

9月3日,17旅解放黄安。部队在向大别山腹地开进途中,路过离李德生家很近的七里坪,15年没回故乡的李德生回去看了看家乡的亲人。

经过艰苦斗争,刘邓大军终于重建了牢固的大别山革命根据地。

1948年7月,时任17旅旅长的李德生在襄樊战役后留影。

“刀劈三关”战襄阳

为了执行新的任务,李德生所在旅除留下第51团继续坚持大别山斗争外,于1948年3月27日攻克上蔡。于4月13日进至河南叶县地区休整,开展以诉苦和三查(查阶级、查工作、查斗志)为中心的新式整军运动。

襄樊战役中攻打襄阳城,6纵队王近山司令员采取“弃山攻城”的特殊战法。17旅担任主攻。

7月9日黄昏,17旅49团3营在炮火支援下,在很短的时间内就全部占领了真武山。7月13日晚,我50团和47团于9时30分,一举攻占了铁佛寺及其近旁的同济医院等地,歼敌一个营,全部控制了西关,建立了总攻的主要阵地。李德生率部“刀劈三关”突破西门的主攻任务圆满完成。至7月16日上午10点钟,城内守敌大部被歼。随后活捉国民党中常委、特务头子康泽,给了蒋介石集团以沉重打击。

淮海战役南线阻击战

6纵17旅随刘邓大军参加了“千里跃进大别山,实施中央突破”及其尔后的一系列战略性行动。

淮海战役中自晨至暮,李德生所率的49团3营与9倍于己的敌人恶战达8个小时之久,胜利完成了任务,为全歼黄维兵团作出了重要贡献。李德生统率的旅所在的南集团,从6日开始对双堆集以南的敌人各重要据点,进行了连续攻击。

14日,李德生所率的旅奉命以49团“襄阳营”(襄阳登城第一营)与华野3纵23团“洛阳营”并肩攻击双堆集东侧敌人核心据点。15日黄昏,黄维见大势已去,组织残部向西南突围。李德生率旅立即协同兄弟部队全线出击,至午夜24时将敌全部歼灭。蒋介石的精锐之精锐——黄维兵团彻底覆没了。随后,杜聿明集团的3个兵团也被我华野全歼,震惊中外、决定中国命运的淮海战役胜利结束了!

渡江战役 飞跃天堑千里追击

2月9日,中央军委正式授予李德生所在的旅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野战军第3兵团第12军第35师,李德生任师长,李如海任政委。所属之49、50、51团分别改为第103、104、105团。师增建1个工炮营。

4月初,李德生所率师进至安徽长江北岸之枞阳地区,掀起水上练兵热潮。4月8日下午16时李德生下达了进攻命令,首先以猛烈的炮火对敌前沿进行破坏性射击,毙敌80余人,俘敌副营长以下350余人。

这次战斗的胜利,夺取了渡江跳板,为渡江训练和隐蔽船只提供了极佳场所,为全军渡江作战揭开了序幕,增强了渡江必胜的信心!

进军大西南

1949年10月24日,李德生所在的野战军发起川黔作战。11月10日,攻占永绥,解放四川秀山、酉阳。28日深夜,李德生统领的105团突破长江。11月30日重庆解放,比原定计划提前了一个月。

李德生统率的师决定留下104团担任卫戌重庆任务,12月15日,师以103团为前卫,由资中奔赴成都平原。17日,到达彭山东北之江口地区,同日下午103团强渡岷江成功,歼敌第1军第1师一部之后,即沿川滇公路向新津推进。19日,于江石桥俘敌600余人,逼近新津。27日,突围无望的敌李文兵团,被迫放下武器。敌107师残部2300多人向我军投降。与此同时,王陵基的9个保安团缴械投降。成都以东地区敌18兵团也宣布起义。至此,蒋介石的最后一支主力胡宗南集团被歼灭,成都战役胜利结束,进军大西南的战略任务圆满完成。

猜你喜欢

李德生刘邓鲁西南
激战汝河
抢渡沙河
小平找牛
鏖战鲁西南
鲁西南春节漫记
鲁西南地区既有农宅室内热环境优化研究
鲁西南一次持续空气污染过程的气象条件分析
永远学习李德生老将军的崇高品德
刘华清、宋任穷、李德生同志贺本刊百期题词